诗词基础知识第十七课:【赋 比 兴】

月满西山

<div><br></div><div><b><font color="#ed2308">先从比兴开始</font></b><br><br></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先来看一下,三首唐诗。</div><div><br>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br>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br>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br>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br><br>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br>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br>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br>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br><br>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br>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br>隔坐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烛灯红。<br>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断蓬。<br><br>&nbsp; &nbsp; &nbsp; &nbsp;三首唐诗,作者分别属于李白、杜甫、李商隐。他们不约而同的,一开始的起句,都是使用景语的方式来完成的。虽然所选择的景,各有各的不同,但都是景,这点,却是没有疑问的。唐诗中的比兴,并不是唐人的发明和创造,也不是唐朝人继承隋朝的东西。比兴这种手法(请注意,是手法,不是格律),来自更早以前的《诗经》,我们可以在《诗经》中,大量看到比兴的使用,并且,这种使用,已经达到了较高的高度。鉴于《诗经》之前的诗作,流传的记载中,基本已见不到多少作品,但从《诗经》的水平来看,诗,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诗经》可以追溯到3200年前,汉语发展到如此之高度,《诗经》是证明中华民族文学水平的一个最为重要的证据。毕竟当时的欧洲等地,尚未出现压韵的作品。从《诗经》中吹来的古风,不仅美,且雅而丽,一直影响了中华民族3000多年,到今天依然如此。《诗经》最大的贡献是比、兴、赋,我们将一一讲解。现在,我们来实际看看《诗经》的作品,让我们一起领略3000多年前的美丽。<br><br></div> <div><br></div><div><b><font color="#ed2308">一、赋</font></b></div><div><br></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举例说明~:《国风•豳风•七月》&nbsp;</div><div>七月流火,九月授衣。</div><div>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div><div>无衣无褐,何以卒岁?<br><br></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这个就是赋,直接发感慨,我在夏天给老爷做大衣,到了冬天我却没衣服穿,日子可怎么过呀!?? 赋的特征,就是平铺直叙,通俗的讲,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直白。直白这种手法,在唐诗中所占的比例,并不会少于比兴。比如李白乘船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这个就是非常典型的赋的手法。这两句,完全就没有任何比兴的痕迹。《汉书》的作者班固说:赋者,古诗之流.可见,这是古诗的一种写作手法。</div><div><br>&nbsp; &nbsp; &nbsp; &nbsp;因此,平时大家创作的时候,除非有明确的要求,如果是自己写律诗,就不必因为直白而受指责,反之,同样不能因为别人的作品直白而批评别人。创作一首作品,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视其内容而决定采用什么手法,作为从3000多年前开始,并且一直使用到今天的赋这个手法,当然不应该被诟病。<b><font color="#39b54a">至于什么情况下采用,具体说来,描写事件的时候,通常需要表达清楚,拐弯抹角的讲,读者就难以领会,而直白不失为一个比较合适的手法。</font></b>比如低头思故乡,就是非常直接的道出,没有任何的修饰或掩饰。</div><div><br>&nbsp; &nbsp; &nbsp; &nbsp;采用赋这种手法的作品,不仅《诗经》,自《诗经》以后,一直到今天,可谓是比比皆是,在唐诗中,随手一翻就是一大堆作者、一大堆诗作,大家平时阅读唐诗的时候,根本就不必留意,随时都可以发现。</div><div><br><br></div> <div><br></div><div><b><font color="#ed2308">二、兴</font></b></div><div><br></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 兴。该字念xing,去声。兴趣的兴。其意思是,因为什么什么,而引起了兴趣。在律诗中,就是因为某景某事,引起了兴趣,所以付诸于律诗这种体裁。兴,同样来自于《诗经》。</div><div><br></div><div>比如:<br>《郑风•野有蔓草》&nbsp;</div><div>野有蔓草,零露漙兮。</div><div>有美一人,清扬婉兮。</div><div>邂逅相遇,适我愿兮。</div><div><br></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这个就是<b><font color="#ed2308">兴</font></b>。说的是一个人,在野外,首先看到了草,因为这个草,然后感叹这个草怎么这样美啊,怎么这样可爱呢。零露是指洒落的露珠,漙,指水多,这里是指露珠多。这种景色,通常情况下,会使草看上去比较润滑,不是干巴巴的,展现出的是一种生命力,因而使看到的人,感受到美。这个美,不是华丽的美,而是清纯的美。因为这个清纯的美,引起了兴趣,兴趣就联想到了人的身上,所以,后面就写到了人的清扬、婉。草与人这两者的美,是同样的清纯,都适合作者本身的愿望,也就是说符合作者心目中的美的标准。清纯,永远是美丽的,不仅符合古代人的审美标准,同样符合今天现代人的审美标准。谁不喜欢清纯的美啊,女士男士都是一样的喜欢。如果不是,商店里的那些化妆品,岂会那么容易的把别人口袋里的钱钱,换走呢。如果不是,那些美容店怎么会越开越多呢。所以,清纯的美,是大家都喜欢的美,具有共性,我们都是凡人,谁也别否认这点。类似这种兴起的作品,在《诗经》中尚有不少,我们先来看唐诗的兴。</div><div><br>&nbsp; &nbsp; &nbsp; <b><font color="#ed2308">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font></b>千山万水,总是有相当距离的,比如我们群里的朋友,没有谁家开门就见山,毕竟,谁也不是愚公,没有王屋山挡在家门口。远处的山是景,由此景,进而兴起的地方,毫无疑问,就是远处。想到了远处的什么呢,作者没有写他想象的远处的景或事,这是因为,由远处而兴起的是送别朋友到远方,后面的内容,自然就顺着送别而展开。这里,使用的就是兴的手法,不是赋,也不是比。也就是成语里说的:触景生情。李白在心里感叹的是,那山可真远啊!</div><div><br>&nbsp; &nbsp; &nbsp; &nbsp;杜甫<b><font color="#ed2308">风急天高猿啸哀</font></b>也同样是兴起的手法。因为风急,进而感觉天高,再到猿啸的哀,都是通过眼睛看到的景、耳朵所听到的声音,也就是兴起的先决条件,这种先决条件,是客观实际存在的。风急,当然是客观事实,谁也不可能无风的时候说有风,也不会把和风当做是急风。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哀字。猿之声之所以哀,这个,并非是杜甫的主观判断,而是客观的叙述。为什么说是客观的呢,不是明明有哀吗?哀难道不是发自于内心的主观感受吗?这是因为,杜甫之前,三峡猿之鸣声,一直就被认定为哀,无数的作者和文学作品,都在引用,至于谁到底是第一个这样讲的人,已不可考。杜甫之前的作品,已经非常广泛的在使用三峡猿哀。所以,杜甫作品中的猿哀,不是主观,而是客观。风急天高猿啸哀当然也就符合兴起所需要的客观条件了。</div><div><br>&nbsp; &nbsp; &nbsp; &nbsp;我们再看李商隐的作品<b><font color="#ed2308">昨夜星辰昨夜风</font></b>,也是同样的采用了兴起的手法。这个景,非常简单,一目了然,就不浪费时间说明。<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font color="#ed2308">三、比</font></b></div><div><br></div><div>&nbsp; &nbsp; &nbsp;<b><font color="#ed2308"> 比。</font></b>先看《诗经》中的一首作品。</div><div><br>《卫风•硕人》&nbsp;</div><div>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nbsp;</div><div>柔荑róu tí。蝤蛴qiú qí ,修长洁白圆润的脖子。瓠-HU,牙白。<br><br>&nbsp; &nbsp; &nbsp; &nbsp;这个就是<b><font color="#ed2308">比</font></b>,说美人真漂亮啊,这里好象这样,那里好象那样(喜欢这首诗的朋友课后可以查一查,感觉会更具体、更美),等等。把人家身上能看到的部位,挨个比喻。都是用好的东西来比喻。<b><font color="#ed2308">比,就是比喻的意思</font></b>。</div><div><br>&nbsp; &nbsp; &nbsp; &nbsp;严格说来,这个是形容而不是比喻。但一直被当作是比喻。古代汉语中,没有形容,<b><font color="#ed2308">比,就兼有形容和比喻的意思。</font></b>这里我们着重解释一下比喻和形容。</div><div><br>&nbsp; &nbsp; &nbsp; &nbsp;<b><font color="#ed2308">比喻</font></b>,比其寓意也。喻,告诉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东西说不明白,或者使听者不能完全理解,就需要用别的、听者所熟悉的物或事、以及这些物或事所包含的含义,来表达清楚。<br><br></div><div>&nbsp; &nbsp; &nbsp; <b><font color="#ed2308">&nbsp;形容</font></b>,形其容也。形,描绘出其外在;容,外在的特征。<br>我们看到,形容和比喻是不同的。但在古时候,都是比。因此,今天的我们,在使用比的时候,形容和比喻,都是可以使用的。</div><div><br>&nbsp; &nbsp; &nbsp; &nbsp;李白的比是什么呢,我们回头看李白的作品。</div><div><br>&nbsp; &nbsp; &nbsp; &nbsp;<b><font color="#ed2308">萧萧班马鸣。</font></b>在合句处,表面上看李白写的是马,实际写的就是自己。这,就是律诗中的比,来源于3000多年前的比。<br>我们继续看杜甫的<b><font color="#ed2308">潦倒新停浊酒杯</font></b>。这里的比,是浊酒。浊酒好看吗,当然是不好看的,即使在今天,也不例外。一种要喝进肚子里的东西,看着就已经不好看,喝起来的味道,大约也好不到哪儿去。至少,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所谓色、香、味,好的菜肴,不仅味道好,外观看上去,也必须具有美感。这就是大排挡和星级餐厅的区别。浊酒,不仅是指眼前喝的酒,更是指喝进肚子里,整个人都浑浊的感觉,这样的结果,心情当然就是一塌糊涂。大家可能会问,这么差劲的酒,不喝不可以吗?在这里,问问群里抽烟的朋友们,戒烟可以不。在没有烟抽的情况下,有人给一盒烟,谁还管是不是中华呢。所以,对于喜欢喝酒的杜甫来说,虽然浊,有总比没有的好。没有疑问,浊酒,不仅仅是酒,更是心情。</div><div><br>&nbsp; &nbsp; &nbsp; 接着看李商隐的作品<b><font color="#ed2308">走马兰台类转蓬</font></b>,以前的课堂中,已经专门讲过这首作品的全部。今天在这里,只是复习一下,蓬,就是比。骑在马上的自己,就好象摇摇晃晃的蓬草一样。不仅是当时实际情况的描写,更是对自己在官场上处境的比喻。<br></div> <div><br></div><div><b><font color="#ed2308">怎么来区分比与兴呢?</font></b></div><div><br></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比与兴的界限在很多文学作品里是比较模糊的,因此后世常把二者连在一起,可以认为兴是比较艺术化的比,没有必要分的很清楚。《国风.周南.桃夭》受很多人的喜爱,其重要原因就是比中有兴,兴中有比 浑然一体。逃之夭夭,烁烁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逃之夭夭,烁烁其华” 是句首起兴,“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是一个比,将美人比作桃夭,“宜其室家。” 这一句既是比,又是兴,是说美人如桃夭,这个男子寻不到美人。</div><div><br>&nbsp; &nbsp; &nbsp; &nbsp;这种比与兴结合在一起的手法,是非常高明的。我们看刚才唐诗的三首作品。李白和杜甫,都较清楚的在起句使用了比兴相结合的手法。李白的青山,有青山不改,后会有期的意思。杜甫的兴起,一个哀字,已经说明了一切。李商隐的,就较晦涩,不容易看明白。实际上,李商隐所写的风,也包含了两个意思。一个意思就是指昨天晚上刮风。联系到这首作品,写的是酒宴,并且,最后说自己就是摇摇晃晃的蓬草,在官场上很难明确地倒向李党或牛党。起句的风,当然就不是简单的风,而是在此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所发生的事,就是风波。风波,当然不是什么好事,既然出来了风波,必须予以解决。所以,摆酒宴请客,就无法回避,只能请大家撮一顿,在酒宴上,清楚的表达自己的立场,使劲表白自己。前面的课程中,已经讲到了这首作品的内涵,这种表白,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的。比如,今天也是这样,某些时候,有了误会,就在第三方的调解下,喝喝酒,握握手,即使不能完全消除风波,至少,表面上相互有个台阶下,以避免矛盾进一步扩大。今天的人,常常使用喝酒这招。不仅常人,电影电视上的黑社会也是这样做的,打仗的双方,也这样干。比如以色列总理和巴勒斯坦领导人就曾应奥巴马之邀,双双赴白宫就宴喝酒。<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比、兴、赋,这三者,历史上,给出定义的不少,大都是名人。比如刘勰、郑玄、朱熹等,都对赋比兴作出了自己的释义。他们的定义是不一样的。下面分别举出:</div><div><br>&nbsp; &nbsp; &nbsp;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朱熹:</b><font color="#333333">赋者</font>,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所咏之词也。</div><div><br>&nbsp; &nbsp; &nbsp;<b><font color="#ed2308"> 刘勰:</font></b>比者,附也;兴者,起也。比则畜愤以斥言,兴则环譬以托讽。</div><div><br>&nbsp; &nbsp; &nbsp; <b><font color="#ed2308">&nbsp;郑玄:</font></b>赋之言铺,直言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劝之。</div><div><br>&nbsp; &nbsp; &nbsp; &nbsp;这些定义,其内容,是有区别的。至于赋, 这个倒是没多大的争议,众口一词,即使有区别,也非常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历史上这样那样关于“比、兴”的定义,究竟,哪个更合理?</div><div><br>&nbsp; &nbsp; &nbsp; &nbsp;我们来看,刘勰,生活在南北朝宋齐梁三个朝代。郑玄,生活在东汉末年。朱熹,宋朝人。上述三位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所主张的比兴都带有当时的历史痕迹自然受当时历史条件的影响我们按照时间顺序来一一说明。</div><div><br>&nbsp; &nbsp; &nbsp; <b><font color="#ed2308">郑玄</font></b>,生活在东汉末年先经宦官专权之党锢后历黄巾军之天下大乱再到何进以及之后十八路诸侯混战在曹操与袁绍展开官渡大战前夕,死在最后一次无可奈何答应去做官的路上,他对“比”的解释为“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这是完全符合当时他所处的实际情况与经历的结论。郑玄在这个时候,其文学水平,被天下所认可《三国志》《三国演义》中各路诸侯帐下这样那样的谋士不少就出自郑玄门下,比如《三国演义》中刘备就曾经拜其为师。</div><div><br>&nbsp; &nbsp; &nbsp; 郑玄当时被称为文学第一人绝非浪得虚名,总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东汉末年这段时期,郑玄被公认为第一,也算是创造了历史郑玄论“比”所说的“见今之失”,指的是当时朝廷上下以及地方行政皆不敢说真话,无论是宦官当政或是外戚掌权到董卓进京整个国家的风气就是这样,“不敢斥言”正是当时整个国家的真实写照。当然也有少数直言的,结果就是被杀头诛九族。因此许多人主要是“士”一类的人群多数采取保全自己的态度,甚至王允这样的名士也是这样。即使被逼着非说不可也是顾左右而言其他,尽量说别的物事而不直言其事。在这种情况下,郑玄所研究的比,明显倾向于诗三百中政治类的作品。</div><div><br>&nbsp; &nbsp; &nbsp; &nbsp;这个倾向,并不是郑玄看不到诗三百中政治以外的作品,而是他认为对于当下的形势而言政治类是最佳选择期盼以其影响力,多少改变一下整个官场风气,尽管最后被证明没有效果。</div><div><br>&nbsp; &nbsp; &nbsp; &nbsp;他说“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劝之。”同样是出自这个目的。郑玄关于比兴的解释,有两个基本点也就是他认为应该比兴的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因为“不敢”,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嫌于”<br>(心里认为不平)他认为因为不敢,所以只好比;因为嫌于,所以只好兴。因为不敢直说,为了达到目的(不管能不能达到目的),建议选择“取比类以言之”。在这里,比的目的性非常明确,比是目的,<br>是为了把不敢说的东西,比出来。不敢的原因,是因为官场风气。因此这个比是带有明显的官场目的的。<br><br></div><div>&nbsp; &nbsp; &nbsp; 关于兴,他用了一个“嫌”字,尽管,他自己50岁之后坚决拒绝去做官。其意思是说,如果媚谀,<br>心里就会不平、不安,总之是内心不舒服。因为内心不乐意,所以只好兴,用善事来达到劝的目的。<br>&nbsp; &nbsp; &nbsp; 这里的“劝”,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劝告劝化 劝说 劝勉的劝的意思,这里的劝是服从、顺从的意思<br>取善事以劝之意思是用善事来影响别人从善,整句话的含义就是:<br>“兴,看到现在的美,又不好直说,怕被别人误会为媚谀,所以,取相近的、或类似的善事,以期影响别人从善”。显然从郑玄的本义来看他关于比兴的解释,更多的是对当时社会的关注于无奈的黑暗之中<br>点燃了一支蜡烛试图照亮整个天空,这是他非常明确的目的。这个目的已经偏离了诗三百本身。<br>刻意挑选并依据诗三百中符合自己理想的作品而阐述并非是基于整个诗三百来论述比兴。</div><div><br>所以 显示出局限性 就很正常。<br><br></div><div> &nbsp; &nbsp; &nbsp; <b><font color="#ed2308">刘勰</font></b>,刘勰 生活在南北朝宋齐梁三个朝代时期,比者,附也;兴者,起也。</div><div><br>&nbsp; &nbsp; &nbsp; &nbsp;比则畜愤以斥言,兴则环譬以托讽附,依附的、近似的东东。畜,通蓄愤,心里的烦很多达到了满的程度,斥言,简单的讲 就是话多 言多的意思,按照刘勰的解释基本继承了郑玄的主张,尽管有些许不同<br>但心里不平,却是一致的。不同的是 郑玄说心里有不平 没给出具体的数量,刘勰所说的不平,却达到了爆满的程度。郑玄所说的不平究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来比就不得而知,大约是心里有不平就可以比。刘勰的主张较明确,不平达到爆满的程度也就是说忍无可忍,无须再忍。在这种情况下,就用很多话来说这些话,可以是近似的也可以是相互可以依托的,比如鲜花之比美人,竹之比为高节等等。</div><div><br>&nbsp; &nbsp; &nbsp; &nbsp;说明一下,刘勰先说的“比者,附也”。隔了一些篇幅,又说的“比则畜愤以斥言”,前后的观点,是有区别的,前一个比,“附”,没有任何前提条件,而后面比的释疑却是加了前提条件的,前提条件就是不平达到了满的程度。环,不直接迂回,绕来绕去,譬,比方之辞环譬,意思就是说不直截了当的阐明,而是弯来弯去的,绕着说。如果这样绕对方不能理会,那就那样绕,当然,最好是一次就绕明白。</div><div><br>&nbsp; &nbsp; &nbsp; &nbsp;总之目的是为了把对方绕明白,虽然达到这个目的的难度较大。绕明白的目的,是为了最后达到“讽”。这个讽不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讽刺的意思,讽,特指带有智慧的说教<br>或带有智慧的告知。讽,言旁加一个风字,“言”就是说,“风”就是诗三百的风,<br>一定不要理解为讽刺。刘勰所讲的兴的整体含义是带有智慧的绕来绕去,说到读者明白,这样,就是兴。(至于读者是不是明白,那就不得而知)这与开始所说的“兴,起也”有着明显的不同,<br>如果说开始所说的“起”较简单并不明确有任何前提的话,那么,后面的释疑就非常的清楚。</div><div><br>&nbsp; &nbsp; &nbsp; &nbsp;我们实际阅读诗三百,显然,刘勰关于比兴的解释同样只能是片面的解释,诗三百不能完整的释疑比兴的准确内涵。<br>朱熹: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所咏之词也。</div><div><br><br></div> <div><br></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在讲之前,我们先一起欣赏朱熹的一首诗作:<br>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br>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div><div><br>&nbsp; &nbsp; &nbsp; 这首作品的题目叫《观书有感》“为有源头活水来”意思是说只有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br>&nbsp; &nbsp; &nbsp; &nbsp;</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认知(渠)才会清晰欣赏完朱熹的作品。我们接着来看朱熹关于比兴的解释,朱熹这个解释,一目了然,并不复杂,虽然其生活的朝代,距今800余年,但关于比兴的释疑却是非常清楚的,他说比就是用这个东东去比喻那个东东。兴呢,就是先说其他的东东通过先说的东东,然后再引领到所要表达的方面来。</div><div><br>&nbsp; &nbsp; &nbsp; &nbsp;朱熹这个解释,800余年来并没有人置疑,即使在今天21世纪,同样被专家学者们所认可,认为这是最完整最准确解释比兴的说法。那么,实际情况究竟是如何的呢?我们将通过实例,来作出自己的判断。<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nbsp; &nbsp; &nbsp; 先看三首,大家已经非常熟悉的作品,这就是,我们课堂一直讲解的李白、杜甫、李商隐的作品。<br><br></div><div><b><font color="#ed2308">一、李白的作品</font></b><br>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br>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br>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br>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div><div><br>&nbsp; &nbsp; &nbsp; &nbsp;按照朱熹的理论,那么,李白的起句应该就是引领后文的物,但实际情况却并不完全是这样。<br><br></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 李白的起句,有引领的作用,符合兴起的特征,但“青山”,含有“青山不改,后会有期”的意思<br>是李白告诉被送别的朋友,相互一定会再次相见。<br> “白水”,有发誓的意思,也就是说,在“再次相见”的基础上加上了“一定、肯定”的含义。</div><div><br>&nbsp; &nbsp; &nbsp; 因此李白的起句就已经不是简单的如同诗三百作品那样的兴起,而是已经包含了“暗喻”的成分,<br>换句话讲,也就是说李白的起句,表面上看是兴起实际还包括了喻,而“喻”才是起句的重点。</div><div><br>&nbsp; &nbsp; &nbsp; &nbsp;因此结论是,李白的起句,就不是简单的景的描述来引领后面的内容,有客观和主观双重内容在里面,<br>不仅有兴,同时还有比在其中,从李白的这首作品来看就不完全符合朱熹阐述的“先言他物”,<br>因为,青山和白水,都不是“他物”而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之所以说必不可少,是因为其不可被替代性。</div><div><br></div><div><br><b><font color="#ed2308">二、杜甫的作品</font></b><br>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br>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br>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br>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div><div><br>&nbsp; &nbsp; &nbsp; &nbsp;杜甫作品的起句哀的,何止是猿呢?后面的内容展现给读者看到的一路哀着的,不正是作者自己本人吗?</div><div><br>&nbsp; &nbsp; &nbsp; 因此,杜甫的起句,与李白一样不仅有客观(猿哀),同时兼有自己内心的哀,这同样是兴起中,带有比的成分,与李白一样,兴与比结合在一起使用,同样不符合朱熹关于比兴的理论。</div><div><br><b><font color="#ed2308">三、李商隐的作品</font></b><br>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br>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br>隔坐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烛灯红。<br>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div><div><br>&nbsp; &nbsp; &nbsp; 李商隐的作品,一向被认为是晦涩的代表。</div><div><br>&nbsp; &nbsp; &nbsp; &nbsp;我们看起句,有“星辰”,有“风” 这并不只是简单的兴起,因为星辰与风 相互之间,并没有任何关联性,李商隐把它们放在一起 是有着明确目的的。人间的官员 ,天上的星宿 都是星宿下凡而来的 ,前面的课堂上 我们讲过这首作品, 李商隐是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 只好摆酒宴请人吃饭 ,赴宴者,应该都是官员 ,这些官员就是“星辰”。 风,不仅是自然气象刮的风,<br>更是风波,因为产生了风波,所以需要把这个风波,捂在一定范围内,使之平息。我们看起句与合句“昨夜星辰昨夜风”、“走马兰台类转蓬”, 我们一直说扣回起句, 这里依然是这样扣回去 ,起句因为官员们闹出的风波 ,请客吃饭的结果 ,到了最后(合句) 李商隐似乎并没有达到目的 ,所以宴会后的他 ,还是和宴会开始之前一样 ,类转蓬,摇来晃去的 ,采取中间立场, 哪一边都不偏向 ,在中间晃来晃去,夹缝中求生存。由此看来,李商隐同样也不是简单的兴,同样兴中有比,这点,与李白、杜甫是一致的。</div><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根据上面三位作者的作品来看,他们的作品都不是简单的用物来引领后面的内容,因为这些物本身就带有双重含义,所以不符合朱熹的理论,不仅我们看到的这三首作品,类似的这三首作品的诗,在唐诗中,可谓是比比皆是,数不胜数。朱熹把兴与比 进行分割 是符合诗三百的特征的 也能够清楚的印证诗三百的作品 但用朱熹的理论 去印证唐诗 显然其符合性 就要打些折扣 并不完全符合 也就是 如果按照这个理论去诠释唐诗 那麽 上面的三首作品 就难以读出其中的双重含义 自然就无法准确的理解作品 这也是李商隐的这首作品 被误读的原因 这个误读 我们看到 被广泛的流传 误以为是李商隐的爱情诗篇 并且杜撰出这样那样的美女 这是对李商隐的歪曲 对律诗格律的陌生而导致的不尊重历史 实际上 这首作品压根与爱情扯不上半点关系 综合前面三位古代的先驱所做的阐述 显然 生活在唐朝之前的郑、刘所作出的释疑 并不符合诗三百的实际作品所体现出的特征带有其当时特有的历史痕迹生活在唐朝之后的朱熹的理论符合诗三百但却不能说明唐诗所体现出来的特征同样有其局限性。因为朱熹生活在唐朝之后完全可以接触到唐诗。究竟今天的我们如何定义比兴呢?学院的主张是要分历史阶段来看待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去理解。<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nbsp; &nbsp; 掌握并运用,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比兴 这个发展的眼光 。也是前面三位文学先驱朱熹、刘勰、郑玄 刻意提倡的精神。 这种精神,正是律诗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动力。本着继承发扬朱熹、刘勰、郑玄 三位前贤先圣的精神之态度。</div><div><br><b><font color="#ed2308">总结</font></b></div><div><br>1、可以如诗三百一样简单的兴起而比合;<br>2、也可以和唐诗作品一样,在兴起中,同时使用比,也就是比兴同时存在于起句中;<br>3、结合唐诗作品来看,比,可以在起承转合的任何一个步骤使用<br>比如:</div><div>A、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转句)<br>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承句)<br>C、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转句)<br>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承句)<br></div> <div><br></div><div><b><font color="#167efb">搜集整理:月满西山</font></b></div><div><b><font color="#167efb">图片来自网络</font></b></div><div><b><font color="#167efb">全部课程请查看我的美篇文集《诗词基础知识》,感谢您的关注。</font></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