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童年故事 2019花城信手笔墨系列组画之十》50cmx50cm 2019年12月作于广州。此套系列组画共10幅,至此巳全部发出。</h3><h3><br></h3><h1><b> 今天是2020年元旦。从昨天开始,各方问候、祝福便不绝于眼(微信)耳,喜庆气氛洋溢八方,感到十分温暖。</b></h1><h1><b> 我的初中是在天津市宁河中学读的。记得那时,十几岁的孩子就懂得互相祝福新年,方式是:临近元旦这几天,各班都找几个画的好的,用钢版、蜡纸、铁笔,刻上“新年快乐”、“新年进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等祝福的话,配上红旗花卉、太阳青松等图案,下面一定写上x级x班全体同学贺,用同学贡献出来的无格白报本,印出几十张32开的纸片,嫌白纸黑字不好看,再涂上美术课用的颜料。等干完了活,这几位“秀才”油墨、颜料满手满脸,笑逐颜开,可以休息。其他插不上手的“非秀才”们,便各自领取几张飞跑着去送给校长、老师、员工、兄弟班。敲钟的张大爷每年都把各班送他的贺年片陈列在传达室的橱窗上,无形中成了“展赛会”,若发现本班做的贺卡不怎么好,就会憋足劲改进,争取下次盖过别的班。送完贺卡、领了期未考试成绩单,就放寒假了。</b></h1><h1><b> 干这活年年有我,自然搭上不少心力。其实那时几分钱一张印刷精美的贺卡市面已经有售,可是哪舍得去买呢?一次须要几十张,得花好几块钱啊!那时的校领导还不懂得向学生家长拉“赞助费”,教师不懂得把学生逼到家里挣“䃼课费”,班长更不懂得向每位同学收取“班费”份子钱。教导处主任说,我看同学们做的贺年片,比买来的珍贵多了!</b></h1><h1><b> 文革中,这项有益的活动自然停顿了,以后,上山下乡参军入伍,逐渐用上了印刷品,再以后,挂历、台历、有奖明信片一度泛滥成灾,花钱不少,亲情依旧。但或多或少觉得缺少了一点孩童时代手制贺卡的稚诚。</b></h1><h1><b> 前几年,我每年会作一首贺岁诗。今年懒了,没写。恰好画了这幅画一一《童年故事》权作贺卡吧:桃花似云,绿野如茵,一派春光。放牧的孩童奔跑着驱赶调皮的山羊,不让它们啃了麦苗。他的出场,是为了祝福大家“越活越年轻”;古文“羊"、“祥”通用,正好六只,巧了!以此衷祝各位兄弟、亲友、方家、同道,“顺利,吉祥”!</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