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7年10月19日至11月2日,有幸与新疆丝路光影俱乐部的常建军大师以及油画大师远征一起深入到南疆拍摄胡杨,进入罗布泊一段,领略了南疆的独特地貌风光,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化奇观!</h3> <h3> 这个千姿百态的地貌奇观照片,在商业摄影团里几乎没有看到,常老师也是来来回回找了几次才到达这个秘景。</h3><h3> </h3> <h3>外出旅行时,常会看到或听到关于雅丹、丹霞和喀斯特三种地貌的介绍,但往往搞不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实际上三者之间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方面。</h3><h3>相同点都是受外力侵蚀而成。雅丹地貌是主要是风力侵蚀而成,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主要是流水侵蚀而成,但喀斯特地貌主要在石灰岩分布地区才能形成,而丹霞地貌在红色砂岩分布地区形成较多。</h3> <h3>丹霞地貌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加之特殊的地质结构、气候变化以及风力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h3><h3>丹霞地貌大多发育于湿润地区,降水较多的地方,当然少部分也可以出现在干旱地区。</h3> <h3>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形成丹霞地貌的岩层是一种在内陆盆地沉积的红色屑岩,后来地壳抬升,岩石被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切割侵蚀,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岩层就构成了红色山块。加之特殊的地质结构、气候变化以及溶蚀、重力崩塌作用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孤立的赤壁丹崖和陡峭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岩怪石。</h3> <h3>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力侵蚀地貌,由于风对干旱区的平原吹蚀,地面逐渐形成地面支离破碎的向里凹的垄槽形态,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另外,暂时性流水的冲蚀和湖水的侵蚀,也是雅丹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h3> <h3>中国雅丹地貌大约分为8种类型:方山、犬牙状雅丹、锥状雅丹、金字塔状雅丹、长脊状雅丹、拱背状雅丹、鲸背状雅丹以及低矮流线型鲸背状雅丹。</h3><h3>按雅丹地层地球化学组成不同形成的颜色差异分为红色雅丹、白色雅丹和黄色雅丹。</h3> <h3>雅丹地貌以我国塔里木盆地的罗布泊西北楼兰附近最典型。多发育于干燥地区,为风力侵蚀形成,外貌多是下小上大,外表型如蘑菇(风蚀蘑菇)。在我国的青海、甘肃等地有众多的雅丹地貌群,其中,被确定为国家地质公园的敦煌雅丹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的雅丹地貌。</h3> <h3>雅丹地貌被认为是世界一大奇观。2005年10月23日,由《中国国家地理》主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中评选出的中国三大雅丹地貌分别是:乌尔禾、白龙堆、三垅沙。</h3> <h3>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h3> <h3>喀斯特地貌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最为发育,该区岩石突露、奇峰林立。岩溶地貌地面上往往崎呕不平,岩石嶙峋,奇蜂林立,常见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有石芽、石林、峰林、喀斯特丘陵等喀斯特正地形,和溶沟、落水洞、盲谷、干谷、喀斯特洼地(包括漏斗、喀斯特盆地)等喀斯特负地形;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等,溶洞内有多姿多彩的石笋、钟乳石、石柱,美不胜收;以及与地表和地下密切相关联的喀斯特地貌有竖井、芽洞、天生桥等。</h3> <h3>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出露地区,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如广西桂林的山美、石美,水美、洞美,云南的路南石林等闻名于世。</h3> <h3> 2019年5月份,新疆地质学家在距离拜城县城西北23公里处的山区发现了一处罕见的盐溶喀斯特地貌形态为岩盐天坑和盐溶溶洞。</h3> <h3>岩盐天坑南北长约150米,东西宽60米、深50米,尖锐挺拔的盐石林似一把把利剑倒插坑底,剑刃指向天空,给人强烈的视觉震撼。</h3> <h3> 距离天坑约1公里的一处峭壁上,还有一个由盐钟乳形成的盐溶溶洞,溶洞面积大约500平方米,有盐钟乳、盐花、盐笋、盐霜、盐柱、盐峰林等形态。</h3> <h3> 据测算洞中约有1000根盐钟乳,它们呈白色结晶状,弯弯曲曲从洞顶倒挂下来,似塔尖、如树杈,形态各异。</h3> <h3> 卤水从溶洞壁上渗出后,向下滴落的过程中接触到干热的空气,氯化钠不断结晶、析出,形成一系列的晶体,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盐钟乳。</h3> <h3>途经南疆棉花田,与采棉的维吾尔族棉农合影留念,他们非常友好、热情!</h3> <h3> 此次旅行的全部人马,就我们两名游客,其他几位老师均是沙老师朋友。</h3><h3> 再次衷心感谢沙尘暴老师不辞劳苦,带领我们看到美轮美奂的地貌景观!</h3> <h3>沙尘暴老师拍摄的视频,我客串出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