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天安门广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天安门广场是北京紫禁城正门外的一个封闭的T形宫廷广场,东、西、南三面用围墙围成一片普通百姓不可进入的禁地,代表着皇权的威严。天安门前主要为明清两朝举办重大庆典和向全国发布政令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长安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天安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天安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最初名“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从始建(1417年)到建国(1949年)期间几经损毁几经修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京城承天门被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清顺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福临下令在原址废墟上大规模改建,并更名为“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国”之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康熙年间又经过两次大规模的修缮。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洗劫并炮轰天安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民国十四年(1925年)十月十日,故宫博物院成立,天安门开始对民众开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2, 246, 245); font-size: 18px;"> 1949年10月1日,在这里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天安门由此被设计入国徽,并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span></p><p class="ql-block"> 1969年12月15日至1970年4月7日,为彻底解决天安门城楼几百年来积存下的种种问题和不安全隐患,国务院和北京市委决定将旧城楼拆除,按原规模和建筑形制重建天安门城楼。</p><p class="ql-block"> 如今天安门正中门洞上方悬挂着毛泽东画像,两边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大幅标语。</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安门城楼</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端门🔽</p><p> </p><p> </p><p> 端门城楼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代紫禁城的正门之一,也是清代紫禁城的正门,端门整个建筑结构和风格与天安门相同。端门城楼主要是存放皇帝仪仗用品的地方。皇帝举行大朝会或者出行,城楼下的御道两侧,仪仗种类纷呈,数量庞大,队伍宏伟,从太和殿一直排列到天安门(明代称承天门),长达两华里。同时端门和午门城楼上钟鼓齐鸣,以显示封建皇权至高无上的威严。</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午门🔽</h3></font></h3> <h3> 紫禁城正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通高38米,是紫禁城四座城门中最雄伟高大的城门。午门的平面呈“凹”字形,从汉代的门阙演变而来。午门共有五个门洞,正中开三门,两端各有一处掖门,俗称“明三暗五”。中门专供皇帝出入,当皇帝大婚时,皇后乘坐的凤舆从中门入宫。此外通过殿试选拔的状元、榜眼、探花,在宣布殿试结果后从中门入宫。东侧门供文武百官出入,西侧门供宗室王公出入。两掖门只在举行大型庆典活动时开启。每年十月初一,在午门举行颁布次年历书的“颁朔”典礼。遇有重大战争,大军凯旋时,要在此举行向皇帝敬献战俘的“献俘礼”。明代皇帝处罚大臣的“廷杖”也在此举行。</h3>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太和门广场🔽</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进入午门来到太和门广场穿过太和门,映入眼帘的就是皇帝上朝的太和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由南往北依次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俗语中的“无事不登三宝殿”即指这三大殿。</span></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太和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紫禁城外朝正门。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奉天门,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门。清顺治元年(1644年)入关后在此即皇帝位,并颁布了第一道大赦令。清顺治二年(1645年)始称太和门,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毁于火,次年重建。</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太和殿🔽</h3></font></h3> <p><br></p><p>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位于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p> <h3><font color="#010101"><p> 太和殿是用来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实际使用次数很少,明清皇帝上朝的地方主要在太和门、乾清门(为御门听政)、乾清宫(有大事或重要的事情时皇帝召见大臣所在地)、还有养心殿(清朝后期垂帘听政)的,并不是平时所说的上朝的地方。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p></font></h3> <p><br></p><p> 千龙吐水的壮观景象出自 太和、中和与保和三大殿矗立之上的三层台基。“三台”面积约为二千五百平方米,由大块汉白玉石砌成。每层台基的周围都雕有须弥座。千龙吐水,是指望柱下面伸出的千余个石雕龙头,每当雨天时雨水就从龙口中排出,使分流雨水的实用功能与建筑艺术的观赏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p> <p> 铜缸,铁缸、鎏金铜缸均是宫中的防火设备之一,平时储满清水,以备灭火时用。每到冬季十月至来年二月,在缸外套上棉被,缸上加盖,气温低时,缸下烧炭加温,以防缸水结冰。紫禁城内现存最早的缸为明弘治年间铸造。明代铜缸两耳均加铁环,样式上奢下敛,古朴大方。清代铜缸两耳加兽面铜环,腹大中收。宫中现设大小铜、铁、鎏金铜缸308口,其中鎏金铜缸22口,分别陈设在太和殿、保和殿、乾清门和乾清宫两边。</p> <p><br></p><p> 太和殿月台上陈设日晷、嘉量各一,铜龟、铜鹤各一对,铜鼎18座。龟、鹤为长寿的象征。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器,嘉量是古代的标准量器,二者都是皇权的象征。</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和殿🔽</h3></font></h3> <p><br></p><p> 中和殿,位于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是皇帝去太和殿参加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的地方。 凡遇皇帝亲祭,如祭天坛、地坛,皇帝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览祝文。祭先农坛举行亲耕仪式前,还要在此查验种子和农具。</p><p> 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皇室入主紫禁城,第二年改中极殿为中和殿。“中和”二字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之意。</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龙,到处都是龙。”</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保和殿🔽</h3></font></h3> <p><br></p><p> 保和殿,典出“志不外驰,恬神守志”,意为神志专一,保持宇内和谐,才能福寿安乐,天下太平。保和殿匾额“皇建有极”匾,为乾隆御笔。典出:箕子《洪范》“皇建其有极”。</p><p> 清朝顺治三年(1646年)至顺治十三年(1656年),顺治帝福临曾居住保和殿,时称“位育宫”,大婚亦在此举行。</p><p> 康熙自即位至八年(1669年)亦居保和殿,时称“清宁宫”。二帝居保和殿时,皆以暂居而改称殿名</p> <p><br></p><p> 保和殿于明清两代用途不同,明朝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册立皇后、皇太子时,皇帝在此殿受贺。</p><p> 清朝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赐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场面十分壮观。赐额驸之父、有官职家属宴及每科殿试等均于保和殿举行。每岁终,宗人府、吏部在保和殿填写宗室满、蒙、汉军以及各省汉职外藩世职黄册。</p> <p><br></p><p> 在屋脊布置上中国皇家古建筑的岔脊上,都装饰有镇瓦,这些镇瓦兽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而有数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宫太和殿上的装饰(共有10个),这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显示了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p><p> 第一个饰物是一个骑凤仙人,相传原是南朝齐缗王,后修道升仙。仙人之后是十个小兽: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狎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p><p> 在其它古建筑上一般最多使用九个走兽。这里有严格的等级界限,只有太和殿才能十样齐全。中和殿是七个、保和殿是九个。其它殿上的镇瓦兽按级递减。天安门上也只是九个。</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奉先殿🔽</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为明清皇室祭祀祖先的家庙,始建于明初。清沿明制,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重建,后又多次修缮。</p><p> 按清制,凡遇朔望、万寿圣节、元旦及国家大庆等,大祭于前殿;遇列圣列后圣诞、忌辰及元宵、清明、中元、霜降、岁除等日,于后殿上香行礼;凡上徽号、册立、册封、御经筵、耕耤、谒陵、巡狩、回銮及诸庆典,均祗告于后殿。</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钟表馆</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钟表馆,共展出十八世纪中外制造的各式钟表一百多件。</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九龙壁🔽</h3></font></h3> <h3> 九龙壁,是影壁的一种,是中国皇家建筑中用于遮挡视线的墙壁;是一座背倚宫墙而建的单面琉璃影壁,故宫九龙壁为乾隆三十七年(1770年)改建宁寿宫时烧造。中国有三大九龙壁分别是:北京故宫九龙壁、北京北海九龙壁和山西大同九龙壁。其中北海公园九龙壁是唯一的双面壁。</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皇极殿🔽</h3></font></h3> <h3>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初建,取名宁寿宫。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仿乾清宫规制改建完成,改名皇极殿,嘉庆七年(1802年)、光绪十年(1884年)重修。“皇极”出自《尚书》“皇建其有极”,意为人君建立天下最高准则。此殿是乾隆帝准备归政后当太上皇时临朝受贺、举行典礼的地方。嘉庆元年(1796年)元旦(春节),乾隆帝传位嘉庆帝,在太和殿举行授受大典,初四日,在此举行“千叟宴”。慈禧太后六十寿典在此举行;七十寿典,在此接受外国使臣祝贺。慈禧太后梓宫葬入陵寝前曾暂时安放于此。</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宁寿宫🔽</h3></font></h3> <h3> 宁寿宫区位于紫禁城内外东路,占据了大内东北部一大块长方形的院落。明代时这里只有稀疏的几座宫殿,是供太后、太妃养老的宫区。到了清康熙年间,康熙皇帝为了让皇太后颐养天年建造了宁寿宫,后乾隆皇帝为自己退位准备的太上皇宫殿。</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珍宝馆🔽</p><p><br></p><p> 主要是清宫收藏的金银玉翠、奇珍异宝制成的礼器、祭器、冠服、装饰品、生活用品以及宫室内的陈设品。</p> <h3> 宁寿宫是紫禁城的城中之城,乾隆改造后的宁寿宫建筑群,宛如紫禁城的缩影,也分前朝、后寝两部分。前部有九龙壁、皇极门、宁寿门、皇极殿、宁寿宫,规制分别仿紫禁城中路的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宁寿宫的后部又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有养性门、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景祺阁和已毁的北三所,东路有扮戏楼、畅音阁、阅是楼、寻沿书屋、庆寿堂、景福宫、梵华楼、佛日楼,其中畅音阁为清宫内廷演戏楼,其建筑宏丽,全称为宁寿宫畅音阁大戏楼。西路就是俗称“乾隆花园”的宁寿宫花园,主要有古华轩、遂初堂、符望阁、倦勤斋等建筑,是公认的宫中苑精品。</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养性殿🔽</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乐寿堂🔽</h3></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禹治水玉山🔽</p><p><br></p><p> 清大禹治水图玉山,清乾隆时期宫廷玉器,该玉器为两淮盐政所辖的扬州工匠雕凿制成。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宁寿宫乐寿堂。</p><p> 清大禹治水图玉山,高224厘米,宽96厘米,座高60厘米,重5000kg。玉山用料产自我国新疆和田密勒塔山,为致密坚硬的青玉。玉上雕成峻岭叠嶂,瀑布急流,遍山古木苍松,洞穴深秘。在山崖峭壁上,成群结队的劳动者在开山治水,此景即用夏禹治水之故事。玉山正面中部山石处,刻乾隆帝阴文篆书“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十字方玺。玉山背面上部阴刻乾隆皇帝《题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图》御制诗,下部刻篆书“八徵耄念之宝”六字方玺。玉山底座为嵌金丝山形褐色铜铸座。清大禹治水图玉山,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颐和轩🔽</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乾隆花园🔽</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珍妃井🔽</h3></font></h3> <h3> 珍妃井位于北京故宫宁寿宫北端的贞顺门内,原为宫中普通水井。珍妃井井眼上置井口石,石两侧凿小洞,用以穿入铁棍上锁。</h3><h3>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京城,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仓惶西逃。临行之前,慈禧太后将幽禁在景祺阁北小院的珍妃召至颐和轩,命太监崔玉贵等人将她推入贞顺门内井中溺死,此井因而得名“珍妃井”。</h3><h3>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銮驾回京,珍妃被追封为贵妃,其家人获准将尸体打捞出来,安厝于西郊田村,后葬于清西陵的崇陵妃园寝。 </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延禧宫🔽</h3></font></h3> <h3> 内廷东六宫之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长寿宫,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为延祺宫,清代改名为延禧宫。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明清两朝均为妃嫔所居。清道光帝之恬嫔、成贵人曾在此居住。延禧宫原与东六宫其他五宫格局相同,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延禧宫起火,烧毁正殿、后殿及东西配殿等建筑共25间,仅余宫门。宣统元年(1909年)在延禧宫原址修建一座三层西洋式建筑——灵沼轩(又名水晶宫)。该殿所有构架均为铁铸,因国库虚空,直至宣统三年(1911年)冬尚未完工,后被迫停建,1917年张勋策动溥仪复辟时,延禧宫北部被直系部队飞机投弹炸毁。1931年,故宫博物院将其改建为文物库房。</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御花园🔽</h3></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连理柏🔽</p> <p> 御花园内最著名的一棵古柏是位于天一门内久负盛名的“连理柏”,它为清乾隆年间人为造型种植。这棵“连理柏”是由两棵古柏组成,双柏的主干跨在北京的中轴线上,双干相对倾斜生长,上部相交缠绕在一起,成为一个巨冠。而且树干相交的部位已融为一体,成为一棵树。人们历来视树木的连理为忠贞爱情的象征,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脍炙人口的佳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因此这棵树倍受帝后们的喜欢,末代皇帝溥仪和皇后婉容曾在“连理柏”前照过合影。如今,很多游览故宫的情侣们,都会在“连理柏”前留念。</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堆秀山🔽</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堆秀山初建于明代,万历十一年,奉神宗朱翊钧之命拆去,于同年在其基础上改筑堆山,用太湖石叠高14米而成,山顶筑有亭子一座,名曰御景亭,亭平面方形四角攒尖夔金宝顶,自亭上可俯瞰宫苑,远眺紫禁城、景山、西苑尽在目中。山北依宫墙,高约10m。</p><p> 堆秀山虽是叠砌垒垛的假山,但由匠师们精心设计和巧妙地使用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太湖石,在比较狭小的地面上,拔地腾空而起,叠垒成一座怪石嶙峋、岩石陡峭的崇石峻岭,山上有些石块酷似鸡、狗、猪、猴、马、兔等“十二生肖”的动物形状,或卧或站,姿态各异,吸引人们去揣摩猜测,因而增添了观赏的趣味。</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交泰殿🔽</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交泰殿,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殿名取自《易经》,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满”之意。</p><p>凡遇元旦,千秋(皇后生日)等重大节日,皇后在这里接受朝贺。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皇帝把象征皇权的二十五玺收存于此,遂为储印场所。现殿内宝座前两侧分别排列着用来储放皇帝宝玺的宝盝。宝座上方高悬乾隆帝恭摹康熙帝御笔“无为”匾,宝座后板屏上书乾隆帝御制《交泰殿铭》。交泰殿是朝堂与后宫分界之所,此匾亦是警醒后宫到此“无为”,不要干涉朝政。</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坤宁宫🔽</p><p> </p><p> 在古代皇后的地位跟皇帝相对,是天下女性中最尊贵的,皇帝是天,皇后就是地,皇帝是乾,皇后是坤,皇后也是天下间之唯一,皇后的寝宫取自道德经中的,地得一以宁这一句,故名坤宁宫,同理天得一以清,皇帝寝宫名乾清宫。所以坤宁宫与乾清宫分别为皇后与皇帝的寝宫。</p> <p> 坤宁宫它还有另外一个功用,就是皇帝大婚的新房。清朝皇帝大婚时要在这里住两天,之后再另住其他宫殿。当然,如果皇帝在即位之前就已经结婚的话,就不能享受这种待遇了。所以清代只有年幼登基的康熙、同治、光绪三个皇帝用过这个洞房。</p> <p> 皇帝大婚极为豪华,挥霍十分惊人。同治十一年(1872年),同治皇帝载淳大婚,共耗费白银一千一百万两;光绪十五年(1889年),光绪皇帝载湉大婚,在国家极为贫困的条件下,仍然耗费白银五百五十万两。</p> <p><br></p><p> 康熙四年(1665年)玄烨大婚时,太皇太后指定大婚在坤宁宫行合卺礼。同治皇帝、光绪皇帝大婚,逊帝溥仪结婚也都是在坤宁宫举行。如今的坤宁宫洞房,仍按清帝大婚时的原状所布置,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南边靠窗的坐炕上,铺着大红缎绣龙凤双喜字大炕褥,安放有紫檀雕龙凤炕几,屋内悬挂着双喜字宫灯。洞房北边为落地罩木炕,床上挂着大红喜帐和被褥,床前房屋正中的大红地毯上,绣着精美的龙凤图案,体现着一片喜悦欢腾之景。</p> <p><br></p><p> 坤宁宫在明代末年是崇祯皇帝周皇后的寝宫李自成攻击进皇宫,周氏在坤宁宫自缢身亡。雍正皇帝以后,皇帝移住养心殿,皇后也不再住坤宁宫,坤宁宫实际上已作为专供萨满教祭神的场所。</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承乾宫🔽</h3></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font>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永宁宫,崇祯五年(1632年)改为承乾宫。“承”即承载、承受,寓意居住于东西六宫的嫔妃要谨守妇德,顺承天子。承乾宫与西六宫的翊坤宫对称分布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两侧,故有此名。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建,基本保持明代初建时格局。明代为太子或贵妃所居,清代为后妃居住。清顺治帝的孝献皇后(董鄂妃)、道光帝的孝全成皇后(咸丰帝之母)曾居此宫。光绪时期,东配殿为皇后膳房。</h3>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钟粹宫🔽</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东六宫之一。 </span>这里住过四任皇后,后来成为太子住所,改名——钟粹宫。 <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钟粹宫明代为妃嫔所居,曾一度为皇太子宫。清代为后妃居所。清咸丰皇帝奕詝幼年在此居住时,道光皇贵妃,即恭亲王奕䜣之母(时为)静贵妃(孝静成皇后)亦居此宫,代为抚育奕詝。咸丰帝孝贞显皇后(即东太后慈安)自入宫即在钟粹宫居住,直至光绪七年(1881年)去世。光绪大婚后,隆裕皇后也曾在此居住。末代皇帝溥仪曾在这里住过。</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储秀宫🔽</p><p><br></p> <h3> 储秀宫是慈禧一生中最重要的宫殿。慈禧五十大寿移居储秀宫是值得推敲的。根据《宫女谈往录》对慈禧太后近侍宫女何荣儿的推测转述,第一,慈禧在这里发迹,她唯一的政治本钱同治皇帝,便是在储秀宫的后殿出生的,是抓权的真正政治资本。第二,慈禧十七岁入宫,她的青春都埋葬在此,处处都有记忆。第三,对咸丰帝的眷恋,念念不忘先皇帝对自己的雨露之恩。</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储秀宫陈设按慈禧太后五十大寿摆放。</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军机处🔽</p><p> </p><p> 清雍正七年(1729年)用兵西北,为及时处理军报,特设军机处房,清乾隆继位后,改称总理处,三年(1738年)始名军机处。设军机大臣、军机章京,无定额,均为兼职。军机大臣由皇帝亲信的满、汉大学士、尚书、士郎等兼任。军机大臣值房在隆宗门内北侧,军机章京值房在隆宗门内南侧。</p><p> 军机处职能原为承命拟旨,参与军务,后逐渐演变为全国政令的策源地和行政中心。其地位远远高于作为国家行政中枢的内阁。宣统三年(1911年)四月“责任内阁”成立后撤销。</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隆宗门🔽</p><p><br></p><p> 此门是内廷与外朝西路及西苑的重要通路,是紧靠皇帝住所的一处重要禁门。清代在隆宗门曾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嘉庆十八年(1813年),中原一带发生“天理教”农民起义,农民领袖林清策划并领导京畿一支队伍直接攻打紫禁城。至今隆宗门匾额上留有箭头,相传即这次战斗的遗迹。这一说法虽有争议,但我还是以故宫讲解器讲解为准写这在这里。</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慈宁宫🔽</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慈宁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精华。始建于明代嘉靖十五年(1536年),明朝慈宁宫为前代皇贵妃所居。清朝的前期和中期是慈宁宫的兴盛时期,当时的孝庄文皇后、孝圣宪皇后都先后在这里居住过。顺治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三帝以孝出名,慈宁宫经常举行为太后庆寿的大典。</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养性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顺贞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顺贞门,皇后赴西苑先蚕坛行祭祀礼或去往圆明园、寿皇殿等处均出入此门,皇帝有时亦经此门出入。此外钦安殿道场之期,随时启闭以供道士进出,但须严行稽查,不许闲人出入。明代若逢宫人病故,棺椁从顺贞门右侧之门送出。</p> <p> 顺贞门隔街与神武门相对,顺贞门乃内廷通往神武门之重要通道无故禁开。清代后宫亲族女眷曾奉旨会亲于此,选秀女亦进此门。</p> <p> 走出神武门马路对个就是景山公园,从公园的制高点万春亭能够浏览到整个紫禁城的全貌。<a href="https://www.meipian.cn/2jr6vdta?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景山公园</a></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神武门🔽</p><p><br></p><p> 神武门,是紫禁城北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玄武门,取古代“四神”中的玄武,代表北方之意,后因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改名神武门。</p><p> 神武门内设钟鼓,与钟鼓楼相应,用以起更报时。但皇帝居宫中时,神武门上的钟不鸣。城台开有三门,帝后走中间正门,嫔妃、官吏、侍卫、太监及工匠等均由两侧的门出入。</p><p> 清代选秀女,将嫔妃迎入宫中均走此门。1924年,逊帝溥仪被驱逐出宫即由此门离去。门外上方匾额“故宫博物院”为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于1971年题写。</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华门•西华门🔽</p><p><br></p><p> 东华门与西华门形制相同,东华门东向,西华门西向,两门遥相对应。</p><p> 东华门靠近太子宫,是专供太子出入紫禁城的。东华门在清代大行皇帝、皇后、皇太后的梓宫皆由东华门出,民间俗称“鬼门”、“阴门”。还有一说且皇帝外出巡幸也走东华门。</p><p> 西华门,正对皇家园林西苑。清代帝后游幸西苑、西郊诸园,多由此门而出。乾隆十六年(1751年),皇太后六十寿诞,以及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皇帝八旬万寿节,西华门以外,经西直门以至海淀一带,沿途张灯结彩,预设彩棚乐戏,隆重庆贺。</p><p> 清朝末期,庚子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京城,慈禧太后、光绪皇帝一行即由西华门离宫,仓皇西逃。</p><p> 显然东、西华门乃连接皇城与宫城的重要枢纽。</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角楼🔽</p><p><br></p><p> 故宫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角楼,每一座角楼为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为明代建筑,至今已有560多年的历史。集精巧的建筑结构和精湛的建筑艺术于一身,由于角楼的各部分比例谐调,檐角秀丽,造型玲珑别致,成为紫禁城的标志。角楼是紫禁城城池的一部分,它与城垣、城门楼及护城河同属于皇宫的防卫设施。</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内城墙🔽</p><p><br></p><p> 四面高约10米的内城墙围成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城墙断面呈上窄下宽的梯形,上设马道。</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护城河🔽</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护城河俗称筒子河,全长3.5千米,水面宽52米,水深4.1米,是紫禁城的第一道防线。筒子河除了防卫之外,还有防火、为故宫提供用水水源之用。</p><p><br></p> <p> 护城河开挖于明代永乐初年,是修北京城时在元大都护城河基础上扩建而成。护城河源自京西宛平县玉泉山,河水自西向东流入太液池(北海)后到达紫禁城,按五行西方属金的说法,自元代就称为金水河。河上建有许多闸、坝以调节水量,控制流速。</p> <p> 2019年的最后一天早上临时决定去故宫,午门前扫码购门票40元(旺季60元),钟表馆10元、珍宝馆10元,20元租了一个讲解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