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9,本命年(下)

雨后

<h3>  时光一如既往,以它的姿态,以它的步调,悠然行过。<br></h3><h3> 属于我们的光阴,从我们的眼眸里一点点淡去,从我们的指尖一点点划过。</h3> <h3>  七月,夏天的味道,风轻无雨,只有骄阳炙烤着大地。</h3><h3> 周末,到老朱昔日的同事家里摘李子。他们在树上摘,我就在树下吃。大家都说可惜没熟透 ,可是我觉得刚刚好。一颗接着一颗,也不知道吃了多少颗。酸酸甜甜略带苦涩,不只是李子的味道,也是人生的滋味儿。</h3> <h3>  买了一个神器,可以遥控自拍。瞧瞧我已经胖成啥样了。生活总会遇上一些不如意,从而远离岁月的静好。多么希望有一条轮回的巷道,可以在那里寻找遗失的自己。。。<br></h3> <h3>  掰着手指头数着去武汉复诊的日子,就觉得时间过得真慢。可当我回头,一转眼就到了暑假,这日子是不是又过得太快了。</h3><h3> 想想过去,我大概早就规划好出游的路线了,可如今我不得不老老实实呆在家里。每每看到圈里朋友旅游的图片,我就努力的一点一点的把飘到很远很远的那颗悸动的心拽回来,然后一遍又一遍的跟自己说,我要快点好起来,好起来了我要出去玩(配几张过去的图片,算是对过往的怀念)。。。<br></h3><h3> </h3><h3> </h3> <h3>  一直想着暑假把妈妈接回来玩几天,可是怎么说她都不回来。我知道她是心疼我,不想给我增添负担。</h3><h3> 前段时间就觉得身体状况还蛮好,这几天不知怎么的,身体软绵绵,走路腿打闪,说话气也上不来,整天猫在家里,躺沙发上,没有力气动,几天都没下楼。这个病呀,真是很折磨人。。也幸好妈妈没回来,她要是见我这个样子,又得难受好久。。。</h3> <h3> 8月18,我又开始一月一次的复诊。第二天凌晨5点,高小艳如往常一样起床排队取号,我安安逸逸的休息到7点起床,然后赶到大楼做检查。一个人逆着阳光走在这条路上,看着身边来来往往的行人,想着他们大多也是跟我一样的病人吧,也就不孤单了。</h3><h3> 肾病的大部分药物和治疗手段,都具有较为明显的副作用,很多时候,所谓的“疗效”都是以身体损伤为代价的,医生们选取的都是“疗效”和副作用之间的“平衡点”,因此有时候“维持现状”反而成了最好的疗效。所以每当有人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好 ?连医生都无法回答的问题,我该怎么答。我就笑笑,然后说,快了,快了。。。</h3><h3> <br></h3> <h3>  今年开学比往年早,8月25已正式上课。这学期,学校又换了领导,新领导依然对我们生病的人很照顾。还有彩儿,宁愿自己忙得团团转,也舍不得安排我做事。也不知我是哪儿修来的福分,遇见的都是好人。</h3><h3> 每天看着忙忙碌碌的同事,偶尔也会心生悲凉。曾经的我也如她们一样,虽然辛苦,却很健康。大半辈子与讲台共舞,这下就觉得人一下没有了灵魂。多么希望我能快点好,重新站在讲台上,那里,才是我的归宿。</h3> <h3>  好习惯真的养成很难。这几天老朱批评我了,说 :你现在没有以往那么乖了,下午不走路锻炼了,晚上睡觉不按时了。。。是啊,人都有惰性和随意性,何况是我这么一个一贯随性的人呢。要想养成好的习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为了自己的身体,还是得自律一点。。。</h3> <h3>  每年的九月,关口葡萄就成熟了。站在葡萄架下,葡萄特有的芬芳,沁人心脾。摘下一串,撕开包裹着的纸袋,便露出了它那绿莹莹、水汪汪的身子,取一颗放进嘴里,轻轻一咬,甜蜜蜜的汁水流了出来,清甜的滋味一下从舌尖滑到心底。。。</h3><h3> 自从认识刘小美,年年都去她家摘葡萄。其实,让我欣喜的不仅仅是葡萄的美味,更主要的是三五好友在一起的那种快乐。生活原本就应该这样,在每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活出属于自己的欢喜。。。</h3> <h3>  9月10日,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不是因为教师节,而是从今天开始激素吃一颗了。于我而言,仿佛进入了新的里程碑一样。</h3><h3> 随着激素的减量,我的血糖趋于正常值了,大脸慢慢变小,身体在逐步康复中。只是身上堆积的10斤肉肉,稳如泰山。过去的但凡是掐腰的衣服,都穿不得了。都说,只要身体好了,这些不重要。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依然希望身体好转的同时,那些肥嘎嘎也可以不翼而飞,多好。哈哈哈,我是不是想要的太多了。。。</h3> <h3>  9月22日,和高小艳来到汉口,已是傍晚。从计程车上向外看去,灵动的灯光镶嵌在街道两旁,随着眼帘的移动飞舞跳跃。城市的夜晚精彩纷呈,却无法安慰落寞的我。华灯初上,总是蕴藏着无限美好,或许那是紧张压抑的灵魂,释放后的缤纷闪亮!</h3><h3> 第二天凌晨4点多醒来,却发现高小艳已离开酒店去医院取号了。想必因为上次5点起床没有取到号,这次3点多就起床了,然后轻手轻脚的离开了。</h3><h3> 皮肤上出现紫色小点,姚教授说这个是紫癜,有点麻烦。其他的指标都还正常。开了一周治疗紫癜的药,激素基本上没减量,而我一直期待的黄葵和百令都减量了,着实让我开心了一把。</h3><h3> </h3> <h3>  9月27日,跟着张校长 ,向书记陪同学校退休教师过重阳节。看到神采奕奕的各位老人,心想,不久的将来我也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希望也像她们一样,健康快乐。</h3> <h3>  岁月的转换总是来得那么快,快得像指缝里的水,悄然滑过,不留痕迹。</h3><h3> 金秋十月,在觉得身体状况还不错的情况下,大半年没外出的我决定跟随哥嫂耍耍。原以为老朱会阻拦,没想到他欣然同意。带着一丝忐忑,我随哥嫂出发了。</h3><h3> 一路上嫂子说,妹子身体不好,我们慢慢走,边走边玩。大景点人多,难得等,不去;走路多,需要体力的地方,不去。身体好咱们就多玩一会,身体不好马上回酒店休息。</h3> <h3>  第一天在一个叫仁寿的小县城住下了。第二天清晨来到雅安的上里古镇。据说这里是红军长征北上的过境地,也是昔日南方丝绸之路。小镇依山傍水,青石铺街,木制楼阁,青瓦飞檐,错落有致。</h3> <h3>  木制的窗、枋、檐均以浮雕、镂空雕、镶嵌雕刻组合而成,画面栩栩如生。精美的艺术虽然被岁月侵蚀已残旧失去了光鲜色泽,然而其工艺的精湛、构图的精巧却无法掩饰,凸显着民族文化的深厚。<br></h3> <h3>  江水孤寂,两岸墨绿,颇有些江南的韵味。河岸边绿荫处,许多作画的学生,让这个古镇充满了艺术氛围,生机盎然。她们是这古镇最靓丽的风景线。<br></h3> <h3>  古镇历经百年风霜的二仙桥,如今被两岸的绿色藤蔓植物环绕,像是一弯明亮动人的翡翠手镯。来往古镇的游人,多会在石桥上走一走,看一看。哥说,来来来,二位大仙来拍照。我们很听话的就桥上桥下跑来跑去拍。</h3> <h3>  每个女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小女孩,看到清澈的河水,都忍不住嬉戏一番。在这里为我哥点赞,没有他的拍摄,这么美妙的时刻怎么记录。</h3> <h3>  每到一处古镇,都会感慨,商业化的蚕食,这是现实,我们无从拒绝。还好,上里古镇景色优美,没有那么浓的商业气息,它不及周庄古镇的繁花似锦,不象凤凰古镇那般游人如织,却也是一步一景,小桥、流水、人家 ,古桥,古树,古泉。。。都在向世人诉说着她曾经的芳华与沧桑。。。</h3> <h3>  一 座跑马山,名扬五洲四海;一曲《康定情歌》,醉了天下人。下午5点,我们到达康定,入住“康定情歌大酒店"。</h3> <h3></h3><h3></h3><h3> 这是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座落在群山层叠的峡谷之中,两岸峰峦夹峙,折多河、雅拉河浪卷雪山之水穿城而过。那奔腾不息清澈的河水,还有河栏上飘扬的五星红旗,随风飞舞旋转的红色风车,让人思绪澎湃,我大中华真是美丽。<br></h3> <h3>  夜晚,一条条街道变成了皓光闪耀的银河;盏盏街灯像黑暗中闪光的珍珠,婉蜒而去,无穷无尽;高楼上的万盏灯火,如同一串又一串闪光的宝石项链。各色灯光交织在一起,倒影在潺潺而去的河水中,流光溢彩。康定的夜晚是如此的祥和美丽。<br></h3> <h3>  广场上,当地的藏族同胞甩开长袖,尽情展现着康巴歌舞的魅力,各方游客也加入到队伍中,我和嫂子比比划划跳起来。哥把我们不协调的动作录了下来,同时也记录了开心的瞬间。<br></h3> <h3>  夜晚 ,哥和嫂子拿着地图研究行程。我说,我想去色达。哥说,好,我们慢慢走哈。</h3> <h3>  早上在酒店吃过早餐后,我们前往木格措景区。这里的全名是:康定情歌风景区,哈哈 ,康定还是什么都离不开情歌的梗。</h3><h3> 上车不到5分钟,感觉不对,头晕心烦,我马上睡下了。肾病就是这样,昨晚还生龙活虎,早上也还精神,就是上车的那一刻都还好好的,说不行马上就不行。</h3><h3> 晕晕乎乎大约一个小时,到达景区,打开车门的那一瞬间,早上吃的东西全数喷泻而出。这一阵搞结束后,嫂子说,太冷了,快穿上羽绒服,带上帽子。哥说,还受的住吗?我心里想的是你们去玩,我在车上等你们。嘴里说的却是还行,不要紧。于是哥去买门票,让我跟嫂子在景区门口拍照。</h3><h3> </h3> <h3>  进入景区,乘坐专用的游览大巴车上山,我连系安全带的力气都没有。一路上,只听得各方游客的惊呼声“哇,好美啊!”。可是我根本不敢睁开眼睛,一睁开眼,天地都会旋转。</h3><h3> 车一直往上开,在旅游线路的终点停下了,前面还有一段路只能走路或骑马,可是我已经走不动了,我对哥说,你们去,我在这里等你们。</h3><h3> 木格措是一个梦幻般的雪水湖,湖面很宽敞,远处的雪山依稀可见。风很大,刺骨的冷。我没有能力欣赏眼前的美景,蜷缩着身体,耷拉着脑袋,一个人坐在湖边条椅上,把羽绒服紧紧裹在身上。。。</h3><h3> 大约10分钟,哥嫂就回来了,手里拿着给我买的氧气罐。哥说,起来我给你拍个照片,做个纪念。我拿着氧气罐,尽量保持着优雅的姿态,让自己不要那么怂。回家来看那时候拍的片子,生生挤出来的微笑很是僵硬。</h3><h3> </h3><h3> </h3> <h3>  导游说从红石滩到七色海这段路程风景最美,建议走栈道(图片就是红石滩,这是嫂子在大巴车上拍的,确实漂亮)。可是我的身体来不及,只好上了大巴车,一直到七色海,才下车。</h3><h3> </h3> <h3>  从公路边到七色海大约50米的距离,刚下几级阶梯,我就走不起了,一屁股坐在栈道阶梯上,跟哥说,我在这等你们。</h3><h3> 哥说,我跟你嫂子下去转会儿。坐在阶梯上,我朝七色海的方向看去,海子由森林、草甸环绕,湖水清澈透明,碧绿碧绿的,除此我没有看见其他的颜色,不知道为什么叫七色海。</h3><h3> 一哈哈,哥就上来了,嫂子也来了。哥说,要不要下去拍照?我摇摇头,說,把我坐这里的样子拍下来吧。看我这个样子,哥哥嫂子也无心观景。接着我们就上了大巴车,一直坐到景区大门,在下车的时候我又吐了,肚子里已经空空如也。</h3><h3> 195元的门票,我们除去坐车的时间,观景不到30分钟,好多景点连看都没看一眼。都是我的身体作怪,害得哥嫂也没玩好。</h3> <h3>  出了景区大门,继续前行。路途中,我睡在后座上,迷迷糊糊听嫂子和哥说,这就是折多山,好美啊。哥說,你起来看看,好漂亮,下来拍照片吧。我强撑着起来隔着车窗玻璃看了一眼,真的就一眼,然后就倒在了座椅上。哥哥嫂子下车拍了几张片子,迅疾回到车上。后来经过美丽的塔公草原,想必哥嫂也无心赏景,没有停车,中途也没有吃饭,一直到达新都桥。</h3><h3> 晕晕乎乎,跌跌撞撞到酒店房间,一头扎进床上。哥和嫂子出去找吃的,为了让我能吃点,他们就在酒店楼下饭馆里吃了清水煮土豆白菜。给我端回房间,我坐起来看了一眼 ,夹了一口米饭,刚刚放在嘴边,就吐了,吐得掏心掏肝,一塌糊涂。哥说,吃不了饭,待会儿想办法把这个饮料喝点,这是客栈老板推荐,对付高反超级好。</h3><h3> 休息一阵后 ,胃里稍微稳定点了,我起身把治疗肾病药喝了(饭可以不吃,这个药必吃),又喝了点那个治疗高反的饮料,为了尽快入眠,找嫂子要了安眠药,没有洗漱就睡下了。</h3><h3> </h3><h3> </h3> <h3>  迷迷糊糊到天亮,起床后勉强洗漱完毕。我问哥,今天咱去哪?哥笑了,咱往回走,边走边玩,隔家近。于是我们调转车头出发了。</h3><h3> 318真是美,垭口上,好多进藏的人都在这里观景拍照。为了照顾生病的我,哥在人比较少的地方停下了,嫂子把我拽下车,然后层层包裹,把我包装得像个粽子。前面的人拍完片,轮到我的时候恰好乌云来了,天空没有那么美了,似乎印证着我的身体情况(回家后老朱说你看你那时候脸肿得多厉害)。</h3><h3> 到了海拔低的地方,我依然是头晕心烦,丝毫没有好转的迹象。本来打算边走边玩的哥决定直接回家(他肯定是害怕我的肾病反复,加重病情)。从早上7点半到晚上9点半,行车14小时,里程1000多公里,中途只吃了一碗面,上了2次厕所,哥将我送回家了。下车时哥说,今天打破了这些年他的行车记录。真是辛苦了我的哥。</h3><h3> 都说新都桥是令人神往的“光与影的世界”、“摄影家的天堂”。我却连新都桥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就回家了。回来百度了一下,才知道新都桥不是一个桥,是一个镇名。还有,我心心念念的色达终究是咫尺天涯。</h3><h3><br></h3> <h3>  以为自己的身体已经好转,甚至认为自己是不是快还原了。这次出门让我深切的体会了什么叫慢性病,也让我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h3> <h3>  回家后看了嫂子写的美篇,才知道路途中太多的美景,还有梳辫子的大妈,大妈做的酸奶都无缘得见(隐隐约约觉得嫂子喊我喝酸奶,原来出自这里,我虚弱得看一眼都没力气)。</h3> <h3>  10月14,自告奋勇帮出差的马老师代课,一是自己想做点事,二是检验一下自己的身体情况,看看能不能胜任原来的工作。</h3><h3> 带班三周,累的够呛。明显感觉体力不支。我,终究不是原来的我。</h3><h3> 感谢海霞妹妹让跟她的实习老师帮我,否则我可能中途就倒下了。还有2位班主任随时都在为我开绿灯。更有很多同事担心我吃不消,主动提出帮我上课。温馨的大家庭时时刻刻都在感动着我。</h3><h3> 这次带班,虽然疲惫,内心却是充实和温暖的,只是身体状况还不允许我劳累,还得好好养。希望这个月复查指标正常,不要出现反复。</h3> <h3>  前几天一直下雨,今天(10.23)晴了。老天爷很眷顾我的,每次去武汉天气都蛮好。记不清是哪个月,我们复诊后回家的第二天,武汉下大雨,好多地方都受灾了。</h3><h3> 自从国庆节不知天高地厚的跑出门后,身体状况一直不好。怀着忐忑的心情做完检查,指标有一些小的波动,大体还好。我问姚教授,为什么最近觉得不舒服,姚教授说,这我就不知道了,你是不是有别的毛病?好吧,教授都说不了的事,我就受着吧。</h3> <h3>  深秋,秋光已现斑驳,光阴轻软的手,正悄然给季节换着装。11月3日,我们相约长岭岗。</h3><h3> 沐浴在纯净的秋日阳光里 ,想到陆苏的文里有这么一句:天再晚,花香也不落锁。而此时,秋再浓,黄叶同样也久久不肯落锁。我想,她们大概是为了信守季节的约定吧。愿尝尽烟火的我们,也能信守约定,用一颗无尘的心,守望着生命如此的漂亮。</h3><h3><br></h3><h3><br></h3><h3> </h3> <h3>  11月7日,哥打电话,说他最近认识了一位北京的医生,是专门从事肾病研究的。让我把资料发过去请专家看看,还说如果需要就联系了去北京看看。</h3><h3> 看来我的病,一直是哥心中的硬伤,时时刻刻都在牵挂着。我一定要努力好起来,让爱我的人不在担心我。</h3> <h3>  犹记浅秋时的微雨绵绵,再凝眸,已是红叶铺满秋水寒。好像还没有好好感受秋的清美,冬已近在眼前。</h3><h3> 11月9日,跟着老朱厂子里的同事一起野炊。搭灶安锅,拾柴生火,洗菜切菜,淘米煮饭,谈笑风生,不亦乐乎。。。</h3><h3> 站在秋冬交接的路口,我们一起路过的幸福,终将留下浅浅的笑影,温暖着彼此。</h3> <h3>  一直嚷嚷着要看望同学舒,却一直被老朱以各种理由阻止。什么两个病人见面,不利于病情康复咯,还有什么生病的人不要到别人家里去咯,更不要把药带到别人家中咯。。11月17日,舒告诉我复查结果不好,我的心突的一下像被什么抓住了,随后眼泪不自觉的刷刷刷。我一定要见她,这一次,老朱没有阻拦,只是嘱咐我要和高小艳一路,还有见面后要保持理性,说高兴的事,不要流泪。</h3><h3> 11月20日特意清早出发,12点多到达汉口,出站后直接坐561公交车,下午2点多我见到了一直挂在心里的舒还有梁丽。在舒的家里吃过午饭后,我们三人一起细数少年时的趣事,即使哈哈大笑也掩饰不住各自心中的伤痛。心里难受却不能放声大哭,那种感受比难受更难受。</h3><h3> 和老吴通了视频,我们4人相约明年暑假,寻一处清幽,过几天避世的生活,我期待着那一天快点来到。</h3> <h3>  11月21日,高小艳5点多起床去医院取号,我7点到大楼找到高小艳,7点半检查完毕,吃过早餐回到酒店等待结果,高小艳睡着了,我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发呆。2小时后,拿到检查结果,肝上指标高了,其它都还好,加了护肝的药,激素减至隔天半颗,缬沙坦也减至隔天一颗,其它照旧。高小艳帮我拿药的间隙和舒通了电话,互道珍重后准备返程。<br></h3> <h3>  迷迷糊糊,晃晃悠悠迈入12月的门槛。又是一个周末,阳光甚好,带着懒散的雅致,仰望湛蓝的天空,悠闲的云朵。。。</h3><h3> 在那条熟悉的小河里,寻找属于自己那年那月的时光。与旧日的自己对视,心底竟会涌起一种恍若隔世的错觉。一切,那么近,又那么远,似乎触手可及,却又只能遥遥相望。</h3><h3> 人的一生,几十载的光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算短,只是,我们又何曾细数过岁月的脚步,是一直前行还是绕了几个弯?<br> 又到岁末,那些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温柔,还有那些未曾写就的圆满,慢慢的也将稳妥成永久,在漫长的时光中回味。。。</h3> <h3>  原定于12月26日到汉口复查的,因为老朱单位的小王妹妹也患上肾病综合症,为了陪伴,我和孙军(高小艳的丈夫)把就诊日程提前到8号。</h3><h3> 王妹妹无助的双眼,再现了一年前自己的模样。且行且远的岁月定格了沧海桑田的每一个转身,只是,那份刻骨铭心,萦萦然穿过了流年,在记忆中依然鲜活如初见。如果不亲历,哪来的感同身受。。。</h3><h3> 我将自己患病之初的感受,治病的过程,以及日常要注意的事项,一点一滴都告诉她,高小艳指导黄(王妹妹的丈夫)熟悉就诊流程。希望我们的陪伴能让她度过最初的恐惧与迷茫。</h3><h3> 这次检查我的状态很好,各项指标都正常,困扰我的是激素对骨骼的伤害。如果在同济做核磁,没有3,5天回不来,不可能让高小艳陪我这么久,自己也不愿一个人呆在汉口。思虑再三,请医生开了一些药,回家先吃着,然后到恩施做检查,下次去汉口时带上片子再请专家诊治。</h3><h3> 孙军的情况也还不错,姚教授说继续好转,以后可以停药。这于我们而言是黑暗中的曙光。</h3><h3> 王妹妹要住院。因为没有床位需要等待。在我们返程途中,收到信息,说下午可以入院了。希望她也和我一样,能很快收到效果,尽快回家。</h3> <h3>  肾病治疗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各种变化都应该“平稳过渡”,药物抑制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尽量用人体自身的修复能力来解决问题是治疗肾病的关键。这一年,生活中严格把控自己,总算是控制住了病情,指标也越来越正常。只是肾病本身还有药物的副作用对我的摧残很大,那种身体上的各种变化与不适,用语音和文字都无法表达。</h3><h3> 12月22日,我入住恩施民大医院,因为全身疼痛,特别是膝关节,还有脚后跟,让我行动很不自如。</h3> <h3>  按照姚教授的医嘱,今天(12月25)停了激素。按理我应该欢呼雀跃,可是我却高兴不起来。</h3><h3> 膝关节退行性变,血液循环不畅,股骨头也有早期病变。那个叫什么云可的药,风湿免疫科医生说可以用,而骨科医生会诊时说他们没有用过,没有发言权。玻璃酸钠,哥说这个要谨慎,不要搞成妈妈那样子,就坏了。怎么办呢?还是等下次到武汉复诊时,找同济的专家看看,再做决定吧。</h3><h3> 30岁的心灵,50岁的年龄,60岁的身体,这,就是我。</h3> <h3>  不思量,也难忘。疾病跟着我走过的这一年,有过许多的美好。这美好来自于单位领导给予的关怀与照顾;来自于同事朋友给予的安慰与鼓励;来自于挚爱亲人给予的体贴与陪伴。似水流年中的相依相守,这份情已烙进心里,足够温暖我的一世一生。</h3><h3> 19年的最后一天,陶醉在静寂里,独享清欢。在一段文字里,缅怀曾经有过的温馨,挥手告别,那些再也回不去的过往。可是宣纸染墨,怎画得悠悠岁月在跌宕起伏光阴里的故事?</h3><h3> <br></h3> <h3>  走过时光,烙上岁月的墨痕,不能用过去来衡量生活的幸与不幸, 往后岁月,也不必太多贪念。但愿,每一个无月的夜晚,昨日重现的景象,没有悲伤与难过;每一个安适的清晨,阳光擦亮尘埃,内心依然温暖。</h3><h3> 冬已深远,每走一步,都离春更近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