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2019年的最后一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柯城区小语教研员廖丽萍老师来我校指导语文教研活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本次语文教研活动由二年级凌琦老师和张恬恬老师分别执教了《雾在哪里》和《纸船和风筝》。</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课前孩子们认真的预习课文,用朗朗的读书声迎接每一位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雾在哪里》·凌琦</font></h1> <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 青春有活力的凌琦老师给大家带来别开生面的一堂课。她通过设情境,建框架,抓句式,重朗读四个抓手,激发学生兴趣,训练学生思维,调动学生体验,落实课堂内容。瞧,凌老师的课堂生动活泼,孩子们纷纷和雾宝宝玩起了捉迷藏。他们举手多积极呀!在这节课中,凌老师利用个别学生示范读、男女生读、老师的范读来感染学生,表现出“淘气”的特点,对“雾”的淘气有初步的情感升华。</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纸船和风筝》·张恬恬</font></h1> <h3><font color="#010101"> 再来看看咱们的新手教师,小张老师是今年融入一小大家庭的新鲜血液,上起课来却丝毫不怯场。</font></h3> <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h3> 可爱活泼的二(1)班孩子,不急不躁,娓娓道来的小张老师,共同为我们呈现了一节新生代的课堂——《纸船和风筝》。一上课,小张老师就拿出了纸船和风筝,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孩子们和听课老师的目光。小张老师借助自制的微课、插图、板贴等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多种方式自主识字。在反复默读中了解故事的内容,邂逅可爱的松鼠和小熊,体会美好的情意,感受语言的魅力。</h3> <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 <h3><font color="#010101"> 两节生动有趣的课堂展示,吸引了在座的各位听课老师,引起了各位教师思维的激烈碰撞。</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font>老师们边听边记录,及时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h3> <h3><font color="#010101"> 两位执教老师在课程结束之后,就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课堂教学的设计以及课堂呈现中的问题和困惑进行了阐述。</font>听课教师们也在思考自己该如何处理教学的每个环节。</h3> <h3><font color="#010101"> 作为新教师的师父,徐桃老师在评课中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为新教师的成长助力!</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梁庆娟老师也热心地为两位教师提出修改建议,并阐述了自己备课时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意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廖丽萍老师已多次参与巨化一小语文组教研活动,为一小老师指点迷津。这次她依旧捧着一颗热忱的心,为大家答疑解惑。对于今天的课堂教学,廖老师睿智从容地进行点评,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两位老师的不足之处,同时也用自己独到的眼光,帮助老师们抓住教学的重点,仔细地分析着童话类文本的解读。</font></h3> 廖老师从专业的角度提出三点具体的建议:<div><h3> 1.解读文本的特点。以两位老师的选课为例,童话最重要的就是要上出童心、童趣。</h3><h3> 2.改变课堂的提问方式。教师的课堂提问要从整体到局部再到细节,在初步感知人物形象后,才能体会到感情色彩。有了这个基础,指导朗读才不空洞,才能有感情。</h3><h3> 3.结合学生的学习起点。教学要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心理过程。学生的特点是读一篇文章,先从整体感知,接下去才是局部的分析,进而关注到细节。</h3><div><h3> 廖老师的专注与执着打动了每一位语文教育者,她的真诚与热情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初心。</h3></div></div> <h3><font color="#010101"> 她引导我们思考,低段语文教学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问是一门艺术,要把抽象的问题落到实处,具体化。同时,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作为老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切忌忽略学生的生活经验。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对文本的理解应该是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分析,因此,课堂教学的侧重点应该聚焦到对人物的感性认知,更要搭建支架,引导学生把握文章脉络,为学生开启新世界的大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郑美宏校长总结了本次的语文教研活动。作为一小教书人,我们都是幸福的,在教研活动中以直接或以间接的形式碰撞出教学思维的火花,在名师们的指导下,完成新人的蜕变。</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前辈们的耐心指导犹如春风拂面,拨开了语文教学的云雾,推动我们在语文教研的道路上且行且思,且感且悟。教学之路,我们一直在路上!</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