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高尚。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区教体局印发的《“新教育•新阅读• 新发展”读书活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引导广大师生形成“人人好读书,人人读好书”的浓厚阅读氛围,培养广大师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不断从书中汲取营养,充实自己,提高素质,结合我校实际,特决定开展榆林市第四小学“悦读阅美”全员读书活动节。<br></h3> <h3></h3><h3></h3><h3> 一、指导思想
本次读书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注重实效、统筹兼顾、持之以恒;坚持广大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学生全员参与,以学校带动家长,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坚持阅读内容贴近教职工工作实际的原则;坚持活动贴近学生实情,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将读书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行为养成相结合。把读书作为学校的一项日常工作,坚持读书活动的常态化、持久化。通过读书活动,形成浓厚的校园阅读氛围,引领“书香校园”建设。<br></h3><h3></h3><h3></h3> <h3> 二、活动要求
1、教职工根据已有的读书经历,结合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的要求,制定个人读书计划;每学期至少精读 5 本以上教育教学方面的专著和经典名著;教学人员侧重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案例等。
2、教育管理人员侧重自己所从事的管理工作相关的书籍,如档案管理图书管理、食堂管理、卫生管理、安全管理等。
3、读书活动中要及时按照成长手册的要求完成读书笔记,争取做到边学边用、学以致用。
4、要制定学生读书计划,统筹推进课内与课外阅读,扎实开展“主题阅读”、经典诵读等活动。
5、学生按课程标准要求和学校规定开展“海量阅读”,根据推荐书目,每位学生每学期必须阅读5-10 本好书,实现语文新课标对各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量的要求,即每位学生阅读量达到 40 万字以上。
6、全面推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构建实用高效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教学备课模式,积极借鉴其它学校“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成熟经验,扎实开展语文主题实验本土化教学研究。结合语文主题阅读丛书的使用,结合实际,自主编写“语文主题学习”配套用书,保障主题学习顺利开展。真正营造师生共读、生生互读、亲子共读的阅读氛围。
7、每学期要组织两次“悦读阅美”校本研修活动。每年开展一次“作家进校园”、“好书伴我成长——阅读分享”“经典中美”等主题阅读教学课堂观摩活动,举行一次学生“悦读阅美”实践成果展评活动。培树和奖励一批优秀的书香教师、书香家长、书香学生、书香班级。
<br></h3> <h3></h3><h3></h3><h3></h3><h3></h3><h3> 📖开展情况
1⃣️宣传发动阶段
在这个阶段,主要做了以下几件工作:
一是成立了以王燕校长为组长,各学科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教师读书活动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学校读书方案。
二是召开了教师读书活动动员大会,帮助教师提高认识,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三是印发教职工和学生读书推荐书目。购买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实践、教育教学案例、学校管理等相关书籍下发到教职工手中,开放学校书吧,推动学校“悦读阅美”读书节活动的持续进行。<br></h3><h3><br></h3><h3></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 2⃣️读书活动开展阶段
✨建立健全制度、措施到位
学校读书活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为了更好的督促教师、学生完成读书任务,获得收获,学校特制定了以下措施:</h3><h3> 1.印发教职工读书推荐书目。购买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实践、教育教学案例、学校管理等相关书籍下发到教职工手中。
2.将教职工读书笔记作为教学常规检查的一项内容,并作为学期综合考评的一项内容。
3.教研组、年级组活动中,将读书心得交流作为一项内容。将读书活动开展情况作为期末教研组、年级组考核的一项内容。
4.为学生印制“悦读阅美”学段学生读书推荐目录。
5.利用校园“小骆驼”开放图书馆、走廊书吧、班级图书角、超星阅读机、一米阅读APP、丁丁阅读打卡等,开展“好书大家看”“绿星卡换名著”、“图书漂流”“每日一读展示”等活动,尽大限度的充实图书。要通过“领导领读”“教师荐读”“学生选读”等活动,丰富阅读资源。
6.平时合理利用课间时间。学生每天阅读时间平均不少于 30 分钟,可以利用双休日集中安排课外阅读,每周不少于 120 分钟。每周阅读量不少于 8000 字。
7.写好读书笔记,及时撰写读后感,每位学生要有读书笔记(整理保存)。语文老师及时检查。
8.扎实有效的开展“三会”“三赛”“三读”活动。学校倡导家长也积极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用家长读书带动孩子读书,孩子读书促进家长读书。学校可以给家长推荐读书目录,引导家长读书,进而提高家长自身素质和教育孩子的能力。</h3><h3></h3><h3></h3><h3></h3><h3></h3> <h3></h3><h3> ✨读书的内容
除了读教育教学书籍和杂志,教师的读书也不能太功利性,涉及的面要广一些,也鼓励教师读文学类的书。<br></h3><h3></h3> <h3></h3><h3> ✨读书的形式
自己读:每位老师(学生)结合个人实际,自选时间、自选书籍、自由阅读。
集体读:利用教研活动(周一升旗仪式)等时间,教研组老师(学生)可以共读一篇好文章或一本好书,以激发大家读书的兴趣。</h3><h3></h3> <h3> ✨读书的要求
读书的同时做好摘录、笔记等工作(摘录和笔记必须手写),尤其是注重老师(学生)自己所想和所感的内容,要做到有深层次的阅读。<br></h3> <h3> ✨读书分享活动总结
学期末教师个人和学校都进行了读书活动总结,并对本学期优秀者进行表彰奖励。<br></h3> <h3></h3><h3></h3><h3> 三、主要收获
1.师生“被读书”的现象在悄悄地改变
一段时间下来,师生的读书行动从被动逐渐变成主动。通过读书活动,大多数师生都能按计划进行读书,并按要求写出读书笔记、读书心得。计划、读书笔记、小结都能按时上交。<br></h3><h3></h3><h3></h3> <h3></h3><h3> 2.教师的理论水平在提高
教师通过学习,在不同程度上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受益非浅。每位教师都撰写了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老师们把读书学到的理论思想、观点用来指导、改进教学。本学年,教师论文数量与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校王燕校长被评为“最爱读书的榆林人”,多位老师被评为区级读书先进个人。通过读书活动,使教师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感受教育大师的风范,领悟素质教育的真谛,提高文化知识素养,增强教育管理的水平,对科学研究的认识越来越深入。<br></h3><h3></h3> <h3> 清代学者金缨《格言联璧·学问》有言:“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为善最乐。读书便佳。”阅读吧,老师!阅读吧,孩子们!让书香弥漫我们的心灵,执笔书写-----留住生活的点滴感悟,让生命变得更厚重悠长。改变从阅读开始,希望我们以“阅读”为起点,共享“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在阅读的路上,一起幸福成长。<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