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店的故事

村翁

<h1>&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b>村名来历</b></h1>&nbsp; &nbsp;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古就有“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美誉的太原这方热土,夹汾河历2千多年而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众。<br>&nbsp; &nbsp; &nbsp;太原西、北、东三面环山,整个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br>从太原城溯汾河而上,行30多里,便是汾河出西山之口。汾河一出西山就在宽阔的河床里缓行延伸向东,然后画一个半弧而南,东岸平坦延伸20多里,便形成太原簸箕形的北端。古称河之北岸为阳,古地名“阳曲”便由此而名。汾河就如一条动脉直贯太原而南,沿汾河两岸星罗棋布地缀着一个个村庄。<br> &nbsp; &nbsp; &nbsp; 距离汾河出了山口拐弯向东南而弧行处往东约5里,古属阳曲地界有一个村镇叫“向阳店”。<div>&nbsp; &nbsp; &nbsp; 《庄子•秋水》:"证向今故,故遥而不闷,掇而不跂,无时无止。"郭象注:"向,明也。"成玄英疏:"既知小大非小大,则证明古今无古今也。"一说,往也。陆德明释文引崔撰曰:"向,往也。"“向阳”即谓朝往河北岸的意思。</div>&nbsp; &nbsp; &nbsp; 向阳店村往西北向古来就有一条“官道”,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都是山西西北部地区进入太原的必经之路。早晨从北部山岭里现所属阳曲县与静乐县交界的北小店出发,骡马行人日行约80里,赶晚来此落脚住店,第二日再大早进太原城,就是古来赶脚的行程。“店”之称也是由此而来。 <br>&nbsp; &nbsp; &nbsp; 向阳店与阳曲县所属的北小店,与现小店区政府所在地南小店在当时并称“三店”。向阳店也就因此称为是晋商文化历史长河璀璨群星中的一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想当初,北部县区人用“高脚”(驴、骡、马、骆驼)驮着产下的粮食、油料及其它农副产品,大多汇聚在向阳店住宿打尖,在未进太原城之前就可以进行交易,换回自己所需要的布匹、盐及其他副食品,于是就聚集起南来北往的商客。不知从何时起,向阳店逐渐形成了太原北部最大的集市。到清末,每逢农历的三、六、九日向阳店赶集已经形成规模。晋北各地骡马商贩、粮贩汇集于此,这里就是当时最主要的交通工具骡马和粮食的集散地。俗话说:“驮不完的西八县,填不满的向阳店”,至今老一辈人说起来依然津津乐道,为之自豪。<br>&nbsp; &nbsp; &nbsp; &nbsp;向阳店一直是本地区人口最大的村,地处现尖草坪区西北。东至江阳化工厂、二电厂;西傍汾水;南至迎新街办所属北固碾村;北至柏板乡所属上薛村、宇文村。区域面积8000余亩,其中住宅占地1600余亩,是向阳镇政府所在地。20世纪80年代总人口8100余人,其中农业人口6300余人。<br><div>&nbsp; &nbsp; &nbsp;&nbsp;东西走向的正大街是向阳店的主街,将村子分为南北。明清时期,街上商户众多,老字号“同聚德”药店创立于清道光年间,至今仍在营业。上世纪七十年代,向阳村大队下辖十个小队,每个小队有500多人。当时有顺口溜“一队二队突击队,三队四队前进队,五队六队战斗队,七队八队勇敢队,九队十队红旗队”。村民以高姓、刘姓居多,有“高、刘两家,王半家”之说。村里的巷子有张家巷、潘家巷、尹家巷、油坊巷、当铺巷、龙天庙巷、真武庙巷、羊儿上、新道坡等。</div> <h1>&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b>繁盛的两大集</b></h1>&nbsp; &nbsp; &nbsp;一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一条保持了近半个世纪的柏油路,从太原城北直通汾河出山口的上兰村,途径向阳店。虽说路面狭窄,百姓还习惯称其为“马路”,但它却是太原市区向北延伸的两条柏油路之一,也像是一条动脉连缀起向阳店周围四乡八镇。2路公共汽车终点站就是向阳店,半个多小时一趟的车次算是当时乡镇里最便利的公共交通线。<br>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还有一条从太原城北通向上兰村的铁路线,始建于1936年,距离太原火车站19公里,距离上兰村火车站6公里,途径向阳店。早晚两次客运列车往返城郊之间。“向阳店”这个村名无论是旧版地图还是四乡八镇人的心里,都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号。</font></h3> &nbsp; &nbsp; &nbsp; 向阳店保留下传统集会一个是农历三月廿八日的泰山庙会。<br>&nbsp; &nbsp; &nbsp; 向阳店村东有泰山庙,亦名东岳庙、天齐庙,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泰山庙坐北向南,二进院落,以献殿为分界线,献殿属二进院中建筑,献殿(散棚)建筑形式为十字歇山顶,具有元代风格,体现出明代早期的建筑。献殿顶中央有小神阁,阁内有黄飞虎神像,四角塑有其它四岳小神像,献殿前挂一竖牌,九龙图案,横匾上写“五岳之宗”,内有两个大鼓,为拜神祭祀所设。中轴线两翼:第一进牌楼两侧翼分设钟、鼓楼;第二进院落分设廊房,献殿两侧翼分设东、西厢房;正殿两边设耳房;牌楼对面设戏台。历经400年,现存建筑原属二进院,仅存献殿、正殿、东西厢房、西廊房等建筑。2003年向阳泰山庙被市政府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br> &nbsp; &nbsp; &nbsp;相传,农历三月廿八向阳店的传统古庙会是为泰山庙中供奉泰山爷黄飞虎的生日,庙内举行祭祀仪式,道士们建法坛,四方道友做法事,庙内遍插经幡,演奏道教音乐,戏班为泰山爷唱戏三日,当地百姓前来还愿,络绎不绝。据说,泰山庙会作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向阳店庙会正式申报市级非遗,这项延续了400余年的古老民俗将得到全面保护。<br>另一个集会是农历九月十六日的骡马大会,方圆数十里的百姓用不同的交通方式来此赶集。<br>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三月二十八正值农村播种季节,九月十六恰是农人收获时节,春季以犁、耙、扫帚、牲畜交易为主,秋后以牛羊骡马等大牲畜及风土物产交易为主,西八县乃至内蒙古的马儿、羊群都要来赶会。骡马市里,主人手持套马杆,跃身上马,打开马群,驰骋于交易场,让买者辨脚力,买者选中目标后,主人即套住,经“牙行”在袖筒里“捏指”说合,买卖成交,交款牵畜,只卖牲畜,不带笼头。向阳村西有条街叫“羊儿上”,也是因当年此处为羊群集聚交易之地而得名。集市上人头攒动,人们在购置必需的农副产品之外,还可以吃到驰名于太原的传统小吃,如 “大印子”、“帽盒子”、“盘旋子”、“蛤蟆夹蛋”(饼夹肉)、“馅儿饼”、“灌肠”等。有一首民歌唱道:“从春忙到大秋里,腌上了咸菜忙棉衣,杂花子粮食收拾二斗,一心要赶乐亭集。乐亭南关把粮食卖,卖了粮食置买东西,买了江南的一把伞,又买了圆正正的一把笊篱。槐木扁担买了一条,担粪的荆筐买了两只,零碎东西买完毕, 铺里拉驴转回家里。”把人们赶集时那股子喜滋滋的劲头,唱得活灵活现。</font></h3> &nbsp; &nbsp; &nbsp; &nbsp;传统庙会活动看大戏也是当时人们一年当中最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动,也是当时只有大村镇才有的气派。一年两次看大戏也更是向阳店人的曾经拥有的骄傲。川流不息的涌动着的人群,抑扬顿挫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山西梆子从高音喇叭里在明媚的艳阳里传到村镇的每个角落里,依稀可见当年商业重镇繁华景象。 <br>&nbsp; &nbsp; &nbsp;看大戏,吃小吃,连续三天的庙会成为人们一年当中最惦记的时节最开心的日子。向阳店人也因此保留继承了敞开胸怀迎接八方来宾的大村镇人的豪迈和自豪。<br> &nbsp; &nbsp; &nbsp; 在赶集的日子里,四乡八镇的人们纷纷到向阳店投亲访友保媒拉线,大姑娘们都把眼光投向了向阳店的小伙子的身上,能嫁到向阳店就是当时大姑娘们最大的愿望了。<br>&nbsp; &nbsp; &nbsp; 八十年代开放之后,村人纷纷扯起了摊子热情高涨地在经济活动里唱起了主角,农用商品、日用品琳、衣装服饰日渐丰富多彩。向阳店的两次古庙会更是红火热闹达到了空前盛况。虽说四方村镇也开始赶集过庙会,但都不能与向阳店的赶集同日而语。<br> <h1><b>&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元宵节的鼓声</b></h1>二十三,灶马爷爷上了山; <br>二十四,裁下对子写下字;<br>二十五,裤子烂了没人补;<br>二十六,提上蓝子割猪肉;<br>二十七,关上门门洗臭脚;<br>二十八,糊儿窝窝蒸下一卜塌;<br>二十九,提上瓶瓶倒烧酒;<br>三十日,坐在炕上捏扁食(包饺子)<br>&nbsp; &nbsp; 一进腊月二十三,唱着老辈人传唱的这个流传乡间的歌谣,数算着年节一步步走近。<br>&nbsp; &nbsp; 腊月二十三,从早晨起就陆续有“二踢脚”炸响着乡村的天空。家家户户灶台上的灶神牌位大都落满了尘土,写着“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小木板已被煤烟熏烤地失去了本色。在灶神牌位前,摆一小碟,放几颗叫“丝蛋蛋”麻糖果,焚三柱香,燃三叠黄标纸,举额敬一杯茶,叩三个头,然后放几个“二踢脚”,就算完成了送神仪式。根据各家情况安排送神时间,所以“二踢脚”会持续炸响二十三的早晨到晚上。老辈人训导“敬神如神在”,作揖叩首要端庄得体。<br>&nbsp; &nbsp; &nbsp;腊月二十四,一家人起大早,把狭小的三间土木屋里的所有的家什都搬到院中,床炕上铺的被褥和最底层的竹席都要拿出去拍打尘土。妇女们会把所有布制品挑出来在搓板上揉洗。富裕一点花2块钱就可买到一大袋刷墙大白粉,用清水泡一大盆,把白灰土墙和纸糊的顶棚刷两遍,等晚上水份凉干了,被冬日炉火熏黑的土墙和顶棚就会白亮的耀眼。窗棱上被风吹雨淋成斑污的窗纸全部撕下,等把土屋里拐角旮旯都清扫一遍后,才在窗棱上贴上雪白的新纸。一上午很快就过去了。<br>冬日里妇女们就把旧年备好的和跟邻居家换来的窗花样,用煤油灯熏成图案,与新买的彩色手工纸缝在一起,剪好了就夹在厚厚的书本间。这一天就像珍宝般捧出剪好的窗花按窗格贴成圆形或方形图案。吃过午饭的邻人会来欣赏窗花的花样,有相中就索要拿走。一幅幅精美的窗花就是这样被非艺术人传播并加工成精典的艺术作品,并流传乡间。<br>&nbsp; &nbsp; &nbsp; 等把所有家什都重新安排进屋里的,把窗棱下几块玻璃擦的水一样清的时候,天就黑了下来。<br>&nbsp; &nbsp; &nbsp;晚上,妇女们会把薄彩纸叠拆成半尺长一寸宽的纸条,两端剪出古钱样的图案,把两条或三条不同颜色的粘在一起就成了叫“填冠”的“花”。只有舍得多花几角钱才可以多买几张彩纸,多剪几叠“花”。腊月二十九家家户户都开始贴对联了,“填冠”其实就是对联上的装饰品,院子里屋壁上都要贴方形对联(并不成对),每张对联可以贴上几个“填冠”,只有剪的多了,才可以贴的多。看着满院子的花花绿绿的“填冠”迎风招展,发出“呼啦啦”的声音,就有一种荣耀感和成就感。在物质缺乏的年代,这飘起彩色的纸竟然也承载着饱满的快乐幸福感。<br>&nbsp; &nbsp; &nbsp; 乡语有“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出门在外的人都要千里迢迢赶回家过年,成了华夏族人幸福节奏的统一标签。<br>&nbsp; &nbsp; &nbsp;匆匆的脚步、满载的自行车后座伴随着偶尔炸响天空的“二踢脚”声把年节的气氛渐渐地弥漫到街巷的每个角落,每个家庭几乎用相同的方式酝酿着属于各自的年的喜悦和幸福。村里人年节临近见面总习惯打招呼说“安顿好了吧?”答曰“等接神放炮才算完。”向阳店人几乎每家人都会炸猪肉丸子、煮猪皮冻、卤猪头肉、炸豆腐、红烧肉、蒸碗子(四大碗,包括条儿、肘子、小酥肉、弥粉)、猪肉勾鸡、醋溜墩子白(把筒子白菜切成整齐的圆墩子)、煮海带……,把积攒了一年的对美味的欲望都要在过年的时候释放出来。<br>&nbsp; &nbsp; &nbsp;在20世纪70年代,过年没有更多的好吃的,玉米面做的“团团”还是农家人的主食,应对“二十八,糊儿窝窝蒸下一卜塌”。有趣的除了贴对联、贴窗花,村里人还要垒塔塔火。垒塔塔火就要讲究垒的技术,中间放干柴,四周用媒糕(把红烧土与煤面混合用模具成型,然后晾干的一种燃料)块圈垒成塔型,只有舍得多垒媒糕块才能垒得高、垒得稳。到初一的凌晨点燃起来,要看烧得旺烧得久,其中寓意不言而喻了。<br>&nbsp; &nbsp; &nbsp;除夕三十,晚饭吃扁食(饺子)算是在物质贫乏的时代最幸福不过的事了,吃完扁食,孩子大人都可以试穿期待一个冬日的新衣。在电视机还没有走进乡村千家万户的那年月,全村每家人都在用几乎相同的方式“守岁”除夕夜(俗称“熬年年”),迎接着新年的到来。初一凌晨四点一过,各家的“塔塔火”被点燃起来,焚三柱香,燃三叠黄标纸,举额敬一杯茶,依次在庭院正屋中央的天地神、灶神、院门前的土地神、门神前行叩头礼,然后几乎同时间全村的“二踢脚”都升空炸响起来,隆隆的炮声持续近一个小时。完成了接神仪式,新的一年就算正式开始了。<br>&nbsp; &nbsp; &nbsp; 初一早晨吃过饺子,人们穿戴整齐,晚辈们按家族辈分依次在本姓家族里给长辈们行拜年礼。除夕“守岁”夜的闲暇间,家中的有心的长辈要对晚辈进行拜年礼培训——男娃,双脚并拢,双腿站直,展臂扶手至胸前合拢,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对右拳或包或盖("吉拜"手势),平胸外推,同时俯首鞠躬三十度,口称“**,过年好!”;女娃,婷立垂臂,俯首鞠躬三十度,口称“**,过年好!”。当时村里的大多数年长者不识字,他们的言传口授缺少了准确的言语表达,动作也只能是依样画瓢了形似而已。而经历“破四旧”年轻的一代人,虽然识字但也寻不到相关的确切的资料信息,大部分人也无法或者说时代不容许他们形成关注这个礼仪的意识。就在这样依样画瓢式的培训下,虽然无法把古老的作揖礼真正规范化传承下去,但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孩子们这样简单而不甚规范的礼仪倒也更能体现出家教的风范。这样,孩子们脆声声的“过年好!”开启了新的一年的步伐。<br>&nbsp; &nbsp; &nbsp; &nbsp; 过了年,忙绿了一腊月的人们在简单的走亲之后开始清闲起来,到最亲近的亲戚家拜年可以多吃顿饺子。一过初五,街头就响起了锣鼓声。阵阵锣鼓声振奋人心,把过年的气氛逐渐推向高潮。<br>&nbsp; &nbsp; &nbsp; &nbsp;正月十三开始,向阳店村的锣鼓声就越来越紧密了。听得锣鼓声渐进,大人小孩都会放下手里的活计奔出院门,寻声聚拢到街口巷尾,迎接着耍红火的队伍。耍红火的队伍庞大:猪八戒挺着大肚子不停地向人们霍闪着那两片大耳朵,唐僧俊俏的面容单手行佛礼频频向姑娘媳妇们点头,孙悟空抓耳挠腮肩扛金箍棒在人群里奔来跑去,硕大的一双扇贝徐徐打开露出姑娘俊俏的面容,红脸蛋黑皱纹耳挂辣椒手握长杆烟袋的老媒婆一步三摇,小伙子摇桨姑娘们驾着旱船走着花步时而缓慢时而急促配合得当。后面还有穿着戏服的高跷队伍、舞龙、狮子牛斗虎组合、竹马舞、二鬼摔跤。<br>&nbsp; &nbsp; &nbsp;“狮子牛斗虎”出自古代儿童启蒙教育识字类书《五字杂言》“乡摊耍叉会 筋斗爬竹竿 狮子牛斗虎 竹马跑旱船 坛子耍几套 蝴蝶扑的鲜 ”。傅山在其《五言古诗卷》也有说“看耍把戏,唱日头出来万丈高,红墨涂面,说狮子牛斗虎之类,未有不艳之不忘者”。<br>&nbsp; &nbsp; &nbsp;背棍也是向阳店耍红火最精彩的节目,有几个肩扛两个儿童的壮实汉成为当年村民们心中的明星。有一年的“猪八戒背媳妇”让人惊奇。后几年还推出村人起名叫“攉”的节目,十几个壮实后生压一个双轮车,车上驾十几米长的铁杆把一个化了妆的人挑到高空中,时高时低满世界的舞,看的人心惊胆战,那个艺高胆大的主角自然更是当年的明星人物了。正月十五一整天锣鼓声不断,把过年的喜气渲染到人心里每一根毛细血液里。<br>&nbsp; &nbsp; &nbsp;听着锣鼓声,一过年初五的向阳店人就开始自制灯笼等待元宵节的到来。几张彩色纸,几根柳条或高粱杆就是原材料,各家都会把多少年积攒的聪明智慧展现在灯笼的制作里,竟也用年节的喜乐冲淡了物质匮乏的苦痛。<br>&nbsp; &nbsp; &nbsp; 正月十四入夜,家家户户门前就挂起了纸制的灯笼,多彩的灯光迎接着入夜的锣鼓和耍红火的人群。十六入夜,看完红火的村人们成群结队逐街逐巷游村观灯,俗称“游百病”。宋词里有“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可以想象古代元宵夜的盛况,但向阳店的元宵夜的盛况就如此的贴近在眼前。<br>&nbsp; &nbsp; &nbsp; 街巷里垒起了超大的大碳“塔塔火”,火光映红了烤花馍的人的脸,寻着街巷里“八音会”的吹奏声,潘家巷、油坊巷、张家巷从西往东挨个转一大圈,挨家挨户门前各色纸制灯笼,花样翻出,千姿百态,精巧的心思手工吸引人欣赏,赞叹声此起彼伏。想想,谁家灯笼下站的人群多站的人群久,主人家听到人群中人们的赞誉那肯定是一种莫大的荣耀。张家巷口的“拔花”更是精彩纷呈,比力气、比灵巧、比胆识,都是生产劳动中智慧和能力的展现,成功就是最大的荣耀。<br> 据说,向阳店的红火和观灯盛行年代久远。旧年代里,人们按街巷分片组织,按户筹钱置办物什,耍红火不计报酬自愿参加,各片各有特色,比如潘家巷是狮子牛斗虎组合,张家巷是踩高跷,油坊巷旱船秧歌,当铺巷里搭设“灯山”,泰山庙面前唱大戏。建国后,向阳店成立生产队,由大队部统一组织起的耍红火,队伍更具规模,形式更加多样化,虽然物质条件相对落后,但人们用耍红火、挂灯笼表达生活的情感和美好的愿望,用各种仪式来祈福,形成乡俗传统。喧天的锣鼓声和悠扬的“八音会”的乐曲声激扬着向阳店人的心田,把年节的气氛渲染到高潮。<br>&nbsp; &nbsp; &nbsp; 过了正月十六,锣鼓声戛然而止,依然沉浸在年节欢乐中的向阳店人带着喜气和兴奋开始筹划新的一年的劳作。<br> <h1><b>&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前进的步伐</b></h1>&nbsp; &nbsp;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建国后农村人的理想的生活, 20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当黑白电视机进入农村的时候,向阳店人感觉到理想生活不再是遥远的梦。20寸的黑白电视机最先出现在向阳店村的各生产队队部里,不论刮风下雨天,社员们都会像看露天电影一样,带着大小板凳,把不甚宽敞的队部院围拢得满满的,人们天一黑去小队部看电视跟过节一样快活而渴望。<br>&nbsp; &nbsp; &nbsp;进入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呼声铺天盖地地涌进向阳店的大街小巷,那一年过年的对联里,以前从未出现的“发财致富”的字样贴满了家家户户的墙壁。眼看着邻村榜山的镇城、柏板生产分红已经超过了一块钱,向阳店人也急了。随着分产到户、承包责任田逐步在村里落实下来,向阳店人“八仙过海”各展神通,街口巷尾陆续挂起了小杂货店铺的招牌,中央大街各种生意店铺更像雨后春笋一样开办起来。借着交通便利,大批的人力在农闲时间都涌出了村外。没几年,街巷里的木结构旧房屋开始大批量的翻新成红砖水泥房。<br>&nbsp; &nbsp; &nbsp;那一年,九月十六的庙会整整热闹了十天,冠名曰“商品交流会”。搭棚设摊的商户一家挨一家,喇叭高架,货物堆积,大有拉开架势发财致富的劲头。<br>&nbsp; &nbsp; 现煮现卖的街头卤煮熟食摊点一直摆到春节前。一过春节,村东公路边陆续支起了十几个滚元宵的销售摊,白衣白帽把硕大的蒲萝翻滚得虎虎生威,白花花的元宵仿佛跟随着锣鼓声的鼓点“沙场秋点兵”似的滚动成形。<br>&nbsp; &nbsp; &nbsp;这样,村东公路两边的小店铺也陆续兴旺起来,大力发展经济的热浪随着店铺里飘散出的油烟弥漫在村子的角角落落。<br>&nbsp; &nbsp; 令人遗憾的是一连几个春节,除夕的隆隆鞭炮声似乎多延续的几分钟之外,一直到十五,街头的鼓声越发七零八落起来,偶尔震动起人心的几声鼓点,却是两只掉毛失色的狮子拖着半截尾巴带着活力全无的队伍,走过几个街巷就草草了事,单薄的人群连粗劣舞动的信心也了无踪迹了。<br>&nbsp; &nbsp; &nbsp; 也一连几年,正月十六的灯节也让人失望感叹,漆黑的街巷里偶有几家门头闪出昏黄的灯光,再也没有往日的精彩和活力,渐渐地十六“游百病”的人流稀少起来。也许是因为电视机走进的村户人家,央视的春节晚会不断感染着人们的审美眼光,也许是摆脱农活的人群越来越多,少了农闲的时间,更也许是“发家致富”的观念让人们无暇顾及曾经的那些花花绿绿和红红火火,缺乏变化的传统耍红火服饰和形式很难满足人们求新逐异的审美愿望。生产队连着几年按户发放了制作灯笼钱,竟依然街巷冷落,偶见几盏商店里购置的红花孤零零的在寒风里飘荡,等待迎接变革的黎明。<br>&nbsp; &nbsp; &nbsp; &nbsp;家家户户的饺子开始能吃到多半个正月里了,耳闻的也是“耍红火一天才给几块钱,人家*村给得多”之类的言谈,甚有孩童们对传统的“过年好”也撇嘴嗤笑起来。于是,村人们在酒足饭饱之余,伴着街巷里的麻将声开始抱怨过年没有了曾经的年味,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迷惘无措,观念混沌空落。<br>&nbsp; &nbsp; &nbsp; 时间进入九十年代,向阳店村陆续有二层混凝土小楼拔地而起,春节期间二层小楼上彩灯闪烁,彩旗飘扬,大红灯笼成行成串,把冬日的夜空照耀的五彩缤纷,大大惊艳了人们的眼球。随后,犹如一股热浪涌入向阳店,春节前夕,节日的市场除却肉食菜蔬,更多了红红绿绿的彩旗彩灯,家家户户陆续挂起大红灯笼,街巷彩旗飘扬,把大街小巷装点得吉祥喜庆。<br>拓宽而建的连接新城到兰村的“新兰路”穿向阳店而过,也更拓宽了向阳店人的致富之路。向阳店村人多地少,更缺少可开发的地产资源,在发展经济的浪潮中,处于劣势,但十几年来,村人在发家致富的路上一路奔跑,开辟市场各显神通,在解决温饱之余,村人们开始自发地满足精神需求。或许村人们开始认识到物质的丰裕无极限,精神的愉悦还得靠自己发掘,需要舍得从解决温饱的钱袋中拿出一部分来自我娱悦。尤其到21世纪,已经有许多中年妇女们自发组织起不为挣钱只为娱乐的娱乐团体,可以预见未来会由更多不同年龄的人众自发走出来,参与到只为娱乐的大众化活动中来,并改革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形式,这只是个时间问题,是要走过解决温饱与满足精神需求的过度阶段,就需要拿出自己钱袋中更多的一部分,来填补生命和生活的空白。<br> <h3><b>后记</b></h3>&nbsp; &nbsp; &nbsp; 据奶奶讲,我爷爷前三辈就已经落户定居向阳店了。我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普通农人家庭,赶上60年代末的困难时期的尾巴,也见证了共和国一步一步从贫困走富裕的步伐留在向阳店的痕迹。我清晰地记得走进过下乡的知青们居住的小黑房子,就是在巷子里小队部的那间黑砖黑椽小矮房,后来村里建起了专为下乡知青居住的青砖二层楼,起名叫“知青大楼”,但没多久大部分知青就回城了(我后来分配到山区参加工作,联想起当年的知青才更想象懂得他们当年的苦难生活);我也到过生产队的打谷场上见过秋收的盛况,也见过生产队发粮发菜的场面;我深知那种叫“榆皮面”掺到高粱面里难以下咽感觉,“茭子(高粱)面子面面茭子(意思是天天吃),你妈穿着烂祅子(意贫穷)”“茭子面浇肉,吃上没够”等乡谣,形象地记述了童年到少年时期艰苦的生活;我随母亲在磨面房里磨过面碾过米,也见证了村里建起了当时叫“大新电磨”的宏伟建筑,是那个时代本地区最大规模的面粉加工厂,十几岁的我都可以背半袋高粱很快就换到半袋高粱面粉。我读初中时,土地改革,在自家的自留地里我随家人参与过耕种高粱、小麦、玉米、黄豆、糜子等多种农作物,从整地、耕锄到收割体验到农人劳作的艰辛。我20岁就离开向阳店参加工作,只在与村人的只言片语中了解一些当年生产队劳作的情形,却实难描述生产队那时日出出工日落收工的情形。<br>&nbsp; &nbsp; &nbsp; 50年来,向阳店也随时代的变革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也只能从点滴角度零碎而肤浅地描述我的故土,用我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向阳店村的一份情感。在历史长河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将是一粒小沙和匆匆过客,而向阳店就是我们向阳店人温热生命的落脚点。向阳店为“店”,无论是长久居户还是匆匆过客,都应该有责任铭记“向阳店”。随着太原城市的建设发展,眼见周边的村落已开始整体拆迁,曾经古老的村名或将与村落一同消失,向阳店的未来前景如何正也是许多人关注的热点。<br>&nbsp; &nbsp; &nbsp;所有向阳店人,我们一起携手<br>&nbsp; &nbsp; &nbsp;我们可以用各自独特的方式,温热对向阳店的情感<br>&nbsp; &nbsp; &nbsp;我们无须因向阳店而骄傲,但有责任让向阳店更加美好<br>&nbsp; &nbsp; &nbsp; 我们懂得让向阳店更加美好,才更能让我们的生命持续温热<br><br><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2019年12月31日<br> <h3>  补记</h3><h3> 在我10岁左右的时候,父亲主持全院的人,研究商讨了两天,才决定模仿村里的大戏台做一个新式灯笼。我是静静地听了商讨设计的全过程,也跟着参与了整个制作全过程,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学会了剪纸,也开始有了动脑动手的习惯。男人们出谋设计制作造型,女人们负责剪纸贴花,用了四个夜晚的时间(大人们白天各自做各自的事),终于把灯笼做成功了。整个“戏台”造型就如同后来出现的电视机一样,外形完整地模仿了村里的大戏台,为了逼真我还跑了几趟戏园,回来述说勾画戏台细致处的样式。最奇特的是戏台中央安装了滚筒旋转屏,把彩色的戏剧年画人物剪下来粘连起来做屏,中轴上下插根针就把滚筒屏支撑起来。只要把灯泡放到滚筒下面,屏就会自动旋转起来了(至今我也没有弄懂那是个什么物理原理,但也就从那个时候激发起我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动力),这也就是所谓新式旋转灯。</h3><h3>等到正月十五那天晚上,大人们把“戏台”抬出院门外的时候,立即引起了轰动,吸引了很多围观者,那是我自豪感第一次强烈的时候。可惜的是家人担心被破坏了杰作,经过研究决定把“戏台”安放在了院门房顶上。那时我心里一直默默地在担心人们因为放的高并没有真正欣赏到杰作的妙处。</h3><h3> “戏台”成了我那年正月里最大乐趣,可惜一过十六就开学了。因为奶奶住的屋空间是全院最大的,父亲也是主要筹划和出资者,“戏台”便顺理成章地被挂在了奶奶的房屋顶下。我一下学就跑回家玩“戏台”,看旋转屏旋转起来。因为灯泡被取掉了,就需要爬上奶奶的大木箱,举起点燃的蜡烛靠近旋转屏下方,才能让旋转屏转动起来。已经成功欣赏几次之后,我又一次站在了木箱上,极力颠起脚尖举高点燃的蜡烛,手臂微微一晃动,蜡烛就把纸点燃了,这样灾祸就发生了,瞬间“戏台”就化为了灰烬。幸亏院里有大人听到我的哭喊声跑进屋里及时把火灭了,否则这个家人居住的唯一木结构土房后果就不可想象了。至今想起来都是一种后怕,也许是家人没有看到真实火烧现场,也没有因此造成重大的损失,我没有受到或者忘记了大人们给我的责骂。</h3><h3> 这年之后,院里再没有做过大型的灯笼,但这次做灯的全部精神已经深深扎根在我心里。我在十四岁那年的正月,成功地独立设计制作了一个大型凤凰灯,还安装了简单的灯光效果。我哥制作了相应大小的龙灯,这样一龙一凤就成为我们整个巷子里最惹眼的大型彩灯。</h3><h3> 遗憾的是,那个年代拍照的成本太高,没能更具体形象地保留和展现。</h3><h3>&nbsp;</h3><h3>&nbsp;</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