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谷子成熟就了,就低下了头。昂头是为了吸收正面的能量,低头是为了避免伤害的冲撞,保存自己。老话说的好,低头的是稻穗,抬头的是秕子。</h3><h3>人也是一样,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至刚易折,至柔则无损。上善若水,这是最好的选择,能屈又能伸,只有懂得在合适的时候低头示弱,才能顺利长远。</h3><h3>而一个人即使是本事再大,也拗不过整个大环境。如果不懂得向这两种人低头,那就注定碌碌无为。</h3> <h3>1、要懂得向“小人”示弱</h3><h3>唯君子与小人难养也,而其中,又有宁可得罪君子也不得罪小人的说法。</h3><h3>很多小人喜欢在你背后嚼舌根,也喜欢搞小动作诋毁人,面对这样的人,如果你去跟他硬碰硬,那它一定会在背后暗暗记恨你,这种潜在的危险,还真不如适时的示弱,一笑了之更好。</h3> <h3>2、要懂得向“高人”示弱</h3><h3>很多人年轻的时候初生牛犊不怕虎,遇见了什么都想去闯一闯,遇见比你资源多,比你能力强的人也要跟人家抢夺资源,最后造成两败俱伤。</h3><h3>最大的争,其实就是不争。老子在《道德经》说过这句话,《天道》的丁元英也这么说:</h3><h3>正天集团原总裁去世,总裁位置空缺,原总裁有意让韩楚风接班,而两位副总裁对总裁宝座虎视眈眈,各自使出浑身解数势在必得,董事局一时间也模棱两可。</h3> <h3>《天道》中丁元英给韩楚风的建议是,示弱不争,好好干活!为什么要示弱呢?请看下面这段台词:</h3><h3>“你办事老总裁放心,但董事局不一定放心。董事局关心的不是老总裁的遗嘱,而是利润。</h3><h3>同时,这里还有一个资历问题,对你也是一个潜在的障碍。</h3><h3>退一步,让两个副总裁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让他们去内耗,等他们斗得两败俱伤的时候,企业必然会蒙受损失,此消彼长,有个比较。</h3><h3>当董事局看清楚谁是争权的、谁是干事的,自然就众望所归了,你才有可能树立真正的权威。</h3><h3>否则,你一登上拳台就会促使他们先结成联盟,你很可能是第一个牺牲品。”</h3><h3>所以说,懂得示弱,而且去强大自己的本身,这才是最强的争斗方式</h3> <h3>曾国藩的示弱</h3><h3>早年曾国藩考秀才考了7次,举人两次,是个典型的书呆子,只会读死书,当时的他对人情世故一窍不通,刚到京城做官的时候,还是一个乡下土包子,喜欢到菜市场看人杀头,一点委屈都不能受,跟同事一有意见不和就用吵架来解决问题。</h3><h3>当时曾国藩的一个朋友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批评他,说他不懂人情世故。而曾国藩也终于认识到,这片大地上面,最真正的强者,都是那些表面上看起来柔弱、退让、知道低头的人。</h3><h3>从此之后,曾国藩遇到想要与他硬碰的人,都是笑眯眯的避开,然后再运用手腕,再加上他本身的能力,这就让他做到了权倾朝野,被誉为“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的圣人。</h3><h3>让曾国藩学会低头的,除了朋友的信件之外,还有一本书,也可以说,正是这本书,改变了曾国藩的一生。</h3><h3>明朝有一位落魄贵族,本身喜欢游山玩水,收集市井、历史里面的种种故事。比如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都是冯梦龙所撰写的。</h3><h3>而在很多为官者的眼中,他最出名的作品,还是《智囊全集》</h3><h3>曾国藩就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每次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总喜欢拿着《智囊全集》细细捧读。</h3><h3>因为智囊全集,搜罗了几乎所有的轻取富贵、全身持家的古人的种种智慧韬略。从先秦时候到明代的历史中,集合历代智慧故事1238则,包括全部正史和笔记、野史,不仅有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谋略,也有平常百姓小人物生活中的奇巧机智。</h3><h3>除了曾国藩,纪晓岚、乾隆都对这本书有极高的赞誉,甚至乾隆还称赞这本书为“国之利器”,称赞它为“小资治通鉴”。</h3><h3>虽然智囊全集故事多,但是多是内容精悍的短篇文字,可以说是短小精悍了。更有人说这套书学其十中有二,便可安身立命,趋吉避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