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9

鱼顺顺

<h3>严格地说,我不算专才,也不算通才,不过我今年把这两个词语理解成为——“门脸”和“库房”。<br></h3><h3>小时候大人说这么一句话:“一招鲜吃遍天”,意思是你只要会一门手艺,这辈子吃饭就不用愁。</h3><h3>老话放在今天,我认为只说对了一半。</h3><h3>在过去大局比较稳定的时候,这话没错,但是今天,假如你是一个律师,那不只会打官司那么简单,你还要会开工作室,会宣传自己,会铺渠道,运营你的客户……酒香也怕巷子深,单独一门手艺,不足以应对变化。</h3><h3>运营的岗位的种类有很多,一开始,我把个人运营和推广运营当做自己的“门面”,因为这两个专长(相对比同行做得稍微好点),我得到了很多事业上的机会。可同时我心里也明白,市场瞬息万变,大部分的公司找来专才,都是为了满足当下的需求,因为战略永远在不断调整,可能今年年初还在大张旗鼓地发展这个业务,到了年底发现没有收益/战略调整就砍了(有时甚至等不到年底),而且部分专才的适用领域比较窄,如果公司对年龄、应变力方面再要求比较高,甚至于你的外貌,那么专才并不一定能和这个合作公司长久地走下去。专才只有在合适的平台环境,才能很好地持续成长起来,心无旁骛,持续专研精进,目前来看,那些管理上有远见、有资本的大厂会更适合专才们(个人拙见,期待指正)。</h3><h3>你第一次认识我的时候,我是一名青涩傲娇的法院书记员,有成为一名估价师,早些是一个培训讲师,但我今年除了把培训运营继续做成了我的“长板”之外,还用这个“长板”的底层逻辑,兼职帮助朋友的线下学校做了文案撰写、渠道引流、还做了线上线下的活动策划、策划转化,帮助这个学校从亏损转为小盈利。</h3><h3>虽然抱着玩玩的心态,一开始只是用了一块敲门砖,但是每打开一扇新的门,里面的新知识和经验都等着我去获取,让我触类旁通接触了新媒体运营、内容运营、渠道运营、社群运营、商业增长布局等多领域,间接地往一个“全栈运营”发展,对自己本职工作也更加有帮助;所以这个看似往“通才”发展的道路上,我也慢慢的完善起了自己的“补给内务库”。</h3><h3>这里我有个小小的建议,如果你的本职工作暂时还不能给你锻炼其他业务能力的机会,那么试试看“第二曲线”,也就是兼职,想好你的本职、兼职,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什么目的而做,带来多收益的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了机会和尝试。如果说专才是职业生涯第一步要迈出的,那么通才就是职业生涯的第二步,然后周而复始,不断精进。</h3><h3>在职业规划这方面,我觉得还是需要自私一点,拒绝盲目地勤奋,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多为自己考虑,拥有选择的主动权,别成为变革之下被选择的那个,不然那样就太被动了。以上我做的那些兼职,并不是在没事找事,而是当你一旦锁定了职业目标之后,你做的一切就都会以这个目标为导向。</h3><h3>举个例子,比如我的目标是要成为一个“全栈运营”,那每次遇到一个项目或者合作,我都会问自己:这件事,和我最终达成这个目标有关系吗?评估之后,如果长尾价值比较低,不能实现目标,或者收益不能给我带来持续的动力,那我也没兴趣去完成,毕竟自己职业生涯也只剩一半了,不好随意挥霍。</h3><h3>那么无私指的是什么呢?在判断一件事做不做的时候,不要只盯着即时利益,应该站在更长远的角度来审视它;</h3><h3>今年我写了挺多的企划心得干货,这些干货文章有的是付费的,有的是免费的,因为和大家保证了是实操心得,就得花时间验证方法,特别在意干货的的实用性和时效性,每次写都是一次“自我折磨”,花精力花时间!</h3><h3>当时身边也有人劝我:实操干货,那经验多宝贵啊,自己留着呀!为什么分享给别人呢?别人都知道了,你怎么办?</h3><h3>首先我得说,这位朋友没有用成长的思维来看我,他用固定思维把我看成了一个死水潭,只有出口没有进口……</h3><h3>其次,正是因为分享了这些干货文章,让行业圈子知道了我,也让我认识了行业内优秀的小伙伴,我的个人信誉也在不知不觉间被建立起来,更重要的是,我发现在成长的路上,我其实并不孤单(能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真是一件很令人欣喜的事);既然有这么多收获,你还会觉得分享干货是一件很“亏”的事情吗?为然,觉得很多知识网上完全可以免费得到,这里我得说,别以为知识付费就是花钱买个虚拟产品,好的知识付费背后连带的价值,其实远超这个线上课的钱。</h3><h3>我今年的学习其实并不聚焦,除了系统理论和实战知识,也学习了不少七七八八的东西。</h3><h3>我们成人可以很明确地找到学习的目标(为了解决工作上遇到的问题),可是孩子呢?</h3><h3>最近因为临近期末考,我和女儿之间的母女关系简直剑拔弩张……原因是我希望她能好好复习,而她希望自己可以看除了课本内容以外的任何书,什么都可以!连纸条都可以!</h3><h3>早在她一年级的时候,就被每日的早起上学弄得很崩溃,怀疑人生地问我:我为什么要读书学习呢?</h3><h3>那时找了很多“为什么要学习”的答案来告诉她,什么考上好学校、找到好工作、过上想要的生活……就连每日精英日课的编辑也帮我做了回答(在此笔芯!)但是孩子依旧没法把为什么学习这件事内化成学习的动力(毕竟没习惯每天早起的小人儿,真的会痛苦到无法思考)</h3><h3>在她的小脑袋瓜里,觉得学习就是为了考试能考100分,不过考试这件事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我们没法去否认它;但这里有些一样,又有些不一样。</h3><h3>一样的地方在于,都是解决问题,小时候在试卷上解决,长大了在生活工作中解决;不一样的地方是,小时候应试教育的考试都有标准答案,对错分明,有时连一个字都不能少,可成年后面对的所有问题,都没有一个标准答案,那时候比拼的就不是成绩,而是谁看得更长远,谁更能分析解决好问题。</h3><h3>那么,要看得长远、更好的分析问题,只靠应试教育的内容吗?只靠大学所学的专业吗?肯定不够,所以大家都开始意识到“无用”之学的重要性。</h3><h3>什么是“无用之学”呢?那些暂时不能让你学以致用,没法给你的工作、学习带去立竿见影的帮助的知识;假如我的专业定位在运营,那么心理学、哲学、美学、历史学这些知识内容,看上去就好像就和我的工作领域八竿子打不着干系,该花时间学吗?</h3><h3>我觉得,该。</h3><h3>我发现今年的很多时候,单靠一个专业的知识体系,已经没法很好地解决工作、生活上的问题了,令我很意外的是,从心理学、经济学、哲学中居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用新的角度来看待事情本身……</h3><h3>掌握好比例,顺应好奇,趁我们都还有精力和时间,花更多一点时间学习那些所谓暂时派不上用场的东西,因为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一定会将“无用”派上用场。</h3><h3>学习不是单纯地读专业课的书、做一堆练习题,学习是一个很广的概念,类似逛菜市场、或者动物园,你得带着一半功利心,一半好奇心去各种看、各种学,这样新学的知识才足够巩固,然后在空余的时间,补充扩展你的知识边界。</h3><h3>学以致用有必要,但是无用之学也很重要,或许我们该做的就是在小时候保护好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别让他们一想到学习就头大(说完这句话我就觉得被自己打脸了……)表情</h3><h3>2019年,我看啦21本书,以下是部分书单:</h3><h3>1、和运营相关的书籍:</h3><h3>《我看电商》</h3><h3>《太傻十日谈》</h3><h3>《文案变现》</h3><h3>2、和人生规划相关的书籍:</h3><h3>《把时间当朋友》</h3><h3>《解忧杂货店》</h3><h3>3、学习方法论的书籍:</h3><h3>《隐性逻辑:快速切换思考方式》</h3><h3>4、传记、变革类书籍:</h3><h3>《穷查理宝典》</h3><h3>《洞穴奇案》</h3><h3>《阿特拉斯耸耸肩》</h3><h3>《像间谍一样观察》</h3><h3>5、穿越</h3><h3>《庆余年》</h3><h3>《嫡女》</h3><h3>《大妆》</h3><h3>以前总会纠结如何选到一本好书,该怎么选,现在才知道,只有多看书,你才能分辨什么书是好书,什么书是烂书,这里面也有烂书,解闷儿挺不错的,哈哈哈哈~小心别踩雷哈!</h3><h3>如果你正好在观望并纠结某些付费课程要不要付费买下,也可以和我聊聊,毕竟这些课也会有些参差不齐,希望我的经验能给你帮助。</h3><h3>过去的我,常常陷入这样的困境:感觉自己毫无选择,但现在回看当时的自己,并不是没选择,只是没有最理想的选择,或者以我的认知,我根本看不到选择。</h3><h3>感谢这些有用、无用之学,帮我不断地换角度审视我的人生,帮我找到更合适的解决方法。</h3><h3>若我悟出来的东西能给你带去一点启发,或者对你明年的规划能有一点零星的方向,那么这个阅读的时间,对你来说就没有浪费~</h3><h3>无论大环境怎样,我们都应该更积极一点!</h3><h3>但愿我们新年许下的愿望,都能得以实现!</h3><h3><br></h3><h3> 能看到这里的朋友,我真的很感谢!</h3><h3>因为你一定是赞同我、支持我、喜欢我,才会花上近10分钟来看我写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