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

凝芸冰澜

<p class="ql-block">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诗经》时代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德厚流光,《诗经》又离我们很近很近,诗经就在身边,在眼前,在当下。</p> <p class="ql-block">  读诗经,读懂诗经,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闭门读书,所有对书的解读深度,也只能依赖于曾经原有的知识体系,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的解读和自我理解的去啃书,大部分的吸收仅仅局限于“求同”的认知,提升速度比较慢。所以,我选择了邻圣明德读书会。跟随学委、学助、学霸,与师友、学友共同晨读,思考,跟有识之士沟通,这一切都让我更加精进和提升。</p><p class="ql-block"> 《诗经》305首,每天清晨:“朝吟风雅颂,暮唱赋比兴,秋看鱼虫乐,春观草木情。学友们,早上好!今天是2019年12月27日,我们共同学习诗经第305首”如晨钟暮鼓,开启美好的一天。</p><p class="ql-block"> 305个日日夜夜,一路走来,几经辛勤,几番拖延;几经坚持,几番犹豫;几经执着,几番放弃,风风雨雨,跌打滚爬,在师友的带领下,在学友的帮扶下,终于在阳光明媚的12月27日完美收官。</p><p class="ql-block"> 每天的单篇朗读,文字注释,游走于“诗三百”的腠理之间,这是一场意趣盎然的艺术盛宴。每一段文字都有岁月的痕迹。每一种声音都是生命的恩赐,每个人都能在文字和声音中找到更好的自己,开启人生每一个美好的一天。</p> <h3>&nbsp;&nbsp;&nbsp;&nbsp;&nbsp; 读《诗经》识鸟兽花草树木。不读《诗经》,不知道万物有灵,《诗经》中的花花草草无不牵扯着人的情感或神经。有人统计了《诗经》中提及植物名的有135篇,草木虫鱼数量,计有113种草,75种木,39种鸟🐦 ,67种兽,29种虫,20种鱼🐠 。</h3><h3>&nbsp;&nbsp; 荇菜、白茅、蕨菜、苦菜、芥菜、葭、蓬,阑……</h3><h3> 桃花、木瓜、梧桐、木槿、艾草、梨、梅、柏……</h3><h3> 鱼、象、狐、虎……</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那些原始而茂盛的草木,奔跑的野兽,飞鸟与游鱼,穿越千年时空,展现在我们眼前,草木与人息息相关,亲密无间,既让我们嗅到花草的芬芳灵动,蓬勃生机,同时感受远古人和自然的圆融和谐,天地合一。</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读《诗经》修身养性。 诗经不仅仅只有纯洁的爱情,还有处事之道。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也就是说君子修身从学习《诗经》开始,在礼的基础上修身立命,在乐的陶冶中完成品格的修养。”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淑人君子,其代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温温恭人。维德之基”。《乐记》中说“听《雅》《颂》之声,志意得广焉”。《大雅~文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305个日日夜夜的积累,我们的志意在慢慢广大。“仪刑文王,万邦作孚”,把周文王和当今时代建立一个链接通道,无论是万邦作孚,还是其命维新,可贵之处在于永言配命,人一能知己百之,人十能知已千之,果能此道已,虽愚必明,虽柔必强。</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 读《诗经》赏心悦目。毛诗大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经》时代的诗人不是为作诗而作诗,这一点和我们今人不同。诗人心忧为何,所求为何,指责何人,皆不一一道明,是情动于中发至极处,语言自然流露,这是初民原始语言,纯朴,自然,原滋原味,这种美如春风化雨滋养我们的心田。好雨知时节,就在我们读诗经接近尾声时,11月30日,北京舞蹈学院亲临孟子故里大剧院,给我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视觉盛宴,北舞用青春活力的肢体语言,余音绕梁的古老音律,演绎了《诗经》春秋风韵,带我们穿越千年风雅意境,把邻圣明德学会读诗经活动推向高潮。</h3> <h3>  读《诗经》学历史。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诗经》就是这样一部抒不平之怨,达教化之用的典籍。只有回到那个时空,才能真正品味到《诗经》的无穷奥妙,才能真正探寻到先民的心声,触摸到先民的脉搏和节律。忽视诗之兴、观、群、怨的社会功能,无疑是品味不到诗歌的原滋原味。<br></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诗经记录历史的文本不同于其他,她有独特的音节、韵律,独特的思维,具有另一番风韵。比如《柏舟》,诗经中有两首,一首在《邶风》中,一首在《鄘风》首篇。邶、鄘、卫属殷王朝京都朝歌一带的王畿之地,周武王灭商后,将原殷商王畿之地一分为三,朝歌之北称邶,朝歌之东称鄘,朝歌之南称卫。这三个地名由武王晚年,一直保持烦康叔的子孙逐步扩展合并,统一为卫。殷商的文化要比周文化先进一些,殷商虽然灭亡,但它的文化在殷遗民那里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如卫国、宋国等遗民最多的国家,故《诗经》在编排上把邶、鄘、卫三国风排在二南之后,其他国风之前,我们读《鄘风》也能感受到其中浓郁的文明气息。</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郑风~将仲子》诗序所言,有本事可证。《左传》开篇所记第一件大事便是有关这位郑庄公的,后来选入我们的中学课本,叫《郑伯克段于鄢 》,是著名的“兄弟阋墙”的出典,郑伯就是郑庄公。诗中“仲子”就是蔡仲,尊称为“仲子”,是位贤人。诗中的”墙”根本不是后人望文生义所说的少女的墙,而是一面有政治意义的墙。</h3><h3>&nbsp;&nbsp;&nbsp;&nbsp;</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树高千尺不忘根,水流万里总思源。《诗经》从远古而来,承载着历史,是华夏文化的源头。一年来,我们秉承着一颗敬畏之心,怀抱一腔“我思古人”之情,合着她的节奏,踏着她的韵律,一篇一篇,一首一首,一句一句,揭开她美丽而神秘的面纱,依稀感受到她的温度深度厚度和广度。读完最后一首,合上书卷,眼前浮现的是,晓风残月的清晨,茂盛的蒹葭、晨露、白霜,苍茫、渺远,雾朦胧,水朦胧,“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天地悠悠,岁月长长,在学习,感悟《诗经》漫漫长路上,吾将上下而求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