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 2019年的最后一周,与常州45名校长一起在清华园度过,参与教育研修,探寻教育真谛。几天的研修倏忽而过,学习激情仍在,流连回味未止,返回的火车上,好多校长也还沉浸在学习交流的兴奋中。岁月容易遗忘,记忆必须留存,且用图文粗浅记录这段温暖而百感交集的旅程,以此拥抱2020:</h3><h3> 感受之一:培训团队严谨高效。班主任王潇莹老师年轻美丽有活力,像个小钢炮,走路带风,说话带劲,每次说完要求后就谦虚地问一句:“我说清楚了吗?”干练中透出温暖,无形中传递着教育者的尊重理念。助理刘婷婷老师是个小“海龟”,穿梭不停,不厌其烦地解答学员的疑问。整个培训团队认真严谨、高效有序、细致入微,每个细节都落到实处,每个细节都坚持原则。有学员提出可否更改下课程,给大家宽松点时间,但“三高”(高颜值、高智商、高水平)美女团队从不迁就,耐心解释,以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这些可以做长辈的学员的理解,认真完成每一个培训环节,不愧是践行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清华教育理念和“行胜于言”的清华校风。虽然马不停蹄的赶赴课程很累,但短短几天高密度、快节奏、大容量的学习似一场精神大餐,大快朵颐,累得值! </h3><h3> 感受之二:课程设计高端多样。课程设计中,从人性的善恶出发探讨教育的逻辑起点,从国际安全问题到培育全民国防意识,从信息革命的背景到教育4.0的创新迭代,从媒体生态变革到舆论危机管理,从科学的价值判断到创造性思维模式养成。每个授课老师各具风格,妙趣横生,金句迭出。钱老师霸气幽默,吕老师一身正义正气,白老师睿智儒雅,李老师风趣理性,殷老师博学多思。主持结构化研讨的培训项目主任黄老师,虽年轻却极具思辨性和引导力,并亲自担纲校史馆解说任务,融入自身在清华求学的体验,讲解得荡气回肠。课堂上,学员往往远离VIP位置(第一排),因为极具风险,一不小心就会被风格严厉的教授提问批评,但我始终无怨无悔地坐在VIP。因为不敢辜负,所以全情投入!</h3><h3> 期间,浸润在清华的艺术馆,徜徉在清华icent(基础工业训练中心),漫步偌大的“五道口体校”校园。最令我们震撼的是校史馆,虽说以前也读过一些清华办学历史,了解些历任校长的办学思想,但当我近距离触摸历史,感知一代大师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文理兼备的气息神韵,仰望从清华园升起的璀璨群星,感受国内顶级名校的百年风骨,我再次被深深地震撼了。无论是聆听教授讲课还是参观现场,无不开阔我们的视野,增加我们的识见,“识见深则懂顺逆,眼光远则知兴衰”。走进清华,才真正让我们觉得清华很大,不仅大在它390多公顷的广阔面积,更大在它丰富的选择,大在它典藏的书籍,大在大师闪耀的印记!</h3><h3> 感受之三:重温初心意义深远。从教育的目的出发,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从创新思维培养的目标出发,提醒我们无论是谁,都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保持教育的使命和初心。清华园就是建立在屈辱之上办起的学校,回望历史、铭记历史才能找准未来的路,黄老师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个人感悟“听话,出活”引起大家一致共鸣。再次回味教育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三个问题,吃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宗旨,更觉意义深远。反思各式教育改革为何屡屡陷入困局,因为教育的方向屡屡出错。如果教育的方向错了,那我们只能事倍功半,南辕北辙;如果教育不培养接班人,那就面临着掘墓人的危险;如果教育不面向明天和未来,那明天和未来就只能生活在过去。</h3><h3> 感受之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至关重要。每一节课,老师都有些金句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教的目的是育;教育是要抑恶扬善;优秀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事,让人走向卓越的是更深的人文素养;战术上的勤奋弥补不了战略上的懒惰;和平不等于安全,必须要居安思危;搞研究要选对导师,好好做,赶紧去做;新媒体时代要具有媒体素养,面对舆情公关,态度比真相更重要;创造性思维要做到“不同凡想”……</h3><h3> 特别是殷教授,列举了大量在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中的案例,极具思维张力和智慧启迪:培养学生怎样想?想什么?为什么值得想?为什么这样想?怎样“不同凡想”?什么值得想,就是做价值判断,而价值判断后的行动更重要。反观基础教育,学生创新精神还远远不够,不是学生没有创新素养,而是我们缺少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创新思维的意识,缺少科学、艺术、人文并重的文化引领。道法术器,既要炼“器”,更要自身修“道”,道以明向,法以立本,术以立策,器以成事。</h3><h3> 感受之五:换位思考很重要。这次培训对象主要是校长,而我们作为教育行政人员更需要学习,思考大政方针、决策部署如何扎实落地,了解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走向,了解教育的前沿动态、学校的需求,思考如何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如此,才能秉持权力做减法、服务做加法的原则,否则就是屁股指挥脑袋、长官意志,或者是盲人摸象、跟着感觉走。而学校也需要理解教育行政,机关人员常常是默默地为学校争取资源,默默地不为人知地付出。学校也要从大处着眼,长远着眼,执行好决策部署,引导教师用开放的胸襟和广博的学识真心育人。教育发展取决于教育行政和学校携手发展的精气神、创新力和执行力,不陶醉已有成绩,直面教育自身的问题,直面百姓对教育的痛点,不回避,不讳疾忌医,扎扎实实做好教育,让其回归日常,回归恒常!正如结业式上刘娟主任所说,有勇气去做好你能改变的事,有肚量去包容你改变不了的事,有智慧去区别以上两件事。</h3><h3> 感谢学习同伴相互给予继续前行的力量!感谢班主任和同伴们提供的大量精美照片!</h3><h3> 2020,不负韶华,遇见更美好的自己,遇见更美好的教育!</h3> <h3>清华培训团队的“三高”老师:高颜值,高智商,高水平👍</h3> <h3>开班仪式</h3> <h3>班长:前任和后任</h3> <h3>班长带领班委宣誓,不玩手机,认真学习。班长的宜兴口音让人把“出全勤”听成是“缺全勤”🤣</h3> <h3>各具风格的授课老师</h3> <h3>何以支撑大容量的课,唯有撑下巴</h3> <h3>除了专注,还是专注</h3> <h3>每日晨读</h3> <h3>每节课后,都有学员写下认同的、不同的、感悟深的文字</h3> <h3>参观校史馆,回望108年历史</h3> <h3>清华大学之发轫</h3> <h3>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h3> <h3>国学四大导师。常州青果巷里走出了赵元任</h3> <h3>曹禺、梁思成手迹</h3> <h3>都认识吧</h3> <h3>群星璀璨</h3> <h3>优秀和卓越是怎样炼成的</h3> <h3>各种敬仰</h3> <h3>感受清华建筑之美</h3> <h3>体育是清华强项,难怪有“五道口体校”之名,不野蛮其体魄,那么大的校园,还真走不下来</h3> <h3>在百年建筑大礼堂前。礼堂前大草坪南竖一日晷,原为圆明园遗存,1920届毕业生送给母校,并在其上镌刻“行胜于言”。</h3> <h3>荷塘依旧在,月色何处寻</h3> <h3>参观清华科技中心,各科学生都在此选修工程机械科目。</h3> <h3>实在太吸引人😉</h3> <h3>上右:美院学生废物利用的焊接作品</h3><h3>上左:纳米材料3D打印作品</h3><h3>下:雕印的立体二校门,铺开就是一张A4纸</h3><h3><br></h3> <h3>来到北京一零一中学</h3> <h3>历任老校长的共同点:安心办教育,直达教育本真;目中有人,勇于创新。</h3> <h3>参观清华艺术博物馆</h3> <h3>艺术馆正展出百年吴冠中的美育人生:风筝不断线;形式是画家的生命线;风格是背影。</h3> <h3>艺术馆里遇老朋友,常州教育的热心人</h3> <h3>参观国家博物馆</h3> <h3>文化瑰宝看不够</h3> <h3>国博出来,没找到大部队的储校长,乐得悠哉游哉,成全了他拍下大北京的美丽夜景😝</h3> <h3>各种拍,拍不够</h3> <h3>5个小组必须设计组名、组徽、口号,各组迅速行动,一个中午就捣鼓出来了,脑洞大开😆:</h3><h3>1.不忘初心组:相约清华,笃学敏行,服务常州,共育新人!</h3><h3>2.两鹅战队:鹅组同心,其利断金!</h3><h3>3.三九学社:行胜于言,吴问西栋!</h3><h3>4.四记常清组:四梁八柱,四记常清!</h3><h3>5.清五飞扬组:清五飞扬,非同寻常!</h3> <h3>精益求精</h3> <h3>各小组怎能不全力展示下风采?</h3> <h3>为了凹造型,校长们也是蛮拼的🤪</h3> <h3>最后一个下午的行动学习坊~“ORID”结构化研讨把学习培训推向高潮:催化师,记录员,报告人,点评人,一轮接一轮的金句回顾、观点交锋、瞬间感觉、反思规划,三分钟无准备总结,一分钟无准备点评,大脑高速运转。敲黑板了:请关注左上迷妹谜弟的表情</h3> <h3>研讨渐入佳境,行动纸上贴满了学员的思考</h3> <h3>俺们第三第四组的🤓</h3> <h3>有心的老师帮陈同学和詹同学过生日</h3> <h3>嗲个?还要文艺汇演?为了传播方言文化,老刘豁出形象去了,扮一回“张家大姐”😂</h3> <h3>深情演唱</h3> <h3>终于结业啦😎</h3> <h3>记录学习瞬间和思考</h3> <h3>依依不舍</h3> <h3>流连忘返,打卡纪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