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华夏之声  书写汉字之美

高新教育

<h3>  汉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意趣无穷。汉字从甲骨文一路走来,历经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不仅是中国人语言交流的符号,更携带着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蕴藏着深厚的文化意蕴,是世界上任何文明体系都不曾具有的。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探究汉字的奥秘,领略汉字的风韵,聆听华夏之声,书写汉字之美。</h3> 初试牛刀 一决高下 <h3>  汉字情,中国梦。在这个网络信息化的时代里,让我们重新审视方块汉字的独特魅力,一同走进手书温暖的美好时光。</h3> 第一关       词语听写 <h3> 万丈高楼平地起,词语就是语言大厦里不可或缺的一砖一瓦。</h3> 第二关       笔画笔顺 <h3>  汉字,一门地道的中国功夫,其招术便是无以计数但变幻无穷的点、横、竖、撇、捺、挑、钩、折,中国的书法家、文学家将这门功夫修炼得炉火纯青,演绎得出神入画。</h3> 第三关      部件组字 <h3>  部件组字有规律,变化无穷有乐趣。</h3> 第四关    成语大比拼 <h3>  成语以其源远流长、凝炼浓缩、概括力强、覆盖面广而历久弥新、久盛不衰,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是中华语言文化的缩影。学习成语不但可广识、达礼,甚至可以修身、治天下。</h3> 第五关        古诗连句 <h3>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民族精神的精华。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诗歌,是人们心灵的歌声。中国古典诗歌是高度凝练的艺术,优秀的古典诗词,在音韵格律、节奏曲调、思想内涵等方面,总有些出彩之处。古典诗歌之美,潜移默化地熏陶我们,美化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h3> <h3> 台上分秒必争</h3><h3> 台下不甘落后</h3> 激动时刻 <h3>  汉字从仓颉造字的神话中一路蜿蜒走来,记录着中华文明的成长历程。汉字有感情,有色彩,有气味。每一个汉字都蕴藏着一个故事;每一个汉字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它观察、再现、描摹着这个世界;每一个汉字,都有着一对大大的耳朵,它能倾听、接纳、记录这个美丽的世界。正如余光中所说:“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然常在。”汉字以方块字的骨骼支撑了几千年的文明,不仅过去、现在,更有未来、永远。“传承汉字文化,弘扬中华文明”,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与使命。相信通过此次比赛,我们会更加热爱我们的汉字,我们的文明。</h3> <h3> 《汉字五千年》 </h3><h3><br></h3><h3> 静静的沉睡, </h3><h3> 不是等待,</h3><h3>&nbsp; 只是守护, </h3><h3>&nbsp; 在黄泥中,在土垅里, </h3><h3>&nbsp; 用那斑驳损毁的身躯, </h3><h3>&nbsp; 捍卫文明千年的足迹, </h3><h3>&nbsp; 用抽象的符号, </h3><h3>&nbsp; 刻写心灵曾经的荣誉, </h3><h3>&nbsp; 纵是只有斑斑印记, </h3><h3>&nbsp; 但毁灭的只是过去, </h3><h3>&nbsp; 文明的火种将被传递, </h3><h3>&nbsp; 当后人轻轻捧, </h3><h3>&nbsp; 那霉黑的竹简,龟裂的甲骨, </h3><h3>&nbsp; 发干的石板和锈烂的鼎器, </h3><h3>&nbsp; 祖先用消失的手指着我们的额头说: </h3><h3>&nbsp; “看着我们,不要忘记!” </h3><h3>&nbsp;</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