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h1> <h1> 中国文学史上,有太多早逝的天王巨星,比如王勃,比如李贺、纳兰容若、仓央嘉措、海子、顾城·····正所谓天妒英才。<br> 王勃入仕后,得到沛王李贤赏识,招王勃为沛王府侍读兼修撰。一次,沛王和英王在一起玩斗鸡游戏,一旁的王勃为了给沛王“打气助战”,当场写了篇《檄英王斗鸡文》,此文迅速在王公贵族之间流传。唐高宗也看到了这篇文章,读后大怒,斥责王勃不劝谏王子,反而有意挑拨诸王间的矛盾。因此下令撤销王勃官职,禁止出入王府。刚刚起步的仕途就这样毁于一旦。</h1> <h1> 二十岁这年,王勃再次步入仕途,担任参军一职。但是在任参军期间,他耿介清高,恃才傲物,和同僚关系不融洽,因此被人陷害,犯了杀害官奴的死罪。幸运的是遇上大赦,王勃得免一死。但是他父亲却因此事被牵连,被贬到偏远的交趾当县令。王勃就此失去了雄心壮志。</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675年,南昌城里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Party。主办方是南昌城的大领导阎伯屿,地点就在新建的滕王阁,主题是为滕王阁写序。阎伯屿打算利用这次机会,大力推荐自己女婿,他早就安排女婿吴子章提前写好序文,所以在座的一干“老江湖”都假意推辞。轮到王勃这个楞头青时,接过笔就写,阎伯屿立马就不高兴了,“看你小子有什么能耐,敢抢我女婿的风头”,于是他退回到屏风后,让一个仆人报道王勃所写的序文,当报到“<font color="#ed2308">南昌故郡,洪都新府</font>”,阎伯屿说:“这是老生常谈,谁人不会!”小吏又报“<font color="#ed2308">星分翼轸,地接衡庐</font>”,阎伯屿不说话了。当小吏最后报到“<font color="#ed2308">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font>”,阎伯屿听罢,大声叫好,说:“这个人下笔如有神助,真乃天才也!”</h1> <h1> 如今世人只看到王勃的才华,不知《滕王阁序》的悲剧;只活了27年的王勃,却留给世界千年万年的美丽骈文。<br> <font color="#ed2308">一篇《滕王阁序》,耗尽了王勃的所有心力。 </font></h1> <h1> 唐朝诗人李贺开创了“长吉体诗歌”,有“诗鬼”之称,他从小就聪明,七岁那年写《高轩过》,连韩愈都吃惊,小小年纪竟然如此了得,之后名声大噪,到了十五岁时已经誉满京华。</h1> <br><h1> 以李贺逆天的才华,本来十八岁那年就可以去参加科举考试,但不巧的是父亲那年刚好去世,到二十一岁,李贺赴长安应进士举。就在这个时候却有人荒唐地提出李贺不能考进士,说李贺的父亲叫李晋肃,而“晋肃”的谐音是“进士”,李贺如果应进士就是冲撞了他父亲李晋肃。</h1> <h1> 李贺身负奇才,报国无门,愤怒悲伤之余写下《马诗》二十三首:其中著名的有“<font color="#ed2308">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font>”意识是说我这匹马什么时候才能得到皇帝的赏识呢?让我也上战场立下功劳。他通过咏马来表现自己的怀才不遇。李贺最有名的一句诗当属:“<font color="#ed2308">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font>,被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奉为神句,经常化用。</h1> <h1> 唐宪宗时期的宫廷乐师李凭因善弹箜篌而名动京师,他在当时受欢迎的程度简直是“<font color="#ed2308">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font>,其梨园地位甚至超越了玄宗朝的李龟年。李贺非常欣赏李凭的演奏,写下了著名的《李凭箜篌引》:<font color="#ed2308">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font></h1> <h1> 李贺没有按常规套路对李凭的技艺做评判,甚至都没有描述自己听曲的感受,而是发挥了丰富的联想:乐声仿佛惊动了江娥、素女、紫皇、神妪、吴刚一众神仙,调动了凤凰、老鱼、瘦蛟、玉兔一堆动物,连芙蓉、香兰这样淡定的植物都被引得悲从中来或者开怀大笑。想象天马行空,笔法独出心裁。此等瑰丽的想象,不知从何想来,非李贺不能为也。</h1> <h1> “晋肃”一事对李贺一生的打击都是致命的,常年抑郁导致身体疾病出现,二十七岁那年他可能意识到自己命不久矣,回到了老家。李贺将死时,突然看到一个红衣人拿着天书传唤他,他说我要伺候我妈,不想离开。红衣人说上帝在天宫修成了一个白玉楼,要你去写篇记文,这是天上的美差。李贺哭着哭着就断气了。<br> <font color="#ed2308">不少人都认为,如果天假李贺以年,以他的天分可取得的成就能与李白一较高下。</font></h1> <h1> 上天不肯眷顾垂怜的文学巨星还有纳兰性德,这位才华横溢的大词人,出生之时便带着老天所有的眷顾----出身天潢贵胄之家,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母亲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他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玉树临风,有超凡脱俗气质,写一手翩然惊鸿的诗词,却不是文弱书生,从小习骑射,被康熙皇帝钦点为御前侍卫……<br> 然而,这样自带光芒的人生,最后却却是英年早逝。</h1> <h1></h1><h1> 二十岁时,他奉父母之命,和两广总督兼兵部尚书卢兴祖之女,时年十八岁的卢氏成婚。纳兰和正妻卢氏的感情如胶似漆。他们至真至美的爱情只持续了三年,卢氏就因产后受寒而去世。纳兰写下了一系列悼念亡妻的词章,声声啼血,字字连心,《沁园春》:<font color="#ed2308">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br></font> 读罢真是令人断肠。</h1> <h1> 纳兰性德虽然在感情方面多情多舛,但是文学艺术的造诣同时期难有人可出其右。<br></h1><h1> 《纳兰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纵观纳兰性德的词风,清新隽秀、哀感顽艳,颇近南唐后主。</h1> <h1> 他的词生前即产生过“家家争唱”的轰动效应,身后更是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王国维赞其曰“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北宋以来,一人而已”。<br></h1><h1> 如果王勃他们不是那么过早地离开人世,中国文学又会增添多少华美的篇章,想想就令人激动,可惜历史不能假设,<font color="#ed2308">真真是月如无恨月常圆······</font></h1> <h1> 陈学斌,江苏如皋人,著名作家,长沙橘洲讲坛特邀学者,华夏毛泽东文学院专家讲师团教授,《毛泽东传奇》故事创作室副主任、大赛评委会主任委员,指点江山顾问团文学顾问,曾先后发表评论、散文、诗歌等百余万字,出版有长篇小说《红色记忆》、《心灯》。代表散文《爱情门洞》 、《人生自是有情痴》 、《江南无所有》 、《十年一觉扬州梦》等,获全国性文学大奖17次;多年专注唐诗宋词研究,著有《诗歌是中华文明永远的瑰宝》、《宋词对文人性格的影响》、《唐诗的发展脉络》等学术论文。目前已在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讲授唐诗宋词专题系列讲座上百场次,听众数十万人次,反响热烈。<font color="#ed2308">搜索陈学斌原创散文或陈学斌教授传统文化讲座(微信号13755133397)</font>可看到作者许多近作和授课视频。</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