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载峥嵘岁月

杨庚祥

<p> </p><p> 一九六九年十二月,十七岁的我 ,揣着青春的梦想,踏上北去的列车走进军营,开始了漫长的军旅生涯,那时的我懵懂无知,哭过鼻子,闹过情绪,经大熔炉磨练,不久就成为了一名合格军人,一干就是十八个春秋。一九八八年,因国防建设需要,转业地方从事检察工作,经不懈努力,从法律知识的门外汉,成为了一名业务骨干,并取得法律专业大专文凭,侦办了许多大要案。在检察工作岗位的付出,永远超过了十八年军旅生涯对国防建设的付出。其间的酸甜苦辣,有多少人知晓?!</p> <h3>西北十八载峥嵘岁月,与同批望城战友合影。</h3> <h3>踏进军营第一张照片,也是人生首张照片,相片透露出幼稚和无知。</h3> <p class="ql-block">二十岁的我,穿着空军地勤工作服留影。</p> <h3>随着时间的推移,二十五岁的我,正是风华正茂时,稍变成熟了点。</h3> <p class="ql-block">那年我二十九岁,回家探亲留影。</p> <p class="ql-block">听到✈️的轰鸣声,让我思绪万千,在该机场服役了十九个年头(其中,在机场起飞线就度过了十五个春秋)。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留给了那片热土。告别军营的那一刻,专程到机场向它行了最后一个军礼!再见了平原(平原是我刚入伍时机场代号)!</p> <h3>二OO七年游三峡。</h3> <h3>与上图照片跨度十年,明显变老了。</h3> <h3>有老兵的味道吗?自己都觉得好笑!</h3> <p class="ql-block">二O一六年,回老部队与末任王保安营长对酒当歌,正是这次相聚,我向王营长提议,请他牵头举行通信营老兵聚会,他愉快答应了,在他精心策划组织下,通信营老兵于二O一七年五月十三日举行了大聚会。让阔别多年的老战友,相聚在老部队。对他这种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精神,深表敬意!</p> <h3>回味一下二O一七年回老部队聚会场景。</h3><h3>两位老者是我刚入伍时的军政主管。</h3> <p class="ql-block">我的老首长,到过望城看咱老娘。</p> <h3>干杯,战友!</h3> <p>这位可爱的小孩是战友蒋钦海的孙女。</p> <p>与原团政治处主任唐克亮夫妇合影。</p> <h3>与教导员、文书合影。</h3> <h3>看手势,心情还蛮激动滴,但记不起说什么了。</h3> <h3>见到头发掉光的老战友我落泪了。</h3> <p>与东远距导航台现役战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塔台现役战友合影,背景是空地对话超短波(塔台)无线指挥车,我在该电台车工作十年。</p> <h3>塔台老兵们。</h3> <h3>欢迎老兵回家,部队特意安排了飞行训练,以表达对老兵的敬意。背景房是我们通信营引导飞机着陆的近距导航台。</h3> <h3>与现部队首长举杯共庆聚会圆满成功。</h3> <h3>欢迎老兵回家的场面。</h3> <h3>通信连老兵。</h3> <h3>导航连老兵。</h3> <h3>通信营老兵回原部队聚会合影。</h3> <p class="ql-block">  回忆军旅生涯,感受是幸运的,知足了。回想在地方工作的几十年,感受的则是辛苦,五味杂陈。不管是军人职业,还是从事检察工作,都有其特殊性,很少有精力和时间照顾家里,尤为父母,作为男人,这是我一生的遗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