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h1><h1> </h1><h1><br></h1> <h1> 2019.12.29在三亚国际饭店顶楼为在三亚的沈阳八一学校部分同学聚餐,主题是纪念解放海南岛七十周年,欢迎为解放海南立下赫赫战功的邓华、邓岳两位将军的女儿我们的中小学时的同学相会,辞旧迎新庆元旦,祝贺胡小玲同学过生日,渡过七十三,奔向八十四,再跃一百岁!欢送云山东安回沈。</h1><h1><br></h1> <h1> 三亚国际酒店的27楼海景餐厅</h1> <h1> 这群平均年龄72岁的同学们在美丽三亚岛国际酒店顶楼海景看台上共叙同学情,庆祝海南岛解放70周年。时光流逝了我们童年的纯真,岁月启开了我们少年的懵懂,而同学少年结下的情谊是一片真诚的心灵...这其中有的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同学超过12年,确有将近60年未见了,但同学们相见还是一见如故,这就是同窗之情。青山在,人虽老,同学情更浓;岁月增,水长流,情怀依旧深!</h1> <h1>邓华将军的女儿邓燕、邓青,邓岳将军的女儿邓东安、邓雅安。</h1> <h1> 这是沈阳军区政治部幼儿园墙上挂的照片,是邓家两姐妹的。因为我也是在那个幼儿园长大,对那里情有独钟,看到这张照片,引起了无数美好的回忆。但记忆最深的还是抗美援朝时,半夜防空警报一响,光脚丫往防空洞跑。现在防空洞早已荡然无存了。 </h1> <h1>1949年12月毛主席和四野前委把解放海南岛的重任,交给了十五兵团司令员邓华将军。解放海南島的命令下达后,邓华等领导即刻筹谋佈局,採取“先分批偷渡、后大规模强渡”的战役方针,指挥40军和43军创造了木船打军舰的海战奇迹,踏破了薛岳“固若金汤的伯陵防线”,在琼崖纵队的配合下,一举解放了海南島,海南岛宣布解放。</h1> <h1> </h1> <h1>邓岳师长的40军118师是解放海南岛的主力师之一。师政委张玉华,参谋长苟在松,政治部主任刘振华,在15兵团,40军的统一部署下,118师在1950年3月出色完成首次偷渡(一个营),首次潜渡(一个团)任务。4月中旬邓华司令员下达越海攻岛命令。邓岳师长率本师两个团和加强的120师一个团,冒着敌人猛烈炮火,强行成功登陆海南岛。遵从兵团和军部命令,在黄竹,美亭与敌军主力决战,将其摧毁,奠定了战役胜利的基础。随后118师乘胜追击与英雄的43军127师在海南海口胜利会师。从大部队登陆到解放海口仅仅7天。敌军全线溃退外逃,40军,43军迅猛追歼,很快解放了榆林,三亚。从3月5日偷渡到4月30日解放榆林仅56天。</h1> <h1>能站在这里看到眼前的这些美丽景色感谢解放海南岛的将帅和勇士们。我们才能在三亚,这里有宜人气候、清新空气、和煦的阳光、湛蓝的海水,享受幸福时光!</h1> <h1></h1><h1> </h1> <h1><p></p><p>时光在忙碌中溜走,岁月在奔波中依旧。12月29日我们俩姐妹和程海云在三亚国际酒店和多年不见的发小、同学、朋友相聚一堂,互道情怀、暢叙友谊,一起观光望景、欣赏港湾,一起拍照留影、以图永存。金樽美酒、玉盘珍羞,朋友们围桌欢聚,祝小玲73岁生日,为东安夫妇践行,举怀敬酒,互贺互祝,同声欢唱,一展歌喉、欢歌笑语,谈笑风生。一天是同学、朋友,一辈子都是同学、朋友,不管岁月怎样流失,生活怎样变故,世事怎样更迭,不管岁月给我们留下多少沧桑与艰辛,同学、朋友之情谊都难以磨灭,难以忘怀,此情此景将永远诊藏在心中。</p><p> 邓青青:1944年10月生,北京医学院毕业,后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图中左1)</p><p> 邓燕:1946年1月生,先在雅安37陆军医院,后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工作。</p> 程海云:1946年1月生,先在总参三部工作,后在二炮工作。(图中右1邓燕老公)</h1> <h1> </h1> <h1> 邓青青和邓燕燕 程海云夫妇,欣然接受邀请,朴实的着装,谦和的面庞,柔和的语调和用平和的语言撰写邓华将军解放海南島的丰功伟绩,这就是邓华将军的后代。几十年他们作为医务工作者、政治工作者和普通一兵,默默的为祖国做贡献。</h1> <h1>邓东安 1948.10.23出生,沈阳八一学校55届学生,1968年入伍,1972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医疗系,在沈军区总医院全军心血管研究所任先心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碩士研究生毕业。2006年12月晋升技术3级,文职1级。1993年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注重科研创新,取得多项重大研究成果,获省科技,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多項,主编著作多項,1992年评为军区有突出贡献科技干部,获军区中青年科技人才三等奖,荣立三等功3次,2004年获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10年退休,但仍在原岗位上工作。</h1> <h1>邓东安是事业上的佼佼着,又是生活强者。她刻苦专研,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开创新业务,取得显著成绩。成为全国全军知名专家。克服两地生活困难,侍奉年迈婆婆和重病儿子,堪称女中之杰。丈夫李云山(1945年生),年青时是个帅哥。各方面都竭力辅佐爱妻。说夫唱妇随还是妇唱夫随,都是情真意切。夫妇走到什么地方,都给大家带来欢乐。父亲是司令员,来自百姓,他的后代也将爱供奉于百姓。</h1> <h1><br></h1> <h1>胡小玲 1946年12月生,1947年7月父亲王林夫在四平战役中英勇牺牲。她在党的关心下成长为部队医务骨干。今天在美丽的三亚,幼时朋友为她庆祝73岁生日。</h1> <h1><br></h1> <h1>邓雅安(网名越寒)1951年6月出生,沈阳八一学校57届学生,1968.3入伍,1973年,1986年分别毕业于沈阳军区军医学校,大连医学院。1975年在济南军区总医院心血管科,1978年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工作。1988年沈阳军区大连第一疗养院特诊科工作至退休。</h1> <h1><br></h1> <h1> 邱复兴,44年12月22日出生,1962年入伍,197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由于出生在齐鲁大地,耳濡目染千百年兵家相争的故事,自幼酷爱兵书,入伍后更是搜遍国内兵书,数十年专研,颇有成果。现已年过七十有余,仍笔耕不止。(李方华与邱复兴)</h1> <h1> </h1> <h1> 邱复兴和李方华,双双充满幸福笑容,但在奋斗的旅途中他们经历了许多甜酸苦辣。老邱是我们的开拓者。他最早看中三亚是个好地方,有很好的发展前程。他在三亚买房置地,并带动幼时朋友共享三亚的阳光,蓝天。热情,善良,助人为乐的方华,是大家的灵魂。有她在,人人心安。</h1> <h1><p> 李方华原沈阳军区总院副主任医师,其父亲李少元将军。</p> 李少元1955年被授少将军衔的开国将领,于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一九三二年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等荣誉。历任39军副政委、政委,沈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沈阳军区副政委。李少元参与指挥了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李少元参加革命五十多年来,政治立场坚定,忠于党、忠于人民,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兢兢业业。</h1><h1> </h1> <h1>郭群英 1944.9.20,1963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毕业后曾在京字414部队农场锻练,曾任教师12年,从1980年起在经贸部中国技术进口总公司工作12年,其间1986年赴美国SMU商学院进修,1989一1991年在哥本哈根任公司驻北欧四国代表。最后一𠆤工作单位从1992年起在香港乐天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任职副总。</h1> <h1>我们随东生,称她为二姐,是一种尊重。与她交往中,深感她聪明、睿智,说话和蔼可亲。从她俊秀面庞和挺拔身材,说明她自律性强,并不断学习新知识,跟上我们伟大时代的脚步。</h1> <h1><br></h1> <h1> 刘勇 张新民夫妇是我们当中唯一野战军的代表。作为团长,他是有血性的代表。三亚近几天天气寒冷,他仍然坚持游泳。虽然退休,他们夫妇仍然坚持践行雷锋精神,大家都受过他们帮助,就像身边还有个雷锋。</h1> <h1><br></h1> <h1>张新民50年2月出生,68年入伍,70年选送到第四军医大学学习,毕业后回原单位。79年调入爱人所在地207医院内科,受上校军衔,95年因爱人转业被调入直升机大队,直到退休。</h1> <h1> </h1> <h1>张湘平,1949.12.27日出生,56年上八一小学,57一59年在北京高院红山小学,后又回到八一学校。68年入伍在军区情报部门工作,86年转业在大连外贸工作,2000年退休。</h1> <h1> </h1> <h1> 罗凯迎,张湘平的老公,在后半生做了两大正确决策早退休和闯海南。50岁退不干活,自由行,走神州,逛世界。常锻炼,身体好。2003年在王丕琳和李芳华感召下闯海南,意外成就了下一代的命运。罗凯迎,张湘平的儿子罗威,1981年生,现任中兴通讯三亚研发中心行政总监,儿子就是一个丑小鸭,在大陸扔在人堆里就找不着。哪有什么起跑线?大专毕业后干过眼镜店员,商场领班,大排挡。在深圳打工住偏厦,在图书馆蹭凉熬上半夜。好在被迫读了一些书。转机在2006年春节,他来海南过节,觉得这儿气侯好,节奏慢,好混。恰逢中兴通讯来建点招人,开出的条件:大专,有房。一周内只他一人应骋。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先跟班,后试用,逐渐独当一面。深圳的中层干部都不愿来,就把位子空出来了。中兴的管理是二元制,既科研一摊所长管,行政,后勤,人事,财务归总监。总监直属总部。天高皇帝远。加之底层草根经历,处事圆滑慬慎,遂有今日,不滿四十,已全面超越老爹当年。后生可畏,全靠海南沃土。</h1> <h1><p>朱忠阳,1952年生人,八一小学59届。68年在沈阳市公安局(当时叫军管会)二大队,69年底入伍在沈阳军区装甲兵独立坦克修理营战士。72年初:到沈阳工业大学机械系学一习。76年回原部队任连技术员。80年调至沈阳军代办驻沈阳动员厂军代室住技术助理员,工程师,92年调驻哈尔滨674厂军代室任副总军事代表,总军事代表,高级工程师。退休时为技术5级,1999年授专业技术大校军衔至休退。曾荣荣立三等功一次。 </p>父朱玉山,33年参加红军,经长征到陝北。抗日期间在山东军区任营教导员。后赴东北四野任团长。参加南下作战剿匪等战役后到广东。东北军区成立后,从41军调丹东(安东)在医管局任政治部主任。工程兵成立后历任部长,副参谋长,参谋长,副主任,主任。90年去世,之前曾任沈阳市政协副主席,沈司顾问。</h1> <h1>张旭东1948.5.6出生,是沈阳八一学校55届学生,1968年入伍,1973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专业,调入沈阳军区总医院工作,其间荣立三等功二次。2005年退休。</h1> <h1> </h1> <h1>展小梅1949.11.29出生,沈阳八一学校56届学生,1968年入伍,1971年一1974年在第二军医大学上学。毕业后分配到沈阳军区第202医院儿科工作。2000年退休。</h1>展小梅说:我们现在能在海南三亚幸福生活,不能忘记当年为解放海南岛而英勇奋战,付出鲜活生命的年轻的解放军官兵们,当年40军和43军一个师就为此牺牲了374名战士,最高职务是付师长:<br>黄长轩烈士是解放海南岛时牺牲的最高职务一一119师付师长,他的墓地一个包,当时长满了荒草,现在建的很壮观,告慰英雄们,海南省政府给他唯一的儿子购房,可长期住在海南!<br><br> 而且当年1949年12月毛主席和四野前委把解放海南岛的重任,交给了十五兵团司令员邓华将军。<br>当时邓华、韩先楚将军(时第12兵团副司令兼40军军长)的决策打海南岛一战可谓天时地利人和,4月份海南如果错过了季风期,则对整个战役不利,而4月16曰这场东北风,恰恰是助解放军小船一臂之力(当时解放军租用当地渔民一百多条小船),顺风而上,但中途风停了,全靠战士划浆而前进。40军两万多人,43军一万多人同时渡海。40军在临高角登陆,遭遇国民党守军顽强抵抗,43军127师在美亭包围敌一个团,激战一天,40军赶到又包围敌,歼敌5万,敌人全线向三亚溃退,从榆林港乘船逃往台湾5万人。1950年5月1日解放海南三亚。刚刚打下海南岛一个月后,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现在想想,如果5月1日不拿下,解放海南岛,就彻底失去了有利战机,今天我们也不可能这么幸福地生活在此!<br> 参加解放海南岛的40军和43军当年随即北上转战抗美援朝战场,再次立下了赫赫战功!<br> 在这里还要特别补充的是,我的大学同学,好朋友陈小秋的父亲陈永康(原64军付军长)就是当年解放海南岛时任40军118师352团一营渡海先峰营营长,(当时是799人的加强营)是第一个把五星红旗插到海南岛上的英雄营长!后来授旗时是《登陆先峰营》,当时的登陆地点就是现在的儋州白马井海花岛,在那儿有登陆点纪念碑,。这些补充资料要感谢我的大学同学于兆婉,她现在就住在白马井。<br>其实我的很多发小的父辈都参加了解放海南岛的战役,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为此付出的鲜血和生命!<br><h3> <br></h3> <h1> </h1> <h1>肖东征,1953年9月16日出生。1969年1月入伍,1985年12月转业。1978年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在部队时在医院骨科当医生。转业后在卫生部食品检验所工作,直到2008年退休。肖东征的母亲刘海波是原沈阳军区副司令最后任职是乌鲁木齐军区司令员肖全夫的老伴,我们前辈,97岁高龄,仍能推步行车,吟诵三字经。曾4次受习近平主席接见。</h1> <h1> </h1> <h1> 胡小玲:请大家斟上酒起立。第一杯酒敬献给15兵团司令员邓华将军指挥的解放海南岛战役的全体将士们!1949年12月,毛主席和四野前委,下达了解放海南岛的军令。邓华司令员率领15兵团40军和43军已经做好各种准备。1950年2月,中央下达命令,全面进攻海南岛。两三个月他们拼搏拿下海南岛。邓华将军和邓岳师长,在解放海南岛立下了丰功伟绩。据说再晚7天,没有季风,木帆船不可能从大陆登上海南岛,这样海南岛可能成为第二个台湾。今天我们有幸请来邓华司令员两个女儿和邓岳师长的两个女儿四人和他们的女婿和家人,共同庆祝、共同缅怀我们的将军在解放海南岛立下丰功伟绩!第一杯酒敬祝,感谢他们、想念他们、敬重他们,永垂青史!</h1> <h1><br></h1> <h1>雅安是个美丽、善良、乐于助人、多才多艺的女性,她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新知识,几十年辛辛苦苦从医,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深受广大官兵喜爱。你听她弹钢琴、弹古筝、吹葫芦丝,画画,写诗,写文章和出书,样样精通。真是将门虎子。</h1> <h1> </h1> <h1> 刘勇,1950年出生河南省开封市人,1968年入伍,1981年任团参谋长,1986年6月任团长。率部参加了1986年辽河抗洪抢险和1987年大安岭扑火救灾,团荣立两次集体二等功。1988年授上校军衔。任团长期间立三等功两次,二等功两次,1992年被沈阳军区授于学雷锋标兵,获金质奖章。1995年转业到沈阳地方税务局工作,2010年4月退休。</h1> <h1> </h1> <h1> 冯国彬1948.5.15出生,是沈阳八一学校55届学生,1965年考入解放军重庆机要学校,1977年调入沈阳军区司令部电子对抗部。1985年4月至1986年4月参加云南老山对越自卫防御作战一年,其间荣立三等功,二等功各一次。1991年转业,2008年退休。昔日爱打弹弓的顽皮孩子,成了保卫祖国的勇士。战后他更知道祖国的伟大,生命的可贵。更珍爱妻子。他用双手,做木匠和泥洼活,为爱妻在美丽三亚营造一个幸福的家!</h1> <h1><p>邓东安充满激情的讲道:人类最美的品性是善良,</p><p>家庭最美的状态是和谐,社会最美的存在是公正,</p>朋友最美的交往是真诚。我们在座的同学朋友们就是最善良,最正直,最真诚,大家将心比心,以诚相待,我们海南地区形成以小玲,芳华,邱哥,旭东等为首的同学朋友们,团结一致让人羡慕,嫉妒,高兴的朋友圈,越来越扩大了,願我们的朋友友谊地久天长!</h1> <h1><br></h1> <h1>宴会上邓燕即兴发言邓华将军的女儿邓燕燕深情讲述到:</h1><h1> 在海口金牛岭公园里,有个最大的解放海南岛的烈士陵园,这几年都在不断地扩展、修建,还有临高登陆点(专设声光像馆)和白沙门公园都有纪念碑。说明海南人民没有忘记大军(解放军)。而我父亲也没忘记海南人民,78年,当时身体很不好,冬天来广州疗养(从78年到80年去世中间只有两年时间)。到了广州他一定要到海南島来看一看,但当时海南岛医疗条件差,上边担心他身体,不希望他来。但因为父亲在海南島打过仗,对海南島很有感情,所以他还是坚持来了,还到了天涯海角,登上旁边大石头照了相。</h1> <h1>罗凯迎,张湘平的老公在酒会上即兴的为大家讲述一段部队解放海南趣闻:</h1>“1950年4月16日,大军渡海,只用三天,摧毁薛岳的伯陵防线,敌军快速南逃。邓华下令猛追,打到天崖海角就为全胜!邓华是儒将,读书破万卷熟知古代文化,在书中曾读到海南岛有个天涯海角历代名人到过,但下级官兵没有几人知道天涯海角,不是地名。敌军乘车,我军步行,4月30日解放榆林港,敌军已乘船逃台湾,只留下一座空城。当时还设有三亚,只有崖州县。先头部队到处找天涯海角,问当地百姓,一则语言不通,二则老乡没文化,不知道天涯海角的典故。所以迟迟没有战报给邓华。直到第二天才在海边的几块巨石上见到天涯海角的石刻,因此海南全島解放定在了5月1日。”<br><h1> 引起满堂欢笑!没文化就是不行!</h1> <h1> 邓青接着讲:父亲刚回来身体很不好,但一定要到海南天涯海角来,在那里照个相当时我们不理解,现在知道乍回事了!他也从来没来过,只是在书中读到过。</h1> <h1> 邓华将军在指挥解放海南岛战役三十年后,于1979年重新踏上海南岛这块土地,来到天涯海角旁,感慨万千!</h1> <h1><br></h1> <h1><br></h1> <h1> 大家深切怀念为共和国解放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先辈们。</h1> <h1>李幼阳:为美篇点赞!特别好!棒棒哒!不仅制作、编辑、图片、音乐,更重要的是内容,利用美篇,拍摄聚会的形式,共同回顾解放海南的光荣革命历史,深受教育,再次深刻感到,今天的岁月真好,是革命前辈的浴血奋战换来的。还有在这中间洋溢着深厚的姐妹、兄弟的友情,虽然我不在三亚聚会现场,如同身临其境,仿佛听见你们大声地呼唤,2020年我们手牵手,继续一起向前走!祝福三亚的发小、同学、战友,所有的朋友们,在新的一年,健康平安快乐!幼阳,北京</h1> 邓雅安:小玲姐:我二哥利坤看了美篇,他回复:三亚美篇收到,确实制作的很好。邓华女儿对他爸爸的简述也写得很好……。<br>老爸那部分是由我家酷明白军史战史的二哥利坤执笔的。我们子女也很满意。<br>最感慨的就是弟弟建坤,非常赞赏。他说:美篇从主题,层次,结构,内容,制作,歌曲等都非常好。对两位邓将军的简述简明扼要,把他们的指挥才能,战斗作风,关键的都写出来了,特别是今年解放海南岛70周年,对了解解放海南岛的状况很有意义。<br>这次活动,这个美篇的份量很重,远远超出他的意义和影响。包括你们同学,朋友们的情感,情谊,是父一辈,子一辈的传承,在美篇里把你们的团结,智慧,激情都反映出来了。<br>最后的结语写得也很感人。贯通始终的歌曲也非常好听。<br>他说:咱们这次活动,制作的美篇他要给N个赞! <br>最后,建坤说:“常听你说小玲姐,才知道是烈士的后代。你们是好朋友,太好了,更应该照顾好她。” <h1><br></h1> <h1>雅安的哥哥利坤、弟弟建坤对美篇的评价上升高度了,谢谢了!感谢大家对美篇的共赏,29号同学们聚餐会上,同学们在镜头前真诚即兴的精彩表现,触动我的拍摄激情,令我抓住了那些美好的瞬间,同学们对先辈们深切怀念、真诚同学情的诉说,激发了我对美篇的创作灵感,没有大家在镜头前的精彩表现、没有大家对先辈们的真诚怀念,就不会有眼前的美篇,美篇中间的文字都是大家自己写的,因此美篇是由同学们共同创作的!有这样的同学,有这样战友、有这样的相聚,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和豪情,为我们涂染了永不褪色的新年,我们深信即使老年来临,我们仍能共创更多鲜活愉悦快乐而生动的记忆,对“年”持续如儿时一样的欢欣和热忱。年年辞旧,岁岁迎新,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春节只有半个多月,祝福同学们,朋友们,亲人们新年好运健康快乐,笑口常开,青春永驻。2020年元月5日宜振鹏 </h1> <h1>宜振鹏与郭群英大姐合影</h1><h1> 宜振鹏原沈阳八一学校53届学生,退任检察官,检察日报记者,本片摄制人。宜振鹏与邓燕,胡晓玲是同班同学,上初一与邓燕同桌,我学号1号她是7号,60年她就转学北京了,我们60年未见了,但同学们相见还是一见如故,这就是同窗之情。今天是2020年的第一天,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一切顺心如意,健康快乐!</h1><h1> 本片制作人: 胡小玲 展小梅 宜振鹏</h1><div> </div><h1> 监制 : 胡小玲</h1> <h1><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