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了提升学校地震应急避险及疏散演练的组织和管理水平,强化师生安全意识和地震应急避险及疏散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地震应急行为习惯。12月30日素龙街中心小学低校区,组织全校师生进行了一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h3> <h3>一、领导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健全<br></h3><h3>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部署演练工作。学校领导要求全体教师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听从指挥。演练前,班主任组织召开班会,对学生进行演练相关培训,并进行身体问询检查,确保演练按要求有序、安全地进行。</h3><h3> </h3><h3> </h3> <h3> 防震逃生演练主题班会。</h3> <h3>二、筹划缜密,确保安全<br></h3><h3> 在演练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路线、内容、对象都作了具体的说明,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作了详细讲解。要求班主任教育学生听到警报后按指令避险和疏散,全校师生要保持冷静,迅速有秩序地按照演练方案规定的正确避难姿势和规定的疏散路线完成演练。</h3><h3> </h3><h3> </h3> <h3>三、现场井然有序,效果良好<br></h3><h3> 现场总指挥宣布演练开始,并进行人工播报“现在发生地震,老师们、同学们迅速进行紧急避险。”随着广播警报声响起,老师们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避险演练时长为2分钟。接着现场总指挥发布人工指令“紧急避险结束,老师们、同学们立即向操场疏散。”广播继续施放警报声,演练进入紧急疏散环节。各班学生有迅速秩序地分别从前后门疏散,面向疏散方向成两列纵队集合。教师在确认无人遗留后最后离开教室。老师迅速到达队列前方,带领本班队伍疏散。到达集结区域,每班按两路纵队蹲下,班主任及时清点并上报本班人员情况,疏散演练环节用了2分钟。最后总指挥对演练活动进行现场点评。整个演练过程有条不絮,达到预期效果。</h3><h3> </h3><h3> </h3> <h3> 这次演练活动全校共有1300多名师生参加,整个演练活动用时4分钟。通过这一演练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了学校应对地震灾害紧急反映能力,确保在地震来临时学校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br></h3><h3> </h3><h3> </h3> <h3>摄影:各班主任</h3><h3>撰稿:张建隆</h3><h3>编辑:戴素萍</h3><h3>审核:邓世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