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区公共文化百家行第254场纪实文学《1966年我们读高三》作品讨论会2019.12.28.

巧虎钓鱼

<h3>  由姜堰作家高泰东教授等著的《1966年我们读高三》一书。</h3> <h3>  姜堰区水云楼文学艺术协会会址。</h3> <h3>  姜堰区公共文化百家行第254场纪实文学《1966年我们读高三》作品讨论会</h3> <h3>  </h3> <h3>  纪实文学《1966年我们读高三》研讨会主持语唐怀林(水云楼文学 副主席) 大家上午好! 2019年即将与我们依依惜别,2020年正微笑着向我们款款走来。今天水云楼文学艺术协会在这里召开《1966年我们读高三》研讨会。我叫唐怀林,姜堰区水云楼文学艺术协会副主席,让我主持这个研讨会,感到十分荣幸!出席今天研讨会的有泰州市人大原副主任、长篇小说《庶民》的作者王泓卫先生,欢迎您!泰州人大原办公室主任戴永久先生,欢迎您!泰州广电局的主任、作家钱宏斌、钱立群、泰州农委研究员、作家、诗人朱莲、诗人杨红珍书记,有谢局长、陶部长、曹局长、黄局长、缪书记、王主任、缪主任,欢迎你们!特别有从无锡来的江阴崇文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高管陶建中先生、从兴化来的中学高级教师华正堂先生,欢迎你们!有艺术家陆明,罗塘高级中学高级教师高思,有本书的作者代表高泰东、张顺益、曹家和,还有水云楼的诸位主席、秘书长、会员,大家好! 这本书收录了三代人的读后感,水云楼文学艺术协会主席、紫金城大酒店董事长顾潇女士的读后感就在书中,先请她说说《父辈的“芳华”》。 中国唯一研究胡氏与徽商有成就的学者缪荣株先生是这本书的同辈,他的感想是从读书稿开始的,请缪书记谈谈。 王泓卫先生是泰州市领导,但他又是建筑学家、作家、京剧票友,正在创作大型文献,特地抽空前来,下面有请王主任—— 朱莲女士是泰州农委研究员、站长,又是诗人,有请朱莲女士—— 杨红珍书记是诗人,有请—— 因出差在外等原因,不能参会的南大博导,CCTV百家讲坛《诗歌唐朝》主讲人莫砺锋老师、泰州市宣传部原部长施亚康先生、泰州晚报主编翟明先生、泰州作家协会主席庞余亮先生、秘书长戴中明先生、福建大亚湾核电站总裁李一农先生、居深圳的特级教师陈章明先生等向会议发来贺词,祝纪实文学《1966年我们读高三》研讨会圆满成功!莫砺锋的电文是:“老高你好!真想前往赴会,去会会其他作者,我们都是同龄人啊!可惜我周六要到武汉参加周勃文集讨论会,谨此预祝会议圆满成功!并向各位1966届高三同学问好!”陶建中先生1966年高中毕业,公司高管,他不但自己读这本书,还买书给同学,有朋自远方来,有请陶建中先生。 兴化的华正堂老师读书破万卷,但据他自己说,从来没有把哪本书连着读完,而《1966年我们读高三》这本书,他用二个整天、一个上午,一个晚上,从头到尾一字不差读完,有的文章读了不止一遍,并且还校出了一些遗漏。有请华正堂老师。 姜堰谢局长、陶部长、曹局长、黄局长、缪锦国主任—— 内蒙古兴安盟文联沙之白先生,1966年初中毕业,1978年考入大学中文系,特地发来书面发言。他说,“《1966年我们读高三》,只听这书名,我便产生了强烈的购买欲望,恨不能马上得到这本书,一睹为快。1966年,虽说距今已经五十多年过去,但它已经成为我们刻骨铭心的记忆,永远不能忘怀。高泰东老师编辑的这部书,好就好在它是这一段特殊历史的印迹。把五十多年间我们经历的暴风骤雨坎坷磨难,上山下乡恢复高考……一一呈现。这些,当事人不写,还能指望谁来写呢?感谢高泰东老师,感谢凤凰出版社,把这段历史刻下来,做个见证。”还有谁有话说? 最后请本书的主创者高泰东发言。 主持人结束语。</h3> <h3>  两点感悟——在纪实文学《1966年我们读高三》研讨会上的发言顾潇(水云楼文学主席,紫金城董事长) 感谢泰东老师对我的信任,在本书还是一沓厚厚的文稿的时候,我就得以先睹为快。然后以晚辈的身份写下一篇读后感,《父辈的芳华》有幸收入书中。“芳华”是加引号的。其实冯小刚的电影《芳华》描写的也是理想的破灭,青春芳华的夭折。同样是一场悲剧。对《1966》我有两点感悟。 第一,命运对这一代人太不公平。我用莫励锋教授《五十年间似反掌》的一段话来佐证这个观点—— 那是1968年11月的一天,我背着铺盖卷走出母校大门,奔赴农村。当时母校名叫“苏州高级中学”,简称“苏高中”。由于“停课闹革命”,两年来校园里不再有琅琅书声,而是喧嚣着从高音喇叭里传来的革命口号,甚至操场上都因人迹罕至而荒草离离。我们这些本该在1966年毕业的高中生,以及后面两个年级的同学们,一夜之间都变成了“老三届”,进而变成“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各奔东西。我至今难忘当时的情景:我走出校门,回头朝“立达楼”望了一眼。想起五年前初进校门看到这座实验大楼时的兴奋心情,黯然销魂。 苏高中的毕业生人材济济,有口皆碑。仅从院士这个指标来看:从1925届开始,到1958届为止,每一届毕业生中都出过院士,有的年份甚至多达3人。只有我们这些“老三届”,以及稍早稍晚的十多届毕业生,形成了一个断层。不但院士寂寥无人,连较有成就的工程师或专家,也未有所闻。这是因为我们格外愚笨或懒惰?当然不是。整整一代人虚度青春、蹉跎平生,不但是我们本人的悲剧,也是整个国家的重大损失。 读到这里,我们理解了老三届人的失落和无奈。这是历史的悲剧。 第二个感悟,本书的作者们的文字表现得相当豁达相当克制。 从1966年到1977年,他们被大时代的车轮碾压过,撑过了12年寒窗苦读,最终迎来了命运的一记痛击——“高考废除”。 “史无前例”无路可走、前途渺茫。他们向命运缴械投降,认命了。谁也没有敢想漫长的11年半后,梦中的大学有了消息。有些人幸运地考进了大学,像莫励锋教授像高泰东先生,而那些大学梦碎理想破灭的更多人,在本书中竟无一句对这些年同样灾难深重的祖国的埋怨,他们平静地撕开自己已经结痂的旧伤疤,大串联、饥饿、赤足踏雪...讲述的仿佛是别人的故事。或者说他们真以为经历过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017年12月,当中央电视台《国家记忆》栏目播出5期《高考1977》,泰东先生觉得,一定要加快编著的进度,“同学就是减法”“熬出来的才是英雄”;52个同学已经陆续故去10人,还有约10人重病缠身,复原52个“人生”是跟死神抢速度,更是为了配合《国家记忆》,牢记历史,面向未来。 一本书,记载了一个班“一个也不能少”的“人生”,成为“中国1966届高三班的‘群体样本’”,从这个角度看,绝对有价值。 用高泰东先生这句话结尾,“把我们的不幸运埋进历史,用我们的不幸运让后人珍惜”。我想,我们后来人还是应该客观公正地反思这段历史吧。</h3> <h3>  历史印记 群体样本 传奇好书缪荣株( 作家 )两年前,朋友高泰东告诉我,他正忙着编著一本书:《1966年我们读高三》。只要在一起时,我就饶有兴趣地听他侃书中的人物,每听一次,盼读此书的胃口就不断地吊高,几乎迫不及待了!如今手捧初稿,爱不释卷,竟成了我每天固定时间的功课。全书十章,160篇文章,长达55万字。写这样的书是传奇,读52个人(其中有8位去世的是高泰东和王振汉追记的)的文章也处处是传奇故事。这犹如打开了52个家庭的窗口,看出了“史无前例”动乱背景下,一个班的1966届毕业生及涉猎他们几代人的命运,看到了人生奋斗轨迹及生活的多棱镜。文章或则心酸的青葱岁月,或则壮丽中年,或则绚丽晚霞……篇篇有血有泪、有拼搏有欢乐,每读一篇都自然地穿越到熟悉的历史隧道,让我震撼,陷入沉思,情不自禁地引起强烈的共鸣。说来真是缘分,我早就认识书中十几位作者,有的还是县级机关多年的同事或朋友;有几个更是我近年上网新认识的挚友;北京的王金钰早闻其名,2017年12月参加《泰州晚报》的座谈会更是一见如故。我高他们两届,学兄学弟,这些都注定了我是这本书的热心读者。编著者以史学工作者的眼光和散文家的笔触秉笔直书,对逝去的“史无前例”动乱造成的伤害不粉饰,不夸大,坦诚叙述,将本书写成社会大背景下意蕴深远的人生百态图。加上同是1966届高中毕业的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南京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的莫砺锋熟知情况,为本书作的序非常入骨更添亮色;封面设计多次听取文友意见,匠心独具,使本书趋向完美。难怪编著者高泰东自信地说,这本书摆在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也毫不逊色。这样,从内容到设计样式,我读了这本书如醍醐灌顶,亲切、过瘾、满足、长劲,一下子拉近了和这个群体的距离,可以和他们肝胆相照,倾心交谈。方志 这本书是中华民族黄历上抹不去的一个真实历史记载。1966届高中毕业生是中国历史、特别是教育史上非常特殊的一届。高考前十多天,考场被突然关闭,而且什么时候打开音信杳然。这对就要触摸到大学校门的考生来说,是一个多么失望、焦急、难熬的日子啊。停止高考,是当事者的痛,民族的痛,更是国家的痛。现在这一群70岁左右的老人集体动笔回顾人生,就停止和恢复高考对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对自身带来的影响及其人间万象进行回忆,深层思考,不受时代条条框框的限制,反映那个特定年代的真实历史,实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该书每一个亲历者叙述的过程和细节,都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看到了这个班辛酸拼搏的群像。一滴水见大海。读此书,同时我们也对全国“老三届”的总体状况管中窥豹,略见一斑。就全国而言,估计一个班级集体写这样的书过几十年也不会再出现,即便写最多不过像其中的几篇。再就是亲历者由于自然规律,将会越来越少,更不会出现一个班的集体著文。编著这样的书,这个班上同学也曾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和难处,有19人没有写;编著者出题目催稿一年写成的15人;真正积极响应动笔的也只有10人,约占四分之一。创意写书时已经走了8人;成书前后,又走了3人;现在活着的41人中,重病、痴呆的近10人。人将不存,何来志书?特别指出的是,编著者为“给中国留下一个完整的‘1966届高三班的群体样本’”,坚持“一个也不能少”的原则,不动笔的18人,他上门采访;即使走了的8位也要追记,让他们的人生鲜活在书中。 1960年时代是个饿死人的年代。从书中我们还读到溱潼中学校长陈万庆、教导主任李节之及老师们如何精心抓教学,如何关心学生生活的许多动人情节。我看到陈校长为了改善学生伙食,尽力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主张将学校原来的一大片玉米地改种黄豆,烧豆腐咸菜汤的一颗慈善之心;李主任多年坚持不懈检查学生晚自修,我似乎仍能听到他因鼻炎在教室间走路发出的“呜呜”声。教科书 1966届高中毕业生出生在建国前夕,成长在红旗下,是我们党培养起来的新一代知识分子,在恢复高考前后,他们始终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因此,《1966年我们读高三》 也是教科书,是传播那一代人忠诚于党的事业,恪尽职守,吃苦耐劳,任劳任怨,艰苦朴素优良品质的好书。胳膊扭不过大腿,人拗不过时代。在取消高考的大背景下,那11年半,1966届同学不得不服从命运的安排,当农民、当代课教师或从事其他行当,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样发出了光和热。这11年半,他们内心忍受了怎样的痛苦和煎熬啊!书中许多角色都有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和痛彻心扉的心灵挣扎,但他们依旧对党忠诚如初。出生成分高的无非分之想,循规韬矩地搁一辈子扁担。在推荐“工农兵”上大学时,全班只有两人被推荐(其中一人是中师)。那几年推荐上大学助长了社会不正之风的滋长和蔓延,让人民为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深深地担忧。在人生艰难困苦面前,他们对党对社会没有丧失信心,依旧盼望春天的到来。经邓小平拨乱反正后,溱中1966届参考的18名高中毕业生,走向高校(其中中师2人)。毕业后,他们在国家人才极度短缺的情况下,又挑起了祖国建设的重担,作出了辉煌的成就。</h3> <h3>  《1966年我们读高三》作品讨论会 王泓卫(泰州市人大原副主任,作家,京剧票友)1966,曲折时代的巨大拐点,一段国人终身不忘的历史。《1966》厚重,是当代人年轻人不容易读懂,却很有教益的一个纪实文学集成,凸显了泰东先生和他母校溱潼中学的不凡。《1966》和我们曾经读过的那些伤痕文学不同,字里行间流淌的不只是追念恩师的辛酸泪水,磋砣岁月面对曲折的艰难和纠结。更多的是泰东先生和51位同学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1966》展现给人们的是泰东先生及他的老师、同学,豁达正直的人生态度,包容大度的品格情怀。历尽艰辛不改初衷的坚强信念和半生的追求。《1966》用质朴的文字,刻划了溱潼1966届高中师生许多的生活细节,让人们从不同的维度更多地了解溱潼中学“老三届”们富有张力的生命气息。《1966》全书10个章节,份量最重的两节是“怀念同学”(12中占8)和“晚霞满天”(23中占10),从一个侧面展现出泰东先生个性中的两个特点,侠义心肠,健康心态。文学的价值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容案,有许多的版本。作者的人格状况和人文素质是诠释文字的必要条件,《1966》的文学价值,在于让读者体验到诗性的韵味和纯正的美感,在于以健康积极的态度展现那一段真与善的纪实。《1966》是时髦浮躁司空见惯的当下,饱含深情的一篇理性的长诗。文字延展人生,真实启迪思考。由衷地向泰东先生表达我的敬意! </h3> <h3>  三个遗憾和不遗憾谢志宏(姜堰区文广新局副局长) 参加第254场百家行活动《1966年我们读高三》作品研讨会,感觉到三个既遗憾又不遗憾—— 第一个既遗憾又不遗憾:没有参加过高考,是个人成长路上最大的遗憾,但有幸遇到高教授这本52人的高考专著,阅读了高考的模样,阅读了高考的青春,阅读了高考的岁月,仿佛身临其境感觉到大时代的高考,又没有遗珠之憾了! 第二个既遗憾又不遗憾:没有为高教授的这本书作出编印校创评等方面的支持,是作为码字匠人最大的遗憾,但有幸能为这本纪实文学提供一场百家行活动,尽了一位文学爱好者,文化工作者、文艺志愿者的绵薄之力,从这个角度来说又不觉得遗憾了。 第三个既遗憾又不遗憾:没有把这场作品研讨会放到校园里举办,让2019年读高三的姜堰学子们一起来读这本书,一起致青春一起畅谈我的中学我的班一起见证求学生涯的苦乐年华,是这场活动最大的遗憾,但庆幸的是有高教授的这本厚重之作,有水云楼文学同道的通力合作,又感觉遗憾终将不在。 百家行,行百家,第107场百家行,让我们共同邂逅了莫励锋教授的诗词人生,拉开了“从66届高中到77级本科”的序言。第254场百家行,我们欢聚一堂共同研讨这本历史记忆、群体样本、传奇好书。精彩正在进行,精彩仍将继续,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场百家行。</h3> <h3>  三点感慨陶惠林(作家,原姜堰区文联主席) 通读纪实文学《1966年我们读高三》,感动之余,我有三点感慨。 一﹒厚重的历史纪实本书的时间跨度主要是这届同学的年龄,约70余年,而有描写1966届同学爷爷的往事,时间跨度达到125年,从清王朝到民国,历经张勋复辟、袁世凯称帝、日寇入侵、抗战胜利、国内战争、新中国成立,风云会际,个人的命运在时代的动荡中沉浮。二﹒丰富的人文情怀本书注重写“人生”,人生既与时代息息相关,如1966年废除高考,全国当年就没有一个高中生能够升入大学;人生又与个人的“家庭和性格”相关,如1977年恢复高考,有的人不顾面子得失参加,得以在11.5年、12年、13年后进入大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同时自己的作为又推动了中国进步,而一些人或因为家庭拽住,或因为怀孕,或因为自卑,从而失去机遇。本书在写“人生”时,充分揭示了人物多样的内心世界。三﹒强烈的事业追求为了全班52人一个也不能少,主创者动用一切方法和情感,使25人拿起了笔,写自己;18人不写,他一一登门采访代笔,署被采访者姓名,特别是找到痴呆同学的妻子采访,其情其景,令人落泪;为写好已故同学,高泰东先生到处打听,终于一一找全他们的亲人和生前同事;在写王明礼的人生前,高先生去了解忘私村的村史、查寻王家家史,看到王明礼爷爷被保存至今民国三年的小学毕业证书。 功夫在书外。掩卷沉思,一声长叹:55.7万字的纪实文学《1966年我们读高三》一定是一部传世之作。 2019.12.28<br></h3> <h3>  说《1966年我们读高三》曹学林(中国作协会员,姜堰区原文广新局局长) 这是一本沉甸甸的书。这沉甸甸,在于那个特殊的年代,在于那段特殊的历史,在于作者使命的担当,在于52个人不同的命运,也在于这本书从创意到成书的艰辛和不易! 读过这本书,让我极为感动。 这本书写史。写年代史,写教育史,写班级史,写个人史,写心灵史,通过52个人不同的命运,折射出共和国半个多世纪历经曲折走向健康发展的历史。正如莫砺锋教授序中所说,这本书“为历史留下一段铭刻在普通人心中的实录”;亦如施亚康先生所说,“我是把这本书当作历史来读的”。 这本书写人。全书写了一个班,用高泰东先生的话说,一个都不能少。52个人,活着的44位,逝去的8位。而不管是活着的,还是逝去的,都在“文字的河流里重新荡起了生命的双桨”。作者特别注重写人物的经历、事件、细节,特别是高泰东先生所写的那么多篇、那么多人,可以说,每个人都是鲜活的。 这本书写情。“情”可以说是贯穿这本书的一个凝结剂。首先是同学情、师生情、班级情、母校情,没有这个“情”,就不会有这个创意,就不会有这本书。其次是作者的真情书写,不管是写自己,还是写别人,都充满真情。再次,52个人,其人生经历的曲折多艰、命运浮沉的喜怒哀乐,无不被“情”所浸泡。 这本书写思。1966,高考中断,多少人的命运发生变化;1977,高考恢复,又有多少人的命运得以改变。谁戏弄了我们的命运,谁断送了我们的青春,谁破灭了我们的梦想?什么时候我们能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许多的人他们的人生道路本来不是这样的,他们的人生本来应该有更多的精彩,历史不可以改写,但历史的错误可以避免重犯……这些,应该说都是读了本书以后带给我们的思考。所以说,这本书给人反思,给人启迪,给人警示,也给人励志。 最后还要说的是,这本书文学性很强,语言简洁,活泼生动,尤其突出的是文章题目很考究,新鲜,别致,可以说都是高泰东教授之功。 </h3> <h3>   榜 样——《1966年我们读高三》读后感朱 莲(泰州市农业农村局推广研究员,作家、诗人) 一、 为人尝尽苦难,埋头苦干,成绩显著,热心助人。 1、尝尽苦难 1966年—1977年,11年杂活,苦其筋骨,流汗流泪,也流血;1982年—2008年,27年农业技术研究推广工作,赤脚下田,汗洒田头,不改初心。 2、埋头苦干 工作中高老师一直埋头苦干,实干也巧干。作为同行,他吃的苦,受的累,付出的辛苦,取得的成就,让我深感敬佩。 3、成绩显著 农业技术方面:获奖项8个,撰写论文80多篇,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得《感动泰州十大人物》光荣称号。 文学创作方面:写茶花,写佛教,写春联,写《1966》。用心写,用情写,用智慧写。每篇文章,每本书都与众不同、匠心独运。 4、热心助人 工作中帮助同事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写作中帮助文友提高写作水平(包括写作构思及纠正错别字);生活中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分享给同事朋友。 二、为文(重点《1966》) 回望历史,回顾人生,独具特色。 1、回望历史 1966,高三,文化大革命。 人生重要阶段,人生开始的重要节点。 2、回顾人生 52人群体,50年时光,160篇文章,55.7万字,独特的人生轨迹。 3、独具特色 纪实性:真人真事,真情实感。 孤本性:同类题材,全国仅有。 励志性:写唐梅英主任的《金榜题名8兄妹》 指导性:贲有祥老师自治腰病的故事。 艺术性:虽是纪实作品,但富有文采。从每篇文章的题目,到文字叙述,故事展开,都有艺术性。 三、 启示可总结成三句话: 1、虽然近黄昏,夕阳无限好。像高老师这样:古稀之年,也可收获丰厚。 2、只有想不到,没有办不到。《1966》,跨越半世纪,52个人物,费时、费力的浩大工程。但高老师下定了决心,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捧出厚厚的《1966》。 3、文海泛舟,高雅生活。从事文学创作,尽管经济收入不高,稿酬低,甚至还要自费出书,但这是人生的高尚境界,对社会有益,对自己的精神生活有益,是高雅生活。 最后想说说——《1966》的“实、情、度”。 实:纪实——真人真事,群体素描,史实性、文学性;厚实——50年,55万字,52个人,厚厚一本书;朴实——52个人性格各异,人生故事也千差万别,但每篇文章朴实无华,仿佛是面对面谈心,书里的人就像邻家亲人;扎实——语言基本功扎实,书名选择扎实,多层面展示人生。 情:真情——每个人的故事真实,情感自然流露;热情——作者对文字、对每个同学的热情跃然纸上;豪情——如自己治好自己腰病的贲老师,兄妹8人全部考上大学的唐主任,古稀之年,勇挑重担、硕果累累的高老师等等,他们的故事里无不彰显着一种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和激励人的豪情。 度:高度——该书的史实性、文学性可列入历史丛书,登上大雅之堂;热度——该书获读者喜爱、文友好评,也将收获所有读者的认可。 2019.12.28</h3> <h3>  我也是1966年读高三陶建中(江阴崇文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退休职工) 尊敬的各位女士、先生,大家好!今天我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参加纪实文学《1966年我们读高三》研讨会,我是受章静君、卞蕴芬等同学的委托,向高泰东及他的同学,向莫教授、施亚康、缪荣株和顾潇女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礼! 本书记录了我们青年时代的动荡岁月,迷茫无奈……它帮助我们回首往事,思绪万千。因为书中描写了溱潼中学是“湖心里的一个学校,四面环水”“是世界上最美的校园”,来姜堰时,我流露出要看溱潼中学的愿望,高先生马上叫车去了溱潼。现在的溱中因为北大河改道,东、南、西填河,已经失去往昔的生态,令我遗撼,那,我还是记住书中“美丽的溱潼中学”吧!高先生还带我走上溱潼北大桥,雄伟壮丽。他在桥上向我介绍了河水改道的前后,很直观,让我清清楚楚。我们还沿河岸长廊漫步,河里的流水,行走的驳船,岸上落叶和不落叶的树木,天上的白云,让我赏心悦目!天气有点冷,高先生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看着异地同届、本来素不相识的1966届高中同学,我的眼眶湿了。我们都是1966年高中毕业生,受的是建国十七年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报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父母节衣缩食,帮我们度过了难忘的“三年灾害”,我们考上高中,不论寒暑,勤奋学习,为的是能考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同学们有的想当医生,有的想当工程师,有的想当老师,大家想的都是为祖国添砖加瓦,为的是像政治课本上说的,要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1966年高考废停,我们失去了读书深造的机会,却转换成了经卫兵小将,参与抄家、挂牌、游街,造反有理,革命不能文质彬彬,造反就要杀气腾腾。如今,聊以自慰的是,我们江阴华士中学高三班同学,没有对老师、对地富反坏右进行过殴打和人格侮辱,没有失去理性,我们硬不起心肠。即使这样,我校还有一个地主出身的张家港市杨舍镇籍的叶耀文老师投河自杀。高二班的朱坤荣同学,在江阴县“工联”与“联指”两派组织的武斗中,连续在战壕的同一位置向外张望,等到第三次,刚伸出头,就被对方的复员军人一枪击中,左眼进,右眼出,当场毙命,致使他的父亲从儿子死的8月,直到来年清明仍卧床不起。 1968年,我们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在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中,平整土地,挖泥挑河,烈日下,踏着滚烫的田埂和泥水栽插双季稻;冬日里,赤脚踩着悉悉喳喳的薄冰收割后季稻。 我是一次到本村小学代课,二次进母校当初中和高一的物理代课老师,我教的学生吴旦,现是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李福寿南大物理系毕业,现为某公司总经理。恪职教书,学生欢迎,却被大队书记一声吆喝,又回到农村。 前些日子,我同村的1966届初中毕业生陶益新,解密对我说,当年她拿了上海出具的同意回沪接班的证明,请生产队长盖章遭拒,反复哀求不行,她只好向队长长跪不起……感谢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人,拨乱反正,恢复高考。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班只有5人上了大学,我这个屡遭打击,扎根农村一辈子的碌碌之人,在电气岗位上,尽了自己的努力。自学了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的教材,主持了好几项攻关项目。《1966年我们读高三》,最大的特点是真实、感人、接地气,与叶辛的《孽债》、金大陆的《苦难与风流》等书相比,毫不逊色。从“一个也不能少的‘全家福’”群像的经历中,显露出共和国成长的曲折与艰难。高先生是效法先贤御史,正像莫砺锋教授所说的“为中国1966届高中留下了一个完整班级的群体样本”,在溱潼中学的校史上,留下厚重的一页,供后人研究。 本书将彪炳史册,高先生也不枉此生! 2019.12.28</h3> <h3>  一部励志的纪实文学华正堂(兴化市张郭中学 高级教师)通过微信群,我得到了一本高泰东教授编著的《1966年我们读高三》。本月10号下午,我从拿到这本书开始,除了吃饭和睡觉,总共花了两个整天及一个晚上、一个上午,一字不落,全部看完,真正是手不释卷。其间,与高教授还有互动交流。我深深的被高教授及其同学朴实厚重、情真意挚的文字所感染,为他们坚韧顽强、负重奋进、努力向上的精神所感佩,为高教授的执着坚守、组织协调、辛劳奔波的毅力所感奋。我的心随着52个同学及校长主任老师命运的跌宕而起伏。为他们揪心,为他们欣喜,为他们惋叹,为他们自豪!泪眼朦胧中,他们一个个形象鲜明,跃然纸上;字里行间里,他们一个个鲜活生动,栩栩如生。他们俨然成为屹立于眼前的一组高大的群雕。我仿佛走进一座内容博大、陈列丰富的立体博物馆。展读之余,我有几点感触,就教于大方之家。首先,在于她的真实性。我出生于1963年,参加了1979、1980年的高考。书中所述,历历在目,感同身受。忆当年,高教授及其同学们风华正茂,复习迎考。踌躇满志,接受祖国的挑选;信心百倍,填写了高考志愿。可是,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晴天霹雳而下。516通知、16条、推迟、取消高考,大字报,大批判,大串联,武斗,插队下乡。白面书生在经过一段迷茫、狂热之后,不得不面对生存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老婆孩子热炕头。在农村那个广阔天地里,忍饥挨饿。咬着冷山芋,喝着麦糁粥。肩扛扁担,手执大锹。风雨中走上独木桥,黑暗里穿行羊肠道。肆虐的蚊虫成千上万,恐怖的水蛇吐着信子,嗜血的蚂蝗紧叮着腿肚子。巨大的龙卷风离张棣华只有几步之遥。刷漆写对联,水中挖砖泥。因担势好看而定终身,有了元红而茫然不知所措。叔侄共考、师生同窗、奶着孩子上大学,分数高的先录上中专,分数低的后录大学,为转户口而将就入学,老师的学生成了老师的老师。丈夫满腹经纶,妻子目不识丁等等等等。晚辈们会瞪大疑惑的眼睛问:这些是真的吗?我要高声的告诉他们说,句句是实,绝无半句想像。本书中,44位作者的160篇文章、是对52个人的生命历程的全景式刻录,真实的再现,是一部家史、村史、校史、地方志,是真真切切的发生在中国大地上那个特殊年代的真真实实的事情。鉴于往事,资于治道。这本书具有极大的存史资政的价值。其次,在于她的思想性。“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尤其是当人年轻的时候。”52个人,在经历了12年艰难求学、寒窗苦读之后,面临高中毕业,准备参加高考,根据各自特长,平时成绩,填写了志愿草表。可是,一份推迟高考的通知,如当头棒喝,彻底粉碎了同学们的大学梦。1968年,他们手持一份没有照片的迟来的高中毕业证。农村的同学回农村。11月11日,城镇的同学插队下乡了。面对艰难的生存环境,面对繁重的体力劳动,他们毫不畏惧,绝无怨言。而是迎难而上,战天斗地,苦中作乐。栽秧割麦、挖墒罱泥,挑河工上工地。不落人后,勇往直前。1977年,恢复高考后,他们重拾久违的钢笔,翻开尘封的课本,11年半、12年、13年后才走进高校的大门。(在此之前也有个别同学被推荐上大学的)克服拖家带口的困难,与年轻人一起刻苦攻关。虽然失去了求知的黄金年龄段,但毕业后,在各条战线上爱岗敬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纵观52人,秉持善良诚信、勤劳俭朴、好学上进的优良传统,在单位上是好领导、好员工,在家庭里是好丈夫、好儿子,是贤妻良母。在学生面前是好老师,在老师面前是好学生。他们似一盏盏指路明灯,引导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积极进取、坚韧乐观、奋力前行!52个人为当代的人们、后辈子孙们树立了道德的高标,学习的榜样。这本书具有极大的教育感化的功能。再次,在于她的文学性。高教授及其同学们多才多艺,尤其在语言文字方面功底扎实,造诣颇深。在高教授的鼓动感化催促之下,人人行动,个个动笔,虽年逾古稀,但下笔有神。如:花立中写家贫凑学费“屋上抽瓦卖,内墙敲砖售”。严德明写父亲钻入水中,写自己是滑入水中。写水中挖泥,苦中偷乐:“春赏湖岸桃红柳绿,夏观湖面野菱片片,秋闻田野稻穗飘香。”语言是这样的整饬凝练,可见他们遣词造句、字斟句酌之功夫。再如:唐梅英写道:“伫立阳台,窗外青的草、绿的叶、红的花,像赶集似的聚拢在苗圃里,多彩的春天啊。”花立中《求学记》中写听到推迟高考的通知后:“12年寒窗就此终止,溱湖水依然平静,我们的思绪却波涛翻滚”。张棣华在《家乡的螺蛳》一文中说:“母亲炒的螺蛳别有风味,似乎比童年街上吃的还要香,原来螺蛳的汤液里融有母亲对女儿的怜爱”。这样带着温度的文字仿若归有光的《项脊轩记》、朱自清的《背影》。此外文中引用古典诗词俯拾皆是,不胜枚举。这本书具有极大的文学欣赏的价值。总之,《1966年我们读高三》凝聚了高教授及其同学们辛劳的汗水,浓缩了他们苦难的童年、艰难的少年岁月,困惑的青春、奋进的中年人生以及终有所成、精彩的晚年生活。是一本难得的优秀的纪实文学作品、一部启迪心灵、催人奋进的励志好教材。</h3> <h3>  三点感想缪锦国(记者、作家) 高泰东先生编著的厚厚的这本书《1966年我们读高三》,看过之后,感同身受,因为我也曾是一名知青,尽管是最后一批插队,仅有两年,属于上山下乡扫尾。那里描写的场景、心灵感受,至今未能忘却,镌刻心间。 读此书,我有三点感想:一是信念美好。高先生出此书,不为个人私利,是抱着留史的念头,为我们留下那段特有的记忆,更是留给后人的一份沉甸甸的史实。二是坚定执着。高先生萌此出书念头,据我所知,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迎难而上,全身心投入,十分难能可贵!三是终成正果。无论是莫砺锋的评价,还是施亚康的点赞,以及出席研讨会的诸位点评,都显得高端大气、中肯实在,极富哲理。此书的成功出版,不仅是姜堰及溱中的一件大事,更是众多老三届及知青命运沉浮的厚重纪实!我相信:历史将记住高泰东这个人! 2019.12.28</h3> <h3>  徐绕松 ( 姜堰区水云楼文学艺术协会副主席 ) 作为在座唯一的、正宗的溱潼人,我感谢这本《1966年我们读高三》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最辉煌岁月的溱潼中学最后一个班级的历史。他们在那个悲剧的岁月,没有消沉,没有停步,继续地在人生旅途中,奋力学习,奋力拼搏,留下了一篇篇人生的好文章。正是,我们写不出《史记》,但我们可以“记史”!</h3> <h3>  在长篇纪实文学《1966年我们读高三》研讨会上的答谢发言(2019.12.28)高泰东(作家,感动泰州十大人物,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诸位大家,你们的讲话各有特色,有分析,有哲理,很受用。最后我回应三点,千字文,时间在4分钟之内。 第一,岁末,姜堰区水云楼文学艺术协会主持搞了这样的活动,大家都很忙,诸位的到来,远的无锡、兴化,我很感动! 第二,这本书是集体创作,44个第一人称,8个第三人称(成书前后又走了3位),只注重“文学性和史实性”。我们既感恩那个时代的培养,又埋怨那个时代的荒唐。个人的恩怨事小,国家民族的事大,我们用我们群体的“不幸运”让后人警示,让后人珍惜。本书得到了南大莫砺锋教授、泰州施亚康部长、孙永年班主任以及曹学林局长、缪荣株书记、顾潇主席、陆明老师等许多人的大力支持以及在座各位的热切关注,这给了我不懈怠的力量。 第三,因为“耽误”,就全国而言,我们这届“名人”极少,我知道的仅两位。一是莫砺锋,当农民十年后成为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另一位是已故陈小鲁,他的出名不仅因其父陈毅元帅、岳父粟裕大将,更因为他65岁反思“文革”,公开《道歉信》,67岁回母校北京八中组织了道歉会。传奇人生常常是个体,但我们这一届的每个人,都有“传奇”经历,值得记载,留给后世。仅举两例。同班同学王家振1966年的高考志愿是天津大学,1977年考大学,却被中师录取,31岁的他成了原同班同学孙杰的学生,甚至成了原来学生乔木的学生,人生尴尬可想而知。这在社会百科全书的《红楼梦》里也没有,再伟大的小说家也设计不出这样的情节。而王明礼因为呼口号错了一个字丧命,真是“要‘命’的一个字”。因为值得记载,上海育才中学1966届高三(4)班出了未正式出版的《落叶缤纷》,选文多为佳作,但是全班47人中,仅18人撰文,4人至今失联,留给后世历史学家的价值受到限制。还有多少“落叶缤纷”半途而废不得而知。世界上最难的事,最容易成功,因为别人不做,你只要做出就是成功。纪录全班52人的人生,一个不少,至今只有我们这本书。什么是文学?创作这部书的切身体会是,文学就是挽留。《史记》挽留了那么多鲜活的生命,《红楼梦》挽留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史湘云,让他们青春万岁,纪实文学更是真真切切一点不虚构的挽留。中国人有浓厚的家国情怀,以致在生命的尽头还能写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的诗句。主持这本书,赞誉不少,吃苦、花钱、阻力全有,真后悔。转念想,如果到了生命尽头,此事未成,我会死不闭目。因为“王师北定中原日”是有盼头的,而“我手写我心”的纪实文学《1966年我们读高三》这本书,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1966届的几百万人都齐刷刷地老了。比如现在,我们同班52人就已走了11人,还有10人重病,实在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了。 谢谢大家,后会有期! </h3> <h3>  编辑:顾 潇 摄影:缪荣株 杨红珍 制作:杨红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