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象征着希望与团圆。对孩子而言,春节有着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是他们走近、了解、喜爱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契机。<br><br>只可惜春节正值寒假,那就让元旦成为我们共贺新年的日子吧!<br>新年,我们可以与孩子一起做什么呢?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除旧</font></b></h1> 扫尘的传统风俗 ,由来已久。民谣说:“二十四,扫尘日。”年尾廿三/廿四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南方称“扫屋”,北方叫“扫房”。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用青竹叶与柚子叶绑在杆上清扫屋顶天花、墙壁上的尘垢蛛网,谓之扫去“穷运”、“晦气” ,来年清吉。 教室也是孩子们每日共同生活的家园,了解完扫尘的风俗,孩子们都很愿意参与到打扫活动当中来。从清洁自己的小椅子、小柜子开始,孩子们拿起湿纸巾,全心投入地擦拭起来。在劳动中,孩子们体验着通过自己的努力擦去尘埃,期待迎接新年的到来。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布新</font></b></h1> 一番打扫后,教室窗明几净。迎新活动便紧跟着开展起来。传统的气球装饰外,孩子们也很希望能亲自参与到教室的布置中,一场民俗手工活动开始了: <b><font color="#ed2308">剪窗花</font></b><br>窗花是中国民间剪纸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大、最为普及的品种。分为“南北风格”,南方以“精致”为美,其特点是玲珑剔透;北方以朴实生动为美,其特点是天真浑厚。其他剪纸品种都是在窗花基础上发展与延伸。南北各地在春节期间都要贴窗花,以此达到装点环境、渲染气氛的目的,并寄托着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 老师拿出折纸和剪刀,在孩子们面前变起魔术。从最简单的对称剪开始,一次对折、两次对折、三次对折……陪伴孩子们发现窗花的神奇。自由探索后,总结孩子们经常出现的问题(如窗花怎么剪断了?或者没有改变对折后图形的形状,打开怎么还是方形的?)进行有针对性地解答和再尝试。几次后,孩子们都变成了巧手魔术师,在他们的一声声赞叹和欣喜背后,是一张张独一无二的窗花。 <b><font color="#ed2308">写福字</font></b><br>福印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孩子们对照“福”字,也展开了一次画“福”行动。虽然“福”这个字初见有些陌生,虽然他们写的、画的也许只有自己看得懂,但重要的并不是结果,而是他们在这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h3>写完后,孩子们小心翼翼把它们夹在了老师准备的挂绳上。整个新年活动的环境中无处不是孩子们自己的作品。</h3> <h3>在家长们的热心帮助下,教室焕然一新——</h3> <h3>几天的时间里,孩子们除旧、布新,感受周围环境的变化,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接新年的到来。</h3> <h3>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孩子们对“过年”的体验更加具体、生动,也对蕴含在这些具体活动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紧接着在寒假里,孩子们会和家人一起度过传统的中国年,他们也会带着幼儿园新年活动的温暖记忆,去体验更多的中国年俗活动,从中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h3> <b><font color="#ed2308">提前祝愿中二班的全体小朋友及家长朋友们<br>新年快乐,岁岁平安!</font></b><h3><b><font color="#ed2308">期待我们明日的相会❤️</font></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