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山高路远 (Live) - 谭维维</p><p>词:汪国真</p><p>曲:刘卓</p><p>呼喊是爆发的沉默</p><p>沉默是无声的召唤</p><p>不论激越</p><p>还是宁静</p><p>我祈求</p><p>只要不是平淡</p><p>如果远方呼喊我</p><p>我就走向远方</p><p>如果大山召唤我</p><p>我就走向大山</p><p>双脚磨破</p><p>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p><p>双手划烂</p><p>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p><p>没有比脚更长的路</p><p>没有比人更高的山</p><p>没有比脚更长的路</p><p>没有比人更高的山</p><p>如果远方呼喊我</p><p>我就走向远方</p><p>如果大山召唤我</p><p>我就走向大山</p><p>双脚磨破</p><p>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p><p>双手划烂</p><p>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p><p>没有比脚更长的路</p><p>没有比人更高的山</p><p>没有比脚更长的路</p><p>没有比人更高的山</p> <h3>赛事说明见下图。本土赛事,非官方,走亲民小众路线。我报名四次,参赛三次。2016年完赛60英里,那时候终点在东湖公园西门外,而不是笋岗村。2017年因故弃赛。去年和今年百英里。</h3> <h3>周五下午从市里过到东边约四十公里的大鹏新区葵涌街道。约着一起吃过晚饭,与重庆的三位跑友林子、亮哥、李劲松还有火马合影。</h3> <h3>那是2018年三月份的大鹏白斌一百越野。台上女子冠亚军不在,正好四位女神大家都因本次赛事认识,并建了小群。从左而又,重庆的林子、湖南的木子和贵州的吴盈、凯西。</h3> <h3>艾伦做的技术说明有点简单。风哥在选手问答环节应询给于了必要而坚定的补充。但后来发现好几个补给点位置相对去年移动较多,不便于往届选手查找,未能做必要说明和提醒,导致后来选手按照记忆找寻补给点而着急困惑。</h3> <h3>今年后半程局部优化,有的是由于修路原因,有的是覆盖到深圳所有十区光明区原因,有的是降低难度增加赛道体验感提高完赛率原因。本赛事完赛率低一直是大家津津乐道孜孜以求的永恒话题!</h3> <h3>技术说明会上播放了这个老牛——牛在旅途精心制作的视频。很棒!据说他还在宾馆休息,没来莅临会议,他曾对我说自己是半个工作人员。我信。他确实为比赛费了不少心思!</h3> <h3>12月21日周六清晨4:30发枪,我和火马住一起,提前一个小时起床,吃了昨晚准备的泡面、馒头、咸鸭蛋。穿戴好,拎着提前分好的30、60和终点三个换装包到出发点给支援者。到大街上有点凉,地是湿的,昨晚下过小雨,抬头看天,云不多,心想问题不大。</h3> <h3>我依然在队伍后面,刚上完厕所。去年是还在做最后的拉伸。</h3> <h3>谢谢顺溜专业级的摄像!</h3><h3>第一段一个人跑的,配速比去年快一分钟。越野赛第一段一般都是公路,就是要拉开距离,避免上山口拥堵。按照计划,我cp1打卡后没有停留,自己已带够了水。许多选手停下来在这里灌水,因为接下来是十六公里爬升一千五的三水线!</h3> <h3>下面是本次比赛的最终榜单,我们冲入黑夜,攀上高山,谁不为了找寻自己的归宿!如果时间可以倒流,还会那么义无反顾吗?深冬凌晨的小镇街市,只有坚定的脚步声,没人说话,如同上前线出征的勇士!</h3> <h3>单位的小帅哥陈哲豪小陈的突然出现很是意外,他说过来看看。他因为感冒弃赛了。替他惋惜。大清晨的赶过来,精神可嘉!</h3> <h3>他今年参加了莫干山70、梧桐3登、塘朗山小猫快跑、广州60、古丈50等,也很是勤快!</h3> <h3>从蝴蝶谷上,杂草齐腰深,看不见路。不过路标布的还可以。我与老牛不知何时相遇,就顺理成章,或顺其自然,结伴而行。接近火烧天,天蒙蒙亮,侧头看到云海,大呼惊奇,赶忙拍照。想着要是日出云海,金波浩淼,那就太壮观了!可惜,太阳一直没有露面,云太多,也有些雾气。这一段大约三公里多,应该是全程植被最密实的路段。</h3> <h3>回身东南向远眺深圳第二峰七娘山,正如站在家门口目送孩子远行的母亲,一动不动,久久不愿回去……</h3> <h3>第二赛段十六公里的三水线和牛在旅途(十二月十五日深马310pb)一路云海中有一着没一着聊,因为赛前也没说要一起走到哪,所以弹性策略。</h3> <h3>阿狸说这一张照片好有爱!</h3> <h3>去年是和老余结伴而行的,相同的位置,也许是相同的摄影志愿者吧,还有相同的云海!</h3> <h3>志愿者很热情,照了一路合影!</h3> <h3>蝴蝶谷近火烧天拉练照片。</h3> <h3>夏天三人火烧天拉练,右边是咖啡老哥。</h3> <h3>我在照了下面这副照片后稍等了会儿老牛,我们把我保温杯里的热姜茶分着喝完了。回望三水线,一会儿群山大雾弥漫,正当你遗憾忧愁时,侧头望去,又见雾散云海现!太阳一直不露脸,温度事宜,地面干湿正好,不粘不滑不起尘,跑起来太舒服了!我想很多本地选手一不小心就会创造自己三水线最快穿越记录了!</h3> <h3>置身云海,漫步山野,是选手们的幸事。可遇而不可求,只能说天佑UTSZ!五届好天气,连续两届遇到云海。</h3> <h3>从新疆大老远赶来的汪老师,写的赛记严谨细致,赛前备足了功课。我也希望自己退休后家庭闲暇之余可以继续从事点自己的爱好,健康快乐奔跑。</h3><h3>还有来自香港的陈志健阿伯,本次坚持完赛,老当益壮!总排名第十三,男子第十一,! </h3> <h3>老牛在近好汉坡渐渐降速,我没太留意,想他可能有些啥特别的安排,就没再等。我在下山路包括去补给站的公路上超越了好几位选手,包括亮哥,今天状态明显可以,比去年好的多,天气也远没去年热。去年我和老余还在出山口的小河里洗了腿脚(那也是我计划中的),今年径直奔跑下去。去年小河边的谈笑声、流水声仿佛依然环绕于耳。今年深圳好久没下过像样的雨了,河流湖泊几近干涸!</h3><h3>金龟村的补给尽管稍逊去年,但依然很给力!有几个小学生跟着大人志愿者参与进来,兴奋地在路口迎接选手,边喊着来了来了,边陪着跑步入站!</h3><h3></h3> <h3>赛后一周,同事在马峦山上拍的梅花。这个时节,马峦山上赏梅成了市民出行热点。</h3> <h3>马峦山一路下到半山腰的绿道,经过了著名的巨石坡,很是刺激。马峦山脊视野开阔,可回头东望来时的三水线,左侧南边是半山腰的水库和更远处的梅沙海湾,右手群山成片,而抬头看东南远方,隐约可见尖尖的梅沙尖,如同路标一般召唤着健儿们的到来!</h3> <h3>几公里的水泥绿道跑是我的强项,甩开双腿快步前进,在马峦山还一同纠缠的四五位选手,很快就拉开了距离。后面在没有遇到。</h3> <h3>马峦山一个偏僻的补给站竟然东西不少,志愿者热情招呼。我也只喝了两杯可乐,拿了几块软糖,基本没咋停留。</h3> <h3>之前在艾伦(后面中间那位高个帅哥,为赛事忙前忙后)的组织下,大家拉练大梅沙到梧桐山段。</h3><h3>大梅沙我在换装点隔壁的沙县小吃点了碗大份云吞,吃的还算可以,这一碗是全程最硬实的补给了。现在想起来后悔,后面没有好好留时间吃饭,特别是在经过东门闹市区或笋岗村那里,有道是磨刀不误砍柴工!人紧张或亢奋状态下,加之又疲惫,脑子会顾此失彼。</h3> <h3>大梅沙出站的60英里组领先集团,都是绝对高手,轻松打破了赛道记录!</h3> <h3>穿黄衣服的选手老伍我们在上蝴蝶谷的时候走过一段,他说是第一次参加百公里,以前参加过五十公里。来自江门,我当时听成了厦门。马峦山又遇到了,挺快。女选手是本次全程组亚军来自大连的冬淼,听老牛说去年在梅林一村退赛,本次强势复仇!在三水线看装束我以为是日本选手,连忙招呼老牛让路。大家三水线马峦山互有超越,直到环湖水泥绿道,自己径直奔走了,后面再没遇到。在三水线还聊了去年出谭仙庙上梧桐山的路上遇到,她胃不好,喝了口我在谭仙庙补给点用保温杯灌的热姜茶,只一口。我说,味道不好吧,因为志愿者好心给里面加了盐。我还问她是否带了药,她说带了。老余胃也不好,随身带着药。</h3> <h3>重庆的林子说,出大梅沙就和亮哥一起了,直到笋岗村。祝贺她获得60英里组冠军,姜还是老的辣,不虚此行!尽管刚背靠背组织并参加了家乡的照母山12小时环山公路跑,和亮哥还没完全恢复状态。</h3> <h3>第五赛段上梅沙尖前的水泥上坡路上遇到辉煌大神,后面转台阶,并肩前行了一段(他是唯一五届UTSZ参赛选手,加上本次,连续三届百英里完赛!他十一月底刚三峡168封神和上周末深马归来,还没完全恢复)。乌蒙330和450完赛选手,深圳越野的一面旗帜和青年标兵!耐力超群,只要他愿意,我从来不怀疑他能完赛!</h3> <h3>梅沙尖坐落于盐田区,最高峰海拔753米,是深圳的第三高峰。</h3> <h3>梅沙尖西南望半山腰的三洲田水库和雄伟的深圳第一峰梧桐山!</h3> <h3>三洲田水库大坝。刚下山时,北侧坝头值守的两名宝安用略带惊奇的眼神注视着我,还说句啥话。我没听清楚,随口应了声边跑远了。后来听说还真有选手跑错方向,让宝安叫住了。经常有越野拉练的或徒步的驴友,但带着号码簿并着急忙慌的很少见,所以他们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兴趣。</h3> <h3>这个补给点从原来的绿道口前移了近两公里,真的到庙门口了。前移好,且在赛道边,好找。后面几个后移了,就苦恼了老选手,该出现时不出现。</h3> <h3>谭仙庙的鸡蛋西红柿软面还有姜茶依然还是去年的那个味,我连吃三碗(去年夜晚到达,这次终于看清了煮面大师傅本人)。</h3> <h3>谭仙庙出站,正好路过的一行三位徒步驴友中的一位大哥热情地陪我跑了两三公里,直到梧桐山西坑登山口。我们聊户外聊跑步越野聊还有工作,世界很小,竟然是老家人。</h3> <h3>大梧桐山顶的志愿者们。</h3> <h3>全程领先了一百三十多公里,在羊台山登山时迷路,遗憾退赛的日本高手!</h3> <h3>紧随其后的松教授,本地选手,实力了得。</h3> <h3>日本军团,阵容强大!</h3> <h3>女子第一深圳的阿狸和最终男子第三成都的元芳也拍马赶到。</h3> <h3>火马在思考人生,越野哲学家,赛记金句频出,让人刮目相看,这一年拉练参赛,也是保持了一贯的风格。他去年是百公里冠军,害的我和老余在后面整整追了一百公里不见人影。这次在快到梅沙街道的下坡超过了他,快五十公里了,比去年更快。我在梅沙卡点换装和吃饭用了三十几分钟,出站正好看见他也拎着瓶啤酒边走边喝,甚是潇洒。后来从赛记得知,这是第二瓶了!好补给啊!我感叹了声,径直跑走了,后面再没遇到。</h3> <h3>老牛在顽强坚持,后来得知,出了不小的状况,胃不好的老毛病又犯了,后来得知,还老要上厕所,肯定完全没了节奏。</h3> <h3>依然坚强而乐观,这条赛道,说最熟悉的人,除了风哥,可能就算老牛了!</h3> <h3>老卢看起来状态不错,但关门时间很紧了!好几次从外地赶来一个人拉练,也是下了一番功夫。</h3> <h3>林子说无穷无尽的台阶,但登顶,和亮哥都看起来神清气爽,年轻二十岁!只可惜,晚上欣赏不到深圳第一峰的壮丽美景!</h3> <h3>我是傍晚登顶的,因为路熟,不想取下背包拿出头灯,也还看的见。下好汉坡和北坡,尽管天更黑了,我也没拿,一是路熟悉,二是北坡柏油路宽,借着夜色,一点问题没有。我基本匀速跑一口气下到牌坊,八公里。拉练的时候有很多次我都想自己比赛的时候这个赛段会是什么状态,已经七十多公里了,如果能够轻松地跑下山去,多好啊,如同拉练一样。本次比赛,我欣喜地发现,接近这个愿望了。2016年第一次参加,我就是和另一位选手走下去的,跑不动了。六七点,下山的游客不少,北坡山路络绎不绝,有的打着手电。</h3> <h3>拉练照片</h3> <h3>山顶志愿者呈吉帅哥的作品,专业级!</h3> <h3>我按照计划,在这个点附近的水龙头冲洗腿脚洗漱整理用了十五分钟,只吃了根香蕉就走了。想着即将进城。尽管知道有路灯,还是带上了头灯。</h3> <h3>去年是晚上约十一点到的,补给点在牌坊内侧。今年是七点半左右就到了。</h3> <h3>大梧桐山拉练。国明还有小杨(雪儿)。她也是位很热情的志愿者,不管是布标还是收标。今年她说在东湖绿道巡视路线和挂标,问我要啥东西不。我想了想,让她准备瓶红牛,自己就不去商店了,耽搁时间。按照去年的时间说,大概十一点左右到,约了进东湖公园小坡的小牌坊,那里灯亮。结果今年提前的太早,我也买来得及告诉她,从梧桐山大牌坊打卡后一路跑过去时,我就想,可能遇不到她了。结果很幸运,绿道上泛黄的路灯中,她骑着自行车迎面而过。我们都很突然,来不及反应。我高声说,不要了。因为我估计她还没来得及准备,就不用麻烦了。她后来说,委托另一个女志愿者在后面小牌坊那里等着我给,结果还是错过了。还好,留给火马了。谢谢她们。</h3> <h3>去年的记忆历历在目,只是我好久一个人前行了,习惯了黑夜中的奔跑,跑友把这叫“黑练”。因为白天没时间,周六晚成了最好也是唯一的选择,周日还不耽搁,该干啥干啥。跑个步其实不容易,都是被逼出来的。</h3><h3>想想一个人,跑步五年,越野入坑四年半,从最初的平湖山20公里越野,逐渐增加距离,一路坚持了下来,其实时间也不长。以前睡眠不好,这一点,爸爸最清楚,许多年前的高考复习,还买脑心舒之类,带我四处求医。跑步以来,基本好了,平常也没啥病,一年也难得有一次感冒,见点药就好。跑步让人身心健康!更加的沉稳和包容,想的细看的开。所以没有理由不坚持下去。</h3> <h3>十四公里的绿道加城市道路,我的速度和去年差不多,以自己最舒服的配速前进,不与谁争,我很庆幸自己一个人,可以自由地安排。去年与国明分开后,我一个人,这一段超越了好几位选手。路太熟了,哪里拐弯哪里起伏还有多远,昏黄的路灯下,稳步前进,融入城市的怀抱!离家也越来越近了,我仿佛可以感受到此刻家人在干什么说什么,而他(她)们却全然不知。我悄悄经过经过经过,然后毅然远去远去远去……为了明天更早地归来!</h3><h3>章光101打卡点无意吃到了摆在外面桌子上盒子里装的小点心,像月饼那种,我感觉好吃,就对志愿者说多吃点,连吃了四五块。也许是因为这次无意的意外补给,导致我在后面闹市区没停留好好补给。后来想想,还是要认真吃点东西的。</h3> <h3>六十英里一百公里亚军和季军,冠军呢?本次赛事男子该组别实力超群,成绩含金量高!</h3> <h3>去年是近一点到的,今年是近十点。阿狸和元芳在吃泡面,我坐在地上收拾自己的换装包。这里还和去年一样,光线不太好,我不知道为什么。一碗泡面很快把汤喝完了,面没吃几口。手机利用插线板赶紧充会儿电。我在帐篷里躺了有十分钟,我给风哥说,睡不着,只是让脑子安静安静。</h3><h3>银湖后山新线路老牛带着我走过两三次,我和火马也走过,已算很熟悉了。但毕竟这一段驴友走的少,稍显荒凉,所以一想起一个人要通过这里,心里难免还是有些抵触和不快。黑夜中谁不希望有和得来的跑友一起前行。所以我不时想起老牛,有他在,闭着眼睛都不会走丢。</h3> <h3>下面是去年笋岗村离开时的合影,我在后面方便面刚泡好,结果边走边吃。一行人用了后半夜六七个小时才从笋岗村老路到梅林一村。本次线路优化从鸡公山到银湖后山,靠近市区,一路沿着山脊西行,左手边是灯火通明的市区,山脚下是东西交通干线北环线,凉风徐徐,视野开阔。右手边是黑黢黢的鸡公山,不愿意回想去年的艰辛。在这一段,我偶尔看到了前面的头灯,几十米远,我想应该是阿狸和元芳。我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稳步前进。<br></h3><h3>银湖后山出山前又要拐进去爬一段果园山,狗叫声此起彼伏,地上沟渠坑口暗布,两旁杂草树枝茂密,窄窄的赛道还七拐八拐,尽管后来苗哥说布了上次百个路标,但个别地方还是不得不停下来用轨迹确认。在这种险恶路段,人对迷路越发敏感和惊恐。迷了就完了,回不来了。大半夜的,犬吠中,我突然发现前面有晃动的灯光,这个反应是选手,又不像,当时我正好确认路线,带着头灯东张西望。“干啥呢?!”那声音吓了我一跳。“比赛呢!”原来是果农在赛道边的水龙头那里洗东西,打着手电。我赶紧离去。老农估计也是被吓了一跳。</h3> <h3>拉练照片,除了老牛和辉煌,还有乐栽苗哥(124公里长岭陂补给站负责人)和香港的阿文(本次全程组完赛)。</h3> <h3>这次拉练在出山口附近台阶上遇到的金冠王蛇,擀面杖粗,大家都吓了一身冷汗!</h3> <h3>梅林后山拉练照片,徒步的两个靓妹帮忙照的。115公里处的梅林一村打卡点,让志愿者打了热水,啥都不想吃。往嘴里塞了几口什么糕点。本次比赛,胃口没有去年好。银狐后山和梅林后山正好是晚上通过,基本前进一公里,停下来喝两口热水顺便喘口气,稍微烫烫的那种,不是温水,感觉很是美味。</h3><h3>出山口直接上二号绿道右拐西行四五公里就到补给站。粗面石板路,一块块石板之间还有很大缝隙那种,脚底不舒服。我就快走,跑步起来了。看到一个选手朝相反方向跑来,口中不住地念叨错了错了。发现是元芳,我说没问题。他说他的导航是那边。我看他很执意东行,就着急地大声对他喊,跟我走,我路熟,是本地手选手!一会儿,他折回来,说手机快没电了,打了救援电话。我说他的导航有问题。但他还是将信将疑。不久黑夜中遇到了救援人员,定睛一看是乐载苗哥!我开始不知道,问,你怎么在这里?!他说,有选手迷路了,他从长岭陂赶过来!随后他俩先跑下去了,我后面一个人快走。</h3><h3>长岭陂乐载苗哥在这里,感觉很是亲切。喝了碗他亲手家里煲的鸡汤,吃了点泡面,还是没吃多少,把汤喝完了。元芳还是先我出站。我在这里坐了有十分钟,想着去王京坑能吃饭合口的早餐吧。清晨五点半了,阴天,很黑。苗哥送我到过了五号地铁线高架下的大路口,我说路熟,就走了。可以慢跑,走跑结合,八公里,用了不到一小时多点。感觉需要缓缓。去年在这一段遇到低谷期,走都不想走,坐在路沿上,用了两个小时。期间又遇到元芳,我很惊奇,他说不想走了。估计和我去年一样。</h3> <h3>去年姜站长的打卡记录。</h3> <h3>这个打卡点是133公里,上羊台山前非常重要的补给点,补给依然很多,与众不同。去年的姜万素在这里负责,好吃的东西很多,都是别的站没有的,很多东西如同私补,我终于缓了过来。今年天正好亮,周边有很多卖早餐的。一次拉练到这儿也正好是早点时间,吃到了美味的小笼包子和不错的稀饭。这次我选择了葱油煎饼和韭菜鸡蛋盒子。尽管没想象的好吃,但还是勉强吃了两个韭菜鸡蛋盒子。不太大。葱油饼咬了两口。都没有市区的好吃。后到的元芳吃了碗太子米线,自热那种,赞助产品。我后悔,当时也应该尝尝,也许合口味。我先出的站。在拐弯的一条小溪洗脚和腿地时候,元芳快速上来了。后面我们再没相见,记得在石板路迷路的时候他就说此次来就是想进前三的,所以当时很沮丧。祝贺他,最后如愿获得了季军!因为前面日本选手有各种原因退赛的,好像是两位。所以,长距离越野,不可预知因素太多,不必在乎一时一段的得失排名,只要沿着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行,也许会在终点收获意外的惊喜!所以,不要轻易放弃!</h3> <h3>羊台山游客不少,太阳出来了一会儿,有点热。爬山的时候远处有薄雾,能见度不好,影响了风景。</h3> <h3>稍早一次和火马拉练老路,晚上遇到突如其来的大暴雨,在山上的游客休息站困了两小时。老路的杂草荆棘不亚于蝴蝶谷。</h3> <h3>其后另一次拉练的时候天气好很多,苗哥和阿文带着第一次走新线路,惊喜连连,风景很美,赛道两侧的大石头也很别致。</h3> <h3>最爱笑的志愿者自由飞翔,你看他的笑多么灿烂!我很惊奇他会在这里,两个爷们,补给点补给品稍显简陋。全马破三,刚在三峡108公里组封神!深圳市献血杰出青年,令人敬佩,跑者大爱!有一次拉练,我们一起在梧桐山牌坊辞别从葵涌一路过来后下撤的辉煌,清晨沿着东湖绿道赛段往市区前行,他几乎与每一位相遇的晨跑者打招呼“早上好!”并面带灿烂的微笑,十公里下来,说了不下五十次!好积极乐观的青年人!</h3><h3>盛情难却,我喝了几口鸡汤。他们说宝安通过摄像头发现他们,说森林防火,不让取火加热了。我说鸡汤留给后面的选手,走前拿了个大苹果,边走边吃,还不小心掉在地上了,甚是可惜。差不多算午饭了吧。</h3> <h3>黄蜂岭站全家福</h3> <h3>已是周日中午约十一点了,偶然看到娃他妈发短信问是否可以在家吃午饭,那时我正在黄蜂岭赶往宝山园倒数第二个赛段,因为只有二十公里的路,就回复说晚饭可以!心想比个赛不容易,家务活还得带着。从爬羊台山我就基本可以预计结束时间了,争取在下午三点左右到达,这样五点到家可以准备晚饭。实际我是两点到达的,洗澡收拾包,公交转两趟地铁,到家也五点了。终点太偏僻了。再累也得做晚饭,这是离家两天参赛的条件,局外人不清楚,累只有自己清楚。</h3> <h3>这是去年石岩街道五公里的路跑,接站的小哥骑着自行车在后面,也许是惊奇于我的体力,所以掏出手机跟拍。我全然不知,挺危险的,也不知他是如何骑车还能拍摄,那段路上车流量很大。</h3><h3>这次不行了,走跑结合,还停下来脱鞋袜看脚,脚趾间磨了好几个水泡,难怪感觉痒痒的。</h3><h3>宝山园补给点又后移了有一公里,到村口了。一群村民围在补给点,关注着到来的选手。志愿者邀请我坐下来喝茶,刚跑泡的,颜色浓郁。淳朴的盛情难却,但我很难下蹲坐那橙子,双腿乳酸堆积,小心翼翼,还是一屁股把塑料小凳压坏了!在这里喝了好几杯茶,口感不错。</h3><h3>出站过好几片菜地,拐弯上坡经过一个很大的吃喝玩住游乐服务农场时,一位选手超越了我,上坡还小跑,我现先是一惊。但叫他侧过头来说了句啥,我礼节性挥了挥手,开始我没听懂,以为是日语,所以没应答。回过神来原来说的是“Nice to meet you!”我应该回应说“Nice to meet you too!”。可惜他已经走远了。是后来的第四名,来自日本的MORITA RYOHEI友人,祝贺他!从后来选手成绩看,在追上我之前,他确实好久在赛道上没遇到人了!</h3> <h3>老牛拉练拍的本赛段巨石,终于亲眼看到了!凤凰山新线路大部分是碎石子路面,下坡很滑,反反复复,上上下下,感觉没老线路体验好。临近尾声了,这样的路面,也是很费劲和无奈,自己抱怨了一路。原来以为优化后基本没啥爬升了,基本是平路。老牛也是没给我说清楚。自己一直没机会拉练这一段。熟悉了,心态就会不一样。山脊上还遇到了一伙户外宿营的游客,人不少,有的在打牌,有的在吊床上游荡,有的在看书,有的在收拾食品,有的在盯着我看心想“吃饱了撑的”。</h3> <h3>临近下山有几处美景,我也懒得停下欣赏,期待早点结束比赛,早点回家。最后几公里也不用保留了,跑的还算快。越过库区越过菜地越过斑马线冲向🏁!</h3> <h3>祝贺每一位完赛选手,以及收获了宝贵经验的所有选手!下撤不是失败,有的路需要反复走,有的事需要反复干,方能水到渠成!祝大家新年行好运!</h3> <h3>《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br></h3> <h3>活到老跑到老学到老!讲原则,讲道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