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熟了

雷韫良纪实摄影

<h3>9月,川西的壮美秋色刚刚拉开帷幕,而藏乡的田野里却已渐次染上暖暖的色彩,青稞的金黄成为这一时节的主调,空气中处处弥漫着沁人心脾成熟青稞的醇香。此时的田园开始热闹了起来,藏乡进入青稞收割的大忙时节。</h3> <h3>青稞在青藏高原上约有3500年的种植历史,从物质延伸到精神层面,在藏域高原上形成了内涵丰富、极具民族特色的青稞文化内涵。</h3> <h3>去往稻城县途中的色拉乡,远远看到蓝天下,青山脚,一群藏民在热气腾腾的抢收青稞,在高原特有的纯净幕景映衬下,像一幅油画,不由的被深深吸引。机械化的收割,在这大山的间隙自然随处开垦耕种的高原完全没有用武之地,藏民依然自顾自顺延着祖先最原始的人割镰收的方式,印迹着农耕文化的原生态景象。</h3> <h3>我先前没有遇见过收割青稞的场景,此时,看到藏族妇女们穿着藏袍、穿戴着得体的服饰,熟练地挥动弯镰收割青稞。那如波浪般起伏的身姿和甩捆青稞的动作都很有画面感。这样的场景,即使是过客般匆匆行摄,也情不自禁记录下这极其有意义的稀罕场景。</h3> <h3>&nbsp;在麦浪铺展的海洋里,藏族同袍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上演着丰收喜悦的主题曲。这个只有十几户藏民村落倾村出动联合转场收割。村民沿袭着农业互助合作的传统习俗,从村子一头的青稞地开始,一片连着一片一家挨着一家集体收割。劳作中,自然而然根据体力、耐力、能力、年龄和技能,各有分工。割麦的村民排成一列,一遍过去,随着镰刀挥舞急速起落间,只听“唰唰唰”的割麦声,一大片青稞就齐刷刷的被收割打捆,一垛垛整齐有序的摆放在田园,动作连贯娴熟一气呵成。随后就有村民将散落垒放田间的青稞捆装上拖拉机或背回家中晾晒。这样规模的劳动场景虽繁忙却井然有序。只消一顿饭功夫,一大片青稞就抢收完毕,村民又转场下一片青稞地。</h3> <h3>看到这样原生态的秋收,仿佛又回到从前农业合作社的农耕生产年代。亦展现出藏族人民在面对特定地域自然生态环境时,人类和谐共荣的农耕文化的博大包容,这样的生存方式里有一种仪式感、一种生活态度和代代相承历史的叙述。望着在青稞地里辛勤劳作的藏族村民忙碌却挂着喜悦的笑脸,我不由肃然起敬起来,饱含有对自然、对劳动、对生存的敬畏和尊重。</h3> <h3>同西藏、青海等地一样,四川甘孜也有着大面积的青稞种植,每年9月下旬,这里的藏族百姓也进入了青稞收获的季节,青稞成熟的金黄也自然成为美丽川西的主色调。</h3> <h3>稻城县色拉乡波瓦村村民收割青稞的劳动场景。晨光映衬着女人们美丽的身影,她们排列有序,沿用着原始的收割方法,动作娴熟。在金黄色的麦田里,洒脱的挥舞、线条的韵律、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交织绘就成一幅优美的田园画卷。</h3> <h3>看到有汉族兄弟给他们拍照,一位小伙竟情不自禁唱起了藏歌,虽然我们听不懂歌词,但从那天籁般的歌喉和愉悦的笑脸中分明感受到村民对丰收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愿景。</h3> <h3>她们分工明确,采割和捆绑一并进行。</h3> <h3>大妈捆绑的动作娴熟,宛若锅庄舞蹈,干练而厚实。</h3> <h3>捆绑完成顺手一扔,洒脱而富有灵动的戏曲画面。</h3> <h3>甩开的麦秆犹如五线谱,奏唱着热烈奔放的劳动欢歌。大妈在收获,更像在创造艺术。</h3> <h3>打捆时需要不停转动,青稞捆在姑娘手中翻飞,梦幻而浪漫。</h3> <h3>装车也是技术活,站在车上的小伙子毫不马虎。</h3> <h3>将青稞背回家,搭在青稞架上,在太阳下凉晒很长时间,自然风干后再脱粒归仓,这是最原始的生产方式。村民们背着青稞仿佛一首远古的藏族歌谣,悠远而沧桑。</h3> <h3>当我们按动快门意犹未尽时,一片青稞田已收割完毕,领队的大妈又指向了另一田间。</h3> <h3>公路上的大巴与小车从载满青稞的拖拉机旁飞驰而过,相信这种扑面而来的现代气息也必将带给高原更多的吉祥与变迁!</h3> <h3>创作:雷韫良 2019.12</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