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第三章 童趣篇</b></h1><h1><b> 一、喂蚂蚁</b></h1><h1><b> 黄师黄师马马,请你们家(读ga)公家婆(外公外婆)来吃嘎嘎(肉),抬的抬的轿轿,骑的骑的马马……</b></h1><h1><b> 相信,很多在乡村生活过的人,都记得这首童谣吧。</b></h1><h1><b> 小时候,我和小伙伴经常在屋边墙角喂蚂蚁。我们把捉到的蜻蜓撕成几块(当时不觉得,现在感到好残忍),或者捉一只肉肉的小虫(要活的),扔在蚂蚁活动的地方就行了。通常,蚂蚁的大部队都在巢穴里,出来溜达的是“侦察兵”。“侦察兵”发现食物后,保持警惕,先是离得稍远观察一下。它感觉没有危险,就慢慢靠近,用触角碰一下,嗯,是好吃的。“侦察兵”迅速赶回巢穴搬救兵,要是晚了,有可能被别的蚁群抢走了。如果有两只蚂蚁,就会留一只呆在原地,它可不是懒虫,为了要看守住食物。</b></h1><h1><b> 不一会,蚂蚁的大部队浩浩荡荡出来了,排成一字长蛇阵。大约10只蚂蚁就有一个带队的“班长”,特征是个头大一些,特别是头部,很容易识别。</b></h1><h1><b> 虽然蚂蚁个头小,但是它们数量多,真的是“人多力量大”,能够搬动比它们体积大很多的食物。它们分工明确,根据食物的大小,分成几个或者几十个小队。有的抬起蜻蜓的头部,有的举起蜻蜓的尾巴,有的拉动蜻蜓的身体,大家同心协力,把蜻蜓搬回洞里面储存起来。如果遇到的食物体积太大,蚂蚁洞进不去,它们就在现场把食物分割成几块,工具就是它们的嘴。</b></h1><h1><b> 如果蚂蚁遇到活的昆虫(一般是受伤了的昆虫),蚁群和虫子搏斗的场面那才叫惊心动魄。首先是几只勇敢的蚂蚁冲在前面,咬住虫子,虫子痛得遭不住,就拼命打滚,企图摆脱蚂蚁或者压死它们。这几只蚂蚁坚决不松口,随便你怎么折腾,其他的蚂蚁一拥而上。虫子知道大事不好,垂死挣扎,蚂蚁也不可能放弃嘴边的食物,更多的蚂蚁往前冲。最后是体积超过蚂蚁几十倍的虫子被咬死,成为了蚁群的食粮。</b></h1><h1><b> 蚂蚁是要分群的,好比人一样,你是这个“国家”,我是那个“国家”。我和小伙伴作过试验,把正在搬运食物的蚂蚁捉住,然后混合到别的蚁群里,马上就会引发“战争”。</b></h1> <h1><b> 二、捉蜻蜓</b></h1><h1><b> 捉蜻蜓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蜘蛛网粘,另一种是徒手捉。</b></h1><h1><b> 首先介绍第一种。找一根竹棍,长短粗细不论,只要自己用着顺手就行。在竹棍的末端插入一根软软的枝条,什么材料都行,围成一个圆形或者椭圆形。接着,去房前屋后寻找新鲜的蜘蛛网,把蜘蛛网的丝粘在圆形枝条内。为什么要新鲜蜘蛛网,因为它的粘性好。怎么识别蜘蛛网的新鲜程度?简单,新鲜的蜘蛛网,颜色发白发亮,没有破损和杂物,上面也没有被粘住的昆虫。</b></h1><h1><b> 这个简易的粘网做好了,来到蜻蜓多的地方,直接把网伸过去,只要粘住蜻蜓身体的一部分,它就跑不掉了。如果运气好,遇到蜻蜓成群结队飞行,有可能同时粘住好几只。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也容易得手。</b></h1><h1><b> 我比较喜欢第二种方法,就是徒手捉蜻蜓。看到一只漂亮的蜻蜓,我就会放慢脚步,屏住呼吸,小心翼翼,一步步靠近,就像深夜的小偷。如果,附近有人经过,我会轻轻“嘘” 一声,或者打个手势,让他停一下或者绕着走。蜻蜓有时候好像发现了我,飞走了 。我不慌不忙,呆在原地一动不动,那怕夏天的太阳火辣辣照在身上。我知道蜻蜓的习性,它在附近盘旋一圈,回到原来的位置停下,翅膀平展,就像一架小飞机。我的位置离蜻蜓很近了,就停下脚步,慢慢的伸出右手,一点点一点点向蜻蜓伸去,如果,蜻蜓动了一下,我也保持不动。近了,更近了,我的手指马上就要触到蜻蜓的翅膀了。食指在上,大拇指在下,轻轻一捏,哈哈,捉住了。这种方法都是抓蜻蜓的翅膀,因为蜻蜓的翅膀又薄又宽,容易抓,其他部位不容易抓,还会让蜻蜓受伤。</b></h1><h1><b> 捉到蜻蜓后,我会仔仔细细欣赏一番我的“小俘虏”,它的头部好像宝石闪闪发光,翅膀透明上面有纹路,长长的尾巴分成好几个小节。接着,我会拿蜻蜓去喂蚂蚁,或者把它的尾巴去掉一部分,再插入一根小草,看它在空中飞得偏偏倒倒的。</b></h1><h1><b> 我和小伙伴听人说,蜻蜓是天上的菩萨喂的鸡,不能捉,捉了会肚子疼。这可能是某个大人逗小孩玩的,我们都不相信,照捉不误。</b></h1><h1><b> 我们把绿色的蜻蜓叫“军长”,灰色的叫“师长”,红色的叫“旅长”,黄色的叫“团长”。</b></h1><h1><b> 有一种小蜻蜓,身体纤细柔弱,两个眼睛在头部左右,飞行能力不强,好像弱不禁风的病美人。它们休息时,翅膀竖立在肩上,和别的蜻蜓不一样。它们主要生活在小溪边,在村庄附近看不见。现在,我知道,它们是“蟌”(读chong)。</b></h1><h1><b> 还有一种大蜻蜓,体型比一般蜻蜓大,平常很少看到在空中飞行。也许是它们飞得高或者飞的快,我没有看到吧,毕竟,它们身体更强壮,翅膀更宽大。不过,我和小伙伴知道在什么地方能够捉住它们。小伙伴余翔,他家的屋后的土壁上,会有这种大蜻蜓在休息,我和几个小伙伴去捉过。现在,我知道这才是蜻蜓里的“蜓”,一般的都是“蜻”。</b></h1><h1><b> 后来,我发现蜻蜓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睡觉时感觉迟钝,很容易捕捉。夏天的早晨和黄昏,在小村庄附近的植物上,能够看到一些蜻蜓正在沉睡。这时候的它们,一动不动,和平常警惕性很高的蜻蜓大相径庭,捉它们易如反掌,一会就可以捉到几只。因为太过容易,我反而没有成功的喜悦。其实,人世间好多事情都是如此。</b></h1><h1><b> </b></h1><h1><br></h1> <h1><b> 三、钓青蛙</b></h1><h1><b> 对,是钓青蛙,不是钓鱼。钓青蛙是很多农村小孩都玩过的游戏。</b></h1><h1><b> 春天,青蛙的卵就像一片黑芝麻,漂浮在水面。过不了几天,这些“黑芝麻”就会变成小蝌蚪,就像一个个黑色的逗号。一开始,它们很胆小,聚集在一起,后来慢慢长大,才各奔东西。再后来,它们陆续长出四条腿,同时,身体的颜色渐渐变成绿色,还拖着个小尾巴。最后,小尾巴消失,就成了大家熟悉的青蛙。</b></h1><h1><b> 钓青蛙是在夏天,水稻还没有成熟时。所需工具很简单,随手找一根棍子,竹的木的都可以,再用一根线(一般是铺盖线,妈妈缝被子的,那时候没有发明被套)系在棍子末端,就可以出发了。慢着!不需要诱饵吗?比如说钓鱼的蚯蚓。说到诱饵,如果你愿意,可以提前准备蚯蚓(或者捉一只蜻蜓);如果你觉得麻烦,可以就地取材,就在路边摘一朵南瓜花或者丝瓜花,系在铺盖线上就行了。</b></h1><h1><b> 我和小伙伴(有时候是一个人)走在田埂上,听到哪里青蛙的叫声密集或者响亮,就往哪里走。到了地方,把棍子伸向稻田上方,让线从水稻之间的缝隙落下去,同时轻轻的上下抖动,以引诱青蛙前来。青蛙的视力很好,看见不停运动的物体,以为是昆虫,就会游过来。青蛙的弹跳能力同样很棒,只听见“噗”的一声,同时右手感觉棍子被拉扯了一下。说时迟那时快,右手迅速抬高棍子并且向身体一侧移动,左手赶紧伸出去捉住青蛙。这时候的心情是很激动、很兴奋的,和猎人捕获猎物一样吧。</b></h1><h1><b> 捉青蛙一定要快,因为和钓鱼不同,线上没有钩,稍微慢一点,手里的青蛙就会溜之大吉。水稻很茂盛,看不到青蛙游过来,也看不到它一跃而起的动作。只有凭借耳朵,听到“噗”的一声,赶紧收杆 (手里的棍子)。</b></h1><h1><b> 如果捉到的青蛙多了,别的小伙伴会带回家“打牙祭”――就是弄来吃。我的妈妈每天都很忙,她才没时间弄这个。我一般都是把青蛙玩一会,就放了,或者送给别人。</b></h1><h3><b><br></b></h3><h3><b><br></b></h3> <h1><b> 四、掏鸟窝</b></h1><h1><b> 乡村鸟儿很多,最常见的是麻雀。春天,麻雀在屋檐边进进出出忙个不停,嘴里也不得空,衔着羽毛或者干草,那就是在构筑它们甜蜜的“爱巢”了,好比人要结婚首先要买房子一样。其实,鸟儿筑巢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后代――卵要在窝里孵化,小鸟不能飞、不会觅食,需要它们的爸爸妈妈找食物来养大。</b></h1><h1><b> 屋檐边的麻雀窝我不去掏,别的小朋友也不会。原因有二:其一,太高,够不着;其二,就算是找来梯子,也风险太大,被父母发现了会挨到,得不偿失。</b></h1><h1><b> 小村庄后面的竹林在黄昏时分特别热闹,外出觅食的麻雀都回来了,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应该是在交流各自的见闻。有的麻雀窝就建在竹梢。白天,如果不上学,我会去竹林搜索,就是仰望竹梢上有没有麻雀窝。找到了,就顺着竹子往上爬,到了顶端,双腿紧紧的夹紧竹子,一只手压弯竹梢,另一只手取鸟窝。不能只要鸟蛋,必须是连鸟窝一起取下来,这是为了保护鸟蛋不摔坏。麻雀窝像一个窝窝头,有饭碗那么大,是用干竹叶、枯草、松针、羽毛等一层层重叠堆放而成。麻雀蛋一窝有三到五个,有手指头那么大,白色带褐色斑点。有时候,会掏到一窝小麻雀,红红的皮肤裸露在外,还没有长出羽毛,很丑。</b></h1><h1><b> 我第一次接触麻雀窝,纯属歪打正着,或者叫误打误撞,既没有爬竹子,也没有搭梯子。那一天,妈妈去黄腊滩洗衣服,我在旁边玩。偶然看到一丛矮矮的竹子顶端有一团黑乎乎的东西,走近一看,真的是麻雀窝,里面还有几颗麻雀蛋。后来我想,麻雀怎么会在这么矮的竹子上筑巢呢?它们也太不小心了吧,我一个小孩子不费吹灰之力,就取到了鸟窝,连脚尖都没有掂一下。</b></h1><h1><b> 还有一次,我和刘二娃一起玩。正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一只鸟从路边的石缝飞出来。我们俩好奇地去查看,鸟儿飞出来的地方,结果发现一个鸟窝,里面有几个鸟蛋。这种鸟不是麻雀,我们也叫不出名字。我们俩打开一个蛋,看到已经有血丝了。</b></h1><h1><b> 周昂家后面的荆棘丛里,我寻找到一个“口袋雀”的窝。“口袋雀”是我老家对这种鸟儿的俗称,正式名字不知道。这种鸟儿体型娇小,喜欢在荆棘丛活动。它们的胆子比麻雀小,麻雀不怕人,常常在人前面一两米找吃的。不过,它们建造鸟窝的本领远远超过麻雀。麻雀窝是一层层重叠堆放,技术含量低;“口袋雀”的窝是用一种干草一圈圈编织而成,它们应该是鸟类的“工程师”吧。“口袋雀”的窝呈长条形,像乡村厨房用来洗碗的干丝瓜瓤。</b></h1><h1><b> 周昂家门前有一棵又高又直的桉树,在树梢有一个大大的喜鹊窝。喜鹊体型较大,羽毛黑白相间。因为民间有“喜鹊叫,贵客到”的说法,老百姓很喜欢喜鹊。关于喜鹊,记得妈妈曾经教我一首童谣:鸦鹊(我的老家把喜鹊叫“鸦鹊”)窝,板板梭(没有实际意义,可能是为了押韵),客来了,kang(三声,意思是“盖上”)倒锅。客走了,揭开锅,两娘母吃得笑呵呵。一般人家都很好客呀!这可能是生活极端艰难时的无奈之举吧。</b></h1><h1><b> 如果说麻雀窝简单,那喜鹊窝只能叫粗糙,就是枯树枝横七竖八堆在一起。喜鹊窝那么高,我不敢爬上去,怎么会知道得这么清楚呢。是别的小伙伴胆子大,爬树也很能干,他上去后,鸟窝里没有蛋也没有小喜鹊,他就把枯树枝扔到地上,拿回家当柴烧。</b></h1><h1><b> 还有一次,一只小喜鹊刚刚学飞,飞不快,也飞不高,被我们几个小朋友抓住了。大人们喜欢喜鹊,叫我们放了。我们有些不情愿,还想再玩玩。就在这时候,两只大喜鹊在附近飞来飞去,大声的呼叫,声音凄惨,好像很着急的样子。大人们说,这是小喜鹊的爸爸妈妈来找它了,你们看看,它们多伤心啊,快快放了吧。我们于心不忍,就把小喜鹊放了。后来,天色已晚,我们没有看到大喜鹊是怎么带走小喜鹊的。大人们说,是大喜鹊各自衔住小喜鹊的一个翅膀飞走了。真的吗?那也太神奇了。</b></h1><h1><b> 关于“喜鹊叫,贵客到”的传说,我是这么理解的:结合我在乡村生活的经验,喜鹊窝都在高处,因为高,所以看得远。喜鹊认识附近的人,不会乱叫,如果远远的走来了陌生人,它们就会大声示警。</b></h1><h1><b> 如果在池塘边看到一道蓝光快速掠过,那一定是翠鸟了。翠鸟黑色的头,尖尖的嘴,橙色的肚皮,翅膀上有蓝绿色的羽毛,飞行时特别明显。翠鸟喜欢在水边停留,主要食物是小鱼小虾。它们不喜欢热闹,一般都是独来独往。翠鸟在池塘边静静的守候,一动不动,就像安静的猎人。它的视力很好,水面的一点点涟漪都逃不过它的眼睛。只要鱼儿浮出水面,它就像一把离弦之箭,直线飞行,精准出击,叼起鱼儿,快速飞走,寻一个僻静地方慢慢享用。</b></h1><h1><b> 我和小伙伴曾经追踪过翠鸟,发现它们的窝很特别,不是在田埂上,就是在水边的土壁里。我们用打猪草的“刀圆”去挖洞,感觉泥土很硬。翠鸟的嘴真厉害,它们挖洞时,应该是用嘴挖,用脚把挖松的泥土刨开吧。这个洞并不是一通到底,有拐弯,有时候甚至有分叉。我们几个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挖到最后,只看到几片羽毛,没有我们希望见到的鸟蛋或者小翠鸟。一个个手上身上都是泥土,成了“小泥人”,灰溜溜、懒洋洋地回家。大人告诉我们,翠鸟很聪明,它们的洞有几个出口,你们在前面吃力地挖掘,它们早就从别的出口飞走了。</b></h1> <h1><b> 五、泥鳅·黄鳝·鱼</b></h1><h1><b> 每当我听到儿歌《捉泥鳅》时,就会想起小时候捉泥鳅、黄鳝的事情。</b></h1><h1><b> 有一个夏天,刚刚下过暴雨,乌云还没有散去,有卷土重来的意思。我和妈妈从石坝往家走,脚步匆匆。路的左边是一个倾斜的土壁,再往下是一块田。我惊喜地发现,土壁上密密麻麻爬满了泥鳅,少说都有几十条。这是干什么?难道它们在一起“开会”吗?我正准备去捉,妈妈不准。可能是担心我摔跤,也可能是家里有事情,我记不清了。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看到野外这么多泥鳅聚集。后来妈妈告诉我,可能是下暴雨的时候,泥鳅的洞里很闷热,它们是集体出来透口气。</b></h1><h1><b> 平常捉泥鳅可没这么容易。水稻收割以后,就可以捉泥鳅了。如果之前冒冒失失去捉泥鳅,损坏了庄稼,轻则挨骂,重则挨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嘛!如果田里还有水,就要脱鞋、卷裤腿下田,好麻烦;同时,即使找到泥鳅洞,挖着挖着就找不到洞口了,不容易成功。我喜欢在干田里捉泥鳅。什么呀?干田?泥鳅还能生存吗?这个“干田”只是相对“水田”而言,它看不到水或者水很少,不过,田里的泥土还是湿润、柔软的(因为我是小孩,重量轻,不会陷入进去。大人还是要脱鞋)。在干田里捉泥鳅,不用脱鞋,不用卷裤腿,很方便。首先是寻找泥鳅洞,泥鳅洞圆圆的,有中指那么大。找到之后,就蹲下来顺着洞口慢慢挖,把挖出的泥土甩到身后。不着急,只要洞里有泥鳅,它就跑不掉,抓住它只是个时间问题。捉住泥鳅,就用一根野草串起来。是不是不够人道?那时没想这么多。也可以用一个塑料袋,装点水,让泥鳅在口袋里游来游去,就像现在的小孩养金鱼一样。</b></h1><h1><b> 捉黄鳝也是这个方法,不过,我有点怕黄鳝,它长长的身体扭动着,像蛇一样。</b></h1><h1><b> 小时候,我得过中耳炎。有人给妈妈说了个偏方,就是用黄鳝尾巴上的血滴几滴到耳朵里,妈妈给我试过。不知道是不是有效,反正我耳朵好了,可能还是吃了药的。如果是现在,我不会同意,觉得这多不卫生呀!</b></h1><h1><b> 老家有一口水井,水质不是很好,人们一般挑这口井的水煮猪草。这口井一两年要淘洗一次,就是清除井底的淤泥,让水更加干净、清澈。淘井的时候,我喜欢去看热闹,每次都会看到他们捉住几条大黄鳝。</b></h1><h1><b> 夏天的夜晚,有的大人会打起手电筒,拿一把烧火的火钳,提一个水桶出门。干什么?捉黄鳝嘛。他们会有一个帮手(一般是小孩),专门负责提水桶。黄鳝和人一样,白天怕热,晚上凉快了,才出来捕食。吃饱了,瞌睡来了,不管不顾,不躲不藏,就在水田里睡去。手电筒的光柱划过水面,看到黄鳝,就拿火钳夹住,丢进水桶。也有的大人不用手电筒,他们有“秘密武器”哟。他们在望江厂上班的朋友送的“电石”――一种白色固体,放进竹筒里,加水,可以燃烧,这就是一个火把了。小时候,觉得好神奇哟!怎么水也可以燃烧?现在明白了,这个白色固体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一种可以燃烧的气体,实际上是气体在燃烧。</b></h1><h1><b> 那时候,捉泥鳅、黄鳝都是用自然办法,不像现在,有人用电去触,有人用药去毒。我记得,有的大人用一个竹制的工具(老家叫“泥鳅豪”,现在淘宝还有销售)装进春芽,在泥鳅洞附近竖着插入泥土里,和水面持平,再做个标记,就可以回家了。他们一次会布置几十个泥鳅豪。泥鳅闻到春芽的香味,就会钻进去寻找好吃的。泥鳅豪是个特殊装置,进去出不来。第二天,他们就去把泥鳅豪拔起来,多多少少都有些收获,这就要碰运气了。</b></h1><h1><b> 老家的秋冬季节,有人来水田捕鱼,工具很特别。只见他左手拿一个竹编的罩子(就像没有底的箩筐,中间用竹棍连接),右手拿一根竹棍,竹棍的末梢又弯又细,身后系一个竹篓。他卷起裤腿,赤脚在水田里行走,用竹棍在周围水面划水。如果有鱼受到惊吓,就会迅速逃跑,逃跑时会发出“哗哗”的水声;如果水浅,鱼慌不择路,会往泥土里钻,水就被它搅混了。这时候,捕鱼人快速用罩子罩住,鱼就被困在罩子里了。然后,捕鱼人弯下腰,双手在罩子里摸索,捉到鱼就放进身后的竹篓里。这种捕鱼的方法现在已经绝迹了吧。</b></h1><h1><b> 夏天暴雨之后,水田的水位不断上涨,超过了人们的需求,就会“开匝泄洪”――用锄头在田埂上挖开一个口子,让雨水流进下一块田,下一块田同样如此,最后流进小溪,流进小河,流进长江。有人用一个竹编的漏斗型工具在田埂上的排水口接鱼。这个工具前端宽敞,末端收窄且可以打开闭合,底部要放一些野草。放野草可能是为了防止体型小的鱼从缝隙里逃出,也可以避免大鱼拼命挣扎被竹条上的倒刺所伤。每次看到这种接鱼的工具,我都要去看看有鱼没有。没有鱼,我就走了,有鱼的话,我就站在田埂上观看一会。呼吸着田野里雨后清新的空气,听着哗哗的流水声,看着鱼儿在里面浮浮沉沉,那种感觉好惬意。</b></h1><h1><b> 暴雨过后第二天,我喜欢去水田里的小水坑捉鱼。老家是丘陵地带,水田也是梯田,两块田之间有落差,在排水时对下方水田有较大的冲击力,时间久了,下方的一块田就会形成一个水坑。水坑里的水位比这块田的其他地方要深,鱼儿、泥鳅、黄鳝喜欢呆在里面。有一次,我和同学熊宗平在这种水坑里捉鱼。他负责捉,我负责提装鱼的塑料袋。我记得收获不错,泥鳅、黄鳝都有,还捉到几只小鲫鱼。他没有要,我提回家喂猫了。</b></h1><h1><b> </b></h1><h1><b> </b></h1> <h1><b> 六、做竹枪</b></h1><h1><b> 乡下的小男孩都喜欢做竹枪。竹枪,顾名思义,是用竹子制作而成。不是编箩筐的竹子,而是一种口径很小的水竹。堰塘湾没有这种竹子,黄腊滩有,去往大兴场的滴水岩附近也有。</b></h1><h1><b> 竹枪之所以对口径要求严格,是因为它的“子弹”是香樟籽,如果口径大了,竹枪就成了废品,无法玩了。</b></h1><h1><b> 砍下一根水竹,剔除枝叶,选取靠近根部的两段备用。一段,两端都要开口,把边沿修整齐平滑,这就是枪筒(枪筒前端口径略大,末端稍小);另一段前端留节,末端开口,5到6厘米长,再插入一根筷子,务必让筷子固定,有松动可找竹片或者树枝加塞,这就是竹枪的击发装置。到这里,一把竹枪就做好了。</b></h1><h1><b> 竹枪有了,“子弹”呢?香樟树上的香樟籽就是。夏天,香樟树上接满了香樟籽,爬上树去摘就是。秋冬季节,可以用墨墨冬代替,用纸泡湿了也可以。纸从哪里来?自然不会掏钱买,那太奢侈了,就用上学期的书本、作业本撒。</b></h1><h1><b> 竹枪有了,“子弹”也准备好了,怎么玩呢?首先,在枪筒前端塞入一颗香樟籽,用筷子推到末端,再塞入一颗香樟籽,仍然是往末端推。这时候,枪筒里的空气被压缩,产生了压力,只听见“砰”的一声,“子弹”就射出去了。</b></h1><h1><b> 这“子弹”还是有杀伤力的,我和小伙伴曾经做过试验,在一两米之外打纸,能够击穿。大人们不准许我们往人身上打,就是担心造成伤害、引起纠纷。</b></h1><h1><b> 有的大孩子聪明,觉得一颗颗塞“子弹”太麻烦,发明了可以连发的竹枪。就是在枪筒大约三分之一处开一个小口子,竖着插入一段竹筒,里面装满了香樟籽。</b></h1><h1><b> 现在,我看到香樟树,就会想起童年玩竹枪的游戏。</b></h1> <h1><b> 七、斗草</b></h1><h1><b> 斗草在我的老家,就是“打官司草”。“官司草”和打官司没有关系,它的学名叫牛筋草,我和小伙伴用它来玩游戏。具体玩法:把草挽一个结(可松动、关闭),两个小伙伴一人拿出一棵草,两颗草纠结在一起用力拉,断者为输。</b></h1><h1><b> “打官司草”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两个人玩或者多人玩;可以每个人出一棵草玩,也可以每个人出两颗草玩,大家商量;可以湿草(刚采集的)玩,也可以干草(在席子下压几天)玩。</b></h1><h1><b> 赢了的人可以打输了的人手掌心,或者是别的什么惩罚,总之,胜利者得点好处,玩游戏之前就说好,大家都遵守。</b></h1><h1><b> 有时候,我一棵草赢了别人几次,就会很高兴、很得意。输了,就要想办法。一种办法是:把草揉几下,希望它增强柔韧性,不易断,这应该是心理安慰吧,有时候好像起点作用。另一种办法就是,四处寻找茎干特别粗壮的“官司草”,平常,无论是打猪草还是上学路上看到这种草就赶紧采集备用。小时候,看到茎干粗壮的“官司草”,我的心里都是一阵狂喜,好像买彩票中奖五百万一样。一般来说,土质肥沃的地方,这种草就比较粗壮。</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