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由此抵达永恒

健良

<p>友谊由此抵达永恒</p><p> ——难忘的高中岁月</p><p> 前言</p><p> 人生在世,在至高等级上,由一系列美丽的景象滋润。我们面前的100多幅照片,是甘泉中学1966届高三(2)班同学提供的,通过“美篇”这些美丽的景象都会沉入我们的脑海,铭刻心底。感谢大家在茫茫岁月中搜寻着记忆、搜寻着青春、搜寻着友情。相册展现了难忘的高中岁月,同学间的友情也由此抵达永恒。</p><p> 只争朝夕的长征队伍,英姿飒爽的大刀劲舞,母校草地的相依相偎,天安门前的临别倩影,三夏劳动的挥汗鏖战,同窗参军的依依惜别。一幅幅难以忘怀的照片,留住了过往的岁月,留住了我们卑微却珍贵的少年梦境。在青涩的学生时代,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成长,虽然清贫,但也知足;虽然忙碌,但也充实;虽然有过争吵,但之后还会形影不离。</p><p> 50多年过去了,我们这些同龄人,和这个民族一起,步入过坎坷,陷进过泥沼。好在,我们脚下这块历经磨难但生生不息的土地,依然滋养着我们各自的人生。有道是,时间在,希望就在;希望在,友情和力量就在。</p><p> 步入老年的我们,每年都要聚会,我们每个人都渴望从同学聚会上获得与其他聚会不一样的东西。由于家庭背景、因缘机遇等方面的原因,人与人之间可能存在的差距是很正常的。但我们不因富贵而优越,不因平凡而自卑,因为高中岁月曾经给了我们平等成长的机会。</p><p> 曹操诗云: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说的是生命的自然规律。他又说:养怡之福,可得永年。他的意思是,只要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延年益寿。我们的同学聚会,就是延年益寿的最好平台。</p><p> 惟时光不老,惟生命常新。高天之下,长风之中,我们倾听着历史的阵阵回声。回忆友情,记录友情,守护友情,我们一生要做的事,不正是这些吗?</p><p> 2019-12-30</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 <p>  以下是由老同学夏建中、王雅美、葛广莲、沈伏珍、黄茂源、徐鲁训等收藏保存的63年至68年间拍摄的老照片,共有一百多张,真的很珍贵。我把这些照片中的一百多张照片放在影集“美篇”里,使老同学们看看50多年前的自己,有的照片自己都认不出自己了。老同学们,有些老照片可能有些模糊,毕竟是老照片,离现在已经50多年了。能收藏并保存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了。庆幸的是从这些照片中还能认识这个同学。每个同学的身影都留在每个同学的脑海里。</p><p><br></p><p>这张照片是高一时黄茂源与张阿六的合影。</p><p><br></p><p><br></p> <h3>在学校操场八人合影</h3> <h3>高三(2班)的同学个个都是能人!无论在学习,劳动,文艺,娱乐,体育,兴趣爱好等等都有各自的表现,真可为是全面发展的班级。这是我们班每个人都心知肚明的。不是吗?学习上不说,劳动期间每年的三夏,双抢,三秋,同学们与当地农民朋友的感情和干劲都能认可。娱乐文艺上我们班的表现可说是数一数二的,有吹笛子的,有拉二胡的,有唱歌跳舞的,表演“剑舞”和“八大员”的还少吗?体育健身上,我们班的高手不少,乒乓球,篮球,短跑,跳绳都有能手,每到课间下课男女同学都会去操场进行锻炼和健身。还有,在参加学校的运动会上得了男子10人集体长跑奖状以及男子个人跳绳比赛奖牌。</h3><h3>以下是部分照片。</h3> <h3>这是表演剑舞的照片</h3> <h3>周正强的一字开不错吧。</h3> <h3>这是在嘉定外冈三夏劳动期间女生与当地农民的合影留念照片。</h3> <h3>这是王海元66年大串联到北京时在天安门前的留影</h3> <h3>这是陶为群、徐云芳、王丽娣和吴学凤四人到北京串联时在颐和园的合影留念。吴学凤回忆,记得是66年11月26曰凌晨2点起床,(那时住海军大院)步行到天安门,一直等到下午四点才见到毛主席,主席身穿军大衣,身材魁梧,面带笑容向我们招手。陶为群还记得,她一个晚上没睡觉,那一批里还有吴桂梅呢?,当时颐和园的湖面上好多人在溜冰,我怕掉下去,小时候有过这样经历不敢,所以拍照时要小心,在前排。当时,能见到毛主席是最大的幸福。</h3> <h3>这是葛广莲和龚家伟到北京串联时在天安门前的合影留念</h3> <h3>66年12月底,在黄陵中学负责接待工作的10个老同学响应号召——步行串联,还特地制作了一面红旗,上面用黄色印上“只争朝夕长征队—上海市甘泉中学”,27日上午,长征队员统一背上白色被褥与军用书包,举着队旗,浩浩荡荡的沿着上海至杭州的铁路线上行进。五天时间途经松江,嘉善,嘉兴,硖石,到达杭州。胜利完成预期目标。</h3><h3>这是在嘉兴南湖烟雨楼前的合影留念</h3> <h3>长征队到达杭州后徐鲁训、夏建中、黎健良和张定海四人又结伴继续串联,先去了南昌,再去广州,在从广州回上海的途中经过湖南株洲时,突发想起毛主席故居在韶山,离株洲80公里左右,步行2天可到,马上在株洲下了火车,直接开始步行去韶山。路途中尽是步行串联的学生队伍,四人历经千辛万苦第一天赶到湘潭行程30公里,第二天整整一天行走约50公里,终于在天黑前来到了毛主席的故居韶山,兴奋的心情难以表述,完全忘记路途中的艰辛和疲倦。黎健良走到后来是用脚拖着地面行走的,现在想想当时是一种什么力量支撑着自己?这也是四个人一生中值得纪念的一件大事。</h3><h3>这是到韶山后的第二天上午在故居前的合影留念。</h3> <h3>夏建中在甘泉中学的游泳池前,是很多同学曾经参加建造和游泳的地方。</h3> <h3><h3>国义看了老同学50多年前的照片,觉的有一种“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的感受。遥想51年前的1968年8月,当他接到了入厂通知书,梅福生、陈秀勇、史杏生为特为他送行。梅福生从家里带来了2只自己养的小公鸡,送到了陈秀勇的家。可怜1斤多的小鸡,还没到结婚年龄,就被扔进了锅里。梅福生说,当年他家最值钱的是一台三五牌台钟,而今,他腕上的手表就值数万元。辛弃疾《南乡子》云: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真是地覆天翻哪。我们永远记得这份友情。</h3></h3> <h3>  一人参军,全班光荣。</h3><h3>68年2月,谢运法应征入伍,成为我班唯一一个人民解放军战士,同学为他庆贺,为他拍照留念。</h3> <h3>这是夏建中保存的照片,是谢运法参军后在崇明拍的照片赠送给夏建中留念的。</h3> <h3>这是照片后的谢运法签名。</h3> <h3>以下几张是在虹口公园内与谢运发的合影留念</h3> <h3>在照相馆与谢运法的合影留念</h3> <h3>甘泉中学40周年校庆老师同学合影留念</h3> <h3>甘泉中学50周年校庆同学合影留念</h3> <h3>甘泉中学50周年校庆老师同学合影留念</h3> <h3>老同学在东海学院同贺七十岁生日,师生合影留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