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陕西位于中国西北部东端,黄河中游西岸,地扼东西,兼跨南北,地势险要,地形复杂,历来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陕西境内的许多雄关险隘,因其地势险要,位置重要,在历代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未来军事斗争中仍具有重要的战略战役价值。</h3> <h1><font color="#010101"><b> 一、潼关</b></font></h1> <p class="ql-block"> 潼关是中国古代洛阳与长安(今西安)之间的重要关口。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东端,潼关县城东北10千米,渭河入黄河处南岸,西距西安144千米,地当陕西、山西、河南3省要冲。古为桃林塞。东汉末始设关,称冲关,关城在今潼关县秦东镇杨家庄,后以关西有潼水,更名潼关。又在关南(今城北村北)设小关。隋在小关筑关城,并在南、北关城置都尉。唐天授二年(691)关址北移黄河岸边(今潼关县秦东镇)。在禁沟(今潼关县城东3千米之金沟)两岸夯筑防卫堡垒12座,与潼关相连,名十二连城。宋置镇潼军。明置守御千户所,潼关卫。</p> <p class="ql-block"> 潼关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南依秦岭,北隔黄河与山西相望。关东、南、西三面为黄土台原,塬面破碎,沟壑多南北走向,沟深坡陡。关东侧为远望沟,西侧为禁沟和潼水沟,皆源于秦岭北坡,北入黄河。禁沟最为险要,南北长15千米,谷深150米,谷底为宽30米的平坦斜坡道,南连秦岭蒿岔峪,为通往潼关侧后的重要通道。明代在宋城的基础上,扩建了潼关城,城依地势曲折而筑,南高北低,周长5千米,南部和东部城墙顺山势削成垛口,高达30米。北和东北城高达16米,外砌青砖,内夯实土。城周有6门,皆筑有瓮城,南北有两水门,潼水穿城而过,经潼津桥注入黄河。1958年,修建黄河三门峡水库时,关城被拆毁,更名港口镇,今只留下残城土垣。</p><p class="ql-block"> 潼关地踞山河峡谷之间,扼控风陵渡要冲,束禁东西通衢,形势险要,自古为关中军事要塞。东汉建安十六年(211),曹操西征,被马超阻于潼关,遂派徐晃绕道蒲坂(今山西永济县蒲州),暗渡黄河,方入关中。唐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与哥舒翰潼关之战,唐广明元年(880),黄巢农民起义军夺得洛阳,挥军西进,受阻潼关,乃填平禁沟,迂回关后破潼关,进入长安。南宋宝庆三年(1227),蒙古军灭西夏,南下攻金,金军在潼关集重兵设防,蒙古军多次攻打终不能破。</p> <h3> 今日的潼关为豫陕走廊西端交通咽喉,潼关与风陵渡间建有黄河铁路大桥,大桥南端连接关下953.5米的隧道,大同—蒲州铁路跨桥穿隧道而过,在孟塬与连云港—兰州铁路交会。公路有连云港—天水(310国道)干线和连云港—西安高速公路东西横贯,另有港口—太原高速公路由此北入山西。建有风陵渡黄河公路大桥,全长1410米。</h3> <h1> 二、武关</h1> <h3> 武关位于丹凤县城东南36千米的谷涧间。战国时期秦国开始设置,关址建在峡谷间一块较高的平地上,有城垣,北倚岩崖,南临绝涧,河水环东、西、南三面。城址横出河心,周匝约5千米,板筑土城墙,略呈方形。东西各以砖石包砌券洞门,西门额刻“三秦要塞”,东门为“武关”二字,门内额有“故少习关”四字,关东沿山盘曲,悬崖深狭难行,山环水绕,天成险阻。为“三秦要塞”、“秦楚咽喉”,是扼控由南阳、襄阳进入关中军事通道的重要关口。<br></h3><h3> 自春秋始,历代均在武关设防,为兵家必争之地。周赧王十七年(前298),秦昭襄王派大军出武关,击败楚军,夺占其15城。秦二世二年(前208),刘邦由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出兵,西攻关中,到达洛阳城下,因洛阳城坚固难攻,函谷关险要有备,遂舍洛阳不攻,从轘辕关(今河南偃师县东南与登封县交界处)趋南阳,连克宛(今河南南阳市)、郦(今河南内乡县北)、析(今河南西峡县)等城。继之亲率主力2万余人攻取武关。其时,长安至武关一线空虚,刘邦乘势而入,过峣关(今蓝田县东南),先后由蓝田县南、北击败秦军,引兵疾进,直逼秦都咸阳。更始二年(24)冬,赤眉军西进至颖川(今河南禹州市)、长社(今河南长葛市),欲攻洛阳。关中刘玄为阻止赤眉军西进,急调军队在函谷关和洛阳附近布防。赤眉军为避免攻坚,遂改道迂回,兵分两路:一路入陆浑关(今河南嵩县),一路入武关。入武关的一路并未直趋长安,而是由武关折而北行,在故函谷关附近和入陆浑关的一路会合,然后西行,很快夺取了长安。明毅宗崇祯六年(1633)李自成率起义军由蓝关(今蓝田辖)入商州,经武关,下河南。十二月,复率军由河南进军商州,屯兵武关迤西百余里,连克商南、山阳、镇安、商州等地,后转入湖北郧阳。民国21年(1932)1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3军在军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带领下由河南卢氏县进入丹凤县武关一带,利用有利地形,与国民党军第64师1个团激战,歼其1个营,随后转移于湘鄂川边地区。时至今日,武关虽已遭严重破坏,但312国道(霍尔果斯—上海)、西安—南京铁路均穿越该关,上海—西安高速公路从关南10千米处穿过,武关仍然是陕南通往湖北、中原等地的重要关口。</h3> <h1><b> 三、大庆关</b></h1> <h3></h3><h3> 大庆关为战国时魏置于临晋城(今大荔县东)东黄河西岸之重要关隘,故亦称临晋关。唐称蒲津关,宋改称大庆关。位于大荔县城东27.3千米处、朝邑镇东黄河之上,设有固定口岸,南北距离6千米,渡口内河床宽1500米左右,深3.5米左右,与山西蒲州(今永济)隔河相望。始作简易桥,南北朝时筑城,唐开元十九年(732)在关两岸各造4头铁牛,牛旁各立1铁人,下铸铁山,尾施铁轴,系以铁缆,建成浮桥,并建有东西桥门,置关城,派重兵看守。明万历二十六年(1589),黄河泛滥西徙,河西关城反居河东,后在河西再建新大庆关,并设巡检司戍守。民国十八年(1929),平民县设置之初,县治即设于关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8年,因修建三门峡工程,关城被废。</h3><h3> 大庆关控扼蒲津渡口,为秦晋之间的重要险阻,黄河东西要冲。历史上欲取长安者为避开函谷关和潼关,多向北迂回取道大庆关,致使该关成为兵争要地。东汉建安十六年(211)五月,马超与韩遂为防阻曹操军西进,统兵10万扼守潼关。曹操率军久攻不克,遂一面在潼关摆出决战态势以迷惑马超,一面派精锐马步军绕至山西蒲坂,从临晋关渡河占领河西,腹背夹击,大败马超军。东魏天平五年(535),大行台尚书司马子如等统兵从潼关进攻西魏,侦知西魏军早有准备,遂返回由山西蒲津连夜东渡黄河,从临晋关上岸进攻华州(今华县)。西魏华州刺史王罴对东魏军的企图早有察觉,预作准备,并趁东魏军远来疲惫之机,率领精锐迎战,大败东魏军。南宋绍兴十年(1140),金熙宗派大将完颜杲由晋南攻取关中。完颜杲首先率部由永济西渡黄河,占领大庆关,遂依其险阻,迅速攻陷朝邑(旧县名,今属大荔),继之攻占长安(今西安)、凤翔等地,关中复归金国。金正大八年(1231)十一月,蒙古军队由大庆关东渡黄河,突入山西,大败金军。</h3> <h1><b> 四、漫川关</b></h1> <p class="ql-block"> 漫川关位于商洛市山阳县东南74千米处,关长4.2千米,宽约0.2~2.1千米,关口两侧山高谷窄,金钱河从谷中流过,关里山势渐缓,谷地较宽。西魏置漫川县,北周并入丰阳,明设巡检司,驻重兵扼守。关内(漫川街)曾修有水旱码头和湖北船帮会馆,常有船只来往,为陕南水陆货运重要集散地。现为全县首镇,关内薄岭以下金钱河仍通水运,福州—银川高速、203省道均从该关通过,交通方便,为陕南通往鄂西的交通要塞。</p><p class="ql-block"> 漫川关素有“铁骨云峰”、“楚寨秦关”之称,历史上战事频仍。西魏大统十七年(551),大将军王雄伐梁,经漫川关攻上津(今湖北郧西县)。南宋绍兴二年(1132),金陕西经略使撒里合部经商州南进,在漫川关击败宋军,进占金州(今安康)。清同治三年(1864)二月,梁成富率陕南太平军右路军由石泉、汉阴出郧阳,图解天京之围,在漫川关遭清军阻击,败退安徽。1932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主力2万余人在战略转移中进抵漫川关以东地区云岭村,被国民党军5个师4万余人四面包围于云岭、碾子坪、康家坪、板庙、万福间10余里长的峡谷之中。红四方面军在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指挥下,经三天两夜激战,从国民党军防御薄弱处张家庄垭口杀开一条血路,胜利突围。在这次关系红四方面军生死存亡的战斗中,红219团团长韩亮臣等800余名指战员壮烈牺牲。1998年,中共山阳县委、山阳县人民政府于漫川关镇街道村修建“漫川关战斗纪念碑”,以资纪念。</p> <h1><b> 五、阳平关</b></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阳平关为中国古代大巴山西段重要关口,陕西、甘肃、四川3省交界处交通要冲。古称关城、阳安关、百牢关,北宋改名为阳平关。位于宁强县西北57千米处的嘉陵江谷地。为今宁强县阳平关镇驻地,故址在今阳平关火车站南,嘉陵江边的老街上。阳平关南依鸡公山,北濒嘉陵江,东有子龙山,平均海拔580米。最高点海拔1025.6米。嘉陵江由东北向西南穿越,支流三道河、韩家河和清河分别从江北、右岸汇入。地形复杂,形势险要,自古为汉中盆地循南栈道入四川的交通咽喉。现宝(鸡)成(都)铁路和阳(平关)安(康)铁路交汇于此。</p><p class="ql-block"> 阳平关地势险要,向为水旱码头、军事要隘。魏景帝四年(蜀炎兴元年,263)镇西将军钟会率主力10万余人伐蜀,从斜谷、骆谷、子午谷攻取汉中,尔后仅留2万人围汉城(今勉县城东)、乐成(今城固县东),牵制蜀军,钟会遂亲率主力,以护军胡烈为先锋,攻克关城(今阳平关),长趋直下取成都。南宋端平二年(1235),蒙古军攻破沔州(今略阳),又攻大安(今宁强县),宋御前诸军统制曹友闻率军与蒙古军战于阳平关,击退蒙古军。明崇祯十三年(1640),农民起义军张献忠部过剑门关,经广元,北指阳平关,明总兵赵光远凭关防守,义军攻而不克,复入西川。</p><p class="ql-block"> 阳平关另有一处故址,称为古阳平关,又称汉阳平关,位于今勉县西4千米、白马河与汉水汇合处的老城东关,三国、南北朝皆为重镇,后关址废。东汉建安二十年(215),曹操率军西征张鲁,四月至陈仓,出散关,到河池(今甘肃徽县西银杏镇),七月挥师阳平关,张鲁归降。建安二十三年,刘备率军数万从四川出金牛道,进军汉中,被魏将张郃阻于古阳平关以西,数攻不克,翌年自古阳平关南渡沔水,败魏军于定军山(今勉县西南5千米),遂取汉中。</p> <h1><b> 六、大散关</b></h1> <p class="ql-block"> 大散关位于宝鸡市西南26千米的大散岭上,东有和尚原,扼控着关中通往汉中、四川和西去甘肃天水一带的孔道,有“一夫当关万将莫入”之势,“乃秦陇之锁钥,雍梁之咽喉,关中之巨险”。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描述大散关“关中山川之会,扼南北之交。北不得此,无以启梁(梁州,今汉中市)益(益州,今成都市);南不得此,无以图关中”。</p><p class="ql-block"> 自春秋以来,各朝在此布设重兵,征战不绝,发生战事70多次。汉高祖元年(前206),刘邦乘项羽无暇西顾之机,一面派人佯修已烧毁的栈道,以转移章邯的防守兵力,一面亲率大军沿故道(今凤县凤州镇西)北上,攻拔大散关,突袭陈仓,大破章邯军,为平定三秦奠定了基础。南宋绍兴元年、金天会九年(1131),金军占据关中、甘南后继续分道南侵,企图打通进攻汉中和四川的通路。南宋将领吴玠、吴璘兄弟率部退守陈仓道北端的大散关、和尚原一带,修工事,积粮草,据险用兵,先后于三月、五月、十一月,击退金军三次进攻,巩固了南宋西北边界和汉中、四川地区的安全。</p> <h3>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座中国历史上久负盛名的雄关,21世纪初已变成遗址。但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宝(鸡)成(都)铁路、宝(鸡)汉(中)公路都穿越此地而过,大散关仍然是关中进出西南地区的重要关隘。今宝汉公路南入秦岭大散关处树中华民国时赵祖康书镌“大散关”石碑一通,以示道路在此经过。</h3> <h1><b> 七、陇关</b></h1> <h3> 陇关位于陇县西北50千米的固关镇关山顶东坡洪家滩,汉初设关,因处陇山,故名陇关(或陇山关)。汉太初二年(前95),汉武帝刘彻巡行回中,经陇关遇雷震,改陇关为大震关。北周天和元年(566)改名大宁关。唐代后期,因关址离陇州(今陇县)较远,且驻军用水要取于山下,有诸多不便,遂在大震关东10余千米处固关镇关山沟二桥改设安戎关,自此陇关称为旧关,安戎关称新关。明代,又将关址改到今陇县西,别称咸宜关,将安戎关称为旧关,咸宜关称为新关。从置关到明代,关址虽一再变更,但却始终未裁减废置,一直设有驿丞衙署,派驻军队防守,署前树有旗杆,山头哨堡林立。</h3><h3> 陇关居高临下,控制着东西往来的陇关道,是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东汉建武二年(26),赤眉军从甘肃进入番须(今陇县西北),随后占领陇关,打败堵截的大司徒邓禹军。唐广德元年(763),吐蕃入大震关,尽取河西、陇右之地。大历三年(768),凤翔节度使李抱真部将李晟率军出大震关,大破吐蕃军于临洮,一举收复失地。南宋绍兴四年、金天会十二年(1134)宋金战争中,宋将吴玠、吴璘屯兵咸宜关,收复了春(今甘肃天水市)、陇(今陇县)、凤(今凤翔县)三州。至今存留的三里营、五里墩、教场原等遗址,仍历历在目。1949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步兵第1师配属炮兵2团在安戎关一带,歼灭国民党军马继援部“精锐铁骑”第14旅和地方自卫团共3000多人,俘其副旅长以下官兵5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和战马,继之追歼其余部,解放了陇县全境。</h3> <h1><b> 八、金锁关</b></h1> <p class="ql-block"> 金锁关位于铜川市印台区金锁关镇金锁小街北0.5千米。东有马栏山,海拔1100米,西有仲家山,海拔900米,北有女回山,东西横栏神水峡,古道盘环山脚。金锁关城就修建在漆水河及其支流淌泥河交汇处,关城两旁山峰陡峭,绝壁数丈,难以攀越,东西宽约100米,南北长约500米,关城有南北二门,北门外有三岔道口(俗名三关口),南口通西安,北口通陕北,西口通甘肃、宁夏。金锁关三山耸峙,峡谷绝壁,天然奇险,向有“金锁天堑,鹰鹞难飞”之称,是控扼关中与陕北的重要关口。</p><p class="ql-block"> 金锁关为秦汉时北御匈奴、隋唐时扼制进犯长安之敌的重镇,史称“榆塞秦关,襟喉要地”。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东还,鄜延经略史王庶命刘延亮屯兵神水峡,阻遏金兵。嘉靖三十二年(1553),参政张涣命知县亢庆鸿始筑关城,置巡司,设守备,长期驻重兵把守。清康熙十七年(1678),守备移驻耀州(今铜川市耀州区),此关仍留驻兵士把守。光绪年间,陕西巡抚叶伯英于关门北边左侧山崖壁上书镌“雄关天堑”四个大字,今犹举目可见。民国26年(1937)初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国民党第16军董钊部和第80军王文彦部驻防同官县(今铜川市印台区和王益区)城,并派重兵镇守金锁关,封锁陕甘这边区。至今,几个山头的碉堡、战壕残迹犹存。1940年,中共中央领导人董必武途经金锁关南下,即景赋诗一首:“忆自延安别,南来路不平。洛河铁甲守,金锁黯云横。萁豆何相迫,风波未可行。昔人哀鹬蚌,毋使后哀今”。</p> <h3> 如今,金锁关是210国道(南宁—包头)、包(头)茂(名)高速公路和305省道(雕灵关—罕井)必经之地,南抵西安,北通延安、榆林,东到白水、澄城,西连旬邑、彬县,仍是重要的军事关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