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怀念我的岳父<br> <br> 李小林<br> 至今日,岳父离开我们已经整3年了,可是我却时不时会忆起他,因为他在世时做事很“耿”。<br> “耿”,在广西桂林市永福县北片四个乡镇的话语中含有“认死一个理,脑筋转不过弯”的意思。我的岳丈余匡明,永福县三皇镇人,高高瘦瘦的,出生于新中国成立那年,年轻时候曾经在空军某部服役8年有余,多次荣获个人嘉奖和集体嘉奖,中共党员,兴许是受党和部队多年熏陶的缘故,他为人处事往往有自己的原则,因而在他的生活当中就难以避免的出现了许多的“耿”事了。<br> 之一:泛黄的军帽和挎包 <br> 岳父给人的最大印象就是深秋和冬天经常头戴一顶颜色泛黄的军帽和斜背着一个上面印有“为人民服务”红色字样的黄挎包。说实话,作为他最亲的人,我们这些晚辈都不晓得这顶帽子和黄挎包到底有多悠久的历史了,由于我们这些子女郎婿都在外面工作,有时候多多少少还是想“讲究”点“面子”问题,于是就特意喊他让黄军帽和黄挎包“退休”了,可每次他都会倔犟的和我们“作对”,“我戴着这个黄军帽很舒服、很合适,况且拿这个包方便又好装东西,你们现在那种包是中看不中用,我的帽子和包哪里不好看了?这都是国家发给我的呢?你们很多人想要都还要不到呢?”而且越讲越有精神,一脸的骄傲。多年前的一个冬天,我们以“天气太冷了”为理由,先斩后奏专门帮他买了一顶黑色的鸭舌帽,“强迫”他戴上,可是他也只戴了几次,黄色军帽照样继续披挂上阵,作为晚辈的我们也只能无可奈何。记得十多年前,我还在乡下教书的时候,有一次妻子陪岳父到桂林百货大楼购买冰箱,由于岳父头戴黄军帽、肩背“为人民服务”的黄挎包,一路上就闹出了不少笑话。刚乘上开往桂林的班车,就有人“盯上”了他印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的黄挎包,问他“老同志,我出一百块钱买你这个‘古董’行不行?”岳父连连摆手:“不卖不卖,这个包已经跟了我很多年,你出多少钱我都不卖!”边说边将包紧紧搂在怀里,生怕被别人抢走似的,惹得一车的乘客哈哈大笑。到了桂林百货大楼,岳父更是赚足了“回头率”,他们在选购冰箱,而别人则频频送来异样的眼神和窃窃私语,对岳父和他的黄挎包指指点点,妻子觉得很不好意思,脸都涨红了,而岳父却神气得很,每当此时,他必挺直腰板眼睛平视前方,雄赳赳的往前走,一脸得意的神色。后来想想,岳父那个年代的人,尤其是他受党和部队培养锻炼多年,在他的心底里也许早已经植下了深深的军队情结,他对党的那份忠诚、对军队的无比向往的特殊感情如此强烈,实属正常。 <br> 之二:自家电灯最后亮<br> 上个世纪90年代,我的岳父家所在的三皇乡(现为三皇镇)江头村大龙屯尚未通电。直到1998年冬天,全屯人通过向上争取和自己筹集资金,准备树电杆拉电线接电了,此时岳父又成了“活跃分子”,整天和几个村民代表东奔西跑要钱,带领村民树电杆接电线,忙得不亦乐乎。等到接各家各户的房子内部的电线时,已经是当年大年的二十八了,为了过上一个亮堂堂的春节,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在抓紧时间忙活着接自己家的电灯。由于岳父读过高中加之精通电器维修(曾在三皇街上开过电器修理店),此时便成了整个村子的“抢手货”,东家不会接电线跑来找他,西家分不清火线零线把灯泡烧坏了也来喊他帮忙,他从不嫌麻烦,总是有求必应,亲自登门指导,跑完东家跑西家。当晚村子里20多户人家的灯陆续亮起来的时候,岳父家中尚是一片漆黑。此时岳父还没回来,而家里人则早已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左等右等还不见岳父回来,从学校放假回家的读高中的大姨子和读初中的小舅子干脆自己动起了手拉村中变压器到自己家的电线。等到岳父帮完别人回到家,看见他们已经拉好一根电线了,才三个人又捣腾了一段时间,等到家中亮起第一盏灯的时候就已经是晚上8点多钟了,此时自己家的灯成了全村最后亮起来的。面对家人的埋怨,岳父又搬出自己的理由,“别人不懂啊,人家喊到你了,都是乡里乡亲的,你说能不帮吗?再说了我们回家还可以慢慢接嘛。”一席话说得虽然让大家很无语,但是细细品味却也在理。<br> 之三:修理换来“老火鸭”<br> 岳父从部队复员回乡后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在家务农,后来到桂林某大型养殖场打工,有一手修理电器的好手艺。按说,凭这手艺应该也可以赚些小钱。可是,在我们看来,岳父的行动却经常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一次,三皇本地的一个大型孵化场的一台孵化机出现了故障,而当地又找不到其他的维修师傅,眼看数千鸡蛋就要变成“熟蛋”,孵化场老板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情急之下,想起岳父有这门手艺,亲自上门请岳父去帮修理孵化机,岳父二话不说抛下家里活路就出门了,直到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才回来。晚辈们问收获,他说“主家杀了一只鸡,留我吃了一顿饭,还送了10把个小鸭子。”言语间一脸的兴奋,大家凑上去围观小鸭苗,发现全都是很难养大“老火鸭”,惹得岳母和子女们直埋怨他浪费了一天功夫却分文不取当“活雷锋”,他却“自嘲”似的说:“人家机器都看不懂,没会修有什么办法,大家有困难帮帮是应该的,再说那几个鸭子没是钱嘛,就认识的这几个人哪还好要钱?”<br> 之四:硬撑着去开党员会<br> 说起“耿”,岳父似乎对党更“耿”。记得2011年,岳父由于有病,身体也大不如前了,基本上是走十多米就要歇上一次,更多的时候他把晚辈买给他电动自行车当成了拐棍来用。一天下午,村干部打来电话通知他到十多里外的村委会去参加党员会,岳母考虑到他的身体实在太差就劝他别去了,他却振振有词:“我是党员,党的活动是一定要参加的。”不顾岳母的劝阻,骑上电动自行车在砂石铺成的高低不平的村路上摇摇晃晃的行驶,向村委会奔去,只让人在后面看得心惊胆战,直到晚上9点多钟才又摇摇晃晃的推着电动自行车进了家门,还很夸张的大声嚷嚷:“哈哈,车灯不亮了也终于回来了,这个党员会开得扎实呀!”惹得岳母又好气又好笑,数落他“你这个身体差火得这个样子,差点连车子都扶不起了还要克,黑灯瞎火的,要是跌克哪个窿眼里面,你讲怎么办?”此时,岳父一脸严肃:“天再黑也要去开会的,哪个喊我是党员呢。”一席话顿时说得岳母哑口无言。此后,往往遇上类似的事情,岳母便不再劝阻岳父了,只是千叮万嘱的喊他路上一定要多加小心、注意安全。<br>……<br> 从我和妻谈恋爱开始认识岳父,我就发现了他的“耿”事多多,最初自己也是不能理解更谈不上支持他的观点,二十多年过去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才慢慢的发现和理解了岳父的“耿”,其实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淳朴情怀和一名退伍军人的本色体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