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洪洞县罗云村的来历》</p><p> 文/ 贾福龙</p><p> 村子的名字,有的是用姓氏起名、有的是用姓氏与方位起名、有的是用突出的建筑物起名、还有的是与相邻自然风景而得名……。</p><p> 总之,地有地名,山有山名,河有河名,大自然万物 ,都各有各的名字。名字,虽然是个符号,但是,没有名字就没法沟通。</p><p> 山下的这个村子,在我们镇,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子。属于洪洞县辖区,在1954年7月1日以前,归赵城县管辖,1954年7月1日后,洪赵二县合并,赵城归洪洞县管辖至今。</p><p> 汾河以西,吕梁山下,都是丘陵旱地区。我们村位于丘陵最高点。站在赵城南门坡儿上,向西眺望,整个村子似乎与天相连。因此,固有“西天之称”。</p><p> 由于村子西边,紧挨着吕梁山脉。村子享受着四季常青的山峰包罗,峰顶高耸入云,时而有云雾缠绕。因此,称为“古西罗”。</p><p> 赵城县辖区,由于受汾河流域割裂,造成管理上的诸多不便。人常说,隔山不隔河。旧时交通落后,严重制约着社会发展及人文交流。因此,国家要在汾河以西选址,再建一座县城。当时,由于我村土地辽阔,人口众多,自然条件良好。所以,新县址就选择到我们村。</p><p> 到唐朝鼎盛时期(715一741年),一座凤凰张翅形式的城池,已经建成了。村东建有一座“玉皇庙”为凤凰头、庙连接一大长颈“天池”为凤凰脖,进城有两条街,分别为前街与后街。后街北有一“池院”,前街南也有一“池院”,分别为凤凰翅膀。西门外有“西堡”为凤凰尾巴,还建有东关。至此,凤凰城被命名为“西罗县”,也称“西罗小县”。</p><p> 从此西罗城里,商贾云集、贸易畅通、经济活跃,各行各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逐步好转。人生福地,人才辈出。传说唐朝末年,还是宋太祖、宋太宗两位皇帝的出生地,而且遗有旧迹。经好多文人考察证实,古西罗还是赵姓之根源。至唐朝末年以前,以赵姓为主。元初被形势所迫,改为贾姓至今,故而闻名遐迩。</p><p> 当时,定为新建县址时期,由于缺乏地质科学,不懂得城西山前至临汾龙祠,是一条断裂带;城东从汾西的团柏至城东南的龙沟里,是一条断裂带。城东城西两条断裂带的存在,造成了城里人居住严重缺水,制约了城池的进一步发展,无奈将西罗撤县,重归赵城县管辖。</p><p> 改革开放后,一段时期,由于盲目过度开采地下资源,严重破坏了地表蓄水层。本来村子两边的河里,常年都有潺潺流水,现已变成了干河。由于受地质断裂带的影响,全村人畜吃水,全凭表层水供应。如今,水资源更加匮乏。雨量较大的年景,还能基本满足。若遇天旱,缺水更为严重,就连人畜吃水都得不到充分的供应。</p><p> 撤县后,西罗小县这个名字就不存在了。前面提过,城西有四季常青的吕梁山包罗,山峰高耸入云,时而有云雾缠绕,云雾缠绕者罗云也。从此,改称为“罗云村”。</p><p> 在元大德七年八月初六(1303年9月17日),赵城发生了8级毁灭性的大地震。传说,大地震造成“人死八九,房剩一二”,罗云村面目全非,惨不忍睹。清乾隆时期,一些重要建筑得以恢复,才又形成了现在的村貌,至今仍然名叫“罗云村”。</p><p> 庚子年十一月于罗云村</p> <p>🏮山西洪洞罗云村“赵”“贾”二姓之谜🏮</p><p> (2008-09-12-山西 孟繁仁) </p><p><br></p><p> 🏮 一、罗云村的赵匡胤遗迹和传说🏮</p><p> 据《穆天子传》记载,赵姓之祖造父曾为周穆王驾驭“八骏”之车巡游天下,有功而封邑于山西赵城,使这里成为“赵”姓起源之地。在当地民间,还广泛流传着赵匡胤是赵城县罗云村人的传说。</p><p> 据传,赵匡胤是赵城县西四十里(刘家垣乡)罗云村人,该村村民原来都是姓赵。赵匡胤一家几代贫困,住在村北二里红土山的“虎峪”沟内,至今那里还有一眼窑洞,传说是赵匡胤居住之所。因为赵匡胤从小生活在红石、红土的环境当中,所以他像戏曲舞台上的红脸形象一样,从小就是面色通红。因为他秉性耿直,爱替人打抱不平,后来人们就把这一类民间英雄称为“红脸汉”。</p><p> 又据罗云村人传说:赵匡胤少年时嗜好赌博,但因为自己没有钱,所以养成输了钱打架不买账、赢了钱揪住硬要钱的“蛮派作风”,这种“认赢不认输”的脾气,对他后来成就人生大业起了重要作用:赵匡胤长大成人以后,走南闯北,结交天下好汉,历尽艰难,终于登上了北宋皇帝宝座。</p><p> 据《罗云村史》记载: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春,罗云村人为纪念本村曾经出现过“真龙天子”——赵匡胤,根据古代“云从龙,风从虎”的说法,集资在村东建起一座“飞云楼”,楼分两层,砖木结构,高三丈四寸;底座呈长方形,长二丈一尺六寸;宽一丈九尺。底座上为一木制亭楼,檐牙高喙,工艺精致似造型美观,布局合理理气势雄伟。近看似似群龙斗天”,远望若“腾云若飞”。底座通道上方中央镌刻有“元朗里”三个一尺见方的柳体大字。“元朗”者,赵国胤之号也。亭楼背面镶嵌着一块碑石,上书“古西罗”三个大字。在敷演北周郭威派赵匡胤攻打高行周的历史剧《高平关》“斩鹞子”一折,赵匡胤出场道白中就有“生于西罗小县”之语。可惜的是:这座高大、珍贵的纪念性建筑,在“文革“十年内乱中已被拆毁,只有”古西罗“碑石尚存。</p><p> 在罗云村和赵城县所在的临汾,至今流传着一首《筐子为何叫“龙卧”》为民谣:</p><p> 筐子又名叫“龙卧”,这种叫法不太多。发源之地是赵城,逐渐扩大半个省。</p><p> 传说宋王赵匡胤,祖籍赵城罗云村。幼年老家遭饥荒,随父逃荒走洛阳。</p><p> 其父一路把饭讨,一副担子肩上挑。担子得担得小儿郎,匡胤、光义坐两筐。</p><p> 自古贵人多磨难,遭难方能受锻炼。匡胤、光义两兄弟,长大果然成了器。</p><p> 文韬武略样样强,讨饭之家出帝王。人称帝王是真龙,从此筐子有别名。</p><p> 长辈教育小儿郎,常拿“龙卧”作比方:为人吃得苦中苦,不能成龙也变虎。</p><p> “箩筐”是用荆条编成的圆形有底的农用物器,由于它曾经被用来担挑赵匡胤、赵光义两个皇家兄弟,所以在洪洞、赵城被人们称为“龙卧”。这是在别的地方绝对没有的特殊的现象。这首民谣内容与其他地方流传的赵匡胤、赵光义幼年被父亲挑在箩筐中外出逃难的说法如出一辙,可见赵匡胤是“讨饭之家”出身和籍贯是赵城罗云村的故事,在山西晋南民间的流传广泛和影响之深。</p><p><br></p><p>🏮二、罗云村“赵”“贾”二姓之谜🏮</p><p> 在山西洪洞,广泛流传赵匡胤是罗云村人的传说。但在赵城镇罗云村,现在该村村民却全部姓“贾”,没有一户姓“赵”。究其原因,这一问题与金、元统治者先后屠杀赵宋皇家后裔有关。据当地传说:蒙古人消灭南宋后,为了平息广大汉族人的反抗,发起了追求、屠戮宋朝皇室赵氏一家的浪潮,当时有赵宋后裔赵受之、赵和之兄弟二人,从河南逃回当时人所不知的故乡赵城县罗云村老家,以保全性命。为防止被蒙古人“一网打尽”,赵受之一家留居罗云,赵和之一家则徙居汾阳。为了保护赵氏一族的生命安全,罗云村赵氏决定全村改为“贾”姓,以避灾祸。“贾”都“假”也,真者“赵”也。至今,罗云村东堡门上端还镌有“受氏遗风”的砝雕横楣,赵匡胤登基时,为了光耀门楣,掩盖了自己是罗云村贫苦人家出生的史实,攀附自己是汉代京兆尹、涿郡人赵广汉之后,所以他的原籍——赵城罗云村,反而鲜为人知,这样罗云村赵氏一族才免遭蒙古人的屠戮残杀。</p><p> 有关金、元统治者屠戮赵宋皇室后的史实,虽然鲜见于正史记载,在野史中却有所记录,据宋王明清《挥尘录》载:“秦桧之尝对外舅自言:‘靖康未,与莫俦俱在虏寨 ,粘罕二太子谓:搜寻宗室,有所未尽。俦陈计于二,乞下宗正司取玉牒,其中有名者尽行根刷,无能逃矣……”“玉牒”指皇室家谱;“根刷”是从根本上清洗、诛杀殆尽。可见赵和之、赵受之兄弟二人在宋朝灭亡以后,逃回故乡赵城罗云村的说法并非虚构。据罗云村贾善道撰《南六门及全村家谱略记》载:“阅《贾氏家谱》后确知……吾贾氏诚系宋室后裔……”说明这一说法由来已久,并被记入家谱之中。而且,在抗战以前,罗云村贾氏宗长处还一直保存着赵弘殷、赵匡胤、赵光义等赵氏祖先的画像。</p><p> 不过,罗云村贾姓至今仍然没有恢复赵姓。其中还有一个更有趣的原因,据说赵匡胤脖子短,头部看起来像似缩在肩颈以内,类似缩头无龟,所以人们给他取外号为“小鳖”。进入明朝以后,由于罗云村人死爱面,不愿意让人们把本村赵姓叫成“鳖儿子”;把本村贾姓叫成“龟孙子”,所以“贾赵归一”之议也就越拖越远。但罗云村人一说起“八月十五杀鞑子”来,就个个浑身是劲,恨不得把“赵家世仇”蒙古人斩尽杀绝!虽然原来这一段饱含血泪的亡家、亡国史,罗云村人已以视为历史故事传说,并不过分追究和在意。但也有不少人念念不忘这一段奇异独特的祖先改姓历史。</p><p> 又据《人民日报》海外版道:南宋祥年间(1279),元军攻破广东崖山。宋朝宗室“闽冲郡王”赵若和为躲避元军捉拿,带领全族,改为“黄”姓,隐居于福建省洋浦县赵家堡村。“黄”者,“皇”也。这一无独有偶的事实,也可以证明罗云村“贾”氏可能就是“赵宋皇室”后裔改姓而来。</p><p> 据有关史料记载:赵匡胤之父赵弘殷“生五子:长曹王,末岐王,俱蚤世弗嗣。次太祖,三太宗,四魏王,鼎分三派。”四子魏王匡美,更名光美,复名延美。有子十人。其行辈为:“德、承、克、叔、之、公、彦、夫、时、若……”;在《宋史·宗室世系表》二十八,魏王派第五代,均记有“赵受之”“赵和之”叔伯兄弟之名,可见金初逃难回到赵城县罗云村的赵受之、赵和之叔伯兄弟二人,就是赵宋皇室魏王赵廷美一族后裔。♦️(北宋贾蕃之女嫁的是【魏王赵廷美支系】)。 </p><p><br></p><p>🏮三、吕梁深山的“赵宋皇室”遗迹🏮</p><p> 除了赵城罗云村的赵匡胤传说外,在山西孝义县吕梁山区的西辛庄镇境内,还发现了赵匡胤的祖母“宣皇圣母陵”、外曾祖父“刘宣王陵”,及其父赵弘殷的“宣皇原”等多处赵宋皇室遗迹。</p><p> 有关这些遗迹,在多种山西地方史料中都有明白的记载,据清·光绪十八年(1892)刊《山西通志》“陵墓”记载:“孝义县·宋·宣皇圣母陵:在县西南六十里,今宣皇原王才里。按:宋·建隆元年八月丙午,奉上玉册,谥祖日“简恭皇帝”,庙号“翼祖”;祖妣刘氏日“简穆皇后”旧志书“宣皇圣母”当系宣祖之母,即“简穆后”也。又据《宋史·太祖本纪》记载:“建隆年元年(690)九月丙午,奉玉册,谥祖日‘简恭皇帝’,庙号‘翼祖’。祖妣刘氏曰‘简穆皇后’。皇考日‘武昭皇帝’庙号‘宣祖’。”可见这位“宣皇圣母”是“宣祖”赵弘殷的母亲“简穆皇后”刘氏无疑。</p><p> “王才里”现改名为“王才堡”,位于孝义县西南六十里吕梁山区一条小河谷中。由于近几年来开发煤炭,村里的经济情况发展,在村东路口新建了一座高大、富丽的牌坊,“宣皇圣母陵”就牌坊附近的“魁星楼”下。由于陵墓主人的身份非同一般,所以村民们特地用石头水泥将其垒砌。</p><p> “宣皇圣母”刘氏的父亲“刘宣王陵”,在王才堡以南十多里远的下马宽村。据清隆三十五年(1700)《孝义县志》记载:“宋刘宣王陵,在城西南六十里下马宽。经考察,刘宣王陵位于村北玉泉山头的一块平地上,墓高约一米,周长三十多步,四周灌木茂盛,杂草丛生,墓西有盗墓未遂留下的土坑。该村现有村民四十多户,人口二百多人,多为任、韩两姓,已经没有刘姓。村民只知道墓名为“宣王陵”,至于“宣王”是什么人,则不知其祥。据该村书记任士威介绍,对面东山上十多里远,还有一座“公主坟”,据说是“宣皇圣母”早逝的女儿,下马宽村原有一座“清凉寺”,据说是宋初所建设,可见在赵宋之初这里有老祖宗一段兴旺的时期。</p><p> 以赵匡胤父亲谥号命名的“宣皇原”,在下马宽村北二十里驿马乡境地内。当年原上有一座东、西两进院的“宣皇庙”,该庙原来长期被学校占用,现已废弃,院内杂草丛生、一片荒芜。据考:赵匡胤登基后,其父赵弘殷被封谥为“宣皇”;“宣皇圣母”刘氏和刘宣王乃是赵匡胤之祖母,外祖父之封谥。以孝义县王才堡有“宣皇圣母墓”、下马宽村有“刘宣王陵”以及驿马乡有“宣皇原”等地名的情况看,赵匡胤的祖父赵敬早年曾经在这一带活动、谋生,后娶刘姓之女为妻,并在这里生下了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以后才产生了“宣皇原”等地名。据考:这一带都是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生活贫困的山区。赵匡胤的祖父赵敬为什么要背井离乡到孝义县的吕梁山区谋生,除生活贫穷以外,找不到更合理的解释。孝义民间还广泛流传有“话说宣化原”、“魏王嫁女”等传说,其中的“魏王”显然是指赵弘殷四儿子、后来被封谥为“魏王”的赵匡美而言。</p><p> 另据山西《永和县志》记载,该县南七十里龙岩山上有“避世窑”、“龙岩寺”等赵匡胤避难遗迹。这里据罗云村只有一百多里。年轻时候的赵匡胤迫于贫困,到这一带活动、谋生是很可能的。</p><p><br></p><p>🏮四、郑恩“卖油路”和“千里送京娘”🏮</p><p> 除了有关赵匡胤的遗迹之外,赵匡胤的故事也在山西广泛流传,一是他和郑恩的故事。郑恩又名郑子恩,是太原南郊(黄陵乡)郑村人,过去郑村又名“郑家堡”、“郑村堡”,正位于由太原府通往寿阳、平定和河北井陉、真定的东山大路路口。是出入太原府的必经之地,赵匡胤年青时节,曾经以贩运粮食为生,郑村是常来常往之地。一来二去,就与常年以长途贩油、卖油为生的郑恩,以及曾经以贩卖雨伞为生的柴荣(后周·世宗)结为朋友,成为莫逆之交,在这一带留下许多佳话,部分故事还被写入后来成书的《飞龙全传》当中,至今已经过去一千年,从郑村至榆次砖井村这间一段大路还被人称为郑恩“卖油路,”可见他们的故事在民间影响之深。</p> <p> 二是脍炙人口的《赵太祖千里送京娘》故事,赵匡胤当初未曾“发迹变泰”的时节,因任侠任气,抱打不平,以负案之身,投奔在太原清油观出家的叔父赵景清。以求避难。他在庙中遇到随父亲来太原府北岳庙还愿、被强盗掳掠而来的民女赵京娘。遂挺身相救,亲自从太原护送京娘返回晋南蒲州(今永济县)小祥村家中,与父母双亲团聚。京娘为感谢赵匡胤搭救之恩,愿意以身相许,赵匡胤义不受谢,严辞拒绝,表现出大丈夫光明磊落、不近女色的英雄气概。这是千年以来山西人民口耳相传、妇孺皆知的动人故事。引人注意的是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行走路线,据收入《警世通言》卷二十一的“宋元话本”小说《赵太祖千里送京娘》描写:</p><p> “……原来那女子也姓赵,小字京娘,是蒲州解梁县小祥村居住,年方一十七岁。因随父亲来阳曲县还北岳香愿,路遇两个响马强人,掳掠而来……”公子道:“救人须救彻,俺不远千里,送你回去!”……不一日,来到汾州介休县地方……地名黄茅店……小二道:“离此十五里之地,叫做介山,地广人稀,都是绿林中好汉出没之地。”……公子催马前行,约行四十余里,到一个市镇(灵石)……又行了三四日,过了曲沃地方,离蒲三百余里。其夜宿于荒村……一路无话,看看来到蒲州。</p><p> 赵匡胤送京娘所走的路线,基本上就是今日“太原——运城”公路一线,自古就是贯通山西南北的交通大道,古代交通不便,骑马、步行从太原出发,经榆次、太谷、祁县、平遥,到介休县,距离有二百八十华里,是三天时间的路程;而距介休县四十多里的“市镇”,乃是今“灵石县”所在地;从灵石县往南到“曲沃地方”,距离有三百多华里,中间经过赵匡胤的故乡赵城县以及洪洞、临汾、襄汾等地,大约需要四、五天时间,作品都采取一笔带过的写法;从曲沃到蒲州(今永济县)有三百多里,更笼统带过。这一写法表现出赵匡胤走过这条道路(尤其是前半段)具有高度的真实意义。</p><p> 赵匡胤生于后唐·明宗天成二年(927),卒于开宝八年(976),享寿五十年。他在二十三岁以下前“漫游无所适”从“千里送京娘”故事,可以想像到年青赵匡胤在故乡山西奔波,谋生活动的一个侧面。他后来应募投军,二十七岁时,以“高平之战”中作战勇敢,拜后周“殿前都虞侯”;后周·世宗七年(960)三十三岁时,才在“陈桥兵变”中夺取帝位,可见赵匡胤前半年经历的坎坷、艰难。</p><p><br></p><p>🏮五、“地方戏”和“地方志”中的赵匡胤🏮</p><p> 虽然赵匡胤的真实家世和经历已经渺远难考,但人们还是能在山西一些地主戏曲和地方志的记载描写中,发现有关的蛛丝马迹。首先是山西“上党落子”剧本《高平关》,这本戏是写赵匡胤到高平关向高行周借人头的故事:后周·太祖郭(彦)威登基后,曾经在外流落的儿子柴荣叫结拜弟兄赵匡胤从原籍举家迁至汴京。以共享荣华富贵。太祖对此不以为然,他先派赵匡胤攻打燕京回来,又派他去高平关(今山西高平县)取高行周的首级,否则将他全家困死狱中,赵匡胤的父亲赵洪恩在家乡时,曾经与路过投宿的高行周拜兄弟,所以给赵匡胤带去向高行周借人头的书信。赵匡胤到了高平关,高行周已在头一天晚上占卜得知自己行将命终,他见到赵匡胤,见赵的头上出现真龙,赵匡胤还把自己的妹妹赵美容许配给高行周的儿子高怀德,高行周于是自刎而死,成全了赵匡胤的使命。</p><p> 引人注意的是:剧中赵匡胤自报家门:“打下燕京刘王,喜坏西罗赵玄朗”,他受命前往高平关时又埋怨柴荣:“俺就在原郡啥不好,捎书传信盼俺进京。实想进京荣华享,举家渡落南监中。”他到狱中告别双亲时,其父赵洪恩唱道:“咱在西罗啥不好,一心进京投宾朋。心想进京荣华享,举家流落南监中。”这些道白和唱词,都说明赵匡胤一家乃是西罗县的普通百姓,并没有像《宋史》敷演的那些复杂、显赫的家世经历。剧中还以高行周回忆梦境的独白形式,介绍了赵匡胤的出生经坜。</p><p> “……赵匡印,赵匡胤,好一个相熟的名字,我在那里会过?……唔呼,有了!当年大战苟家沙滩,往回行走路过西罗县,西罗县有一赵洪恩,俺二人八拜为交。是俺兄弟厅前饮酒,家人报到:我那弟妹产生一子。那时刮了一阵香风,抱在前,老夫迎风给他起名叫个‘香孩儿’外加赵匡胤。这一冤家莫非已成人长大?唔 ,是我走时,将冤家八字带来,待我取出一观:赵匡胤杂生在戊午年、戊午月、戊午日、戊午时。男人犯戊午,必定坐九五。呜呼呀!此冤家莫非有九朝八代之位?……</p><p> 中国古代 戏曲一向有“据实生发”的特色,很多剧目都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创作产生。除进行一些情节上的泻杂以外,基本实事很少凭空虚构。高行周是后唐·晋王李克用部将高思继的儿子。因为高思继桀傲不驯,后被李克用诛杀。高行周时年十余岁。被李克用收之帐下。稍长,补以军职,曾经长期在山西地区活动。上述剧中独白,就是他当年在山西的一段亲身经历。从剧中描写看,赵匡胤根本不是在洛阳夹马营中出生,而是诞生在山西“西罗小县”即今日(洪洞)赵城县罗云村。</p><p> 不少山西地方志里也有关于赵匡胤遗迹的记载,如《平阳府志》卷三十一“古迹”,“大宁县·禅峰洞:在孔山之麓。相传赵太宗避其中,旋有蜘蛛布网洞口,以敝之。兵致不见而去。后敕建禅峰寺。”《永和县志》卷十三“金石考”:“宋·石洞:在龙岩寺庙底,内像三尊,斑驳不堪。人传宋太祖避乱于上此。后敕建龙岩寺,有碑记,两摧藓蚀,字迹残缺无考。”《永和县志》卷十六“艺文录”还记有王世仪作《龙岩古洞》诗一首:“高敞玲珑别有天,土人争说困龙眠。昙花佛地三千界,玉液瑶宫第一泉。绕寺森森迷古柏,环溪朴朴泻寒烟。由来封禅名无愧,宋诈曾经四百年。”通过以上考证,我们可以大致窥见出宋太祖赵匡胤家世和出身的真实情况。</p><p><br></p><p> 🏮六、赵匡胤籍贯家世之真像🏮</p><p> 由于历时过久和当年赵宋皇室对籍贯、家世问题处理得严密,我们已经无法提供赵匡胤的籍贯确系赵城罗云村的“铁证“,但本文所所述的内容,已经足以使人们对《宋史》有关的赵匡胤籍贯的记载发生动摇和怀疑。因为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总是以自已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为中心进行活动,然后逐渐扩大自己的生存和活动空间,只有在某个人经常活动过的地方,才能够留存下有关他的遗迹和传说。而在有关赵匡胤的戏曲、小说和方志传说中,却罕见他在“涿郡”(今河北清苑一带)活动过的任何报道和传说。所以,根据前面考证的情况,我们可以为赵匡胤真实情况描绘出如下轮廓:</p><p>宋太祖赵匡胤的籍贯,是天下赵姓发源之地——山西赵城县(今并入洪洞县)罗云村。由于家境地贫穷,祖父赵敬曾经流落到一百多里以外,同属吕梁山区的考义县西南境内王才里(今改为王才堡)、下马宽、宣皇源一带谋生,并娶当地刘姓之女为妻,在那里生下了赵匡胤之父赵弘殷;后来刘氏早逝,葬于王才里,晚年贫困的赵敬只好携子赵弘殷回到赵城罗云村,一度栖身于虎峪寒窑之中;在罗云村时,赵弘殷曾与行军路过的后唐大将高行周结为兄弟,高行周为正好出生的赵匡胤取下了“香孩儿”赵匡胤的名字。赵匡胤幼年时,在家乡无以为生的赵弘殷曾经一度携带妻儿(赵匡胤、赵光义)双筐挑子,外出逃难,在当地留下了“两个天子一担挑”的历史佳话。</p><p> 赵匡胤成年后,因为天性朴实,喜欢抱打不平,曾经以负案之身躲避到吕梁山区的石楼、永和等县和太原等地避祸,并且在落难中演出了“千里送京娘”动人故事,后又与困顿中从事贩卖(后周·世宗)的柴荣相识,结为兄弟。后周太祖郭(彦)威登基后,其子柴荣招唤赵匡胤全家进京,以共享荣华富贵,后周太祖不以为然,然后派遣赵匡胤打燕京、杀刘王,下高平,取高行周首级别,以观察考验其品性能力。赵匡胤遂逐步擢升“禁卫将校”“殿前都指挥使”等职。“陈桥兵变”登基后,赵匡胤一方面暗中修建山西孝义县曾外祖、祖母坟苎和纪念父亲出生的庙院,敕封父亲为“宣皇”、祖母为“宣皇圣母”、曾外祖父为“宣王”;又为避免世人议论和耻笑自己的出身寒微,乃编造出自己是汉代名臣、“涿郡”赵广汉后裔的说法,记入正史,同时制造了涿郡埋有“僖祖”“翼祖”“三陵”的假象,对自己的籍贯、家世进行了彻底的掩盖。</p><p> 北宋、南宋相继灭亡后,女真人和蒙古人大肆“根刷”、“屠戮”赵宋皇室子孙,时有赵匡胤之弟,魏王赵光美后裔赵受之,赵和之兄弟二人,自河南避难逃回赵城,赵受之留居罗云,赵和之则徒居汾阳。罗云村人为避免招致灭族之灾,遂将全村赵氏一律改为贾姓。因时已悠久,人们习以为常,至今仍未回复原性。清代乾隆年间,村人为纪念先祖赵匡胤,在村中修建“飞云楼”一座,上书“元朗里”三个大字,此楼在文革中被拆毁,现在村中尚有“古西罗”、“受之遗风”等碑刻、遗迹留存。有关赵匡胤的故事、轶闻、传说至今仍在当地民间广泛流传。</p> <p>🏮七、“自古寒门出贵子”🏮</p><p>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人们讲究“出身门第”,谁的祖先出身高贵,地位显赫,家业雄厚,生活富裕,谁的脸面就光彩荣耀,在社会上也会受人尊敬;反之则自卑自贱、受人歧视。在这种社会背景和社会思维的情况下,原本是贫困家庭出身、又骤然间当了皇帝的赵匡胤,出于避免人们议论自己出身的考虑,为自己制造了一些“奉天受命”的神话,像世人喜欢“攀附名人”、“以光门楣”的心理一样,为自己的家族找一位有名望有地位的历史名人来充当自己家族的祖先,是再合理不过和可以令人理解的。赵匡胤“黄袍加身”夺取政权、建立宋朝以后,由于赵宋皇室一直宣传自己的家族是汉代“京兆尹”、涿郡人赵广汉之后,他的家族的真正历史情况,即赵匡胤籍贯赵城罗云村和祖先曾经穷困乞讨的“皇家秘史”,遂被长期尘封埋没,鲜为人知。</p><p> 这样说有以下两个理由,一、不论是在《宋史》或皇家玉牒《南外天源赵氏族谱》,都没有任何能够把“赵广汉”与赵匡胤的高祖“僖祖”赵眺直接联系起来的世系记录,因为它原来就根本不存在;二、据河北《清苑县志》记载:原清苑县“御城”西北“宋三陵”,葬赵匡胤四世“僖祖”眺、三世“顺祖”廷、二世“翼祖”敬。宋朝建立后,即将“三陵”迁葬于河南“皇陵”。但在河南巩县的“七帝八陵”中,却只有赵匡胤之父“宣祖”赵弘殷的“永安陵”,根本没有“僖祖”、“顺祖”、“翼祖”三陵的踪迹。可见当年清苑县的“宋三陵”和“迁陵”之说,完全是当时赵宋皇家掩人耳目的虚构之辞。赵匡胤的所谓“僖祖”、“顺祖”二人,可能早就因为家境穷而死后不知所葬,只有“翼祖”之妻刘氏在山西寿义县留下了自己的坟墓痕迹,为今天揭开“赵匡胤籍贯”之谜,留下了一丝宝贵的线索。</p><p><br></p><p> “自古寒门出贵子,从来纨绔少伟男。”据《宋史·太祖本纪》记载:“帝孝友节俭,质任自然,不事骄饰……”“宫中苇帘,缘用青布;常服之衣,斡濯至再。”由于平民出身的贫困家世和坎坷,艰难生活的磨烁、砥砺,使他从小养成了正直善良诚实勇敢的品质和朴素节俭的生活习惯;使他能够对五代长期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灾难和痛苦,持有客观、冷静的认识和看法,在发动“陈桥兵变”时,采取了一系列保证社会安定和百姓利益的举措;在取得帝位以后,执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正确对策。“起介胄之中,践九五之位……务农兴学,慎罚薄敛,与世休息,迄于太平;治定功成,治礼作乐……考论声明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宋与汉唐,盖无让焉。”从赵匡胤身上,人们可以看到一种“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不向命运低头屈服、永远奋斗进取,夺取事业成功的伟大的民族精神。赵匡胤籍贯、家世之谜的破解,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赵匡胤的历史功绩,提供了一把钥匙。也为《宋史·列传》中为什么记载了慕容延钊、罗彦环、高怀德、郭从义、武行德、候章等对宋朝开国有功的众多山西人物,提供了可信的答案。(完)</p><p>🏮孟繁仁,男,1942年2月生,山西太原人,著名学者。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山西省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理事;《三国演义》学会理事、《水浒》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散曲学会理事、中国元好问学会理事;三晋文化研究会理事、山西省家谱学会理事、中国谱牒学研究会会员。</p> <p> 【赵匡胤的籍贯】</p><p> 2013-09-20</p><p> 由于历时过久和当年赵宋皇室对籍贯、家世问题处理的严密,我们已经无法提供赵匡胤的籍贯确系赵城罗云村的“铁证”,但本文所述的内容,已经足以使人们对《宋史》有关赵匡胤籍贯的记载发生动摇和怀疑。一个人的青少年时代,总是以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为活动范围,然后才逐渐扩大自己的生存和活动空间;只有在某个人经常活动过的地方,才能够留存下有关他的遗迹和传说。而在有关赵匡胤的戏曲、小说和方志、传说中,却罕见他在“涿郡”(今河北清苑一带)活动过的任何报道和传说。所以,根据前面考证的情况,我们可以为赵匡胤真实情况描绘出如下轮廓:宋太祖赵匡胤的籍贯,是天下赵姓发源之地———山西赵城县(今并入洪洞县)罗云村。由于家境贫穷,祖父赵敬曾经流落到100多里以外、同属吕梁山区的孝义县西南境内王才里(今改为“王才堡”)、下马宽、宣皇源一带谋生,并娶当地刘姓之女为妻,在那里生下了赵匡胤之父赵弘殷;后来刘氏早逝,葬于王才里,晚年贫困的赵敬只好携子赵弘殷回到赵城罗云村,一度栖身于虎峪寒窑之中。在罗云村时,赵弘殷曾与行军路过的后唐大将高行周结为兄弟,高行周为正好出生的赵匡胤取下了“香孩儿”“赵匡胤”的名字。赵匡胤幼年时,在家乡无以为生的赵弘殷曾经一度携带妻儿(赵匡胤、赵光义)、双筐挑子,外出逃难,在当地留下了“两个天子一担挑”的历史佳话。赵匡胤成年后,因为天性朴实,喜欢抱打不平,曾经以负案之身躲避到吕梁山区的石楼、永和等县和太原等地避祸,并且在落难中演出了“千里送京娘”动人故事;后又与困顿中从事贩卖的柴荣(后周??世宗)相识,结为兄弟。后周??太祖郭(彦)威登基后,其子柴荣召唤住在原籍的赵匡胤全家进京,以共享荣华富贵。后周太祖不以为然,先后派遣赵匡胤打燕京、杀刘王;下高平、取高行周首级,以观察、考验其品性能力。此时年已27岁的赵匡胤才以“高平关”立功,擢升后周“殿前都虞侯”,后周??世宗七年(960),33岁的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夺取帝位,他一方面暗中修建山西孝义县的曾外祖、祖母的坟茔和纪念父亲出生的庙院,敕封父亲为“宣皇”、祖母为“宣皇圣母”、曾外祖父为“宣王”;为避免世人议论和讥笑自己的出身寒微,乃编造出自己是汉代名臣、“涿郡”赵广汉后裔的说法,记入正史,同时制造了涿郡埋有“僖祖”“顺祖”“翼祖”等“宋三陵”的假象,对自己的籍贯、家世情况进行了彻底的掩盖和修改。北宋、南宋相继灭亡后,女真人和蒙古人大肆“根刷”、屠戮赵宋皇室子孙,时有赵匡胤之弟、魏王赵光美后裔赵受之、赵和之兄弟二人,自河南避难逃回赵城,赵受之留居罗云,赵和之则徙居汾阳。罗云村人为避免招致灭族之灾,遂将全村赵氏一律改为“贾”姓。清代乾隆年间,村人为纪念先祖赵匡胤,在村中修建“飞云楼”一座,上书“元朗里”三个大字,此楼在“文革”中被拆毁,现在村中尚有“古西罗”、“受之遗风”等碑刻、遗迹留存。因为时间相隔已久,罗云村人习以为常,所以至今仍未回复原姓。但是有关赵匡胤的故事、轶闻、传说、佳话,至今仍然在当地民间广泛流传。</p> <p>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p><p>赵匡胤在后汉时投奔枢密使郭威,致身行伍。他受后周世宗柴荣器重,于征伐南唐时屡建战功。柴荣病重时,被任命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显德七年(960年),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并回京逼迫后周恭帝禅位。同年,赵匡胤登基为帝,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北宋”。</p><p> 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致力于统一全国,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他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除此之外,还设立“封桩库”贮藏钱、帛、布匹,以期赎回被后晋高祖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p><p> 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在位十六年,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永昌陵。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加谥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有诗作《咏初日》传世。</p><p> (百度人物)</p> <h3> 【宋史】赵匡胤</h3><h3>[1] 《宋史·卷一·本纪第一》: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讳匡胤,姓赵氏,涿郡人也。</h3><h3>[2] 《宋史》:太祖,宣祖仲子也,母杜氏。后唐天成二年,生于洛阳夹马营,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日不变。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学骑射,辄出人上。尝试恶马,不施衔勒,马逸上城斜道,额触门楣坠地,人以为首必碎,太祖徐起,更追马腾上,一无所伤。又尝与韩令坤博土室中,雀斗户外,因竞起掩雀,而室随坏。</h3><h3>[3] 《宋史》:六年,世宗北征,为水陆都部署。及莫州,先至瓦桥关,降其守将姚内斌,战却数千骑,关南平。世宗在道,阅四方文书,得韦囊,中有木三尺余,题云"点检作天子",异之。时张德为点检,世宗不豫,还京师,拜太祖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以代永德。恭帝即位,改归德军节度、检校太尉。</h3> <p>🏮《贾姓文化》:简讯</p><p> 2月28日 下午六时,河南省贾姓文化走访团的贾慧升,从山西平遥到达洪洞县。洪洞老家的宗亲很热情,贾小伟开车到洪洞西站(高铁站)接上我。听说要来,上午就没营业,一直在等,让我很感动!</p><p> 晚餐后看了洪洞名胜“明代监狱",当地也叫苏三监狱,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贾小伟的营业房内,邀来附近罗云村的几位贾姓和赶来的贾强宗亲,一块座谈家族文化的源渊。关于罗云村一枝贾姓的源流,双方交流了很多,从各方面进行了交流。关于研究家族文化,大都熟知的元初山西洪洞县“赵”改“贾"的典故,就是这一枝脉。</p><p> 29日去四十华里外的罗云村走访,探源求证。据讲该村三千多口人,百分之九十以上为贾姓,有九十年代新修家谱,贾姓古文化遗存等。</p><p> 2019年2月29日于洪洞县</p> <p> ♦️罗云村《贾氏族谱前言》♦️</p><p> 我贾氏始祖,贾府君讳受之,定居洪洞罗云村,传宗迄今,已繁衍二十七代。</p><p> 忆祖辈等,往昔于此,勤劳勇敢,开拓创新,刻苦经营,使我族代代昌盛,欣欣向荣。先祖之德实乃山高水长与日月同辉。</p><p> 为使后裔追念先祖,感恩不忘,于乾隆十三年由十四代祖贾际董(增生)首建家谱,传于后世,又嘉庆七年十五代祖贾赞(生员)等修谱增代二次,道光二十四年十七代祖贾务贞(副贡)贾级等第三次修谱增代。民国六年有本族知名人士贾振章、贾魁芳、贾崇文、贾秀章、贾如瑛等四次修谱增代。妥善保管多年,而1965年以后由于管理失控,致使家谱流失,从此失去了贾氏宗室历代传统资料,深感遗憾!</p><p> 贾氏历代英贤辈出,曾仕于明洪武年间的贾维新,官拜大理寺卿、忠贞君国、名节可歆,故树碑旌表,流芳百世。当代英才贾题韬,学识渊博,在哲理、佛学、棋术、医术等方面造诣颇深,誉满华夏。国际名人贾龙文先生在科技领域成就卓著,曾获“国际特别荣誉奖”,为国家的振兴,贡献出不朽的功绩。</p><p> 为赞颂我族历代人物本谱特设有“人物志”记之,永传后世。</p><p> 于1999年春节,族里仁人聚集,谈及重修家谱一事,遂以离退休干部为主,组成修谱小组,分工协作,四处奔波,广泛搜集,查阅零散的分支家谱、神祗及历代碑文等有关资料,录其所志,再经整理汇编,系统考证,费时半年之多,终于纂成了这本不大完善的贾氏族谱,以资后裔明鉴。</p><p> (修谱小组 1999年9月9日)</p> <p> 洪洞县罗云村贾姓史</p><p> ◎贾福龙</p><p> 罗云村,历史悠久,古老文明,人们闲聊常挂嘴边的一句话。但是,历史悠久,究竟多么个悠久?也没有个确切的记载。最有追溯村史意义的根据:“只能先从传统的锣鼓文化着手”。锣鼓文化诞生于尧舜时期,尧帝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于舜为妻。以后,每年三月三,仪仗和锣鼓队,去神里村,接姑姑回娘家羊懈村,四月初八又送她们回婆家,仪式非常威风。从那时起,临汾各地,比较大一点村子,都有了各自村里的“威风锣鼓队”,至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了。但是,各村居住环境建筑历史,无从考究,只能说是比四千多年更久远。</p><p> 罗云村在历史上,是依赵姓为主的大村子。唐太宗继位后 恢复期长达一百年, 到唐玄宗继位后缔造全胜的“开元盛世”(715年——741年)。这个时候,罗云村已被称为“闻名遐迩的西罗小县”。西罗城里有一大富户,人称赵员外,赵员外五十岁那年,夫人李氏生了一位千金,取名赵秀莲。转眼间,秀莲已是二十七八的大姑娘了,曾多次有富家公子,猜媒提亲 ,可赵小姐没有能看上的,一日夜里在梦中,龙王三公子鳌顺来到秀莲闺房,小姐见少年男子生得“天庭饱满,地格方圆,眉清目秀,唇红齿白长得精,一来二往与公子产生爱慕之情,身怀有孕。父母知道后,秀莲被赶到虎峪沟土窑洞,生下一子,取名赵弘殷,赵弘殷十八岁与芝兰姑娘结婚,生下红孩儿,取名赵匡胤。由于连年天遭大旱罗云是生龙之地,无养龙之水,赵弘殷用筐子把儿子担上,一家人逃难于芝兰娘家河南洛阳。赵匡胤于960年,建立大宋,庙号宋太祖,在位16年,于976年,因暴病而死(怀疑匡胤之死于弟光义有关)五十岁寿终。赵光义即位,庙号宋太宗。靖康之难后,1127年北宋灭亡,黄河以北地区。被金兵所占,金兵清杀宋皇族人,再加之南宋皇族后裔,恐江山落入匡胤后裔之手,之前匡胤后代也受排斥,甚至对匡胤后裔下狠手。因此,匡胤后代,赵受之兄弟便逃回祖籍古西罗(罗云村)。开垦土地,依农养生,发展居业,很快152年过去了。之前都没有改赵姓。</p><p> 到1279年,南宋也灭亡了 ,元朝建立。元军也到处清杀宋皇赵家,一天,元军来到刘家垣到西罗途中,坐地休息,从西罗方向下来一老汉,元军头领上前问道:“老汉!上边有姓赵的吗?”老汉看是元军,忙说没有,此地,全都是姓“假”的。元军早就走的精疲力尽,实在太累了,一步也不想走了,听老汉说全是姓“假”的,也就信以为真,起身而返下去了。从此,西罗的宋皇赵姓,为预防元军二次再来,被迫改为“贾”姓,自那以后,罗云人依贾姓为姓,繁育后代。“资料由山东赵远堂提供‘赵匡胤弟弟生有十个儿子,八个女儿,唯有赵廷美的八房儿子,赵德文的后代赵受之兄弟逃到吕梁山下西罗县’(罗云村)”。罗云家谱序言中有这么一句话:“受之落于罗云,和之流于汾阳,三弟不知何方罗云村后街建有一座対阳楼,背面镶嵌有“受氏遗风”四个字”。这与赵远堂提供的资料相吻合。受之返回祖籍罗云村,至2020年(庚子年)确切历史已“一千零四十五年了”。</p><p> 在“明朝洪武(1368——1398)年间‘山西洪洞大槐树下大迁徙,西罗的宋皇赵族人,当时依贾姓迁至河南,南阳地区西北方边境,郧阳区东南边界附近,为了复姓赵,为能有尊辈长上正规的家族。又第二次迁徙至郧阳清水保油房沟赵家哇。在明朝万历年间发起复姓,重编家谱《万士良应光永赵,崇之忠文德盛茂,明廷兴国开昌道,敬修成家思子孝》”。意思是:本族永远姓赵,期盼后代兴旺昌盛,子孝孙贤,世代永远。后来,从罗云村迁走的贾姓还不少,洪洞县不论是那个村只要是姓贾的,一问都说是从罗云走的,并且还能说出他们是贾姓第几门。罗云村贾姓共分为十门,有歌曰:前五门不用问,安定堡和赵城,罗云村里是东西八门南北六门,七门山头,九门十门合为一门。</p><p> 罗云村贾姓经考证,却系,宋皇太祖后裔,贾姓祖先贾受之之后 。至2020年已过去“一千零四十五”年的历史了,繁育后代已二十七代,全村现有人口2800余口,耕种着四千四百余亩土地。是洪洞县刘家垣镇辖的大村子。</p><p> 抗疫宅家、闲暇之余、整理编辑、以传后世。</p> <p>历史人物:</p><p>贾维新,岁贡。洪武年间以贡生身份任兵部主事官职大理寺卿(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太祖崩,嫡孙即位,成祖返京夺位。其性忠耿,有气节,靖难兵至,不屈而死。清雍正八年(1730年)封如忠孝祠堂。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镌刻“洪武忠臣大理寺卿维新贾公神道”的赑屃座石碑,现立于照壁广场。</p><p><br></p><p>贾 琅,明代陕西狄道知县,为官清廉。曾从陕西省背运“铁琶土”衬于村东天池底下,此后池水清亮。</p><p><br></p><p>贾 瑄,明朝洪武岁贡。历官淅江道监察御史,遇事能言,</p><p><br></p><p>近代明人:</p><p><br></p><p>贾魁芳,字梅生,生于(1880——1942)年他饱读诗书,前清秀才。担任过村长,受聘在汾西等地教过学。1916年村改建东庙为学校,他编写了勒碑记文——</p><p><br></p><p>初级小学,为普通教育枢纽,实为国民必经阶级。吾村小学于民初设之公所,现因学生众多无法容纳,村长热心学校事务,乃邀请旅长商量修理东庙,改为小学,若教室、若宿舍、若阅报室,今将勒石,问序于余,余乃不辞其浅陋,援笔姑述其梗概,且颂曰:</p><p><br></p><p>魏巍学校,设之东方。百废俱举,一旦壮观。池水漾漾,在校之旁。古柏苍苍,挺立其间。遥瞻之而巍峨,近睹之而辉煌。西顾罗峰云千朵,东眺汾河水几湾。春闻黄莺啼枝上,夏听青蛙鸣水边。远观青山萃碧,迩看烟村萦岚。入则学诸科,出则望群山。月光常从树间露,天光恒与水面连。嗟学校之乐乎,乐而无厌。景色遍四野,书声满一堂。从此济济多出士,累世绵绵永流芳。学生辄呢喔,燕子频呢喃。莘莘学子,时而勉旃。 </p><p><br></p><p>贾题韬,(1909——1995)又名玄非,字略侯,中国当代著名佛学家,象棋理论家。1931年毕业于山西大学法学院,留校任教。先后任光华大学、成都大学、金陵大学副教授,教授。1951年毛主席亲笔信聘,先遣随军进藏,为和平解放西藏立了功,在此期间他用藏汉两种文字翻印出印度的《英明学》论著:亲自主持建立了“江阳医学院”,将针灸医学带上了“世界屋脊”。还与达赖母亲医治好沉疴重病,在藏留有神医之名。曾任政协第六届、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著有《逻辑学概论讲义》、《开论悟》、《坛经讲座》、《象棋之归》、《象棋残局新论》等书。</p><p><br></p><p>贾正操,(1911.8——1985.12)早年参加革命工作,老红军,历任中共中央公安部三处人事处长,北京市公安局秘书科长,治安处长,副局长。1955年12月28日由中共中央政治局下令任哈尔滨市公安局局长,市委常委,后任哈尔滨市副市长,市委候补书记,政法部长。威望很高。</p><p><br></p><p>贾龙文,生于1931年2月。中国民用航空学院毕业,高级工程师,曾任成都建机械化施工公司技术主任,主任工程师等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会员,中国科协自然科学专门学会会员,四川省专利协会会员,四川省老科协教育分会副会长。著作有《“集层升板住宅施工工艺”》、《电动升板机结构改革与平衡的摸索探讨》、《集层升板机具设计及使用效果》等,此外,并有6项国家专利。1978年被成都市科学大会授予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82——1984年连续三年被评为成都市先进科技积极分子。1996年为双流机场工程设计的提升机械“大吨位电动升板机”获“国家国际特别荣誉”奖。近年来,先后被编入《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华人物辞海》等辞书。</p><p><br></p><p>贾云鹏,谱名乃信,1960年上海同济医科大学医学微生物学博士研究生毕业,任山西肿瘤研究所副研究员,1998年晋升为主任医师。撰有《53个方剂对肠道致病菌的制菌作用》、《山西省食道瘤高低区优势真菌分析》</p><p><br></p><p>、主编《病原微生物学》。被《山西名人大词典》辑录。</p><p><br></p><p>贾俊彦,(1896——1980)字子杰,山西大学农学院毕业,曾参加省文官考试,获第一名,即任山西省政府视察员。1942年在并州加入共产党。抗战期间,先后在虞乡、浮山两县任县长。</p><p><br></p><p>贾金昌,又名里宁,早年参加革命,曾任赵城县文化馆馆长,第四高校校长,后调北京电影洗影厂。</p><p><br></p><p>贾题武,字文伯,曾任霍县公安局局长,汾西县县长。</p><p><br></p><p>贾 琳,女生于1922年。1937年参加抗日工作,1939年任原赵诚县妇救会组织部长。1940年到抗大总校六分校学习。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调安阳市公安局工作。1954年调中央公安部政治部组织处副科长,1982年任公安十二局政治处主任。</p><p><br></p><p>贾振宇,生于1924年曾任云南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p><p><br></p><p>贾允文,生于1926年。曾任永和县文化馆馆长,文化局副局长。</p><p><br></p><p>贾松茂,生于1926年曾任郑州、兰州铁路局党委书记。曾获“优秀文艺工作者和全国关心下一代教育工作者”个人称号。</p><p><br></p><p>郭 瑞(贾松茂妻)生于1927年。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妇校指导员,郑州铁路局卫生专科学校组织部长,郑州铁路六中校长,郑州局档案科长,兰州局审干办公室副主任。厅局级待遇离休。</p><p><br></p><p>贾金照,又名吉照,生于1928年。1949年南下四川省,曾任西南人民革命大学川北分校教育干事,川北区区长,区委书记,南充地区建筑材料工业公司经理等职。正县级离休。</p><p><br></p><p>贾恒敏,生于1928年。山西省文化厅离休。</p><p><br></p><p>贾云鹏,又名福喜,曾任太谷卫校党委书记。</p><p><br></p><p>贾仁安,生于1932年。历任洪洞共青团区委书记,县轻工部部长,乡镇局副局长,公社主任,铁厂厂长,煤矿矿长,物资站站长,县纪委办公室主任等职。正局级离休。</p><p><br></p><p>贾振祥,曾任甘肃省武都县检察院检察长。</p><p><br></p><p>贾建华,祖籍罗云村。曾任广播电视局局长,县政协委员,作协会员,地区新闻协会、广电学会理事,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会员。有经济师和编辑职称。</p><p><br></p><p>贾力涛,生于1968年6月。现任中华医学会《白血病.淋巴瘤》、《肿瘤研究与临床》编辑部主任,编审,山西省肿瘤研究所党支部书记。</p><p><br></p><p>部分在职领导干部:</p><p><br></p><p>贾小平,男,国家安全部办公室主任。</p><p><br></p><p>贾保平,男,山西水利厅。</p><p><br></p><p>贾朝阳,男,西山煤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p><p><br></p><p>贾小军,男,临汾市霍侯一级路管理所负责人。</p><p><br></p><p>贾杰英,女,洪洞县国税局股长。</p><p><br></p><p>贾洪瑞,男,四川省委秘书……。</p><p><br></p><p>贾荣岚,女,大同市矿务局地质处工程师。</p><p><br></p><p>革命烈士永垂不朽:</p><p><br></p><p>贾洪德,老四团政治部主任,1912年生,1937年参加革命,1939年在隰县战斗中牺牲。</p><p><br></p><p>贾洪烈,教导员,男1915年生。党员,1946年在东北四平街战斗中牺牲。</p><p><br></p><p>贾温锐,八路军总部炮兵团教员。男1907年生,1942年一月在左权县战斗中牺牲。</p><p><br></p><p>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可歌可泣。历朝历代名人树榜样,不忘初心。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更惠民生。改革开放的道路越走越宽,后继有人。</p> <p>对阳楼</p> <p>贾维新墓碑</p> <p>贾题韬像</p> <p>赵匡胤故里石碑碑文</p> <p class="ql-block">♦️赵万仓为什么把姓赵的“赵”字,写作字辈? </p><p class="ql-block"> 自家谱编委会成立以来,多方面的查找我们家族根源。多次由会长赵盛辉亲自带队并开车到河南、襄阳等地及十堰周边县市查找未果。碧水有源,青松有根,我们的祖先在哪里?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提供古老家谱和人迹、事迹的线索。前届家谱编委会在2001年前期,根据老年人脑力记忆、口述而编写的家谱(一下筒写‘前家谱’),我反复思考,熟读前家谱中字辈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意义。最后根据前家谱的字辈得出一个结论,赵万仓为什么把姓赵的“赵”字,写作字辈?那么字辈是:“万士良应光永赵,崇之忠文德盛茂,明廷兴国开昌道,敬修成家思子孝” 遵照第一句“万士良应光永赵”为原则,寻找祖先。赵万仓为什么将姓赵的“赵”字写作字辈呢?并且是“永赵”,永远姓赵的意思。以这个理念去寻找根源。又在微信群里,联系上全国各地宋皇赵族人员,根据广东大坎子宋皇赵族后裔赵买龙(72岁)、会长赵广新(60岁)提供的八百多年老祠堂存放的老家谱进行核对,又根据福建省漳浦县赵家堡宋皇赵族后裔会长赵龙杰(58岁,魏王派)宗亲提供的古老家谱进行核对,还有山东荷泽宋皇赵族后裔赵远堂(65岁,太祖派)宗亲提供的六百多年老祠堂存放的家谱进行核对,都没有相同处。又根据全国赵氏通谱编委2018年12月在广东家谱研讨会人员进行议论,没有一家的家谱和我们的家谱相同,并且问我说“你们家谱里怎么有赵字辈?”“你们为什么将赵姓的‘赵’字,写作字辈呢?”等等,把我问得目瞪口呆,难一回答。多名家谱编辑人员经深思讨论后说:“这个字辈,在写之前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在复杂的背景下才写的这个字辈,让后代人永远姓赵”,这时我才恍然大悟。一时觉得我的思考有些思路。为写好我们家族家谱,早在三个月前(2018年8月),我骑着电动车到了山西洪洞县域,走遍了洪洞县、襄汾县、闻喜县及汾阳地区等地,找到了三十多家赵氏家族,都没有找到和我们有关系的赵族人。同年9月又用同样的办法,骑着车子走遍了房县三个赵族、竹山、竹溪赵族。同年10月又到郧西土门、上津等地方走访。又到郧阳区的安阳镇、杨溪镇、长岭、鲍峡镇赵族走访,都没有与我们家族有相同字辈和相符的关系。 2018年11月初,我建立了微信群,并且加入了三十七个全国各个赵姓微信群。在此期间,每天晚上至深夜零点都泡在各个微信群里,于全国各地的赵姓会长们或者家谱编辑人员们聊天,专找有古老祠堂的、有古老家谱的宗亲进行交谈,根据他们的家谱记载谈讨家族往事、宋皇赵族在宋朝灭亡后的分居情况,家谱编写等等问题。主要是寻找我们的根源线索为主。一天,由山东菏泽宋皇赵族微信群里赵远堂宗亲给我提供了相似的线索,得知:赵匡胤的二弟赵廷美的后人有类似情况。赵廷美生育十个儿子八个女儿。唯有赵廷美的八房儿子赵德文的后代赵受之 (赵德文有六个儿子,赵德文长子赵承显长子赵克柔之五子赵叔雉之五子赵受之)在北宋靖康之难后,为躲避金兵追杀,来到了山西省泰行山下西罗的地方扎住(太行山可能有误)。应该是:吕梁山下西罗的地方扎住,西罗,现名:叫罗云村,在西罗开垦土地,依农养生,发展居业。很快152年过去了,南宋在公元1279年被元军崖门海战役彻底毁灭后,建立了元朝,元军到处清杀宋皇赵家。在泰行山下,一日,距西罗十五里的刘家垣镇来了一支元军队伍,走得精疲力尽的坐在地上休息,正好一位七旬老汉从西罗走下来,元军头领上前问:“喂,上面住的有没有姓赵的”老汉本姓赵,一见是元军便答道“上面没有姓赵的,这地方住的,都是姓假的”元军跑得实在太累,便信一为真贾姓,扭头走了,此后,西罗的宋皇赵族为预防元军二次重来,被迫赵改贾姓。此后,西罗的宋皇赵姓人依贾姓为姓氏繁育后代,至到现在没有编排辈谱,没有字辈,各取各的名字,多数依贾姓、母姓取三字名字,如:贾陈旺、贾兰斌等等。在北宋靖康之难和南宋被灭亡后,元军清杀赵氏皇族的背景下,明朝洪武(1368—1398)年间,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大迁徙,西罗的宋皇赵族人,当时依贾姓迁至河南南阳地区西北方边境,郧阳区东南边界附近,为了复赵姓,为了能有尊辈长上正规的家族。又第二次迁移至郧县清水保油坊沟赵家洼。在明朝万历年间发起复赵,重编家谱《万士良应光永赵,崇之忠文德盛茂,明廷兴国开昌道,敬修成家思子孝》。意思解说:本族永远姓赵,期望后代兴旺昌盛,子孝孙贤,世代永远。又返回来说,我们的家谱前言说的《早在一千余年前,我们的祖先原系北宋赵匡胤之后裔》,据宋史和广东大坎子八百多年老家谱及福建赵家堡家谱记载:宋朝皇家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 昭宪太后杜夫人,乳母:耿氏,共生育五个儿子:老大赵匡济,老二赵匡胤(宋太祖),老三赵匡义(宋太宗),老四赵廷美(封魏王),老五赵光赞。老大和老五早亡,没有后代。再说,太祖赵匡胤的后代情况,赵匡胤生育四个儿子,长子滕王赵德秀,早亡,次子燕懿王赵德昭,其九世孙是南宋理宗皇帝赵昀,三子舒王赵德林,早亡,四子秦康惠王赵德芳,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八贤王,其五世孙为南宋孝宗皇帝赵昚。维有赵德昭和赵德芳有后代,赵德秀和赵德林早亡,没有后代。在公元1279年(南宋祥兴二年) 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门山进行的大规模海战,俗称崖门战役。崖门山之战后,太祖后代分居于广东、福建一带,在明朝后期时分布于全国各地及海外。据广东大坎子八百多年老家谱及福建赵家堡家谱记载:暂没有找到其他线索,一及符合我们类似关系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