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墙上的时钟在慢条斯理地、不知疲倦地摆动着 ,时光瞬间流逝 ,毫不留情地把我带到了2019年12月下旬,不经意间 ,我已经过了75周岁。</p><p> 75周岁已经是迟暮之年的人了,“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此时我在思我的华年,回顾75年来走过的路程。从孩提时代到小学、中学、大学,毕业后又进入学校,在三尺讲台上度过了几十个春秋。从中学到大学,换过几所学校,但最令人难忘的是毕业后工作的第一所学校。因为那里是我人生的启航 、教学生涯的开始,那里有我的青春和梦想、幸福和欢乐 ,也有我的痛楚。</p><p> 我找出珍藏了半个多世纪弥足珍贵的照片,一种历史的厚重和怀旧感油然而生。我抚摸着承载了太多故事的发黄照片,沉浸在历史的烟云中,重温那八千里路云和月,泪水不断地划过了脸颊,老照片呈现给我的是不同凡响的人生历程。我仿佛跨越时空,和分别多年的老同事、老同学、学生和流逝的岁月在进行面对面地对话。此时,我又看到了少年时代学生们的天真和青涩,我们青年教师身上洋溢着的那种青春活力以及人到中年的乔校长、刘主任和其他中老年教师们的成熟和稳重…… 忆往昔,百感交集 !!!</p> <p> 这就是我毕业后工作的第一所学校----创建于1965年8月的哈尔滨外国语学校,它座落在哈尔滨市南岗区原一曼街4号一座旧的二层小楼。这里原来是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公共卫生系和动物实验室,为了支持外语校的建立,医大的这部分整体搬迁,腾出来作为外语校的校址。医大搬迁后只剩下空荡荡的二层旧楼 ,楼前面小平房的门窗都已被拆除地犹如残垣断壁。外语校的左边是六十三中学校,右边是十二工读学校,工读学校对面的马路就是全国著名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后来这个院子里还成立了为期一年的哈尔滨会计学校。哈尔滨外国语学校的建立是根据我国外交形势的迫切需要而建,是全国建立的第十四所外国语学校。</p> <p> 1965年8月份,大学毕业后,我和六名女同学被分配到哈尔滨外国语学校。8月初的一天我们一起来到了原一曼街4号的楼里,在一楼一间不大的办公室里见到了刘沛琛,他见到我们异常兴奋。当时他是外语校唯一的创建人,三十岁左右,为人热情,讲话有些结巴。他满怀豪情地向我们介绍学校未来的前景 ,学校是由市教育局出巨资 ,用办三所普通中学的资金来办这所外国语学校。后来我们得知他原来是数学老师,外号“小华罗庚”。他任外语校的教导主任,组织办事能力都很强,带领我们进行学校的基本建设。他带我们去书店买书时说道:只要我们认为需要的中英文书籍随便挑选 ,由此可见学校的办学经费非常充足。</p><p> 在建校过程中他身体力行,他和乔校长带领我们把空荡荡的二层旧楼建设成了有一定规模的教学楼和宿舍楼 。他和我们青年教师打成一片,像大哥哥一样关心我们。他谈工作时经常口吃中带着幽默,让人感到很亲切。有次他讲数学课,板书独特、逻辑性强,深受学生的欢迎,他教过学生的绕口令 “红凤凰 ,粉凤凰……”他们至今还记忆犹新。外语校解散后一直未能与他见面,今年在群里得知他去世的消息,很难过,非常怀念和他在一起工作的那段时间,刘沛琛是值得大家尊敬的一位好领导。感谢林森和王岐虹提供了刘沛琛的照片。</p> <p> 乔玉兰是外国语学校的第一任也是唯一的一任校长,她原来是第二十中学的校长,是市教育局从众多中学领导干部中挑选出来年富力强的中学校长。那年她才35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精明干练,从不摆架子,我觉得她就像是我们的大姐姐。在她的领导下,我觉得外语校就像个和谐的大家庭。她对我们说在学校工作了十几年,教育局长从未接见过她,只有这次派她到外语校来 ,局长才亲自单独接见她 ,由此可见办外语校的重要性。她到任后立刻组织老教师和相关人员去北京、南京、上海等地学习办学经验,然后领导大家学习讨论 ,组织我们进行学校的基本建设及制定教学计划等等。她对青年教师非常关心, 记得1966年春节 ,她带着刘沛琛和陈国忠到我家来拜年,我因刚参加工作,特别感动。她还是一位非常宽容、大度的领导,外语校解散后,我曾去过她家几次,但她只字未提在文革中的遭遇。多年后我听于静环说,1968年学生毕业后下乡时,乔校长特意到火车站去送行,并嘱咐学生们要团结友爱。乔玉兰是一位值得我们尊敬的校长,前几年听说她晚年因患中风去世的消息,很悲痛,这么好的一个人怎么会得了那种病呢,非常怀念乔玉兰校长 !!</p> <h3>乔校长和颜迎菊</h3> <p> 戴素仙老师曾经是我大学时教语法的老师,记得当时她穿戴得很讲究,上课时总是很优雅地把双手放在胸前。她和我成为同事后才得知她曾留学日本,命运多舛,中年丧夫,独自扶养着六个儿子生活,真不容易呀!戴老师在外语校教地理课。 </p><p> 朱运京老师是戴老师的第二任丈夫,朱老师是海南文昌人,资深的英语教师,他们是在海南相遇、相识、相知、相恋的。我们都很奇怪有六个儿子的戴老师是以怎样的魅力吸引了一直独身的朱老师,估计他们之间发生了惊世骇俗的黄昏恋,因为他们结婚时都已经年过半百了。为了爱情朱老师能下如此大的决心和勇气,从南疆到遥远的北国和戴老师一起生活,令人佩服!朱老师的办公桌在我对面,记得他经常在我上班后才来, 坐下后立刻用衣服袖子反复擦桌子(我早已把桌子擦干净了),然后把馒头放到桌子上 ,边吃馒头边喝开水,他的这个动作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由于他总是身着黑色的衣服,时间久了, 他衣服的两只袖子被磨得又黑又亮了!有一次我问他为什么要来哈尔滨时,他的脸上立刻呈现出一种无奈,操着浓重的海南乡音一声叹息道:“哎呀!不要说了, 马马虎虎啦,马马虎虎啦!” 至今我还能清晰地记住他当时的表情。可怜的怪老头! </p><p> 外语校解散后我一直没见过他们夫妇。感谢林森提供了戴素仙老师的照片。</p> <h3> 乔校长和戴素仙</h3> <p> 姚长吉老师是从一中调来的,比我年长11岁。他脾气很好,说话时总是面带笑容,对我们就像个大哥哥。他讲他是弃医从文 , 五十年代从医专毕业后分配在北京的医院当医生 ,每逢假日他就背上相机, 游览京城的名胜古迹 , 他说那段时间过得非常潇洒。后来他又突发奇想要学英语 ,于是考上了辽宁大学英语系。毕业后分配到北京新华社,担任英文版参考消息的编辑工作。由于他爱人在哈尔滨,长期两地分居也不是办法。于是姚老师就调回了哈尔滨 ,在一中教英语,外语校成立,市教育局把他调来当英语组的组长。姚长吉老师和朱运京老师负责编写英语教学大纲,组织我们编写教材。</p><p> 外语校解散后,我们曾经见过几次,他在南岗区任英语教研员,听说他晚年因中风去世。非常怀念姚长吉老师 !</p> <h3> 这是乔校长带领老教师去南方取经时的照片,左起:姚长吉,颜迎菊,乔校长。</h3> <p> 第一排左起 : 李江虹,戴素仙,乔玉兰</p><p> 第二排左起 :不清,姚长吉,朱运京</p> <p> 王萍:一大班一小班的英语教师 ,我的校友。她高个子,皮肤白皙,讲课非常受学生欢迎 。文革串联时我们一起去了南方,在杭州住在灵隐寺里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外语校解散后一直未能见面,后来听说她患了癌症 , 只打过电话问候,听说她去世的消息很难过,非常后悔没能见她一面,遗憾呀,英年早逝 !</p> <p> 沈春萍:一大班二小班的教师,我的校友。她英语说得很好,讲课很受学生欢迎,记得她兵乓球打得也很好。学校解散后,她曾任南岗区英语研究员,我们曾在外教班和师大一起学习和进修过。我有事找过她 ,她也热心帮忙。据说她现在经常出去旅游,希望有机会能见到她。</p> <p> 我任一大班三小班的课,这张照片是学生入学后照的。学生报到当天,当乔校长把我小班的学生带到我面前时 ,那位学生家长立刻和乔校长耳语了几句。我知道家长一定不相信我这个梳小辫子的老师能教好她的孩子,后来我就毅然决然地剪掉了辫子。</p> <p> 尹桂芳:二大班一小班的教师,我的校友。尹桂芳是位亭亭玉立的姑娘, 说话轻声细语 ,英语说得很好,讲课深受学生欢迎,她也是我们几个人中最漂亮的姑娘。外语校解散后,尹桂芳在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担任英语教研室主任。</p> <p> 林森:二大班二小班的教师 ,齐齐哈尔师专毕业。他的美语说得很好,活泼潇洒 ,不仅讲课非常受学生欢迎,而且几乎全校的学生他都能记住,佩服 !外语校解散后,林森担任市里的中学英语研究员,负责全市的英语教学,是市里英语界的名人啦 !他还曾经热心帮助过王小青和于静环。</p><p> 李江虹是和林森一起分配来的,负责英语电化教学工作,掌管录音机等教学器材。外语校解散后一直没见面,据说他在市教育局的电化教研室工作。</p> <p> 刘淑英:二大班三小班的教师,我的校友。刘淑英非常朴实 ,低调 ,英语说得非常流利,讲课非常耐心,认真,深受学生欢迎 。正如她小班的学生杨亚平回忆 :刘老师讲课的特点是耐心、细心。外语校解散后,她到了哈工大。毕业后杨亚平去找她,她也热心帮助。</p> <p> 周瑞馨: 我的同班同学,负责共青团的工作,外语校解散后,她去了哈工大。</p><p> 当时的市教育局长李松涛亲自接见了我们这些青年教师,并告诉我们成立外国语学校的背景及意义。根据国际形势的需要,随着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日益增强,国家急需快速培养外语人才, 以便更快更好地参与国际事务。因此周总理提议,教育部决定在全国各大城市同时成立外国语学校 ,哈尔滨外国语学校是全国的第十四所外国语学校。他还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說:“办好这所外语校就靠你们这些小姑娘和小伙子了,你们一定不要辜负市里对你们的信任 ,要好好干,以后还要送你们去北京、上海进修学习。”我们听了后非常兴奋,表示坚决不辜负领导的信任 ,一定要努力工作。</p> <p> 秦玉兰(后改为名秦虹): 我的校友,担任一大班的班主任兼少先队的工作。外语校解散后,她去了哈医大。 大约是1990年,我们在大连评大学英语四六级试卷时见面了,她代表医大,我代表理工。后来听说她患癌症去世,非常遗憾不知道她得病的消息,没去看她,可惜,英年早逝 !</p><p> 当时学校的老中青英语教师共12人 ,但只能有6名教师上课,我非常幸运和其它5名青年教师给学生上课。</p> <p> 吴云清是北京师范大学的高材生,讲政治课兼二大班的班主任。她口才极佳,写得一手好字,能歌善舞,吴云清身上有一种魅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讲课深受学生欢迎。外语校解散后她回了北京,退休后依然为下一代的教育辛勤工作,精神可嘉 !</p> <p> 颜迎菊老师熟悉日语,能熟练掌握英文打字,以前是中学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颜老师在图书馆工作兼英文打字。外语校解散后她去市电大教日语,今年88岁,依然健在。</p><p> 当主要的工作人员到达后, 乔校长带领几名老教师和相关人员去外地取经学习。颜老师也随同乔校长一起去外地,她负责用英文打有关教学材料。</p> <h3> 这是我保存的外语校的英汉对照歌本。</h3> <p> 董宝生是应届的体育学院毕业生,体育教师。外语校解散后,他去北安县他妻子那里。</p><p> 李秀菊是语文教师,她是北师大毕业的,从哈尔滨幼儿师范调来的。</p><p> 陈冲是数学教师,大腹便便的。</p> <p> 1965年,由于在哈尔滨的俄侨人数逐渐减少 ,所以位于南岗区的苏联中学解散。苏联中学的物品如:师生用的床、桌椅等全部归外语校 ,在那里工作的王小玲和徐逊也分配到外语校,当时他们的年龄和我们相差无几。</p><p> 王小玲在外语校任出纳。</p><p> 徐逊因为自幼在苏联中学读书,俄语非常好,汉语说得不好。所以他每当和我们用汉语交流时,经常脸红,腼腆。他因为没有专业,但心灵手巧,在外语校只能当电工。</p><p> 姜会新是会计 ,时年50岁左右,一位非常好的老党员。</p> <p> 周秀琴(改名为名周涛)收发室的收发员。</p><p> 陈国忠是后勤主任。</p><p> 陈述菊是校医,毕业于哈尔滨医学院。</p><p> 郝友是年轻的工人。</p> <p> 这是我们休息时在校园里做广播体操的照片,照片里能看到教学楼前的小平房被拆除地犹如残垣断壁。如果领导没有安排其它的工作,我们每天上午按时收听北京台广播的节目“Radio Beijing” ,练习听力。我们还多次回母校听外教或老教师讲课,学习教学经验。总之 ,我们抓紧一切时间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p> <p> 这是王二库,后勤人员。</p><p> 这些就是外语校的全部教职员工,共27人,而且年轻人居多。因为学生和任课教师全部住校,还有几名临时工,如更夫,食堂的厨师和管理人员,所以开学时的教职员工总数在30人左右或30多人 ,这个师生比例在哈尔滨中学是前所未有的。</p><p> 康健和李玉廷是1967年从黑龙江大学英语系毕业后分配来的 。</p><p> </p> <p> 1965年11月哈尔滨外国语学校挂牌,大家在一起合影留念,共19人。</p><p> 左起第一排 :周秀琴,吴云清,秦虹,王萍,颜迎菊 。</p><p> 第二排 : 我,乔校长,周瑞馨,刘淑英,尹桂芳 ,沈春萍。</p><p> 第三排 : 林森,陈冲,董宝生,刘沛琛,姚长吉,李江虹,姜会计,徐逊。</p> <p> 我们几个同学在校园里拍照, 左起周瑞馨,我,沈春萍,尹桂芳,秦虹,刘淑英。这张照片里没有王萍,非常遗憾, 不知道当时她去哪儿了 ? ? </p><p> 1966年寒假上班后,不知什么原因(也许是六十三中学和十二工读学校与外语校的差别太大)市里突然通知,外语校这座当时“高大上”的学校按照中学的顺序更名为第七十中学校。</p><p> 三月份我们开始了紧张的招生工作,市教育局面向全市各中学发出通知,让各校推荐品学兼优、愿意从事外语工作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到外语校来学习。估计全市推荐来的学生大约200多人(时间久远具体人数记不清楚了),经过面试考查学生的自然条件及语言机能,看看是否适合从事外语工作的条件。我记得面试时有一句话让考生重复“共产党人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又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模范”等等这样的句子, 考查考生是否口齿伶俐,发音是否正确,例如 : 平舌音和卷舌音是否能分清楚等等,最后择优录取了96名学生。其中三分之一是女生,三分之二是男生。</p><p> 这96名学生分成两个大班,每班48人 ,大班在一起上共同课。每个大班再分成三个小班,每个小班16名,实行小班讲授英语课,领导分配我教一大班三小班的课。</p><p> 招生工作结束后 ,我们又开始进行了编写教材的任务,朱运京老师和姚长吉老师负责编写教学大纲。</p><p> 这期间,我们还进行了第二次招生工作,我和姚长吉老师到江北的几所小学招生,后来我还收到一所小学的考生来信,说非常想到外语校学习,结果……</p><p> 从1965年8月到1966年4月,我们用了8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学校的基本建设,把当时一个空荡荡的二层旧楼建设成了当时一个高、大、上的外国语学校,全新的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电化教室(有全新的录音机等设备)、宿舍及食堂。还有一支过硬的老中青教师结合的教师队伍,万事俱备,只等待迎接学生的到来 !</p> <p> 1966年5月2日是外语校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天,校园里异常热闹 ,96名怀揣着外交官梦想的学生来报到。我们都怀着兴奋喜悦的心情来迎接各自班的学生,因为学生们都要住校,所以他们都是家长陪同来的,我陪着学生和家长去安排学生的宿舍。</p><p> 学生报到当天,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市教育局副局长朱其虹到会祝贺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她首先讲了学校的性质和培养目标:即普通中学性质的外国语学校,开设普通中学的所有课程 ,在此基础上加大英语教学力度 ,增加课时。除每天固定的两节课时外,早晚自习课也基本用于英语教学和练习。这样,计划通过两年多的学习 ,学生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中考和学校自己组织的毕业考试。学生的去向有两个选择,第一是升入本校高中;第二是考取市内高中或中专。学校计划本校高中招收48名学生(即淘汰率为50%)。这些学生再继续在本校学习三年后(重点学习英语和与之相关学科 ),不再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直接升入北京外国语学院的中央翻译班 ,与全国另外13所学校的毕业生一起,成为外交部从事外交、外事工作的储备人才(此段内容来自于静环的“哈尔滨教育史上一颗耀眼的流星”的文章)。此时的外语校(70中)在哈尔滨教育史上宛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我们都为自己是外语校的师生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p><p> 上课前,我很幸运地有了一周多的教龄。1965年我们报到后,63中学暂时缺初中一年级的俄语教师 ,他们的教导主任向我们学校求援请求代课教师,因为我高中时俄语学得很好,于是领导就安排我去63中上了一周多的俄语课。</p><p> 我的一大班三小班16人中,有9名男生和7名女生。</p><p> 因为有了在63中的几天教学体验,我觉得外语教学的初学阶段应该以兴趣为主,采取“寓教于乐”的方法。而外语校的教学方法恰好是采取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原则,符合我的想法。我的学生和我妹妹同龄,所以我视学生为弟弟妹妹,也没有什么所谓的“师道尊严”的想法。课堂上不许讲汉语,只能讲英语 ,我讲课时用英语以及肢体语言来解释课文内容 。正如于静环回忆道 :“我们小班每到上课时都欢欣雀跃,您没有师长的尊严,像个大姐姐,我们可以把桌椅摆成任何形状而不被您批评,您可以像孩子一样钻进桌子下面教我们“little mouse ,那情景无法言说……”</p><p> 姚长吉和朱运京老师经常手里拿着笔和本子听每个教师的课,听完我的课后,姚老师对我对我评价是“很好 !”而朱运京老师的话则让我一直记忆犹新“讲课很好啊 !有洋女子的样子呀 !”看来对我讲课的方法还是很满意的。</p><p> 那段时间每天晚上学生就寝后是我们最放松的时候,我们几个人在办公室或宿舍里说笑跳跃,各自夸自己班里的学生好,或者交流教学体会,现在想起来那时候是我们最幸福、最快乐的日子,可惜时间太短了……。当时我们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教好ABC”。</p><p> 我小班的班长,来自三中的李喜荣,名如其人,非常朴实可爱的小姑娘,她总是面带笑容,是我的得力助手。</p> <p> 我小班的王小青,口齿伶俐,活波可爱,能歌善舞 !</p> <p> 我小班的于静环 记忆力超群 ,文笔流畅 ,组织能力强 !</p> <h3> 我小班的关淑荣 : 文静优雅,反应敏捷的体操运动员。</h3> <h3> 看看我小班这四个美丽的花季少女。</h3> <p> 我小班的张鸿达,一个阳光细心的大男孩,对外语校有着极其深厚的情结,全校师生中只有他一直保存着半个多世纪前学校自编的英语教材和当年的一些证明材料等等。有了他保存的这些珍贵资料,外语校短暂的历史才更加完整。</p> <p> 照片里左边可爱的小女孩是徐桂清的童年照片,除我小班的学生外,在校期间她经常和我打招呼聊天,早就忘了什么时候她曾给过我她童年时的这张照片了,总之,我视为珍宝一直保存着。2017年秋天我入外语校群后,她和王小青积极组织我和同学们的见面,谢谢了,小轻轻 !</p> <p> 这就是全国著名学府的孔教授——孔宪卓,在外语校时经常和我聊天,至今我还记得当年她可爱的小模样。我入群后,她曾热情地向我打招呼,并告诉我,她也教了一辈子英语,而且幸运地当过外交官,成功地圆了少年时代外交官的梦,祝福你 !希望有机会见面 !!</p> <p> 看看这张照片,佘清和王小青为啥这么好?昔日同窗姐妹花 ,今日姑嫂情深呗!猜猜看,谁是嫂嫂 ?我不告诉你们!!!</p> <p> 看看这四个英俊少年</p><p> 第一排左起 :杨会新、玄杰 </p><p> 第二排左起 :王岐虹、尹滨生</p> <p> 这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尹滨生,他总是跟在王萍身后当保镖,现在想想,十四五岁的男孩子喜欢自己年轻漂亮的女教师是可以理解的,王萍在滨生他们班男生的心里就是女神了,对吧,滨生!王萍对滨生也真好,滨生下乡回哈,王萍还尽力帮助他找工作了,所以滨生几次在群里说他想念王萍了,这种深厚的师生之情令人感动 ! </p> <p> 这张照片里当年虎头虎脑的小帅哥,经过岁月的洗礼身上洋溢着艺术家的气质,这就是王岐虹。他的记忆力真好,至今还能背诵当年在外语校学过的课文和诗篇,他还是个无所不能的万事通,尤其在电脑和音乐方面的造诣令人佩服 !!</p> <p> 这就是用“越……越……”字造句的史鹰,他造的句子“张越,越看南方来信越激动”(张越是我小班的学生),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看他多聪明 !又是他给自己改名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 !现在每逢大家聚会,他又自愿担任了摄影师。辛苦了,史鹰 !!</p> <p> 这是杨亚平保存的学生证,学生证上班主任的印章是吴云清,大家都觉得很奇怪,学生5月份入学,学生证签发的日期却是文革期间的9月份,群里的老师不知道,知道内情的学校领导都已去世,这是个迷。</p> <p> 正当我们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教学中时,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席卷了神州大地,在哈尔滨,军工学院的运动进行地如火如荼,距它一步之遥的外语校也不再是世外桃源,虽然我们只上了两个多月的课 ,但正常的教学秩序已经戛然而止, 往事不堪回首……</p><p> 这是我保存的英语学习杂志,1966年第5期刊登了英文版的姚文元批判“燕山夜话”(作者: 邓拓 )和“三家村札记”(作者 :吴晗)的文章,其实当年4月份国内的报纸就刊登了姚文元的批判文章,预示着文化大革命即将拉开序幕。</p> <h3> 这是1966年第6期的英语学习杂志,正式刊登了文化大革命的消息 ,从此文革开始了,而英语学习杂志就此停刊。</h3> <p> 英语学习杂志于1978年正式复刊。</p> <p> 面对突如其来的这一切,我们都感到压抑、困惑、迷茫、不知所措,于是我和一些青年教师索性“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乐得当个逍遥派。不上课的日子,我们照常上班,看英文版的“毛主席语录”、“老三篇”和“毛主席诗词”,或者看"Peking Review"(英文版的北京周报),"China Daily" (英文版的中国日报)等等。因为我们还梦想有一天教育局长李松涛曾亲口答应送我们去北京、上海等地进修的事呢,英语不能荒废呀 !</p><p> 1966年10月,我们一些青年教师也随着学生一起出去串联学习外地外语校的经验 ,抄写大字报等等。我们先后去了北京、南京、上海,我和王萍还去了杭州。</p><p> 1967年,康健和李玉廷从黑龙江大学毕业分配来后,我们还曾经在一起比赛,看谁能把“老三篇”背诵的下来,当时我真能背诵地很好呢。</p><p> 后来学校又掀起了“复课闹革命”,我们教学生们学习英文版的“毛主席语录”,但很快就夭折了。</p> <p> 这张照片是文革期间李喜荣送给我的,照片上花季少女们的脸上没有灿烂的笑容,表情似乎有些迷茫和困惑。</p> <p> 夏天每逢天气好的时候,我们都去江北游泳,坐在船前面的是董宝生,后面的是颜老师和她女儿。</p> <h3> 这张照片左边的是姜会计,中间的二大班一小班的王世杰,右边的是颜老师。这两张照片都是1967年6月份照的。</h3> <p> 林森说他永远也忘不了外语校,因为这里是他初恋的地方,他娶了我们中间最漂亮、最贤惠的尹桂芳为妻,这是他们的结婚照。婚礼那天我们都参加了,记得吴云清还唱歌祝贺,现在林森和尹桂芳已经携手度过了金婚。祝福他们永葆青春 !</p><p> 后来的日子里,我们这些年轻人也都相继谈恋爱结婚了。</p><p>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1968年10月,学生们“混”到了毕业。现在回想起来我们上课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我们还没来得及和学生们深入了解 ,就被岁月的双手无情地撕扯开来。我还没有学会如何当一名称职的教师,他们竟然毕业了 。遗憾的是他们离校前我连和学生“执手相看泪眼”的机会都没有。他们毕业后的命运却来了个大转折,命运之神把他们安排到广阔天地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在那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知识青年,简称“知青”。</p> <p> 文革中,工宣队和军宣队陆续进驻学校搞运动,大约1968年学生离校后,我们集中住在南岗区继红小学学习,朱运京等人则被当成有问题的人与我们分开学习。学习结束后,又分配我们去喷漆厂劳动,之后又参加红太阳展览馆的劳动 ,往事如烟……</p><p> 学生离校下乡后,我们一直盼望着再招生上课,但1969年秋天学校依旧没有学生。我们每天上班,看看书,聊聊天,记得沈春萍有时把她儿子带到学校来,大家似乎在“混”,我们的岁月在蹉跎……,这时乔校长已调到南岗区教委任职,事实证明她是一位好干部。</p><p> 转眼到了1970年寒假后,我们终于收到了市教育局的“判决书”——外语校解散的通知,这颗哈尔滨市教育史上曾经耀眼的新星变成了流星(于静环的形容太恰当了),在空中一闪就陨落了。我们亲自参与了它的创建,这里有我们辛勤的汗水、理想和欢乐。我们亲眼目睹过它短暂的辉煌,我们在这里度过了最美好最难忘的一段青春岁月,然后亲眼看到它慢慢地衰退,最后它终于陨落了。此时,我们的心情是沉重的、伤感、无奈、无语,然后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里……(泪水划过了我的脸颊)</p> <p> 这是当年刘好月的毕业证,时间是1968年10月,盖的章是七十中学。据说有些学生根本没有拿到毕业证就下乡了。看出刘好月对七十中的深厚感情,所以毕业证一直保存的非常好。谢谢好月 !</p><p> 我们建校时的校牌是外国语学校,后来改为七十中,但任何人没有留下校牌的照片,只有学生的毕业证上看到了七十中的印章。</p> <p> 岁月如白驹过隙,转眼到了2017年的8月份,我在一个学生群里看到了“我和我的哈尔滨”的帖子,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帖子仔细阅读,看着看着我的眼睛湿润了,原来帖子里的女主人公竟然是我失散多年的学生王小青,当年那个聪明活泼的美少女已经成长为一位美丽优雅又优秀的知识女性——哈尔滨首届功勋教师,中学校长。我为她深感到骄傲与自豪 !通过微信我们联系上了,我非常荣幸地成为第一位入外语校群里的老师。后来吴云清,刘淑英,林森也都陆续加入到外语校的群里,我们在群里又相遇了。</p> <p class="ql-block"> 2017年9月21日在王小青和徐桂清的召集下,我与分别了半个世纪的学生相聚。</p><p class="ql-block"> 看到大家我非常兴奋,这些人中有我熟悉的名字熟悉的面孔,熟悉的名字不太熟悉的面孔,不太熟悉的名字陌生的面孔,也有陌生的名字陌生的面孔。因为毕竟有半个世纪没见面,而当时我的小班只有16个人 ,上课的时间太短,学校里其他的学生我还没来得及认全就停课了。令我特别感动的是段永兴,他早晨从外地回哈,中午就立刻来参加聚会,他们都是因为那段外语校的情结来见我的,能不感动吗?再一次谢谢大家 !!</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一起畅谈分别后的情况, 当年96个学霸就有96个故事,我听到了最悲催的故事就是我小班的邢锦弟,刚下乡不久因意外死亡,花季少年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悲哀啊 ! 聚会后异常激动,写首小诗表示以示谢意。</p><p class="ql-block">忆昔五十一年前,</p><p class="ql-block">风华正茂执教鞭 。</p><p class="ql-block"> 悉心为国育才俊,</p><p class="ql-block">未料浩劫入花坛。</p><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青春去,</p><p class="ql-block">古稀之年来会面。</p><p class="ql-block">谈笑风生畅往事,</p><p class="ql-block">祝愿友谊情绵延。</p> <h3> 外语校的群主 :佘清——当年那个文静优雅,才华横溢的美少女。正是她创建的外语校群,才使大家在半个世纪后又重新回到外语校的大家庭里,谢谢佘清 !</h3> <h3> 这就是“献给青春的回忆”相册的创建者,一个有爱心的、热爱生活的摄影师——刘南凯。他曾十一次进入西藏献爱心,我们都从他在西藏发的照片或视频里一起领略宛如人间仙境的西藏美景。</h3> <p> 当我看到这张照片时,有种“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的感觉,当年的英俊少年和妙龄少女怎么突然间变成了两鬓斑白的花甲之人了呢 ?时间都去哪儿了???</p><p> 这张照片的编辑者就是刘南凯,谢谢南凯 !</p> <h3> 出走半生的少年 ,相聚已是白首!!</h3> <h3> 孙大光 : 中国奥申委秘书长,2018年12月24日,他座客中央电视台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四十个第一”的节目里讲述了他和他团队的申奥工作。孙大光是中国申奥第一人,他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哈尔滨外语校的骄傲 !!</h3> <p> 这是孙大光送给我的“中国申奥亲历记”,我认真地拜读了这部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在书中,他写到他曾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尔滨外国语学校。这本书详实地讴歌了十年来中国的申奥情怀和申奥全过程,他的文笔如行云流水,故事精彩,引人入胜。为孙大光喝彩 !无所不能的王岐虹把这本书编辑成音频文件,听起来特别过瘾 ! 谢谢王岐虹 !</p> <p> 今天在外语校群里看到了李秀华发的孙大光的“中国申奥亲历记”一书中的部分章节被收录到教育部编的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中,为孙大光的才华喝彩 !!</p> <p class="ql-block"> 2020年12月26日,孙大光获得第六届“全球华人影响力人物大奖”,表彰他在我国体育领域,特别是在申奥过程中做出的卓越贡献以及在世界上产生的重要影响。热烈祝贺孙大光获此殊荣 !他是我们哈尔滨外语校的骄傲!!!</p> <p> 坐在拖拉机上的人就是外语校群里的“知青拖拉机手”——杨亚平,他的美篇“我的学校我的班”用精练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回忆了当年他眼中的外语校,用优美细腻的文笔详细地描写了当时入学面试和课堂上的情景,给人以清晰的画面感和身临其境的感觉 ,是篇非常好的文章 !!</p><p> 身为医生的“知青拖拉机手”现在是群里的保健医生,他每天在群里给大家发有关医学常识和健康知识的文章,谢谢亚平 ! 辛苦了 !</p><p> </p> <p> 2017年10月吴云清在北京与学生聚会</p> <h3> 2017年12月29日吴云清、林森、尹桂芳、王小玲在北京与学生聚会 。</h3> <h3> 2018年7月与王来生、王岐虹、尹滨生和王小青小聚,那天我们在一起畅谈往事,异常兴奋 !</h3> <h3> 2018年9月10日,吴云清从北京来哈参加外语校学生毕业五十周年聚会,我因事没参加,深感遗憾 !</h3> <h3> 岁月可以改变人的容颜 ,却改变不了同学之间真挚的情谊 。今年6月香港处于非常时期 ,居住在深圳的杨亚平特意到香港去看望分别了半个多世纪的老同学王岐虹 ,令人感动 !</h3> <h3> 今年8月居住在西班牙的林森夫妇回哈,在于静环的召集下,在哈的外语校师生欢聚一堂。除了我小班的学生外,有些学生我真的不认识了,感谢他们来参加聚会。刘淑英因疾病缠身没能参加,希望下次聚会能看到她的身影。</h3> <h3> 谢谢小青,让我回到了外语校温暖的大家庭 !</h3> <h3> 一大班三小班的人在一起拍个照吧!</h3> <p> 大家正聊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张鸿达不慌不忙地从包里拿出一叠东西给大家看。哇塞 !原来是外语校自编的英语教材和当年他出去串联时学校开的证明材料等,这些都是外语校珍贵的文物。林森立刻兴奋地指着英语教材封面上漂亮的English这几个英文字说“这是我写的”。我们都非常惊讶,没想到过了半个多世纪,张鸿达依然能把它保存下来,大家都为他这种深厚的外语校情结所感动了 ,张鸿达真是外语校的功臣 !谢谢鸿达 !!</p> <p> 当我惊讶地看到保存完好的这份自编教材时,立刻想起当年我们老中青年教师在一起编写时的各种往事与趣事,仿佛历历在目。教材是由朱运京老先生亲自执笔,每课编完初稿后由大家在一起讨论,有时为了一个单词或一个句子,大家会争论地面红耳赤,直到完全取得共识定稿后,由颜迎菊老师打印,然后发给学生们。每讲完一课内容就发给大家看一课,因为教学的宗旨就是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原则,这样学生们看到教材后就能顺利地读出课文的内容了。</p> <p> 5月2号学生报到,由于文革的原因,只上了两个多月的课,没有进行期末考试,短暂而令人难忘的学习过程就被迫结束了。</p><p><br></p> <h3> 两个多月共讲授了19课,这就是全部的课文内容。</h3> <p> 这是张鸿达精心保存了半个多世纪的外语校发给考生的通知书,通知书上写着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培养方向等等内容,日期是1966年4月15日,印章是外语校,通知书上写的是70中学。</p> <h3> 这是张鸿达保存的当年出去串联时学校开的所有材料。</h3> <p> 今年9月初,京城的王来生回哈避暑 ,他提出要和原来小班的同学在一起相聚。当年16人的小班,4人去世,1人在石家庄,3人失联,其余8人全部参加,尹滨生也加入我们的行列了。大家都非常珍惜这次聚会,我仿佛又回到了当年上小班课时的情景,当刘守运说到“一日为师”时,我立刻说“终生为友”。在我的心里早就把他们当做我的朋友了……,我们在一起气氛热烈、谈笑风生、畅谈往事、不亦乐乎 !!!</p> <h3> 记忆力超群的于静环正在回忆当年我在课堂上如何钻到桌子底下向他们讲“猫抓老鼠”的课文……,真想时光倒转,和大家再玩一次猫抓老鼠的游戏 !</h3> <h3> 王来生原来是班里的文艺委员,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他的歌声依旧那么悦耳动听 !涛声依旧呀 !</h3> <h3> 这就是弃医从政的王西,他多年未和大家联系,今天知道小班聚会特来参加。他说“不为良医就为良相”,在政府机关工作一直是个好官员,看来我们当初选择品学兼优学生的方针是正确的。</h3> <p> 外号“小神仙”的刘守运真是神通广大,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不知他从哪里打听到我家的地址,和杨亚平一起到家里来看我。那是自他们毕业后我第一次见到他们,心情特别激动。 </p><p> 看看我俩聊得多开心呀 ! </p> <h3> 每个人的脸上都笑得那么灿烂 ,仿佛恢复了青春 !</h3> <h3> 看看三小班的四大金刚吧 !</h3> <p> 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巨变 ,原来外语校的校址早已从地平线上消失,取代的是不太和谐的高楼大厦。但外语校的师生还是深深地眷恋着那个地方,正如杨亚平所说 :“少年时代最后的三个月是在外语校度过的”。学生们是怀揣着外交官的梦想来到这所学校,虽然梦想没有实现,但是他们曾经拥有过。有些人因为短暂的学习生活甚至影响了他们的一生,那段时间的任何细枝末节都会引起他们的怀念,感情如此深厚,正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记得台湾作家三毛曾说过 :“感谢你赠我一场空欢喜,我们有过美好的回忆,让泪水染得模糊不清了。偶尔想起,记忆犹新……”</p><p> 伴随着“昨日重现”的经典乐曲,这篇冗长的美篇已进入尾声了。如果说人生是一本书,翻开是故事,合上是回忆,就让我们翻开这本书,看看这个曾经令我们自豪的、短暂又难忘的故事吧 !!!When I was young ……(当我年轻的时候……) (泪水又一次划过了我的脸颊……)</p> <h3> 附录 :这是段永兴精心制作的96名学生的分班名单 </h3> <h3>本人近照,2019年11月24日于哈尔滨。</h3> <p class="ql-block"> 到目前为止,得知外语校去世的老师:</p><p class="ql-block"> 乔玉兰,刘沛琛,</p><p class="ql-block">姚长吉,王萍,</p><p class="ql-block"> 秦虹 , 康健</p><p class="ql-block">另外 :</p><p class="ql-block">当年朱运京,戴素仙,</p><p class="ql-block"> 姜会计都是50多岁</p><p class="ql-block"> 估计已不在人世</p><p class="ql-block"> 失联的人情况不明</p> <p class="ql-block">照片整理 : 然尓</p><p class="ql-block">文字撰稿 : 然尓</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