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为了更好地发挥科研在教育教学中的引领作用,我校于12月26日下午在本部四楼会议室举行了《语文小课题阶段性成果分享交流会》。 本次交流分享活动由贺荣芝主任主持,两个校区的10名代表进行分享交流,由两个校区各年级语文教研组长进行现场打分。 <div>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div><div> 本部一年级组分享交流的小课题《有趣的识字教学研究》以及翠柳校区二三年级组分享的《如何激发学生写话、写作的兴趣》就是最好的诠释。通过创设情境,开展生动的活动等方法,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爱上识字,爱上写作。</div> <div>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 对学生来说,通过作业,可以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作业中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及时请教老师,从而纠正错误,改进学习方法。对于教师来说,布置家庭作业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难点和弱点。</div><div> 本部五年级组分享的《作业与学生成绩之间的关系课题研究》和翠柳校区六年级分享的《小学语文课外作业有效性研究》,向我们揭示了作业对于教学工作的 重要性,如何有效的布置作业,对于提高教学成绩有直接的关系,在布置作业方面,应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衔接,从而全面提升教学成绩。</div> <div> 教材分析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对教材的分析状况 直接影响着其课程的设计、组织与实施,从而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教材分析对教师而言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新教材改革的今天更需要教师对教材有更新的认识。</div><div> 本部二年级分享的课题《二年级上册统编教材的分析与研讨》和翠柳校区四、五年级分享的课题《把握编写意图 用好习作单元》,突出了想要更有效地组织并实施教学,弄清教材、掌握教材对教师而言就显得至关重要。 </div> <div> 小学语文新课标总目标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很明确,新课标把指导学生的阅读实践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紧紧结合起来,为我们指明了语文教育的方向。</div><div> 本部四年级组的课题《引领孩子走进书香天地——<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充分体现了孩子阅读的重要性,在研究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培养,形成了浓厚的阅读氛围,带动了更多的学生加入阅读活动,随着阅读能力提升,他们的习作能力、语文素养也进一步提高了。<br></div> <div> 《礼记·中庸》:“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是说凡事有准备就能做成功,没有做好准备则会失败。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提高预习能力正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div><div> 本部六年级组分享的课题《有效预习——创建高效课堂的起点》,通过预习超市、指导学生写好批注、运用好导学案等方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思想感情 ;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为高效课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语文学习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值得我们推广学习。</div> 叶圣陶: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习惯可以陪伴我们终生。在叶老看来,教育过程就是培养习惯的过程,那么反过来讲,我们去衡量教育成功与否,就要看学生们是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翠柳校区一年级分享的《小学一年级语文学习习惯的有效研究》,向我们展示了翠柳校区在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方面的成果,通过预习、和家长一起读、尝试记笔记的方法等方面,给予老师们对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经验。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本部三年级进行了《导学案与生本课堂的搭建》的课题研究。导学案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对我们实施生本课堂有着重大的意义。<br> 在10名代表分享交流过后,宣春霞校长和工会徐主席分别对老师们的展示进行了评价,指出了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分享交流会结束后,宣校长对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作业、作品进行了检查,并建议让孩子们把这些精美的作品整理成册,学会保存这些珍贵美好的回忆。 本次《语文小课题阶段性成果分享交流会》圆满结束,课题研究不仅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重要渠道,更是教师职业化发展的需要。希望我校全体教师充分发挥“实验”精神,力求做到目标求实,过程扎实,结果落实,将勇于实验,深入体验,形成经验落到实处,并以此为契机,将科研之花开遍校园。 <div align="right">攥稿:张尧</div><div align="right">审稿:贺荣芝</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