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div> 12月26日,在这紧张复习的期末阶段我们迎来了中小学心理健康骨干培训第三期。阴冷的天气,寒风凛冽,雨声滴答,但无法阻挡伙伴们爱学习的脚步。</div><div><br></div> 专家简介:<br> 潘柳燕,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萨提亚家庭治疗咨询师;兼任广西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广西心理学学会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比较系统地接受过沙盘游戏疗法、绘画疗法、叙事疗法、焦点解决短期疗法、萨提亚家庭治疗和系统式家庭治疗等多种心理咨询方法与技能的训练,参加了系统的督导师培训,并接受过著名心理专家的案例督导。长期从事高校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社会心理学等。 <h3><font color="#010101">课程主题:《萨提亚与系统式家庭咨询工作坊》。</font></h3> 首先,潘博士给我们明确了工作坊的目标:1.使我们获得心理的成长。2.帮助我们处理好家庭关系。3.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学生家长沟通。4.能够帮助学生家长处理好家庭问题。<br> <h3><font color="#010101">接着介绍了课程内容提要:一、萨提亚家庭治疗简述。二、萨提亚家庭治疗理论。三、生存姿态的实操体验。让我们有目标、有方向地进入到萨提亚家庭治疗的学习当中。</font></h3> 上午篇:<br>一、萨提亚家庭治疗简述。<br> 潘教授以萨提亚的家庭故事带我们到萨提亚家庭治疗的兴起,学习萨提亚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础,并了解它的10条基本信念。二、萨提亚家庭治疗理论。在这部分的理论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家庭成员由父、母、孩子(可多个)构成了基本的三角关系。在家庭成员或其他人的关照过程中,慢慢地形成一种属于自己的生存姿态,并用来提高自己的自尊与自我价值。潘教授还给我们讲解了沟通模式理论,告诉我们任何的沟通都包括三个部分:自我,他人和情境,沟通是一个互动过程,人在其中轮流提供或接受信息,每一个人都同时是提供者与接受者,孩子在家庭的最初沟通中发展起来的应对方式和生存姿态就体验于这三种关系和互动中。在学习中,我们知道了指责、讨好、理智、打岔是生存姿态的四种类型。 三、生存姿态的实操体验。<br> 潘教授让我们亲身扮演着这四种姿态的角色,体验不同姿态中的不同感受,先在小组内分享生存姿态的觉察,然后进行个人分享感悟环节。接着,进行生存姿态小组活动。最后我们根据自己所属角色,分别组成指责型、讨好型、理智型、打岔型四个小组,并分别记录这四种姿态的优点。我们总结出不管是那种姿态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只要我们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都是那么美好的!在体验过程中,我们再一次看到自己的沟通姿态,了解应对方式形成的根源,打破固有的防御性姿态,探索新的选择,给自己更多的可能性,让自己过得轻松,平和。 下午篇:<br>一、认识家谱图。家谱图也叫家庭图,它是家庭的基本构成,包括三个人----父、母与孩子。由此,我们知道了在不同类型的家庭治疗中,家谱图都是一个重要的工具。而原生家谱图在萨提亚的家庭治疗模式中是一个很有效的评估和诊断工具。<br>二、展示书中家谱图例图。通过例图的展示,我们明白了家族谱的画法与其应包含有的各种人物信息。<br>三、绘制家族谱练习。潘教授系统地介绍了家族谱的画法后给了我们60分钟的时间来亲自练习绘制出我们自己、父亲和母亲三个原生家庭图。家普图绘制好后就开始进行家谱图分享活动了。老师们纷纷分享了从家谱图中的所感所悟。 四、绘制家谱图步骤。<br> 潘教授再次指导我们绘制家谱图的四个步骤:第一步:询问来访者父母的一些细节问题。第二步:让来访者为父母增加一些元素。第三步:补充完整家庭资料。第四步:与来访者讨论家谱图。五、家谱图分析与相关询问。<br>在这部分学习中,我们知道了一些家谱图分析与询问的相关方式方法,明确了询问的内容、方向与技巧。 六、影响轮。<div> 课程接近尾声,潘教授又带领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影响轮。在影响轮的实操中,让我们充分地认识自己,正视自己,帮我们更好地处理师生关系,更好地与家长沟通,即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div> <h3><font color="#010101"> 经过一天的学习, 使我们感悟到了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是一门“幸福的艺术”。从小到大,没人教我们如何幸福,我们在这条路上走得艰辛,自己摸索或者追随大众,或者跟父母学习,事实上是有道可循的。在萨提亚的系统里,幸福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重视自己。当我们足够重视自己、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并且爱上自己,那就可以自己满足自己的内在需求和渴望,这就是自我成长;当我们有足够的安全,就无需自我保护,在沟通中就能更从容、和谐、充满爱,多一点付出,对别人少一点要求,当我们能在关系中满足彼此内在需求和渴望,那就是一段良好的关系;当我们懂得重视自己,学会在关系中如何沟通,我们的孩子就会学习如何重视自己,如何沟通,然后我们的孩子长大后也会用在家庭中学到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我们自己也是这样成长起来的,究竟在家庭中传承什么,是我们现在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的;所以,学习萨提亚模式,开始关心自己,留心自己内在的声音,那些爱,意义,价值感,安全,归属感的渴望和呼唤吧,你的人生会开始变得不同。</font></h3> <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