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毛泽东的诗路历程

经伟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覆地翻天盖世雄,</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诗文更领一时风。</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洞庭春色秦楼月,</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指点江山秋叶红。</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一一读主席诗词有感</h3> <p class="ql-block">  一代伟人毛泽东,同时也是一位诗词大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毛主席的古典诗词,基本上垄断了整个中国的古典诗空。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一整代人的诗词思维。</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的诗词作品,如果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来分析,可分为书生求道、戎马征战和大国领袖等三个时期。</p>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p class="ql-block"> <b>  </b><b style="font-size:20px;">书生求道时期</b>(1927年以前)</p><p class="ql-block"> 这个时期,是毛诗词由青涩而成熟,由小我而大我的成长期。作品很多,现在可见的就有28首。主题也比较多样性,含有离情别绪的几首婉约诗词就创作于这个时期。主要代表作是1925年所写的巜沁园春·长沙》。</p> <p class="ql-block"> <b>  </b><b style="font-size:20px;">戎马征战时期</b>(1927-1949年)</p><p class="ql-block"> 这是毛主席诗词最出彩的时期。可见的各类诗词作品共有38首。这时期又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p> <p class="ql-block">  <b>第一阶段,从秋收起义至开始长征。</b>这一阶段,主席围绕井冈山斗争、中央根据地反围剿,写了很多小词小令,都很精采。尤其是《西江月·井冈山》、《采桑子·重阳》、两首《清平乐》、两首《渔家傲》,壮志豪情,直追古贤。</p> <p class="ql-block">  <b>第二阶段,长征开始至到达陕北阶段</b>。这阶段的作品始于《忆秦娥·娄山关》,终于《沁园春·雪》。这是一个佳作迭出的阶段,尤其在1935年的10月后更是喷薄而出。《七律·长征》、《昆仑》、《清平乐·六盘山》《沁园春·雪》都是这时期的优秀作品。这阶段也是毛主席诗词创作的顶峰。</p> <p class="ql-block">  <b>《忆秦娥·娄山关》</b>中的“长空雁叫霜晨月、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等名句,格律严整,气势磅礴,一直都是后人引用率极高的佳品。</p><p class="ql-block"> <b>《沁园春·雪》</b>在重庆谈判期间公开发表,更是全国震动。大诗人柳亚子甚至誉之为“古今第一词”。</p> <p class="ql-block"> <b>  第三阶段,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阶段。</b>这阶段的代表作就是著名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大国领袖时期</b>。</p><p class="ql-block"> 这时期诗词作品很多,统计方面的说法也各异。有的说有83首,有的认为可以认定为毛主席作品的只是53首。但不论具体数量,这些作品在当时中国影响很广,几乎垄断了整个中国的古典诗空。较有代表性的有<b>《浪淘沙·北戴河》、《水调歌头·游泳》、《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卜算子·咏梅》</b>和一些七言绝句、律诗。</p> <p class="ql-block">  谈论毛主席的诗词作品,还有一个永远也绕不开的问题,就是毛主席对待诗词格律的态度问题。</p><p class="ql-block"> 关于毛主席对待诗词格律的态度,坊间盛传的观点,基本上都认为毛主席重意轻律,甚至不讲格律。主要依据就是毛主席晚年的一些作品。</p> <p class="ql-block">  不可否认,盛名之下的毛主席,晚年的一些诗词严重脱离了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传统,遣词造句有些率性,含有戏虐的味道,格律就更不用说了。如在《念奴娇·鸟儿问答》中,连“不须放屁”都用上了,确实随意得很。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清平乐·观辟谣海报而作》</b>也是如此。 </p><p class="ql-block">白昼梦呓,</p><p class="ql-block">满嘴胡放屁。</p><p class="ql-block">叫人可笑又可气,</p><p class="ql-block">滑天下之大稽。</p><p class="ql-block">小口径上刺刀,</p><p class="ql-block">叫人大牙笑掉。</p><p class="ql-block">如何上来请教,</p><p class="ql-block">不知是焊是铆。</p> <p class="ql-block">  但是,这些并不能掩盖毛主席注重诗词格律的基本态度。1965年,毛主席在与陈毅讨论格律诗时,就明确指出,遵守格律是格律诗词的基本要求。还对陈毅所作的一首不合格律的五律诗作了修改。</p><p class="ql-block"> 再简单分析毛主席存世的广为流传的代表性诗词作品,我们也能看到,毛主席的诗词,不论是律诗、绝句,还是小令、长词,无不是基本遵守诗词格律。偶尔出格,也在拗救的合理范围内。</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毛主席对待诗词格律的基本原则。这是一个谁都无法否定的客观事实。只要花点时间读一读<b>《七律长征》、《西江月井冈山》</b>,毛主席讲不讲究格律的问题,也就不成为问题了。</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至今鼓吹毛主席重意轻律的观点还能大行其道呢?究其原因,刻簿点讲,鼓吹者就是通过鼓吹毛主席的重意轻律,达到为自己的诗词失律遮丑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b>向一代伟人致敬!</b></p><p class="ql-block"><b> 向旷世诗词大家致敬!</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