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深圳百英里,全程165公里。从东到西横跨鹏城十个区,穿越一座城市,翻山越岭,感受山野的寂寞,体验城区的繁华。</h3> <h3>赛事起点大鹏半岛,晴空万里,繁花似锦,有朋友曾经和我说过,很喜欢这种叶子落尽鲜花犹在的树,觉得意境很美,特意拍了张。</h3> <h3>我有个朋友顺哥,UTSZ赛道的骨灰级爱好者,但凡一起约拉练,路线基本上都是拉练赛道,而且距离大多都是50公里打底。天道酬勤,今年顺哥不仅把体重减了下来,还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完赛时间比去年缩短了将近7小时,男子第五,这成绩放在去年直接就是第一名了。我记得拉练的时候顺哥曾经说过,希望今年能进前三名,奈何今年来的大神有点多,但是进步最快非顺哥莫属。</h3><h3> 而我,以赛代练,今年相继完成大理100,崇礼100以及神农架100。对长距离有了一定的适应,相比去年站在起点的我,多了一些淡定,少了一点彷徨。</h3> <h3> 凌晨4.30准时起跑,属于深圳越野跑爱好者的年度盛宴正式拉开帷幕。果然老天给力,起跑前下了点小雨,温度适宜,我在人群最后不紧不慢的开跑。这段距离大约10公里,计划6分配定速巡航,一路超了不少人,也会有不少人超我。跑到大约一半,碰到配速相同的两哥们在聊天,人无聊的时候听下别人说话也挺有意思的,当然内容大多数是在扯淡。大约一个小时到打卡点,补了点水吃了几片苹果继续赶路。</h3> <h3> CP1-CP2 距离18K,爬升1600左右。是深圳驴友口中著名的三水线,不同的是我们这里是从坝光出发到蝴蝶谷后才和经典三水线重合。在这里我追上左少,阿狸他们,这条线刚开始也是很窄,只容一个人通过,我们也是不慌不忙,慢慢赶路,时不时聊点其它话题,非常安逸。</h3> <h3>爬了第一个大坡,天已经微微亮,回头望了下,忍不住欢呼,云海环抱,运气简直不要太好,赶忙掏手机拍了几张。</h3> <h3>三水线,承蒙天气好,爬上深圳第六峰田心山后开始连续下坡,到达CP2金龟村比去年快了1小时,耗时不到4小时,我知道我进步了。</h3><h3>“也许我永远追不上你的脚步,但是我能超越昨天的自己”</h3> <h3>金龟村补给站的志愿者很热情,补给也很丰富。志愿者看到我们风风火火的赶来,狼吞虎咽后又匆匆赶路,说看着我们跑步很有意思,像行军打仗似的。</h3> <h3>CP2出来,向下一个点马峦山进发。缓慢的机耕路上坡,碎石较多,节奏基本上处于放羊模式了,这时有几个跑友慢跑上来,貌似是日本的。这些路段可跑可不跑,怕后半程爆,保守起见还是慢慢走。随同的是30英里组别的小哥,贵州来的,想了下,好像这组别就他第一吧,因为金龟下来我全部组别第10,基本上都了解。和他说了下,应该是该组别第一,挺有实力的小伙,说是起跑时就跟着第一集团的选手破风。我慢他也慢,我快他也快,机智啊,虽然跟着我会慢了些,但至少不会迷路。</h3><h3>“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速”</h3> <h3>CP3出来一直到30英里的终点大梅沙,跟在我旁边一起跑的小伙不出意外拿了30英里组别的第一,时间是8小时30分。到了大梅沙补给点,只吃了咸菜配粥,小哥挺感谢我的,说要请我吃28块的炒粉,我婉拒了,去隔壁超市买了两只啤酒。</h3><h3>“生活的视野是随着心灵的开阔而变得宽广的”</h3> <h3>大梅沙出来到梅沙尖经过三洲田水库到谭仙庙,这段路距离约18公里,其中梅沙尖是深圳第三高峰,海拔753米。因为在大梅沙补给了啤酒,前面公路基本上都是慢走的,连绵不绝的盘山公路,一望无尽的阶梯登山道,加上正好午后最热的时间段,简直不要太爽。磨磨蹭蹭的终于在下午五点左右到达谭仙庙站点,迎接我们的是热粥热粉热咖啡,还有果冻,感谢负责这个站点的涛声大神以及其他志愿者。</h3> <h3>犹记去年到达谭仙庙站点时已经快天黑,今年这次还有多出的时间,还是感到欣慰的,西坑到大梧桐这段路,前面是山脊土路,后半程是登山石台阶,于是计划天黑前到达西坑台阶后再拿头灯出来,紧赶慢赶的也就快伸手不见五指前到达台阶。拿出头灯的同时也顺便补给了一番,还有半瓶啤酒再配点牛肉干下肚,顿时感觉自己不是来跑步而是来度假的。</h3> <h3>大约晚上八点,伴随着夜色,独自一人到达鹏城第一峰,大梧桐顶,海拔944米,志愿者远远就开始给我加油打气,补给点还同时配了摄影师。</h3><h3>快到大梧桐顶时的盐田背景</h3> <h3>小梧桐电视塔下的繁华夜景</h3> <h3>默默守候在大梧桐打卡点的志愿者</h3> <h3>大梧桐顶下来约7公里的盘山公路,有的人4分配飞下来,有的人则是5分配巡航,而我则是7-8分配慢慢走。经历了诸多硬化台阶路折磨后,是该让膝盖好好调整一下。</h3><h3>在梧桐山牌坊补给站,意外认出了志愿者羊羊,去年她也是在这个补给站服务选手,连续两年当志愿者,非常有爱心的一位小姐姐,开着小电车在东湖绿道巡视,我想如果选手没有在东湖这段路迷路,一半的功劳应归功于她。</h3><h3>这时结伴了60组别的一哥们,绿道实在没有跑起来的兴致,于是哥俩就半跑半走的瞎聊,穿过热闹非凡的东门老街后,不知不觉来到了60英里的终点龙会酒店。这哥们计划是20小时内搞完,实际不用19小时,非常高兴,把他在终点的私补两个苹果硬塞给我,说我后半程还有很多路要赶。非常感谢。</h3><h3>其实为什么很多人会迷上越野,坑越跳越大而一发不可收拾呢,我觉得除了赛道上看见的美景外,在挑战长距离期间所遇到的人和事,同样让人感动和难忘。这里没有都市办公室的激流,没有邻里之间的鸡毛琐事,有的仅是同处一个战壕的兄弟情谊。</h3> <h3>60英里终点基本上是后半夜了,下一站梅林,大约14公里,途径银湖山。这时和辉煌队长以及左少一起约伴。大晚上的一起聊天不寂寞,上到山脊后发现这段路的路标严重缺失,晚上也跑不快,就半自助导航行走。出了密林,到了银湖山绿道后,左少困得不行,想找个地方眯会。而我和朋友约好大约1-2点到梅林补给点 ,看了下情况,估计按时到不了了,于是赶紧发信息说要推迟到4点半,误差有些大😂。朋友说没事,会按时来,非常非常感动。。。此处省略约十W字。 </h3><h3> “有些事很重要,但是面对人生中最重要的人却开不了口”</h3><h3><br></h3><h3> 我们仨在台阶上大约休息了半个钟,突然一个灯射过来,原来是雷神赶上来了,深圳大名鼎鼎的雷神,UTSZ庞大的私补团,在60英里的终点大口大口吃着私补烤鸡翅,看的我们直流口水,只能赶紧出站。雷神吃饱喝足后终于跟上了我们,于是四人小队继续摸黑前进。银湖山下来这段真的是选手的噩梦,弯弯曲曲的果林小道,此起彼伏的狗吠声。幸好有两位老司机在带路,过完彩田隧道后,终于在四点多点到了梅林街道。此点的补给也很给力,尤其是志愿者,有求必应,而且都给我们在膝盖抹了依玛打正红花油,动作娴熟,抹了之后感觉效果很好,真的非常感激他。有些遗憾的是这时左少因为熬夜太困而且膝盖疼不想继续了,就在梅林休整。</h3> <h3>于是凌晨出发梅林后山到长岭陂就剩我们哥仨了。一般是队长带路,雷神居中,我收尾。途中要是发现走了半天都没看到路标的,就赶紧看轨迹确认,就这样慢慢配合走着,到涂鸦墙后已经天亮了。小跑约4公里绿道后,到达长岭陂站。</h3><h3>“与其抱怨不停,不如全力以赴”<br></h3><h3><br></h3> <h3>这时已经完成124公里了,经历了一个晚上的熬夜,都有点疲惫。看到有位志愿者泡了普洱,不知为啥,最近我也喜欢上了喝茶,于是和志愿者要了几杯茶,喝的很开心。</h3> <h3>长岭陂到王京坑8公里都是马路,一路小跑着,状态嘛一般,慢慢熬到了打卡点。这里有个小插曲,队长的鞋子侧边裂开了,机智的志愿者拿着路标帮忙绑着,队长就靠着这路标一路撑到了终点。</h3><h3>这里我们仨貌似都不想走了,吃吃喝喝的,还问志愿有没有热食吃,就弄了几盒肠粉给我们,状态几乎和难民差不多了😭。</h3><h3> “不要因为一次挫折就放弃你原来决心要达到的目标”</h3> <h3>吃饱喝足往大羊台顶方向进发,大羊台山海拔587米,深圳第八高,是深圳西部最高峰。这次的路线经过优化后3公里土路垂直上山,经过一小段台阶路到达羊台山顶。山顶的志愿者还挺有意思的,采访了我们,问了下我们比赛的感受。</h3><h3><br></h3> <h3>大羊台到黄蜂岭10公里,这是最难熬的一段路了,台阶上上下下,正值中午,暴晒加上困。走到一处有椅子的地方,队长提议小憩15分钟,我俩欣然同意。</h3><h3>醒来继续干感觉无尽的台阶,我是一副没睡醒的样子,这时队长说了句名言:越野没有舒服的路线,想舒服的话呆家里就好了。</h3><h3>说的很对,“人生最危险的事不是失败,而是过得太舒服”</h3> <h3>羊台往黄蜂岭这段路有些难度,上上下下几个土坡,雷神渐渐拉下了,我们知道他要调整一下,就继续前进。终于在下完一个大坡后到达CP14黄蜂岭,下坡过程中好像超了一位选手,没怎么注意。到了这个点后,我们明白完赛基本问题不大了,但是还是争取天黑前到达终点,还是要拼下,于是简单补给了下就出站了。</h3> <h3>“伟大或渺小,取决于人的意志”</h3> <h3>后面的路线是经过约6公里的公路到洲石路,到达宝山园,然后路过一大片菜园子后上最后一座山,凤凰山,海拔320米,被誉为宝安第一山。在开始爬这座山时,感觉同行的队长明显轻松起来,不时给我介绍路线特点,原来这是他的地盘,经常在山里拉练。这不,还开始掏手机帮我拍视频。</h3> <h3>经过一番苦战,接连下山,经过2公里的公路后,终于到达这次百英里的终点光明玉律。冲线时间定格在18.18分,这是属于我们的光荣时刻吗?</h3> <h3>“平凡的脚步,也能走完伟大的行程”<br></h3> <h3>与队长终点合影</h3> <h3>赛后再感</h3><h3><br></h3><h3>之所以参加“穿越一座城”这个活动,个人而言,抛开挑战自我的空谈,内心其实就是想走不同的路,看不一样的风景。从山野穿到城市,抵住城市的温暖诱惑,又重回山野,反反复复,何尝不是对自己内心的磨砺。绝望中保存希望,激动中保持淡定。也许这就是我完成穿越一座城最大的收获。</h3> <h3>实际完赛成绩37h48m</h3> <h3>最后,一个月前立的flag也完成了,看来我还是挺言而有信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