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运河文学论坛:张王飞谈让运河之都插上文学的翅膀

美文

<h3> 张王飞,男,江苏如东人,江苏省作家协会原党组副书记、巡视员,文学创作一级,江苏省政协第十届、十一届委员,现江苏当代作家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全委会委员。先后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学评论丛刊》《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当代文坛》《江苏社会科学》等学术刊物发表现当代文学论文数十篇。与他人合著有《朱自清散文艺术论》《朱自清美文与"五四"记忆》。曾获199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参与策划、编辑"江苏当代作家研究中心研究丛书"多种。</h3> <h3>  淮安是淮河、大运河之交的历代大码头,历史上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驻有漕运总督府、江南河道总督府,为数千年的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运河之都”的美称。</h3><h3> 淮安又是一方文学的沃土。</h3><h3> 汉代辞赋家枚乘是淮安人,有赋九篇,其中《七发》最为著名。明清小说中的《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儒林外史》、《老残游记》等名著,都与淮安有关,其作者吴承恩、施耐庵、罗贯中、吴敬梓、刘鹗,有的就是淮安人,有的长期在淮安生活、写作。真可谓人文荟萃、文学渊源流长、文化积淀深厚。</h3><h3> 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淮安作家传承文脉、勤奋耕耘,出现了一批在全国颇有影响的优秀作家。这当中有长期扎根在淮安的本土作家,如,诗人赵恺,对这片土地充满了爱,运河之水已浓缩成血液流淌在他的血管里,并化为大量歌咏运河、歌咏洪泽湖、歌咏家乡的诗篇;散文家吴光辉,以家乡淮安和运河水域的人物事件及民俗民情为主要描绘对象,写下了一系列历史文化散文,先后岀版了《七十七盏河灯》、《寻梦九百年》、《一座湖的前世今生》等散文集。有从淮安起步走上文坛、走向全国的作家,如,小说家魏微,创作了一系列以故乡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并在淮安时就荣获了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今年刚以长篇小说《北上》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家徐则臣,他从小就生活在运河边,在淮安工作时的工作地离京杭大运河仅一刻钟左右的路程,在他22年的写作生涯中有20年的时间都在写京杭大运河,《北上》则以历史与当下两条交错的线索,书写了京杭大运河上几个家族之间的百年历史。除淮安作家外,出生在江苏海安,却曾驻足淮安,对大运河进行长时间实地考察的散文家夏坚勇,在本世纪之初便创作了长篇历史文化散文《旷世风华•大运河传》,这是运河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它站在中华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发展史的高度予以审视,完整地勾勒出了大运河两千多年来从开掘到更道的军事史和漕运史。</h3><h3> 运河之水滋养了一代代运河两岸的作家,为他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作家们又用自己手中的笔为运河留下了永远的记忆和华美的篇章。</h3><h3> 今天,作为运河之都的淮安市和淮阴区,充分利用这一丰富的文学资源,以运河文学论坛的形式,吸引全国的作家和文学评论家来采风和研讨,发掘运河文化的历史与当代价值,书写新的运河故事,这对于当下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无疑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h3><h3> 前不久,扬州和南京同时分别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美食之都”和“文学之都”,这让我想到,我们淮安能否在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把古老的“运河之都”的名字叫得更响,把这张名片擦得更亮?其实,淮安也是淮扬菜的发源地,早在本世纪初就开始连续10多届举办中国淮扬菜美食节,规模和影响都很大;淮安作为运河之都在大运河申遗时也可以争取作为牵头城市。遗憾的是,“美食之都”和大运河申遗我们都被扬州抢先一步。在这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我看到了我们淮安和淮阴抢先走在了大运河沿线城市的前面,而且我们有连续举办9届全球华文“漂母杯”散文诗歌大赛的经验,我们一定能把大运河文学论坛暨全国著名作家淮阴行采风活动做大做强做出成绩。真心期待淮安能通过此项活动让世人更加了解淮安、热爱淮安,让古老的“运河之都”插上文学的翅膀,开始新的飞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