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2月9日上午,我们结束了在瑞丽的行程,驱车前往腾冲。沿着上瑞高速公路,汽车两旁景色不错。尤其是中巴车前排位置,很好拍照。只是出于安全的考虑,我们没有起身。</h3><h3>正在犹豫和跃跃欲试之时,突然听到导游提醒我们:前面就是龙江大桥,大家可以下车拍照。我马上起身坐到前排导游旁边,拍摄了我们汽车驶过龙江大桥的视频。</h3> <h3>龙江大桥亦称龙江特大桥,位于云南省西部,横断山脉南段,龙江中游河段。是保山一一腾冲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2016年5月1日正式通车。</h3><h3>龙江大桥总长2470.58米,桥面宽33.5米,为双向四车道设计。</h3> <h3>最雄伟壮观的是它的桥塔,其中保山岸桥塔总高达169.68米,腾冲岸桥塔总高129.70米。我们拍摄时都站在腾冲岸桥这边,所见的桥塔高度仍然惊人。</h3> <h3>桥边休息观赏的地方陈列了龙江特大桥的主缆样品,主缆异常粗大。</h3><h3>龙江大桥共有两根主缆。每根主缆有通长索股169股。每根索股由91根直径5.25MM的高强度镀锌钢丝组成,每根主缆重量为10193吨。</h3> <h3>9日下午3点多钟,我们到了腾冲的和顺古镇。</h3><h3>和顺古镇位于腾冲城西南4公里处。古名“阳温墩”,由于小河绕村而过,又改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今名。</h3> <h3>和顺古镇完整地保留了中国明清文化的特色,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同时,因为和顺古镇又是云南著名的侨乡,所以它又是一个外向型社会。它的建筑吸收了外国文化的精髓,创造出了有和顺特色的地域文化。</h3> <h3>***总理为和顺古镇题写“和顺和谐”。</h3> <h3>据了解,和顺古镇共有传统民居1000多座,其中清代民居100多座。</h3> <h3>走进和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如诗如画的风光。</h3> <h3>民国元老、云南籍的名人李根源先生曾这样赞赏和顺:</h3><h3> 远山茫苍苍,近水河悠扬,</h3><h3> 万家坡坨下,绝胜小苏杭。</h3> <h3>元龙阁所在也是一个景色优美的地方。它建于明代崇祯年间,清乾隆年间重建,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道观。元龙阁前面为碧波荡漾的龙潭,背后是名木古树参天的黑龙山。</h3><h3><br></h3> <h3>坐在电瓶车里观光,一路驰过,都是好风景。</h3> <h3>和顺图书馆也是和顺古镇特别的地方。这个图书馆是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之一。它是由和顺旅缅华侨,为振兴家乡文化教育而集资兴办。楼馆建在山坡上,具有典型的传统风格,前置花园,馆中藏书万多册,其中尤以很多古籍最为珍贵。</h3> <h3>12月10日中餐过后,我们来到了滇西抗战纪念馆。</h3><h3>滇西抗战纪念馆位于腾冲县城西南来凤山下,始建于194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腾冲人民为纪念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抗日阵亡将士及死难民众而修建的烈士陵园。</h3><h3>它是抗战中全国最早建立的抗日烈士陵园,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滇西抗战纪念馆与腾冲国殇墓园相联,坐北朝南,建筑面积近万平米,馆藏文物10万多件,于2013年8月15日建成开馆。</h3><h3>1944年,中国远征军光复腾冲。腾冲是抗日战争以来中国军队收复的第一个有日军驻守的城镇。</h3> <h3>循石级而上,在第二级台阶挡土墙上,是嵌有蒋中正题李根源书的“碧血千秋”刻石。</h3> <h3>全长133米,镌刻着106290名参与滇西抗战的中国远征军将士、盟军将士、地方抗日游击队等单位和人员名单。</h3> <h3>纪念塔建于国殇墓园的坡顶,坡上苍松翠柏,青草黄花,相伴着3168座排列整齐、挺然屹立的碑石。塔上的“民族英雄”四个字分外醒目。</h3><h3>每块碑石上刻有一位当年阵亡烈士的姓名、籍贯、军衔、职务等。</h3><h3><br></h3> <h3>于右任题写的“天地正气”。</h3> <h3>一座抗日小战士的雕像吸引了不少游客。听导游讲,这个小战士代表了抗战中那为数不少的娃娃兵,由此还引伸出一张历史老照片的故事。</h3> <h3>这是一张存于美国档案馆的中国抗战“娃娃兵”照片,自从这张照片从网络上晒出后,热心人历经波折,从贵州找到了当年的英雄一一陈有礼。以他为代表,反映了当年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奋勇向前的精神。</h3><h3>陈有礼生于1931年,年幼父母双亡,10岁逃难到云南,13岁参军成为国民党新五军200师600团3营8连勤务兵。先后参加了怒江惠通桥保卫战、攻龙陵、黑山等战斗。</h3> <h3>2016年,陈有礼受邀重返滇西祭奠战友,受到了游客的欢迎,这是他与游客合影的照片。</h3> <h3>墓园大门一侧筑有“倭冢"一座,埋日军尸于其中,并由李根源先生题书刻石,以示侵略者的失败。</h3> <h3>12月10日下午,我们继续游览腾冲的热海风景区。</h3><h3>腾冲是中国著名的地热风景区,全区发现有64个地热活动区,温泉群达80多处,最高水温达96.3摄氏度。其中热力最猛、外部显示也最为奇妙的便是在城西约8公里的腾冲热海。</h3> <h3>腾冲作为我国三大地热区之一名不虚传。它由热海石、大滚锅、怀胎井、珍珠泉等组成。更为奇特的是,这里地理地貌特征。既有弥漫着热雾的温泉热海,又有青山环抱的绿色斑斓。如此和谐的存在,你会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h3> <h3>有人说:云南十八怪,鸡蛋用草串着卖。热海景区门前,很多看不出实际年龄的大妈(有的还缠了足),纷纷向下车的游客售卖鸡蛋:每串4个,一串5元。游客买了鸡蛋,就可以到景区的大滚锅景点,尝试着利用地热来蒸熟鸡蛋。</h3><h3><br></h3> <h3>此位老人正在旅游区收捡垃圾,看到有人为她拍照,她立即站得笔直。同行的伙伴给了她10元钱。</h3> <h3>从地质构造看,腾冲位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急剧聚敛的结合线上。特殊的构造,使得这一地区的地下断层岩浆活动很剧烈,地热温泉中释放出氦和甲烷气体,说明地下岩浆活动未停止。这种现象,是休眠火山的典型标志。<br></h3><h3>所以,腾冲的地热奇观,是非常独特的自然景观,难得一见,值得欣赏。</h3> <h3>山上风景秀丽,绿色葱郁,只见峽谷之间,泉水哗哗作响,地底的热气喷发着白雾,仿佛是一幅奇特的风景画。</h3> <h3>就在奔流不息的瀑布旁边,几处热气井不断喷养热气,空气中也弥漫着浓浓的硫磺味。</h3> <h3>腾冲热海不仅是可供游客观赏的胜地,它的热海温泉的开发,对人们的生活非常有益。现在热海景区周围建有多家疗养院、浴室,开展洗浴、泡脚按摩等业务,不少游客都愿意尝试。</h3> <h3>这是“眼镜泉”,两个泉眼并列在一起。</h3> <h3>蛤蟆嘴温泉因形似张嘴青蛙而得名。</h3> <h3>珍珠泉。</h3> <h3>鼓鸣泉。</h3> <h3>怀胎井。</h3> <h3>热海景区最典型的是“大滚锅”景点,它的直径3米多,水深1.5米,水温达96.6摄氏度,昼夜翻滚冒泡,四季热气翻腾。可是名符其实的“大滚锅"。真的让人不可思议:这个地热的能量太大啦!</h3> <h3>同行的伙伴中,有好几人购买了鸡蛋,准备在“大滚锅”旁边的蒸锅中蒸熟。</h3> <h3>蒸锅很大,一个长柄方便操作。</h3> <h3>蒸熟的鸡蛋味道不错。</h3> <h3> </h3><h3> </h3><h3> </h3> <h3><br></h3><h3> 中篇完</h3><h3> 写于2019年12月25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