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2月26日,“2019年中华优秀传统书法数字化传习创新研究项目”推进会在兰州市第五十三中学召开,本次活动由省教科所组织,省教科院教研员王文寰老师主持了本次会议,来自全省14个市州县的试点学校代表参加了此次观摩交流活动。酒泉市共四名代表参加,其中敦煌市3人,肃州区1人,酒泉第七中学做为肃州区唯一试点学校参加了此次交流活动。</h3> <h3> 首批试点学校名单</h3> <h3> 项目研究试点活动剪影</h3> <h3> 项目研究总结报告</h3> <h3> 会议议程及与会专家</h3> <h3> 开幕式上,省教科院靳建设院长就2019年全省项目研究工作进行总结,他指出,甘肃省是书法文化大省,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书法教学在一部分地区生根发芽开花,项目研究启动以后,部分市州纷纷举行启动仪式,项目研究中涌现出了一批积极推广书法数字化传习教学系统,爱书法、习书法风气浓郁的示范学校。他反复强调,新一轮中高考方案和课程标准改革,都突出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学校教育要基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重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体系建设,让书法教学在学校落地、落实,同时也实现美育教育目标的全面落实。</h3> <h3> 项目研究试点示范单位展示</h3> <h3>甘南地区、定西地区、庆阳地区项目成果及经验总结汇报</h3> <h3><font color="#010101">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马俊国教授讲座《书法教育与美育》,马教授谈到了书法美育和一般意义上书法研究的区别,为大家分享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中国书法最大的发展变化。谈到其最实质的变化是它的功能意义由汉字书写的实用层次上升到了艺术审美的层次。马教授还谈了汉字书写和书法艺术的异同,实用与审美功能的互相转换,以专业立足,以艺术传播,面向大众的推广,目标不是培养书法家而是培养大批的书法爱好者。马教授分析了当前理想的教育政策和教育实际的差异与矛盾,他说推广书法教学,应当需要一批有志向、有智慧、有情怀的教育管理者。马教授认为应当推进美育的育人功能和作用,不能成为压力,过分灌输知识,而应当成为美的愉悦享受。关于书法学科的归属,横向来说,书法教育原本应属于语文学科范畴,归属于文字教育。书法教育应发挥学科之间的互补性和稳定性,实现书法学科从中小学基础阶段向语文学科归属过渡到高阶梯度向美术学科的归属。纵向来说,应当从低年级学会规范写字到中学阶段实现更专业的认知,最终上升于艺术审美境界。马教授还谈了中小学阶段美育教育内涵的比重分配,书法教育的核心落脚点,书法教育中美育信息传播的途径、方法与手段,实现审美观念的形成,关注大众与小众的关系。</font></h3> <h3>来自“中国书画之乡”的通渭籍书法家李维君教授的讲座《数字化时代中小学书法教育教学方法摭谈》</h3> <h3>杜明朕教授现场实操授课并为本次活动献上墨宝</h3> <h3> 兴致勃勃的学员们</h3> <h3> 我校项目研究阶段性总结</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