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拍 · 红色古巴(1)

后院咖啡WorKshop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古巴位于加拉比海西北部,东于海地相望,南距牙买加140公里,北邻美国福罗里达岛217公里,由1600多个岛屿组成是西印度洋中最大的岛国。总人口1200多万,其中白人占66%,黑人占11%,混血种人占22%,华人占1%。城市人口占75.3%。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主要信奉天主教、非洲教、新教和古巴教、犹太教等。</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1959年1月1日,卡斯特罗率起义军推翻了巴蒂斯塔统治,建立革命政府。1961年卡斯特罗宣布开始社会主义革命。</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古巴是世界上五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中国、朝鲜、古巴、越南、老挝)经济模式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按劳分配。由于受美国多年以来的连续封锁,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在这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的国家,各方面还是比较落后。接下来我将用6-8篇的图文介绍社会主义的红色古巴。不妥之处多提宝贵意见!</span></h3> <h3>12月21日圣诞放假的第三天,我们踏上了去古巴度假的旅行,</h3> <h3>我家儿子这次也随我们出行,他是以拍纪实摄影为主的专业摄影者。对社会主义的红色国家有着正确的见解。他手中的胶片相机记录着大量的红色国家的发展历程。历程</h3> <h3>我家姑娘马上该上大学了,这是一次快乐轻松的圣诞假期旅程。</h3> <h3>航班延误两小时,手机成了消磨时间的最佳陪伴。</h3> <h3>19点20分正式起飞,经过六小时的航程,于当地时间22日凌晨四点半到达哈瓦那机场(哈瓦那与温哥华时差三个小时)</h3> <h3>接机的大巴是中国郑州宇通客车,古巴旅游公司是国营企业,大巴95%来自郑州宇通。</h3> <h3>收费站应该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特殊产物。</h3> <h3>半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在凌晨五点多到达酒店。</h3> <h3>开好房间,一切安排妥当,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看是否可以上网。由于出发前攻略讲的很明白,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所以并不意外。</h3> <h3>信号📶是满格的,由于受政府网络管理的原因,什么都发不出去,接下来的日子可能与手机无缘了。</h3> <h3>一个晚上没有休息,没有网络白天只有补睡。</h3> <h3>酒店门口停的老爷车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h3> <h3>酒吧的威士忌、啤酒、咖啡都是免费的,有酒量可以从早泡到晚。</h3> <h3>总感觉酒吧的咖啡味道很差,自带的耶加雪菲挂耳咖啡还是很明智的选择。</h3> <h3>酒店的海滩很大,但是卫生不敢恭维。可能是大锅饭的原因吧,没有看到拣垃圾的工人和救生人员,只有胆大的下海游泳,沙滩椅污迹斑斑无法落坐。</h3> <h3>晚餐的餐厅黑灯瞎火的,我们只能借着吧台灯光用餐,这时的手机成了照明工具。</h3> <h3>偌大的游泳池无一灯光,黑暗中自然就没人下池游泳。</h3> <h3>七点己过,酒店的路灯也舍不得打开。</h3> <h3>通往餐厅的走廊也只能借光通过。</h3> <h3>微弱的灯光下,两位黑人老太太在喝酒,不是穿着白色衣服真的看不到这里还坐着人。</h3> <h3>酒吧只有吧台的灯是亮的,喜欢泡吧的外国人只能挤在吧台前,尽情的享受美酒。</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古巴目前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大部分地区缺电相当严重。现在的商店、酒店等企业依旧属于国营制度,小部分私营经济的萌芽已经出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开放程度越来越大,这种落后的状况只是暂时的,相信在政府的领导下古巴经济将会是一个新的飞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