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已逝,我们不老

白开水

上个世纪的70年代初期,河北女排成立了。一群来自全省各地15.16岁的姑娘们来到了天津体育学院,开始了新的生活。 天津体院的方位我也不太懂得,只记得在八里台的南边,挨着李七庄。那时我们女排住在体院的最北边的五层楼房的第三层,三人一个房间。训练馆在最南边,每天走过一个夏天可以游泳,冬天可以滑冰的大池塘,右边是足球场。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一个令我们永难忘记的地方。因为,那里是我们这辈子出汗出力最多的地方,那里有过我们最美的年华,那里是我们离开爹妈独立生活开始的地方。 正值豆蔻年华的小女生们开始了三点一线的生活。 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出早操,准备活动后沿着四百米的跑道跑圈,再做其他的基础训练。早餐后,稍作休息就开始了上午的训练。然后午餐,午休,下午还是训练。寝室至训练场再至餐厅然后寝室,这就是三点一线。 非常可惜那时的照相机还是一件奢侈品,所以我们的训练以及日常生活没有留下更多的资料。只有每次出去比赛,体工队的相机才能留下大家的合影。 说起训练不得不说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那时的我们为什么有时要偷懒,耍赖,因为太累了,没有运动员的经历绝对体会不到其中有多苦。就说排球的极限训练,那就是在场地的两头,一边一个教练扣球,被训练的队员站在场地的6号位两边扑救球,开始还能正常的跑动,到最后就是瘫倒在地,嘴唇发紫。直到现在,每每想起就会喘不过来气。 有些记忆,真的很刻骨铭心,也许只有走过,经历过,才能看到另一种云淡风轻。 这是河北男女排1971年去湖南比赛,来到韶山冲在毛主席旧居前的留念。照片很模糊,但非常珍贵。一晃45年了,……不知照片中的人是否都安好? 我们那时的伙食标准也算是较高的,每天1.5元的标准。每天鸡鸭鱼肉,挺奢侈的。记得教练还嘱咐过我们出门不要和外人说,怕引起群众不满意。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国家老百姓的生活还很艰难。 大姐杨春花。 大眼睛,厚嘴唇,洋气的老四郑丽越看越像明星史可。如果化了妆一定比史可更漂亮。 张秀琴的小模样好可爱。 周宝梅是我么当中最小的一个妹妹。 一个笑容,一个眼神,却包含了姐妹情深。 如花似玉的年纪。 大姐杨春花和老七张秀琴。 老九王素芳和老七张秀琴。 河北队当时的队服。 时间过得真快,三脚两脚,就走到了六十岁。如今我们虽然头发已经花白,眼睛已也不再 明亮,可我们那颗童心仍在。我们穿着年轻时不曾穿过的花衣服,脸上是灿烂的笑容。 40年的时间好像疏远了我们的感情,我们不能时时在身边,好像电话短信也没有了,好像变的冷漠沉默了。可是有一天,我们相见了,亲爱的姐妹们,那当初的一切都没有变…… 大家分别了四十年,四十年的时间我们没有了月光一样的额头,脸上也爬上了五线谱,我们的步履甚至有了一些蹒跚…… 四十年的分别,以为彼此遗忘了,那里想到, 一见面翻江倒海的感情就喷薄而来…… 按照年龄大小排排队。 老大杨春花,老二潘建华,老三郭喜珍,老四郑丽,老五鲍悦琴,老六党志平,老七张秀琴,老八郑英雪,老九王素芳,老十董秀珍,十一周宝梅。(老九王素芳缺席) 六十多岁了,我们还是要写一首年轻的诗,写我们六十多岁的样子。看看风景里的自己究竟有多么美。 为了抢镜头,老八小郑把当年的原地起跳都用上了,为了露脸,也是拼了😊 池塘里的荷叶衬托着11朵艳丽的花。 十一个姐妹走到哪里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亲爱的姐妹们,我们有缘这辈子相遇, 下辈子还要再遇上…… 我们不一定常见面, 但一定在需要的时候出现在姐妹面前, 我们不一定常联系, 但我们都把姐妹情份放在心中最温暖的一角。 我们很珍惜四十年的相聚,我们懂得,很难再有第二个四十年。 我们的经历是一种特殊的经历,是一段无悔无愧的岁月,是一种不能忘记得情怀,是一生难以忘怀的体验。 我们用心来喝酒,恨不得把对方喝进心里。 不老的大姐杨春花,我们的大姐大,还是那么漂亮。 潘二姐姐,爽朗的性格,大嗓门二里地外都听得到。现在是一个洋气的太太。 当年教练挑选队长的时候怎么那么有眼光,喜珍即是队长又是主力二传,她就像个中心点,无论赛场还是生活中都能把大家组织起来。 现在的郑丽,退役后也当了一名高级职称的排球教练。几十年没变,还是当年的模样,依旧那么漂亮。 老六小鲍。二传手,柔柔弱弱的性格,文文静静的说话,让人老想着去保护她。 老党,主攻手。那时很壮。后来偷偷跑去当了兵。河北体委为此还到国务院,中央军委告状。 张秀琴在芬兰。六十岁的她还是那个小模样。 小郑,小时候各方面都很突出,尤其是扣球的动作超级漂亮。后来改行做了一名高级会计师。 老九素芳,退役后作为河北女排主教练南征北战。唯一的变化就是胖了,因为原来在队里她最瘦。 小董,身体素质一直就很棒的小妹妹。当年的肌肉练得可以去健美展示,现在仍然还在打汽排球,好羡慕她。 现在的宝梅比小时候更美了。业余时间去走走模特,让自己的身高发挥了优势。 真的希望多少年以后,我们还能如此的牵挂。 时光不老,我们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