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古北口镇位于北京市密云区。东有蟠龙山,西有卧虎山,山势险峻,崖壁陡立,两山紧锁潮河。</h3> <h3> 古北口是山海关、居庸关两关之间的长城要塞,为辽东平原和内蒙古通往中原地区的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h3> <h3> 建于1680年的古御道。这是清朝皇帝来往承德避暑山庄的必经之路。</h3> <h3>古北口城北,建立于1025年的杨令公庙。诉说着充满传奇色彩的杨家将的故事。</h3> <h3>公元655年建立的北齐长城及烽火台。</h3> <p> 近处是蟠龙山长城,远处是卧虎山长城,两山之间是古北口镇。</p> <h3> 1933年1月1日,日本侵略军出兵山海关,分多路进犯华北,其中日军主力第八师团全部及骑兵第三旅气势汹汹地向北平东北大门古北口扑来。驻守在古北口的东北军67军首先迎敌,第17军第25师紧急增援,第2师和第83师随后赶到。中日双方军队在古北口长城一带血战一场。</h3> <h3>蟠龙山长城。<br></h3> <h3> 将军楼地处蟠龙山长城的制高点,这是中国军队保卫古北口的一线阵地。楼顶有一个直径1-2米的大洞,这是当年日军的炮弹砸出来的。这颗炮弹没有爆炸,士兵们把这颗哑弹抬出去丢掉,继续战斗。</h3> <h3> 1933年1月,父亲再次回国到北京参加了华侨抗日救国军。当时华侨抗日救国军有100多人,在东北军王以哲部接受军事训练,准备出关抗日。后来,国民党政府准备对日妥协,下令解散了华侨抗日救国军。一心求战杀敌的父亲,听说国民党军队第4师(后扩充改编为17军25师)将开赴长城抗战。便报名入伍,成为该师下属的小炮连汽车驾驶员。</h3> <h3><font color="#010101">枕戈待旦的17军炮兵。</font></h3> <h3> 走在长城上,我不禁心潮澎湃,百感交集。这是父亲和他的战友们走过的路,这是抗日先烈浴血奋战的地方!</h3> <h3> 由于战争损毁和年久失修。许多地方已经崩塌。有些道路变得狭窄和危险。</h3> <h3> 24眼楼。是蟠龙山长城的最高点。因为原来四面共有24个箭窗而得名,高大雄伟,造型独特。目前只剩东和南两面墙,还有一个碉堡。</h3> <h3>站在24眼楼上俯瞰蟠龙山长城。</h3> <h3>在蟠龙山长城南侧帽儿山下,有一座七勇士纪念碑。</h3> <h3> 1933年3月12日下午2时许,25师指挥部被敌机炸毁,前线失去指挥和支援,25师副师长杜聿明下令全线部队撤退到南天门一线防守。日军则穷追不舍,情况十分危急。</h3> <h3> 25师145团当时在帽儿山上有一个观察哨,有7名士兵驻守。或许他们没有接到撤退命令,或许他们不愿撤退。当日军追击到帽儿山下的时候,他们突然开火阻击敌人,打得日军措手不及。</h3> <h3> 七名士兵拒绝敌人的劝降,用机枪和手榴弹连续打退了日军数次进攻,毙伤日军100多人.日军以为在山头上至少有中国军队的一个连,于是动用了重炮和飞机猛轰帽儿山。七勇士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砸,用刺刀、枪管、枪托和冲上来的鬼子肉搏,最后全部壮烈牺牲。当日军最终占领帽儿山时,发现山头上只有七名中国军人的遗体,大为震惊。日军指挥官命令将7名中国军人的遗体,郑重埋葬在帽儿山下,并立下木牌“支那七勇士之墓”,然后列队行礼,向中国勇士致敬。</h3><h3>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纪念碑。是2013年由密云县人民政府重新修建的。</h3> <h3>断垣残壁,弹痕累累。</h3> <p> 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蒋介石南京政府是没有"血战到底"的决心的。他们派遣十七军赴古北口抗战,只是为了缓和国内舆论和增加同日本妥协谈判的筹码。正因为如此,他们一面命令十七军至少再坚持打两星期,以"维持政府在国际上的面子",却又不增派一兵一卒。一方面又调动大量的部队,到南方围剿共产党和红军。1933年5月10日,日军重新对南天门以南中方阵地发起猛攻。十七军以剩余的全部兵力投入拼死抗击,又与日军鏖战5个昼夜,终因寡不敌众而全线崩溃,14日被迫全部撤离密云。日军15日占领密云县城,而后迅速推进,直逼北平近郊,迫使南京政府于5月31 日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古北口方面战事结束,长城抗战最终失败。</p><p><br></p> <h3> 肉丘坟。古北口长城抗战结束后,在古北口东南两关,大街小巷尸横遍地,山谷田野,到处都有阵亡将士的遗体。牺牲在路边街巷的将士,由群众掩埋在菜窖里,山谷田野的遗体则由杨令公庙道人王乐如领人择地掩埋。中日“塘沽协定”签定后,由国民党中央政府起运500具尸骨赴蚌埠立墓另葬,还有一些尸骨,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捐款,古北口商务会牵头,请道人王乐如组织群众,再次从田野山谷收敛尸骨360余具,在古北口南关外西山根处挖了一个大坑,把这些尸体全部埋在坑内,一层苇席,一层尸体,共埋3层,最后在上边堆起一个高大的坟头(当地人称它为“肉丘坟”)。在坟头的四周砌起一道花墙,在花墙的门垛上写上挽联,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在坟前竖立一通墓碑。在“文革”期间,此墓遭到破坏,墓碑被推倒,花墙被拆毁,坟头险些被铲平。<br>1993年,由密云县政协倡议并牵头与县政府共同操办,对公墓进行一次全面、彻底地修复,同时又新建一座“长城抗战古北口战役”纪念碑和碑亭。卧碑的碑文背面详细地记述着长城抗战古北口的战役的全部经过。</h3> <div><h3> “ 一九三三年一月一日,日军进犯山海关,长城抗战肇兴。三月十一日晨,日军进攻古北口,第六十七军一一二师奋起迎战。十时日军攻占古北口正关。第十七军二十五师师长关麟征在龙王峪战斗中负伤,代师长杜聿明继续指挥战斗,血战三昼夜,毙伤日军二千余人,终因电讯不通,后援无继。三月十三日撤出古北口城,四月二十一日,日军强攻南天门阵地。第二师师长黄杰,第八十三师师长刘戡率众鏖战八昼夜。毙伤日寇三千余,五月十日日军发起总攻,第十七军将士奋力苦战,迫于兵员大减,撤至大小新开岭阵地。十一日下午二师四旅接防,日军又发起强大攻势,旅长郑洞国亲赴前沿指挥。十二日,大小新开岭阵地失守。十五日第十七军奉调撤离密云。古北口战役历时二月余,守军将士以窳劣之武器御数倍之敌,毙伤日军五千余名,抗战将士亦有近八千人伤亡。 ”</h3><h3><br></h3></div> <h3> 冬日的蟠龙山上,这些晶亮鲜红的野果格外显眼。</h3> <p> 1933年秋冬之际。父亲所在的17军部队接到命令南下福建围剿19路军(19路军联合红军反蒋抗日)。父亲当即向部队长官表示坚决不参加内战。要求脱离部队,当时不被允许。父亲利用部队调动的机会自行离开,转赴上海继续参加抗日救亡活动。</p> <h3> 夕阳洒满了蟠龙山,染红了长城上的每一块砖。我想起了义勇军进行曲中的那一句震撼人心的歌词。“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h3> <h3>万里长城,抗日英烈,你们与祖国的山河同在。</h3> <h3><font color="#ff8a00"><b>本文部分文字资料转引自冯敬兰的《古北口的陈伤旧痛》</b></font></h3><h3><font color="#ff8a00"><b><br></b></font></h3><h3><font color="#ff8a00"><b><br></b></font></h3><h3><font color="#ff8a00"><b> 谢谢观赏</b></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