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第一章 咥搅团</h3><h3> 据说“马司令”是在宁夏X司法部门供职的。是大伙口中的端铁饭碗,吃公家粮的人。还听说他说话操一口地道的关中扶风腔,且生的性格豪爽,待人热情,见了村里男女老少从不端官架子。对于家庭经济不好的后生更是视为己出,倾力资助。</h3><h3> 村里 户下队伍庞大,他排行老“十三”。由于“十三”伯,一没经过风吹日晒,二没下地干过农活,人又魁梧高大,见过世面,故,人送绰号:马司令。他抓抓后脑勺,笑嘻嘻的接受了。</h3><h3>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过几天, 漓漓拉拉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村头巷尾,一些放了寒假的小屁孩嘴里念念有词,三个一堆,五个一群的疯窜着……腊月的日子总是过的比平常快,哗啦啦的到了腊月二十四。家里打电话说要搞卫生大扫除,让我们有时间回家干活。我们欣然接受。我在屋里翻了块婆婆的头巾包在头发上,套了件小媳妇的织锦锻大红棉袄,出世了。随意的扮相竟让婆婆和孩子们笑了个人仰马翻。我凑到镜子前一瞧,这莫非就是第二个“翠花”么!难怪……</h3><h3> “咳,咳,咳,娃,你爸在家不?”我冷不防听院子里有人说话。吓的我愣是从窗台上跳了下来。幸好本人当时穿的是“千层底”布鞋,所幸无大碍。“爷,有人找你!”家喜(我儿子)一边朝地下室门口跑,一边朝地下室喊。只见公公从地下室(小金库)上来了,顺手关灯的同时,朝院子里的人问道:“啥时回来的?”那个人答:“早上。”俩人说着话便进到了上房的客厅坐定。婆婆吩咐我倒了两杯茶端到客厅里。“这是你十三伯,一直在宁夏工作……”公公指着刚才的来人对我说。“伯父好!”随即想起来,以前好像听人说过这个远在宁夏的伯父呢。家里来了客人,卫生大扫除也就暂时停止了。</h3><h3> “上午吃哨子面吗?”婆婆边系围裙,边问。“搅团”十三伯说。村里人待客都是做哨子面,可这个十三伯却偏偏要吃搅团。</h3><h3> 婆婆吩咐我炒菜,她拿来一个碗舀些玉米面粉一边加水,一边搅拌。我帮忙点火烧水。帮忙洗菜,切菜,炒菜,切葱花。“你伯回来最爱吃咱老家的搅团”。婆婆边搅面芡边给我说。原来十三伯自幼双亲去世早,是靠兄嫂们关照,初中毕业就去参的军,后来就工作落在了宁夏的。打搅团的活,我从没干过,只能站婆婆身后观望。锅里水烧开了,咕咚咕咚地冒着泡,婆婆把碗里搅的光滑的面芡倒在开水里,挥着长柄勺匀匀地搅拌着,吩咐坐在灶伙边的我往灶膛里添些麦秸秆。这个火不能烧的太大,不然就烧焦了。可以说是细火慢炖的活儿了。锅里的面芡冒泡了,婆婆把旁边盆里的玉米面粉用手掌均匀地撒进去,勺朝一个方向卖力地搅拌着,身体也向同一个方向用着力,豆大的汗水咕噜咕噜地顺她的鬓角往下淌,她扯过肩上的毛巾擦把汗,又专注地打搅团。要想做出的搅团光滑,不软不硬,这个过程是关键的一步了,一般像婆婆这些打搅团的把式,凭经验就能判断出软硬的。就连灶膛里的火也烧的讲究:一把麦秸杆塞进去,火一烧着,立马用拨火棍拨成左右两半呢!柴也是一小把一小把地往里添,火候掌握的好,搅团也就不止于被烧焦了。婆婆又在锅盖周围严严实实地捂上了两条毛巾呢!</h3><h3> 搅团打好了,自然少不了汤。一盆开水里放上盐、鸡汁,农家醋,五香粉,再舀一勺炒好的菜。家里有臊子了就放些,没有了就用一些熟清油,淋在汤里。最后撒些细碎的葱花、切成菱形状的鸡饼。一锅色,香,味俱全,油汪汪的汤就成了。</h3><h3> 案板上一个圆形的洋瓷盘里晾满了出锅的搅团,锅头(铁锅一边空的位置)铝盆里是用凉白开并着的搅团鱼鱼。按人数摆碗,多少人就拿多少碗。婆婆讲究,还专门去地下室端了一摞新白底红花绿叶的瓷碗,洗洁净清洗,再开水消毒后,盛上搅团用红漆木盘端至客厅里。那油汪汪的汤里是金灿灿、黄澄澄的玉米面搅团,再躺几片绿菠菜,那叫一个香!十三伯先是称赞了一番婆婆做搅团的手艺,然后端着碗细细品味,他连吃带喝,两碗搅团就进了肚子。尽管搅团烫嘴,额头上直冒汗,他也舍不得放下搅团碗。</h3><h3> 十三伯这般的人啥没有吃过呢!他是忘不了生他养他的爹娘,忘不了有恩于他的兄长,恋的就是故乡的这把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