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维瓦尔第《四季》感受声音之美

袁晋峰

<div>因为《四季》,知道了什么是小提琴协奏曲,知道了维瓦尔第。<br>&nbsp; &nbsp; &nbsp;&nbsp;<div>小的时候,曾经在农村白事上对着芦笙驻足,并且向乐师说,我要学“竽”,引来了全体乐队的哄笑,并且成了全家人的笑话。因为在当时的农村,乐队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大概比乞丐好不到哪里。但是音乐就像微风和阳光一样进入了我的灵魂,等我儿子到了年纪,我陪伴着他学习了5年的手风琴,有幸碰到一位相当专业,相当“痴”的老师。他不光讲授手风琴,还给全体孩子和家长进行音乐欣赏,芭蕾舞,交响乐,最令我难忘的就是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其实,这首伟大音乐的很多片段时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甚至手机铃声里面也有,只是大家习以为常,并未深究其出处而已。中央电视台在春节期间播放的公益广告中用它作为背景音乐,这段古老的意大利旋律竟然和镜头中纯粹中国风格的吉庆的节日、温馨的聚会和飘扬的瑞雪不分彼此、水乳交融。<br><br>巴洛克,意为不规则的珍珠,用来形容文艺复兴以来打破常规的巴洛克音乐,这让我联想到东方描写音乐美的最高境界《琵琶行》里面诗句,大珠小珠落玉盘。珍珠,玉盘,均为我们国人最为喜爱的珍品,大大小小的珍珠洒在洁白的玉盘上,何等的美妙,何等的奢侈,又何等的让人怜惜。<br><br>闭上眼睛聆听,我仿佛看到,亚平宁半岛的春天依然寒冷,阿尔卑斯山积雪仍未消融,滑雪的人欢快又兴奋的摇摆着身体从山顶滑下,就像没有重量的清风掠过山林,小溪,肆意的戏耍牧羊犬和羊群。芳草鲜美的草原上&nbsp;,枝叶沙沙作响喃喃低语&nbsp;,牧羊人安详地打盹,脚旁睡著忠实的懒狗。<br><br>春临大地,众鸟欢唱,和风吹拂,溪流低语春天,最兴奋的就是鸟儿,寒冷离它们而去,它们可以享受温暖,美食,也要展开美妙的歌喉。西方人喜爱云雀和斑鸠,而我们更愿意把黄鹂鸟看成春的使者。东坡的弟子黄庭坚尤其喜欢黄鹂: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br>还有:<br>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br>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br>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br>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br>就连我们现代儿歌也有:阿黄阿黄鹂儿不要笑,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br><br>夏日炎炎,畜群困倦,松林似火烧。沙漠里徒步的阿拉伯人牵着骆驼绝望的行走,连空气仿佛变成了跳动的火焰。头巾包的严严实实。清新的微风从北方迎面吹来,斑鸠鸟的鸣唱,带来了凉风,眼前变成了山坡上郁郁葱葱,旁边的小河泉水叮咚。微风逐渐变成狂风,由远及近,一波夹着一波,一波更比一波强,预示着狂风暴雨即将来临。&nbsp;夏季就是在这风雨交加、电闪雷鸣中赫然而去的。<br><br>春柳送别,秋月望归。秋天既是代表着收获的欢愉,也有着夕阳西下盼归人的悲凉。无定河边骨,深闺梦里人,将军白发征夫泪。这种愁绪最能代表的声音就是萧。箫声咽,有人楼上愁。年年柳色送人别,西风残照无人归。幽幽咽咽的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br><br>跨越了时间、空间、语言,《四季》协奏曲为我们展示大自然的魅力。虽然伴随着风霜雨雪,但它的真诚和优美不仅使你的目光为之吸引,更使你的心灵感到祥和与平安。热爱大自然并深刻感受到大自然魅力的人们可以很容易从这里面听到这些几个世纪以前的作品中传来的共鸣。世外桃源描绘出生动的画面,是没有被世俗所污染的自然与人文景观。</div><div><br>我观看的1987年的视频画面虽然不是很清晰,但声音依旧纯净,著名的指挥家卡拉扬携手小提琴手穆特奉献了精彩的演出。他亲自弹奏管风琴为指挥,有时一个眼神,一个握紧的拳头,就将音乐和乐手完美的融为一体。卡拉扬1987年最后一次正式演出,1989年便溘然长逝。他辉煌而短暂的一生,都用来感受美,传播美。让我们聆听《四季》,领略其中的声音之美。</div><div><br>链接:https://v.qq.com/x/cover/mzc002007iv49ti/i01664ju8cn.html</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