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关键字:累死老娘了! 客栈住下,一夜无话。好几位去过的朋友都提醒一定要早去,否则将陷入无尽的排队中。第二天清晨5点起床,吃了当地的早饭,小米粥、鸡蛋饼、凉拌野菜,都是北方,区别不大。酒足饭饱,坐第一班大巴开拔“红石峡”。 “红石峡”,是14亿年前震旦纪地壳运动所造成的地质遗迹,是中国北方地区少有的丹霞地貌峡谷景观。 【度娘说】红石峡(温盘峪)是十亿年前震旦纪地壳运动时,山体裂缝成隙。峪深八十余米,最宽处不过丈余,峪上群山环抱,致使这又窄又深的峪内空气不能与外界的大气候很好地交流,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小气候,盛夏时,峪外酷热难挡,峪内却一片秋意,凉爽舒适;隆冬季节,峪外冰天雪地,峪内却花红草绿,春意盎然。峪内苔类植物终年生长茂密,冬暖夏凉,温度适中,仿佛处在恒久的温暖中,故名“温盘峪”。 郁郁葱葱的大峡谷。 远处的那个小白点瀑布,就是一会我们要到的地方。 一条河流贯穿整个红石峡谷。 偶遇一只彩色小鸟,叫不上名字。 摸着这些历经数十亿年形成的沉积岩,大家纷纷感慨人类在时间的长河中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更别提独立个体的这几十年了。 一处山洞,高度1.75米,玛丽团长需要弯腰哈背。 穿过山洞。 眼前豁然开朗,好大一片水域。 大自然的力量,造山运动的杰作。 低头看下去感觉有点晕。 清晨的峡谷,静谧,偶尔几声鸟叫,凉爽宜人。 #玛丽团长谈如何欣赏自然风光#懂得赏景的人,内心一片诗词歌赋,不懂的人,远看石头大,近看大石头。
水中的这块大石头是从山上掉落的,此时此刻我的感受就是:又方又大! 走过浮桥,路过景色。 摄影发烧友在拍一处流水。 小瀑布随处可见,难得在北方的景观里看到这么多水景。 峡谷的尽头,最开始站在地面时遥望到的瀑布,有电脑合成的感觉么? 远看石头大,近看大石头。 雾霾若隐若现。 峡谷内的一处水坝。 这边常见的水果是黄瓜西红柿,论个儿卖,一般一元一个。 离开红石峡,赶赴第二个景点,茱萸峰。大巴车司机开得非常威猛,共穿越了23个山洞,各种心提到嗓子眼儿,在猛拐了几个死弯儿后,主动系上了安全带。半小时左右,九曲十八弯地到达了茱萸峰脚下。然后,今天的长征模式正式开启。 我们来的这两天赶上高温,34度,先不说黒的事,感觉快烤熟了。#永远晒不黑的土豆子# 玛丽团长不惧毒辣阳光。 就不说怎么到的这个玻璃栈道,如果没去过云台山的,下次去千万不要把它当作一个景点了,虽然我害怕,但仍觉得无趣。 吓死宝宝了。 哆嗦着鸟瞰远处。 离开玻璃栈道,开始最艰难的茱萸峰之旅,中途休息,大合影。 今天知道了望山真的可以跑死马,就为了到这个峰顶,我们消耗了三、四个小时,浑身湿透,步履维艰,基本三人都可以置换人工关节了。 看完介绍,哑然失笑。 碑文朴素直白。 据说当年孙思邈的工作场所,小山洞内漆黑一片,供奉着孙思邈,阴冷潮湿,看了两眼就退出来了。 剩下的就是用腿来丈量茱萸峰,爬到半山腰,连心锁桥,挂满了小锁头。 终于只剩下最后一百米的时候,我和玛丽团长除了浑身湿透以外,腿不由自主地哆嗦。 亮点在背后。。。 最后的台阶! 终于登顶! 云台山的寺庙都嘎嘎新。 就从这样的楼梯爬上来的。 作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不体验一下人多那都不叫小长假出来过。从茱萸峰下来后排队乘车返回山下。 我们没有去猕猴谷,因为考虑到与看猕猴相比,填饱肚子是第一要务,在这儿吃了顿午饭,也第一次吃了河南烩面,量太大,我这饭量的都没吃完。 三人走路都呈现了艰难的情况,买完票才看到电瓶车售票处的说明,第二行令人发指。 我的#拥抱大自然#又多了一处景观留影。 这里本来要看一处381米落差的瀑布,但据说上游在山西,修了水坝,平时人家给关了,所以这处景观就没有了。当我们得知还要再走1小时才能到达这处景观时,三人一致默契地放弃了这个景点。 这么热的天,还得都裹着,是来玩还是来受罪?土豆子说这叫“体验生活”。 下午时分离开云台山主景区,个人感觉红石峡值得一看,其他景点也就那样吧。 Mark一下今天的运动量,顺便说一下,来的话一定穿轻便登山鞋,跑步鞋不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