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歌的课堂有“诗”味

向着太阳

<h3>  有人说,中华民族是诗的国度,这已经把诗和民族性相联系,正如郦波教授说,中国是唯一一个因为写诗写的好就可以进入仕途的国度,这个是其它国家都绝无仅有的。是的,诗,已经不仅是文化的表达,更是中国知识分子乃至整个国民共同性格特质的体现。而如何让学生走入诗歌,体会到诗歌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精髓,这对于语文老师老说,是个不容易完成的课题。我自己从讲课实际出发,有点小感触。</h3><h3> 诗歌课决不能讲成高考鉴赏诗歌题目课,不能把诗歌肢解化为一个个小知识点,例如手法,感情,语言之类,这样肢解使得诗味顿失,反而让学生平添了对这种美好文化的厌恶,不仅让他们不愿进去诗歌殿堂,更糟糕的是认为语文乃至中国诗歌是枯燥乏味充满攻击性的。</h3><h3> 讲解诗歌最重要的永远是诵读,诵读不是盲目的晃头晃脑,不是生字词语的简单梳理,而是在讲诗歌之前通过大量的资料先让学生了解作者和背景,所谓知人论世,有了背景和作者的经历,他们就知道诗人用什么情感写这首诗,我们应该教会学生融情入境,师生站在和诗人同样的时代,同样的地点,拥有同样的心境,剥开历史迷雾,体会诗人喜怒哀乐。例如讲解杜甫的《旅夜书怀》时,我先给学生布置提前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和诗歌意思,这样一首杜甫后半生旅途之中所写的抒怀诗歌,是在国家动荡,自己年岁已老,功业未成,朋友去世,亲人远离,羁旅漂泊的大背景下所写,想想自己曾经的“致君尧舜上,要使风俗淳”的伟大理想,想想自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宏伟志向,再联系现实的满目疮痍,人生一片狼藉的惨状,把自己幻化为千年前的杜甫,再读这首诗歌,就能读出人生的沧桑感了,也能理解为何“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后,作者由宏大开阔的自然陡然转到人生的“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反语了。有了融情入境的心态,我们更能跟诗人共命运,同呼吸,也更能体会到杜甫的人格魅力了,即使人生凋败难堪,依然有“位卑不敢忘忧国”的士大夫情怀,把人民和国家疾苦放于心中,这是怎样的震人心魄的人格魅力啊。</h3><h3> 而学生想要比较好的融情入境,只是反复诵读是不够的,学生毕竟人生阅历有限,很多感情不容易一下子体会出来,甚至有时反复诵读依然不解其意,这就需要教师好的引导他们进去诗的情境,如何引导?这需要教师内在深厚的文学底蕴和富有感染的语言魅力。不断用语言铺设情境,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抒发情怀,用诗味的语言去讲解诗歌,想把诗讲好,老师的每句语言都应该是诗,有美感,有诗味,有感染力,能引发共鸣,能用自己的语言铺设出想让学生达到的诗境,然后拉着他们稚嫩的手,携着他们充满求知欲的心,共同遨游于作者的时代,触摸诗人的灵魂,感受诗人的呼吸,以我情融作者情,以作者情牵引我心中所思,跨越时空隧道,真正实现共呼吸、同心跳,这样的诗歌鉴赏就渐入佳境,学生自然不会反感这种美好的文化形式,因为没有一个人会反感一个美好的灵魂。</h3><h3> 反复的诵读、融情入境、铺设情境的所有方法的前提是脱离鉴赏诗歌只是诗歌的观念,我们触摸的更是灵魂,一个个有趣的灵魂,他们或豪放飘逸,或洒脱不羁,或沉郁顿挫,或清淡隽永,或抑郁不得志……和这些有趣的人对话,比和枯燥的字词对话要有趣多了。</h3><h3> 中国诗歌博大精深,而我亦是触摸到它的边边角角,惟愿教学生涯和孩子们共享诗歌之美。</h3>

诗歌

学生

诵读

融情

语言

诗人

入境

杜甫

诗味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