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爸爸、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当孩子发出这样的疑问,你会怎样回答?</h3> <h3> 有的家长敷衍一笑,然后迅速转移话题;有的家长“脑洞大开”,“垃圾桶里捡来的”、“充话费送的”等答案层出不穷。也有不少家长试图如实回答,但又怕孩子刨根问底尴尬。</h3><h3> 儿童性教育,犹如隔在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一道墙,如何科学的进行儿童性教育是让许多家长头疼的问题.</h3><h3><br></h3> <h3> 孩子的性知识从哪里来?</h3><h3>调查发现,青少年从书刊杂志吸取性知识的情况最为普遍,其次是网络,第三是与朋友交换意见。</h3><h3> 来自母亲――5%</h3><h3> 来自学校――5%</h3><h3>父母不提,学校不教,孩子该知道的都知道了,该犯的错都犯了,还要承受不应承受的伤害――谁之过?</h3><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回避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有一句话叫做,‘你嫌孩子性教育太早,坏人不会嫌你的孩子太小’。因此,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很有必要,并且性教育宜早开始。</span></h3> <h3> 12月19日海港区教育和体育局2019年学校健康教育专题知识讲座 </h3><h3>守住健康大门,护航健康人生----------如何在学校开展性健康教育</h3> <h3> 为什么被性侵的大多是未成年少女?</h3><h3> 为什么案发前家长和学校一无所知?</h3><h3> 为什么涉案人员会屡屡得逞没有顾忌?</h3><h3> 案犯落网,对被侵害少女实施心理干预能否有效?</h3><h3> 是否能让这些孩子消除阴霾,过正常的生活?她们的未来会怎么样?</h3><h3> </h3> <h3>健康包含四个方面:</h3><h3> 生理健康</h3><h3> 心理健康</h3><h3> 社会适应能力</h3><h3> 道德健康</h3><h3>性健康包括三个方面:</h3><h3> 生殖健康</h3><h3> 性心理健康 </h3><h3> 性道德健康</h3> <h3> 性教育的目的:应该明确告知孩子,不在不对的时间或不断的年龄里做不能做的事,是对自己的负责对别人负责。</h3><h3> 懂得了性教育的目的,孩子在懵懂中发生意外事故,也不用担惊受怕,可以利用学到的知识保护自己的身心,免受他人性侵害之苦。</h3> <h3> 我们的原则:预防为主,教育先行。</h3><h3> 性教育要分年龄层,不同的年龄应有不同的教育,按照年龄增长循序渐进 </h3> <h3>我从哪里来――性生理知识</h3><h3><br></h3> <h3> 幼儿期教育:</h3><h3> 性别意识培养,宝宝一般到两岁左右,才能意识到不同的性别――分辨自己是男是女,他们开始观察爸爸、妈妈,从中获得与性别相关的典型特征。</h3> <h3> 认识性别以后就开始按照他自己理解的性别来进行对自我的认识,确认自己的行为方式、语言方式等。所以家长给孩子进行示范,孩子耳闻目染的过程就是性教育。而6岁以后则要主动地、有计划地对孩子进行性教育。</h3><h3> 比如,对低龄的孩子,应该教他们认识身体和性别,告诉他们隐私部位不能被触碰,也不能触碰别人的隐私部位。</h3> <h3> 大班孩子要教会自我防护,身体的敏感部位不能让人随意触摸,包括自己的父母;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不跟陌生人说话;除非在学校登记的家里人,不跟任何人走出幼儿园大门等。</h3> <h3> </h3><h3> 1.不要以为性侵及猥亵只会发生在女孩身上,男童受侵害的比例正在上升。</h3><h3> 2. 时间越长,越难取证!遭受性侵或被强制猥亵后,一定要第一时间报警。</h3><h3> 3. 受害者家长的态度直接影响受害者的心理状态,事发后家长一定要站在孩子这边,认真告诉TA:你没有错!我们爱你!并用积极的心态带动孩子走出阴霾。</h3><h3> 4. 遭受侵害后,孩子可能会产生应激反应,家长可请心理专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h3><h3> 5. 在司法机构取证时,一定要一次性询问完所有关键证据,避免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h3> <h3>我们要教会孩子勇敢说“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