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本课主要讲述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即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本课通过讲述红军长征的历史原因、艰苦经过和历史意义,着重培养学生积极进取、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精神,极为鲜明地体现了历史课程的人文教育核心。无论在本单元还是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乃至今天,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h3> <h3>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过程,也是健康人格的形成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红军的长征能够给学生一种心灵的震撼,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宜并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同时也能够感受在困难面前我们红军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让学生也逐渐形成不怕困难、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体会“长征精神”,传承发扬“长征精神”。</h3> <h3>在老师的引导下看图请同学回答。1934年10月红军被迫从瑞金出发进行战略转移,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损失过半,只剩下3万多人。博古等人本要去湘西与第二、第六军团会和,敌人在去湘西的路上设下埋伏想一举消灭红军。关键时刻毛泽东提出不去湘西,改道贵州,得到大部分同志的支持,遂占领遵义。在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成为我党历史上生死有关的转折点。</h3> <h3>1934年10月革命根据地瑞金 →突破四道封锁线→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第二年红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在会宁、静宁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h3> <h3>红军长征是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考验,给我们留下了光荣的革命传统。长征的胜利推动了革命形式的发展,红军开始走上抗日战场。我们应该传承红军长征精神,在学习生活中不怕苦不怕累,一往无前的努力拼搏。为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一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中央红军长征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以及遵义会议的成就和历史意义,了解了长征途中红军战士留下了无数这样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