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的老家在风景优美的乌溪江边,只是离乌溪江有五公里左右的路程,所以呢风景就不是那么优美了,交通也相对不便了许多。但我还是很爱我的家乡,因为那里住着我的母亲。<br> 20号早上匆匆忙忙赶到了汽车停靠站,等了近20分钟终于车来了,询问之后才知道,去我们村的直达车停运了,到时候只能再换一辆车,好吧,赶紧挤上。</h3> <h3> 怕周六车会挤,没想到周五的车也非常的挤,上车赶紧跟一位廿里下车的乘客约好了坐位,免得一路上晕车受罪。</h3> <h3> 一路颠簸终于抵达了小湖南镇,山里气温比较低,镇上街道很是整洁,但是很冷清,或许是下雨的原因吧。</h3> <h3> 我们没到目的地的乘客都站在飕飕冷风中翘首盼望着回家的小面包车。</h3> <h3> 终于车来了,是7座的小面包车,这时候也不知道哪里钻出来的人,总共11人,怎么办小车很难挤的,但是司机说,过了这趟车估计就赶不上回家吃饭了,好吧,归心似箭的我也赶紧上车,一个小美女坐我腿上,我看起来比较女汉子吧,哈哈哈,还好农村没有超载这一说,现在想想是好还是不好呢。</h3> <h3> 中午11点左右,车终于抵达了村口,母亲已经早早举着两把伞在等我了,幸好我挤回来了,不然老人家会很失落吧。</h3> <h3> 回家咯,家门口小水沟里的水都是如此的清澈。</h3> <h3> 门口就是菜园,母亲自己种的青菜好大棵,一棵有3—5斤吧,太厉害了我的娘。</h3> <h3> 添柴烧火,马上就可以吃到妈妈做的饭菜了,开心。</h3> <h3> 我一如既往地喜欢吃母亲用炭火炖出来的红烧肉,很香很嫩,母亲自己也喜欢吃,说我随她,还说我们的老老太公就是喜欢吃红烧肉的,遗传,哈哈哈,吃也要找个借口。</h3> <h3> 饭后,母亲一定要陪我一起去山上看看父亲,山不远但比较高,雨天路不好,幸好母亲的小身板还比较硬朗。母女一道慢悠悠上山。</h3> <h3> 父亲的墓地在我们自己家的茶叶山上,空气很好,视野开阔,每年摘茶叶的时候还可以多看看父亲。</h3> <h3> 下山后,在村口的小河边,看见一群正宗的土鸡鸭,很是悠闲自在的样子,真好。</h3> <h3> 晚上窝在母亲的床上,听她唱一些她会唱的老歌,挺佩服她的居然还不戴老花镜。</h3> <h3> 怎么样,唱得挺好的吧。而且主要是唱得特别的开心,这就够了。</h3> <h3> 第二天,我把母亲家里的老物件基本都拍了个遍,母亲很念旧,这些都是父亲母亲年轻时置办的各种工具,好多还都写着父亲的名字,也是靠这些东西在农村养活我们兄妹的必须品,母亲一点都舍不得毁掉,这里有她太多美好的回忆,家里200多平方的大房子就让她摆着吧,也是一种念想。</h3> <h3> 以前的农用工具和家用工具几乎都有,像不像一个小小的博物馆呀!</h3> <h3> 下午母亲陪着我四处转转,我说想去看看我小学的校园,结果去了以后已经丝毫没有当年学校的印迹,突然间感觉很失落。找不见我快乐童年的丁点回忆。只有这条通往学校的路还在,上面落满了树叶,有种人去楼空的凄凉感觉。</h3> <h3> 村里有几栋老宅,其中的一栋已经开始修复,尽量还原到原来的样子,母亲告诉我是公家出钱修复的,她很是欣慰,看得出来母亲也舍不得老宅毁掉,虽然那不是俺家的。</h3> <h3> 现在农村也城镇化了,小楼房一排排的,山好,水好,空气好,养老确实不错,就是交通有点不便,突然间有一种要学开车的冲动,但是目前电动车都不敢骑。后话后话,呵呵😊 </h3> <h3> 逛累了回家,火cong,竹椅,两双脚,是不是有促膝长谈的意思呢?哈哈</h3> <h3> 隔壁表嫂家送来的菜果,我用火cong烘着吃,找回童年的感觉,娘在,我就永远是没长大的小孩子。</h3> <h3> 晚上继续窝在娘的被窝里,母亲说练一下打算盘,很久没练了,确实我也很久没练了。看得出来她很开心。</h3> <h3> 母亲成功地打完了“七盘清”,虽然动作有点慢,我还是非常地佩服,她也很自豪,毕竟是77岁的老人家了,我说你没事经常练练,防老年痴呆的,哈哈。</h3> <h3> 接下来轮到母亲考核我了,从小在母亲的指点下,我学会了左右手能打算盘,不过也是很多年不练了,动作很慢,但是也成功了,也给自己一个赞哦👍 ,这个俗语叫“见子打子的三盘清”,估计现在的年轻人不太明白,我也不知道怎么表达了😁 </h3> <h3> 两天两夜的陪伴明天就要回城了,母亲看见我经常拍照片一再嘱咐我不要发别人看,老太婆形象太差,而我觉得很有必要留下这些照片并且用文字表达出来。<br> 母亲在她们那个年代其实是非常优秀的,而且很有故事,只是女儿不才,要不然的话写本传记是很感人的,很是惭愧。</h3> <h3> 第一次写美篇,赶的不是时髦,是这一分心境,记录着陪伴的点点滴滴,也愧疚自己陪伴得太少,父母其实要求很低很低,简简单单的陪伴就足矣。我爱您我的老母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