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第二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终于落下了帷幕。在椰子遍地、阳光充足的冬日三亚,电影节的到来,给这座宝岛更增添一丝艺术的气息。 早在2018年,第一届海南岛电影节的破土而出,便引起了许多业内人士的关注。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倡导下,海口不负众望,打响了南国第一影展的好名声。 此时经年,参展国家共由35个之多,参展影片更达到了92部,法国巨星伊莎贝尔·于佩尔、朱丽叶·比诺什亲自为电影节助阵,“国际”二字名副其实。 至2019年下半年,第二届海南岛电影节举办之前,宣传和物料比起去年有增无减;对媒体和影评人的大范围邀约,更让海南显得极其进人心、接地气。 比起海口,三亚更如海南真正的旅游胜地,吸取了首届办展的小规模尝试后,场地、舞美和配套设置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升级,交通安保之配置堪称豪华;多少有对飚A级国际电影节的野心。 以旅游和房地产产业为支撑的三亚,我们从中看出,当地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而在温暖的环境和宜人的气候,多少点燃了冬日海南电影人的浪漫激情。 比起第一届,第二届电影节在参赛国家和参赛片种上,皆有大幅度的提升,光报名参加展映的电影便有1495部。 61个国家及地区影片参展、200多部展映电影上阵,风格之多样、题材之丰富,如此阵势在国内的二档电影节当中可并不多见。 或许提到内地电影节,很多人的脑中会冒出西宁的First和平遥国际电影节,比起二者对本土影像的扶持,海南的国家化视角,并不多见。 欧亚小众电影和东南亚电影的频繁亮相,成为了本届的参选影片中的最大亮点。土耳其、伊朗、阿富汗等中国电影频繁出现,亦让喜爱小众题材的影迷一饱眼福。 或许是地缘关系,东南亚的参赛影片占据了相当分量。新加坡女性导演陈思攸、马来西亚新浪潮领军人陈翠梅的到来,更给电影节赋予了新的生机。 本次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核心是增设了竞赛单元和金椰奖。在200多部展映作品中,有100多部电影脱颖而出,参与金椰奖11个奖项的角逐。 第二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金椰奖设置了剧情长片、纪录长片和剧情短片3大主要类别。“最佳儿童片”的额外设立,更如对儿童电影的鼓励和支持。通过最终评选,11项金椰奖也在电影节闭幕之日产生。 奖项的评选无形中带动了参展电影的良性竞争。就金椰的评选模式和奖项偏好来说,多少有效仿法国戛纳电影节的痕迹;但竞赛单元内容之丰富、风格之多元,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现实主义题材占据了本次海南岛电影节的主流,独具新疆风情的维族电影《第一次的离别》、黎巴嫩电影《一切胜利》等,多少揭示了边缘群体下,人性的挣扎和苦难。 作为新人导演王丽娜的处女作,《第一次的离别》在展映期间受到影评人的一致好评。电影以淳朴自然的手笔,描绘了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农村群众生活的困境,格调清新隽永、极具生命力。 此外,女性题材于电影节期间占据了相当的比例,成为本次一道亮丽的风景。 包括阿富汗女导演萨赫拉-卡里米、乌克兰女导演玛丽娜-斯特帕卡斯、阿根廷女导演安娜-加西亚-布拉雅等28名女知名导演齐聚一堂,在展映单元奉献了自己的佳作。 在《我是灰白的》和《好意图》等作品中,女导演以家庭和社会为独特视角,凸显了人物细腻且感性的一面,其中我们能看到发展中国家共同的社会问题和社会情绪,着实很难得。 在对儿童电影的眷顾上,本次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具备了明显的倾斜。 如藏区导演万玛才旦的《气球》、法国现实主义题材《世界的胜利》、王丽娜的《第一次离别》等,皆以儿童为视角,更给这残酷的世界带来一股浪漫的温情。 最后,我们再回看金椰奖的获奖名单。10部电影共涵盖了12个国家;多国部队的联合摄制,成为金椰奖获奖的最大保障。 获奖名单中更出现《大火将至》《1982》等,在世界各大影展频频有所斩获的名作。而他们于三亚的出现,更获得了评委的一致认可。 金椰奖最佳影片由万玛才旦的《气球》斩获,同样极大激励了国内文艺电影创作的信心。 如果海南国际电影节只是电影人的盛宴,未免不够妥当。为了进一步增添人气,本次电影节更邀请到了流量明星前来捧场,当中不乏蔡徐坤和吴亦凡这样的娱乐圈顶流明星。 其实比起伊桑霍克在红毯上的瞬间浮光掠影、匆匆而过,多少也展现出中外影视文化的差异性。而国内阵容亮相时,则显得更接地气、更具本土影响力。 在开幕式上,陈思诚、杨幂、吴亦凡等大腕纷纷到场庆贺。部分明星在感受海南风光,做一个短暂度假修整之外;他们多少更带着电影宣传的任务。 陈思诚和他的《唐人街探案3》近期露面频繁,而借助最近电影活动的持续宣传,也为春节档上映做新一波宣传攻势。 而吴亦凡和蔡徐坤等人气明星达到三亚后,一时间引爆了网络话题流量。主办方以大众牵引小众的创意举措,进一步扩大了本届电影节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明星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蔡徐坤,他不仅踏上了本次电影节红毯,更担任了“青年宣传使者”这一职位。出生于1998年的他,让人看到了中国演艺圈的新力量。 蔡徐坤在现场为观众奉献了一首《海洋电影院》诗朗诵,浪漫唯美,让观众极为愉悦舒适。 闭幕式上吴京和邓超等中生代明星的亮相,亦让12月的海南星味十足。其中徐峥陶虹cp羡煞旁人,杜江霍思燕更携手登场、亲密无间。 9天时间内,既是专业电影人的交流盛会、又是明星的红毯盛典;既是观众对电影的致敬,又是电影的自我狂欢;而小众和大众在碰撞中不断磨合,或成为今后海南岛电影节的新常态。 其实上个月金鸡奖颁奖礼于福建厦门圆满结束后,海南岛紧接厦门先谋而后动,直至本月圆满成功,多少折射出中国电影欣欣向荣、总体向好的一面。 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开幕以后,持续引起普通民众的关注,话题度远超去年同期。多次登上网络话题榜前几名的同时,亦给了海南这个魅力宝地,几份艺术的神韵。 早在海南电影节布局之初,除了国家层面的政策之外,本地对影视的大力扶持,也让许多电影人看到了投资的曙光。加上海南一年四季气候湿润,更给文化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得天独厚的优势再配上政策导向,在今年的电影节上,三亚市文化部门出台了电影发展专项资金等扶持政策,而补贴之丰厚、政策之优惠,在历年则前所未见。 在本届电影节的创投会上,多部小众电影获得专项奖金;反映农村题材的《羊命》斩获“海南选择大奖”的300万奖金补助。 此外,在专项资金资助上,三亚市官方则对影视企业每年的最高额度补贴达人民币500万元。 随着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海南岛更有可能成为中国下一个新兴影视基地。 毕竟从去年至今,不过短短一年时间,海南若想打造中国电影新风向,还需要时间的检验和磨练。 毕竟距离A类国际电影节,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依然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如果持续保持如此的势头和专注度,获得A类国际电影节的称号,对于海南来说只是时间问题了。 相信在不久之后,海南必将成为中国影视的又一块沃土,品质共艺术一色,产业与人才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