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苏州,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姑苏人家尽枕河”,即说苏州是水做的城市,而这里的水乡小镇,则是最具江南风韵的。</h3> <h3> 比如让三毛热泪盈眶、令陈逸飞那幅《故乡的回忆》名扬海外的画作的取景地——周庄;比如让余秋雨一见,便生出几许觅房安居之意的水乡——同里。</h3> <h3> 依我拙见,这两个地方属于“雷同”,二选一即可。由于同里比周庄要近一半多路程,乘公交二十几分中便可抵达,所以我和夫人就来到了同里,正所谓客游方便。</h3> <h3> 同里,早在新石器时代即有先民在此刀耕火种,繁衍生息。优越的自然条件,使这里成为吴地最富庶的地方,故原名“富土”。</h3> <h3> 唐初,因嫌其名太奢,改为铜里。宋代,有高人心有不甘,将“富土”两字相叠,上面去点,再将其上下拆开,上半截为“同”,下半截“田”与“土”合一,变为同里。此名低调韬晦闷声发财,顺国情合民意,无富胜有富,遂沿用至今。</h3> <h3> 穿过同里入口的仿古牌楼,漫步在青石路上放眼四望,悠幽古镇与温润水乡的万种风情,尽收眼底。</h3> <h3> 远处惊现阿庆嫂茶楼!这是她的连锁店?——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开店十六方,……</h3> <h3> 傍水而筑的民居,楼板底下就是水,石砌的埠头,从楼板下一级一级地伸向水面。</h3> <h3> 埠头上不时有女子在浣洗,水面上慢慢驶过的乌蓬船,离他们只有几尺远,船上正袅袅升起一缕缕炊烟——好一幅与世无争、宁静安详与畅达平和的画面。</h3> <h3> 桥在水乡,既是刚需,又是风景。这里的三座古石桥: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被称为同里的桥中之宝。此三桥鼎足而立,相距不足50米,而且都小巧玲珑,造型古朴——看来此处应为水乡的“大都汇”。</h3> <h3> 每座桥上都有花岗石刻的楹联,其中一副楹联为:浅渚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h3> <h3> 据说以前镇上的居民婚娶,必须要让花轿乐队热热闹闹地把这三座桥都走一遍,才算是大吉大利。老人66岁生日那天也必须在午餐后走一遍三桥,算是走通了人生的一个关口。这便是当地人“走三桥”习俗的由来。</h3> <h3> 2011年,吴江市(今吴江区)人民政府公布同里的走三桥习俗,为第四批吴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h3> <h3> 这里的自然条件优渥,风景宜人,环境宜居,真可谓:小桥流水,柔盈小镇;鱼米之乡,福满人家。于是就有许多官绅骚客眷顾流连,演绎出许多人文典故。</h3> <h3> 比如这个影视摄制基地,地砖上留有许多剧组的“墨迹”,以期成为一项“遗迹”。</h3> <h3> 而这个紧临“墨迹”的古戏台,不知演绎过多少精彩纷呈的影音,却未留下任何痕迹。……</h3> <h3> 小镇的民居建筑以明清时期的风格为主,这是一条商业街,1996年建,长160余米。“清明遗风”四字,由费孝通题书。</h3> <h3> 循着导游图来到退思园——同里最著名的园林,大约有一百多年历史,尽管小巧,但其构建风格并不逊于苏州的几大园林。</h3> <h3> 园主人任兰生,官做得不小,掌管过现今安徽省的很大一块地方。</h3> <h3> 后来由于官场失意,便回到家乡,请本镇一位叫袁龙的园艺师建造此园,取名“退思”。</h3> <h3> 退官,是事实,可思的是否如他所述,看看这园子的“含金量”,也许能猜出个八九。</h3> <h3> 园中的景致,不仅其精妙一如“步移景异,移步换景”,更因游人相对稀少而凸显其宁静中的优雅。</h3> <h3> 有人说,中国古典园林,都是以静作为自己的韵律的,有如古筝弹奏出的那种淡雅清丽。</h3> <h3> 我俩最近游览的几处古典园林,无一不是伴随着摩肩接踵的拥挤与喧嚣。如今来到这么好的园林,居然这么静悄悄,真是大喜过望。</h3> <h3> 有人说这个园主人任兰生真是聪明。“退思”就像给外人戴上个眼罩,赶紧把官任上的“俸禄”,“变现”成一个隐秘的居住地,一家人安安静静地猫在里面,任谁也拿不走。即便是朝廷中还有觊觎者,见他完全是一副“归隐”的样子,也就不再计较。</h3> <h3> 任大人没有料到,自己弄的这个“猫腻”,居然成了他此生最大的功业——这座园林被后世重点保护。而那些让他“失意”的上司们,却没有几个获此“殊荣”。</h3> <h3> 从豫园到拙政园,再到退思园,这些园主人及其园林的命运,竟然如此相似——历史有时候真的喜欢划圈!</h3> <h3> 耕乐堂,为同里开发景点中唯一的明代宅地,系明代处士朱祥(字延瑞,号耕乐)推官返乡归隐所建,后经历几朝兴废,现尚存三进四十一间。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 耕乐堂外简内华,这也是苏州古典园林的特色之一。</h3> <h3>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h3> <h3> 鸳鸯厅,四周以回廊相绕,隔窗将其分为前后两部分,装饰陈设不尽相同,故称为鸳鸯厅。</h3> <h3> 鸳鸯厅亦为“花篮厅”,厅北贴水面池,皆为落地长窗。</h3> <h3> 鸳鸯厅南侧的“三友亭”,透过亭中漏窗,可看到松、竹、梅这“岁寒三友”</h3> <h3> 这里的许多园门,在豫园里也见过,是“成串”的,看上去别具一格。</h3> <h3> 同里的崇本堂,以其有如雕刻精致的艺术品的构建风格著称。整个建筑占地不足一亩,从沿街门厅、正厅、前楼、后楼到下房共分五进,从正厅到后楼,建筑结构前低后高,民间称之为“连升三级”。</h3> <h3> 院门上的“啇贤遗泽”——贤祖留下的富足家产。啇(dí),树根。啇贤,即祖宗先贤之意。</h3> <h3> 崇本堂的主人叫钱幼琴,同里人,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购买顾氏“西宅别业”的部分旧宅,并将其翻建成崇本堂。</h3> <h3> 循木梯拾级而上,咣咣的脚步声在一片宁静中,震响了全楼。</h3> <h3> 崇本堂共有木雕一百多件,在正厅长短窗的腰华板上,刻有《西厢记》戏文故事十四幅,在前楼底层长窗的腰华板上,刻着《红楼梦》十二金钗十幅,真够我俩瞧一阵子。</h3> <h3> 珍珠塔园,原是明嘉靖万历年间,任南京监察御使的陈王道的故居,经过翻修整理,已然成为今人继承传统技艺,打造苏式园林的典范。</h3> <h3> 《珍珠塔》的故事源于湖北襄阳,主人公方卿见姑,翠娥赠塔,陈王道嫁女等在同里源远相传。而今有人质疑,说方氏家住原屯村小湘村(现并入同里湘溇村),在九里湖之南,现有方氏居民十多户。到了《珍珠塔》书中,方氏却成了湖南襄阳人氏。“湖南”即九里湖南岸之意,“襄阳”则从小湘的“湘”字谐音而出,作者有意以讹传讹而已。其实故事故事,就是传来传去总生变故的事,不去计较也罢。</h3> <h3> 茶厅,又叫轿厅,大户人家来了客人,这里供客人停轿下轿,同时也可供轿夫休息喝茶。厅堂在正中间设屏风,漆画珍珠塔园全景。</h3> <h3> 茶厅后面,是宏略堂,也是这个宅院里的主要厅堂,厅堂中央有一只铜鼓,敲之必响,却不见敲鼓人。</h3> <h3> 又见廊桥,虽然只有三拱,也是“五脏俱全”。</h3> <h3> 圆月映亭榭,陋屋藏宝瓶。</h3> <h3> 知否问知否,海棠无所应。</h3> <h3> 这里也有个石舫,看来这东西是江南古典园林的“标配”。</h3> <h3> 杨柳映石舫,石舫对曲桥。远处红衣女,凭栏观鱼娇。</h3> <h3> 这座水榭叫景明轩,临水一面是镂空的圆洞门。抬眼望去,春和景明,波光如碧,恰如其名。</h3> <h3> 回廊漏窗上的创意,“文人四友”——琴、棋、书、画,颇有喜感。</h3> <h3> 石舫“凌波”翘首,顾盼全园景致;虽然皆为仿品,也有七分神似。而后面的“松石悟园”,却是为了一位当代收藏者的藏品,而特意兴建的。</h3> <h3> 松石悟园简称“悟园”,也是“同里镇松屏石展馆”所在地。园名出于收藏者张家忻先生的诗——石皮弄中石破石皮呈天书,吾心静处吾悟吾心得菩提。</h3> <h3> 松石悟园的全园占地1600平方米,园内草木茂盛,竹影摇曳。各个展厅之间走廊相连,园景典雅清静,是一处极佳的藏石、赏石的洞天别院。</h3> <h3> 这“串门”景观也“出没”在其中。</h3><h3> 松屏石又叫松石、醒酒石、婆娑石,属变质岩,形成期距今约二亿多年,按层理分解呈板状。</h3> <h3> 这一千二百余块松屏石板画精品,大小不一,图案各异,配有短诗,均由铁道设计人员张家忻先生及其夫人王月军女士,历经三十多年苦心收集之珍藏(现已赠同里政府)。</h3> <h3> 此石的收藏,最早可溯至先秦,后至唐朝成为相府之收藏,纯天然成画,全凭发现者慧眼收集于荒山旷野中,十分难得。明知难得却努力为之,并成就一番事业的人,终将青史留名,比如退思园第二代传人任传薪,就是其中之一。</h3> <h3> 1906年,心怀鸿鹄之志的任传薪,毕业于震旦大学(原名震旦学院,由马相伯神父于1903年2月27日在上海徐家汇天文台旧址创办,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私立大学),倡导教育救国,毅然拆家办学,在退思园中开办私立女校。经过数年苦心经营,女校声名鹊起,学额爆满,遂迁址到现在的位置——丽则女学。</h3> <h3> 退思园、耕乐堂和丽则女学,均为古镇的三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但丽则女学没有包含在景区联票内,似乎显得有些冷清。</h3> <h3> 其实这个景点已被花间堂酒店集团开发为民宿,但外观仍然保持原貌。这个校门已有百余年了,看上去风采依旧。陈迹斑驳的秋千椅,不知承载了多少名媛淑女学而优则立的美梦。</h3> <h3> 在旅游高峰期,非住客游览会受到限制。好在目前高峰未至,我俩尽可以随意畅游——校门附近是个小广场,似有许多民国女生雀跃的身影浮现。</h3> <h3> 校园以古典的欧美模式与民国韵味,展示着几分悠远,几分传统,几分另类。而那边两个手捧书本的“学生”,则为这里的静谧,平添了几分书香,几分灵动,几分清新。</h3> <h3> 走过学生宿舍的长廊,不禁有往事回想——这里的故事,当然是谁住过谁知道。</h3> <h3> 当年住过这里的女校学生,无论其后来的成就大小,至少为其后代提供的基因,优秀了那么一点点。 </h3> <h3> 沿着幽静的小巷离开女学旧址,古镇最窄的“胡同”悄然呈现在眼前——穿心弄。</h3> <h3> 穿心弄北起鱼行桥,南至南埭,穿越洪字圩,全长百余米。为何起这样一个名字,不得而知。估计这里可能发生过两类“穿心”的故事:一是爱情,二是悲情。至于到底是哪一种,或是二者兼有,随你猜。</h3> <h3> 弄堂两边高墙迫近,最窄处只有0.8米,仅容一人行走。若是两人对过,只能同时侧身——此时此刻,两人心心相对,如果有灵犀,则一点即通——通也即为穿——于是就有了穿心弄之名——这是我的第三个猜测。</h3> <h3> 弄堂的石板路下面是排水沟,所以走过的时候会产生较大的空洞声响,有人便说这声音像音乐,遂称之为音乐弄。我耳愚,走了两趟没听出什么音乐,全是咣咣咣,倒有点像敲闷锣。也许是鞋没穿对,如果穿高跟鞋来走,大概就是哆来咪发嗖啦西的金玉之声了。</h3> <h3> 随着脚下的“金玉之声”渐行渐消,我俩又拐进一条“金光大道”——那些垂悬着的金色灯笼,在夜幕降临之时,岂不将这宽敞的巷路照个通亮!</h3> <h3> “金光大道”的尽头是座桥,桥下流水桥上过轿。</h3> <h3> 看不尽水乡的柔姿秀色,道不完古镇的人文短长;宛如宁静淡雅的水墨画,又似缠绵婉转的昆山腔。怎奈时光匆匆聚散皆随缘,虽然有万千不舍,也只得就此作别。</h3> <h3> 从同里返回苏州,我俩在旅馆附近的一家餐馆,点了几样当地的风味小吃,让东北舌尖感受一下江南风韵,一份八珍糕,一份太湖莼菜,……,结果还是那盘火爆的溜肝尖儿,最对胃口!窗外那满是姑苏画风的公交车站的候车亭,见状也忍俊不禁。</h3> <h3> 姑苏一带水网纵横,海拔仅有4米,却有高人叠出,可谓人杰地灵。其中几位名家——范仲淹、孙武等人的大型雕像,伫立在火车站广场供人瞻仰。</h3> <h3> 我来时,烟雨丝绵,黛瓦粉墙飞檐翘角,古园林虚掩亭廊。我别时,小桥流水,青石板路窄巷倾情,油纸伞半遮丁香。</h3> <h3> 还是借唐代杜荀鹤的一首诗,作为此次姑苏行的谢礼吧:</h3><h3>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