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这里讲述着温暖的故事 ――偃师市高中语文寇宏伟名师工作室第四次研修活动

偃师市高中语文寇宏伟名师工作室

<h3>  寒冬料峭,出手彻骨。 冬饺的余香还在,我们——高中语文寇宏伟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又一次聚首在偃师高中南院行政楼三楼的会议室,开始了我们名师工作室的第四次研修活动……群友相聚,少长咸集,怀抱对语文学科的浓厚兴趣和热诚的情怀,我们,开始讲述一个个冬日故事…… </h3> <h3>讲述人一:陈志伟——《基于问题情境导向的启发式语文课堂教学探索》</h3><h3> 第斯多惠曾言“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偃师一高陈志伟副校长一直奋战在教学一线,至今带有两个班级的语文课,始终认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对问题情境教学颇有研究,以课题论文的形式给大家分享了自己潜心多年研修的专题,指出问题情境创设的三大要素分别是以“趣”设境、以“疑”设境和以“情”设境,问题情境创设的六大方法则为五“抓”一“比较”……陈校长的分享理不离据、据皆倚理,多从高中语文课本的经典篇目入手,并不断修正补充,善于从师训科组织的语文学科精准培训时寇宏伟老师和付卫平老师的示范课挖掘,对理论知识的阐释深入浅出、游刃有余,让在听的各位老师再次折服于这两位名师深厚的语文功底,更惊叹陈校长从身边实例归纳理论的意识和能力。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也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一个“研究型”教师!</h3> <h3>讲述人二:刘艳娜――《贬谪诗词专题研修》</h3><h3> 多年代毕业班语文课的偃师高中教师刘艳娜给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研修专题。在高中古代诗歌复习中引入专题式教学,是古代诗歌教学归总的需要,也是学生能力提高与拓展的需求,更是对学生学情与学习兴趣等个性需求最充分的尊重。艳娜老师的分享很实用很及时,“不经一翻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我们感动于她的钻研劲头和分享精神!</h3><h3> 细看专题内容,发现其设计思路并没有选择传统的按教材及诗歌年代和按题材分类梳理的方式,而是和学生共同讨论,重新梳理,这就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兴趣点。选题原则上,除了考虑能基本涵盖所学诗歌各方面的内容外,还考虑内蕴深厚,便于在原有基础上探究思考,进一步归纳。最后确定的古代诗歌专题,有自然情结,家园之思,忧患意识,家国情怀,贬谪之思等。贬谪诗词数量丰富,艳娜老师的设计着眼于将学生初高中必修、选修所学及课外阅读的内容串联起来,再结合高三教学实际,精心选取课内外诗歌。</h3><h3> 站在艳娜老师这样的“巨人”肩膀上,我们方能做得更好,要想利用好这个专题研修成果,需要我们做好课前准备,根据对学情的了解,选好教学切入点,精心设计课堂步骤,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引领学生思考。然而,课堂上的展现远不是学习的终点,通过课上的激发引起学生深入探究的愿望,课下进一步查找资料,才算真正将学习引向深入……<br></h3> <h3>讲述人三:罗永安――学习永远在路上</h3><h3>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刚从上海华东师大学习归来,偃师高中年级主任兼语文老师罗永安感慨,此行最大的感受便是:学习要永不放松。比我们优秀的人都在努力,你还有什么理由懒惰懈怠?我们羡慕上海发达的经济,老师优厚的待遇,殊不知老师们压力也大,老师根据教龄分层,实行聘任制,即使名师、骨干教师也有可能被解聘,所以终身学习是每个老师“深入骨髓”的理念。反观我们自己,对于网课的学习是否流于形式?对于师训科、学校安排的各种培训是否真正领悟到了精髓?要想变得优秀,必须与智者同行,同高人为伍,“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更要时刻树立危机意识。</h3> <h3>讲述人四:张晓红――《荷塘月色》教学设想</h3><h3>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助理张晓红老师,是一个有实力、爱钻研的资深高中语文教师。“想想能给学生补充点什么干货”“补充的内容与考试有何关联”……是张老师每讲一课必须思考的问题。语文是一个审美性比较强的学科,更是高考必考科目。因此,在教学中也要对标高考,讲究实用性。《荷塘月色》是一篇散文,张老师却能把它跟高考必考试题古代诗歌鉴赏的考点联系起来,在具体的课堂设计上,引导学生体会景为情设的技巧,领悟语言美、形象美和情趣美。其次,深化课堂改革,注重文本阅读,大胆预留充裕时间让学生预习,或反复涵泳朗读体会,或小组合作查阅工具书……意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历日经年,水滴石穿;持之以恒,功果自见。相信在张老师这样的良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定能从量变到质变,实现质的飞跃! </h3> <h3>讲述人五:刘武军――《荷塘月色》教学设计</h3><h3> 认认真真做学问,踏踏实实做真人,刘武军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最普通的教书人。赏图片、听朗诵,齐声读、默声看,让学生像朱自清一样带着淡淡的忧愁进入本文月下荷塘景色的赏析中,使学生在轻松的师生互动中扎扎实实掌握考点知识,提高学生鉴赏景物描写的能力。</h3><h3> 刘老师的敬业、精益、专注、创新让我们敬佩,相信有了刘老师这样的匠心人,偃高乃至偃师、洛阳甚至河南的教育会渐行渐高、越走越远!<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size: 18px; white-space: normal;"></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size: 18px; white-space: normal;"></span></h3> <h3>  思维的火花只有相互碰撞才异常绚烂夺目。听完张晓红老师和刘武军老师对《荷塘月色》的同课异构,大家受益匪浅。</h3><h3> 多年代偃师高中培优部语文课的刘志强老师做了课后点评,他指出:一、要注重单元说明和每课课后练习题的解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重难点,做到有的放矢;二、对于课文要注重整体感知,防止肢解,同时也要有“高考意识”;三、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审美境界。刘老师是个性情中人,他认为朱自清的这篇散文最可贵之处就是对于《采莲赋》“妖童媛女,荡舟心许……”和《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的引用。也许正是浓厚的采莲风情,才让作者如此偏爱荷塘,让他忍不住步月荷塘排解独处时的“颇不宁静”。散文只有这样宕开一笔,才会显得厚重有深度。</h3><h3> 刘老师独到的审美见解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同行们纷纷表示真是相聚恨晚,在这里大家遇到了志同道合的知音!</h3> <h3>  偃师市高中语文教研员王银龙高度重视,全程参与研修活动。他在总结发言时高度肯定了身为学校行政领导亦或在教育教学一线也不放松研修提升的陈志伟校长和刘艳娜老师,匠心职守更锐意课改的张晓红老师和刘武军老师,勤奋上进、乐于迎难而上的张迎佳、王冰心和刘晓珊等青年教师。“能力都是逼出来的,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尽管我们工作繁忙、家事琐碎,仍要力排万难,搞深度教研、深层研修,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时刻不忘业务能力的自我提升。</h3> <h3>  最后,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寇宏伟老师再一次强调工作室的宗旨是:通过教师素质的提升带动学生素质的提升,并布置了几项具体事宜。就这样,今天的“冬日故事会”接近了尾声,大家意犹未尽,期待着下次在春光里重逢……</h3><h3> 偃高 王冰心</h3>

老师

学生

研修

教学

名师

学习

语文

高中语文

偃师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