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h3><h3>千里赣江,把吉水大地分为百姓口中俗称的水东和水西。无论是水东还是水西,都有它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我出生与工作的地方一直在水东,溯赣江而上,然后定居县城。对水西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知之甚少,尤其是对闻名遐迩的水西尚贤乡栗下古村更是陌生,甚至一片空白。一个乍寒还暖的日子,随吉水县作家协会的文友们,来到这个千年古村采风。我心想,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我是否能亲近它、了解它,去抚摸它神秘的面纱,哪怕能囊括一二,也不虚此行。</h3><h3>二</h3><h3>我是怀着虔诚的心情,走进栗下古村落的。走在通往栗下古村的村道上,眼见着古塘、古井、古桥、古亭、古塔(惜字塔),心中顿生一种厚重感,这或许就是大自然赋予古村落的一种神秘力量。这些古建筑记录着栗下村的历史,见证者千百年来栗下村的历史沧桑。我环顾栗下村四周,三面环田,一面倚山,古村与新村同时呈现,盆形地貌,若不是冬季造访,必定是绿水细流,青绿绕村,野花怒放,定是个宜居的好地方,怪不得彭氏祖先慧眼选中这块风水宝地。东晋诗人.文学家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它所描述的景象,我仿佛觉得他曾经经过这里或还是在此小憩,不然的话,怎与诗词中描述的景况一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是准确地,近景式地描写栗下古村前面的南山,这是理想主义者的世外桃源。但他分明是在庐山脚下,九江婺源一带写的《桃花源记》呀!据记载,栗下古村是宋朝建立的,距今已经1100多年,村庄不大,但保存完好。尤其是明清时期古建筑民居50余栋,梯次而建,错落有致,排列有序。呈现出一派庐陵建筑风格。每栋民居都是那灰白色的墙壁,青黑色的瓦片,八个垛子的马头墙,齐刷刷的仿佛就像一匹匹骏马的头颅,昂首嘶鸣,威武雄壮,这浸透着江右民系建筑的原汁、原味、原生态的古村,凝重、苍劲、浑厚,夕阳照在墙上,反射出古铜色的颜色,尽显栗下古村的古色古香。</h3><h3>三</h3><h3>一座古建筑吸引了我的目光。这是栗下古村的“九栋十八厅”。当我独自一人走进大厅,穿过漏空天井,来到西厢房时,我仿佛走进了一段时光隧道。建于1882年的“九栋十八厅”,雄浑大气、高古幽深,由下厅往上走,层层递进,层层加高。以正厅为中轴,左右延伸,两侧院落对称,房屋对称,门窗对称,堪称建筑结构上的对称美。还有那建筑物上的砖雕、窗雕、檐雕,做工精细,图案栩栩如生,有呼之欲出之感。让我眼花缭乱,激动不已,一座古建筑能做到如此精致、大气、雄伟,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他不是栗下走出去的商贾,便一定是衣锦还乡的显达。我去过周庄,参观过900年前江南巨富沈万三建造的那个沈厅,出身低微的沈万三,由贫而富,由盈而覆,最后满门遭斩,让人唏嘘不已。但他和他的后裔们所建造距他故乡五百里之遥的巨宅沈厅,已融入中华民族民居文化大河中,让人感慨......我看过明清时期吉安富商刘扶九的传奇故事,勤劳俭朴,精明能干,骨子里始终是一介平民本质,他从不炫富、不尚贵,但他所建苏州半条街,最终消失在光阴的岁月里,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他没有留下可供观瞻的旧居遗存,吉安人还记得他么?如今,眼前“九栋十八厅”的主人早已作古,透过尘封的蛛网和青苔,我依稀看见,彭氏主人和他的后裔们,当年为了留下这座遗产,在运输条件极为艰难的情况下,将大厅内两人合抱都抱不住的圆形木柱,千里迢迢,或许是靠着肩扛人抬、蚂蚁搬家似的意志和毅力,从千里之外的水路、陆路将建筑物资运送回来,才建起了这座大厦,他没有忘记故乡的养育之恩、养育之情,没有忘记自己种田起家,外出从仕或商贸发家,最后回到故里,造此大厦。它所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座古建筑大厦,更是一座非物质文化遗存,让后人敬仰。他远比沈万三、刘扶九更值得称赞。走出大厅,我来到村落中的古巷道。两边是房屋,剥落的墙壁,夹出的走道,就是古巷道。墙面上的苔藓,刻印着旧世纪的紫霞;古巷子里,遇见有少数农家;古屋大门,依稀可见所贴门神的陈年痕印;我感觉自己静止在时光的年轮里。但低头一看,我手里提着栗下古村发放的宣传资料袋,村头的舞台上还在播放旅游节的宣传片呢!历史和现实此刻在这里重叠,我竟不知今夕是何年。我徘徊在悠长、悠长的小巷,小心翼翼地踏在黝黑的鹅卵石上,足音使得悠远绵长......此刻,我想起了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静的古巷”。我似乎看见了这位才情横溢的诗人,穿着旧式长衫,戴着旧式眼镜,一声叹息,四顾茫然......我走在这条古巷中,我又觉得正在和古人对话,历史和现实在这里对接了,此情此景,恍如隔世,犹如进入梦境一般。遥想当年,一代一代的彭氏后裔人从古巷中进出,或衣锦还乡,或腰缠万贯,或躬耕寒衣,但他们都殊途同归,消失在时间的光阴里,无不叫人“发思古之幽情,独怆然而涕下”。</h3><h3>四</h3><h3>我欣赏着每一处古建筑中的楹联。细细品读,沉浸其中。遗憾的是没有很好的抄录,文瑞堂上的柱子楹联以及牌匾下方的题字,说明这里的文化底蕴深厚。从楹联上内容看,足可以概括栗下先民对天地的敬畏,对祖宗的敬畏,借古喻今,教化后人,所以栗下古村出了很多文人,据说民国时期还出了军政大员,显及一方。古村的文化沉淀不是一时一日,是一千多年来文化积淀的结果。江南的农耕文化、商贸文化、仕宦文化,从栗下古村的楹联中,均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可以说是江右民系文化的一个缩影。古村很古,而在古村门前的山头上,又天工开物般,撒落一块迷人的红土丘,面积五十多亩,与古村遥相呼应。远看似沙漠,近瞧是红土丘。它酷像甘肃敦煌沙漠,只是缺少了月牙湖的衬托,那流线形的坡度、沟壑,以及一眼望去的四周旷野,是江南里的西北风情。它可谓是上帝的杰作,无不让人心生羡慕,心生妒忌,上帝真是太偏心,太眷顾栗下古村了。而那些千年古柏高高耸立着,默默地见证着古村的世事沧桑......</h3><h3>五</h3><h3>时间太短,短的让我无法完整地浏览一遍古村,栗下古村有太多值得去品读的地方。可以说,每一个到过栗下古村的人,都会对它留下深刻而不可磨灭的印象,都会为栗下村历经千年沧桑而仍然保护得如此完整,如此完美而惊叹、而感动。走进古村,便会吸引你去阅读它,咀嚼它,触摸它。我想,从远古时代走来的栗下,竟能躲过无数次的劫难(比如天灾、人祸),至今散发出悠悠的古韵古风古情,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一个奇迹。短暂的采风就要结束了,告别你的时候,我心中一直在想,你是怎样步履蹒跚地走过千年,走到现在的,你是我心中的一个谜啊!我想,假以时日,我还会与你邂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