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净化心灵的老挝之旅

自驾中国~李梦瑶

<h3>老挝与我国云南接壤,属于亚热带内陆国家,国土面积23万余平方公里,相当于7个海南岛,人口却只有680万,海南岛还有900多万呢,老挝地广人稀,资源充沛。1945年独立结束了50多年的法国殖民统治,1975年废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国。老挝是《东盟》10国中最穷的国家,这次旅游包括万象,万荣和琅勃拉邦,三个地方同属老挝的东北部,万象和三亚位于同一纬度,琅勃拉邦同万宁相似。<br></h3> <h3>老挝,是东南亚唯一一个不临海的国家, 与中国、缅甸、越南、泰国、柬埔寨接壤, 境内80%为山地和高原,又多被森林覆盖, 四季如夏,风景宜人,</h3> <h3>有人说老挝是东南亚深处失落的天堂, 茂密的原始森林、古色古香的庙宇, 超低的物价和友善的人民, 每一项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 特别是西方的游客,在这里随处可见。 男子一生都要出一次家 也许你听说过缅甸的男子一生至少要出家一次, 其实,在老挝也是这样, 老挝大部分的男人小时候都当过和尚, 5岁左右被送进寺院,叫novice, 跟和尚学习佛法、英语、法语和其他知识。<br></h3> <h3>如果20岁的时候还不离开寺院,</h3><h3><br></h3><h3>就直接升为monk,也就是正式的和尚。</h3><h3><br></h3><h3>不过大部分的人到那时候都会还俗,</h3><h3><br></h3><h3>用受过的教育来找一份工作。</h3><h3><br></h3><h3>对于一个老挝男人来说,进寺庙当novice就像上学,</h3><h3><br></h3><h3>是一个受教育和成长的过程,</h3><h3><br></h3><h3>如果没当过和尚,简直就是人生的最大憾事。</h3> <h3>在这个风光绮丽的小乘佛教国度,</h3><h3><br></h3><h3>不需要太多的法律和法规,</h3><h3><br></h3><h3>人们在佛的引导和影响下和睦相处。</h3><h3><br></h3><h3>在老挝,几乎每隔一两个街角就会遇见一座寺庙,</h3><h3><br></h3><h3>寺庙虽多,却难以见到国内那样匆忙的香客,</h3><h3><br></h3><h3>更没有缭绕的烟雾,感到的只有平静。</h3> <h3>世界文化遗产 在悠闲的琅勃拉邦, 满是鲜花的寺庙在山坡上散发着优雅的魅力, 而宁静的南康江缓缓穿过城市直至与湄公河相遇。 每天清晨,这里的和尚都会沿街化缘, 等待布施的信徒沿街排列, 等各个寺庙的和尚十来个排着队到来时, 信徒便把糯米饭、粽子等食物依次献给和尚们。<br></h3> <h3>吃的最多的食物 糯米 老挝素有“糯米之乡”的美称。 糯米饭 khao niao是老挝当地人的主食, 也是沙耶武里省等地布施的主要物品。 当地人一般将糯米洗干净, 不加水直接在竹笼里面放在锅上用柴火烧, 所以香糯又有嚼劲。<br></h3> <h3>老挝人服饰有着明显的热带风格,这与当地气候潮湿炎热直接相关。在漂亮筒裙的点缀下,老挝美女的气质也个个显得钟灵毓秀,柔曼如水。五色裙下,小巧的鞋上俏皮地摆着两只光洁的脚。当地女子喜穿条纹布做的黑色花裙,行动起来婀娜多姿,摇曳生风。<br></h3> <h3>有人形容老挝是“人间香格里拉”, 一个没有铁路、高速公路的国家, 缓慢的开发让她保有浑然天成的美景与纯朴民风, 在这里可以缓慢地体验东西文化交融的美。 老挝可能是整个东南亚地区最温和、最安详的城市。<br></h3> <h3>老挝绝少工业,整个国家显得宁静祥和。 老挝与其说是自然景观吸引人, 不如说是人文因素更具诱惑力。 这里的山山水水都是清幽闲适的, 到老挝旅行最重要的 是享受这里闲适和慢节奏的生活。<br></h3><h3><br></h3><h3>置身此地,你会觉得这是天地间人与人、人与神、信念与信仰最直接、最和谐、最完美的融合!<br></h3> <h3>这次去老挝是带着好奇,探寻和追踪的心情去的。 2019年12月16日,团友一行21人于昆明国际机场搭乘老挝国际航空公司前往老挝。<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挝万象瓦岱国际机场</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瓦岱机场是老挝唯一的国际机场,离老挝市区仅6公里。从瓦岱机场的宣传画看,机场好小,只有五座廊桥,跑道10000英尺左右。<br></h3> <h3>出国旅行,第一要事大概要数币种对换。老挝币叫基普,一元人民币可对换1300基普,恍惚间百万富翁的感觉附身,颇有财大气粗的气派,想想都很美😊,自我感觉虽然不是那么真实。<br></h3> <h3>出机场后我们乘坐公务舱一样的大巴沿途游览</h3> <h3><h3>第一站是万象。万象是老挝的首都。它初建于16世纪中期,澜沧王国都城由琅勃拉邦迁至万象(原名万坎),成为老挝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历经泰国,法国统治,法国人改称万象,又名永珍。城市布局沿着弯曲的湄公河延伸,呈新月形,又称月亮城,紧紧傍依在湄公河左岸。万象隔着湄公河与泰国相望,是世界上极少数紧临他国边境的首都之一,是老挝最大的城市。</h3></h3> <h3>到老挝首都万象,在午餐期间导游每人送上一朵“占巴花”(即鸡蛋花)。鸡蛋花“无花蕊”,即“无私心”,成了老挝国花。<br></h3> <h3>老挝第一家中国工商银行</h3> <h3>午餐之后来到万象“四五射击俱乐部”收藏枪支近千余种。亚洲最大的、可以尝试真枪实弹的万象射击场。是老挝公安部和中老企业合办的大型娱乐体验射击场,这个射击场俱乐部的的商业配套十分完善,装备也十分齐全,作为万象最吸引游客的旅游体验项目。</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团友实弹射击</h3></font></h3> <h3>万象塔銮是一座老挝人引以自豪的风格独具的建筑物,在东南亚地区都享有胜誉,也是老挝国徽元素,佛教和老挝主权国家共有的标志。<br></h3> <h3>塔銮的塔尖是锥形,高耸入云,直插云霄。主塔顶部镀金,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闪,光辉夺目。作为佛教圣地,塔銮在老挝人民心目中被视为神圣之地。<br></h3> <h3>相传于公元前3世纪埋藏了佛祖的头发和胸骨舍利,从此奠定了塔銮寺的神圣地位。</h3> <h3>塔銮附近有一尊修长的露天金色卧佛,约45米长,仪态庄严、栩栩如生,令人十分敬仰。</h3> <h3>老挝,一个贫穷但幸福指数不低的国家,一个信奉小乘佛教的国家,一个自然环境非常原生态的国家,这里的僧人非常友善。<br></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塔銮四边叩拜亭</h3></font></h3> <h3>寺内金碧辉煌壁画,讲的是佛祖故事</h3> <h3>老挝的寺庙不像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寺庙香火鼎盛,香客熙熙攘攘。老挝人拜佛不烧香,是以花塔作为高香献给佛祖,因而寺庙清清爽爽、宁静祥和,走进这样的寺庙真的有一种净化心灵的感觉。</h3> <h3>寺庙在万象出现的方式,总是能够给人思索的空间,尽管马路上车水马龙,可一旦你走入这不大起眼的寺院,似乎你的心境瞬间平和,世界的喧闹无关,此刻简简单单的生活才是生活的归宿。</h3> <h3>西蒙寺,始建于1536年,整个寺庙金碧辉煌,又不失很多貌似印度教的人物涂以鲜艳的颜色。</h3> <h3>“西蒙寺”是万象的“母亲寺庙”,每天有很多当地人及游客来这里祈福、请高僧祈福栓线……</h3> <h3>主席府称“金宫”。现金宫是1973年在昭阿努国王王宫废墟上重建的。</h3> <h3>广场南侧是四川自贡市送的用彩色陶瓷制品制成的“塔銮”,象征着中老友谊</h3> <h3>凯旋门,它的四面是拱形门与雕饰,远看像法国巴黎的凯旋门。但在它的拱门基座上,是典型的老挝寺庙雕刻和装饰,充满佛教色彩的精美雕刻,展示了老挝传统的民族文化艺术。<br></h3> <h3>大红酸枝树是老挝特产。这棵大红酸枝已是百岁“老人”了<br></h3> <h3>万象的出租车,似乎成了罕见品。即使在旅游区你想坐会儿出租车,我可以告诉你几乎不可能,这里是TUTU车的世界,一辆三轮摩托车就能载你看遍整个万象。</h3> <h3>在老挝万象,有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座落在万象老南部汽车站旁,它的主人是万象前首富皮西先生。与其说他是个爱木头的人 ,倒不如说他是一个拯救木头的人。<br></h3> <h3>据讲解员介绍道“这些木头都是原始森林中被抛弃掉的,砍伐剩下的,或者大火烧了剩下的。这些‘剩下的木头’经过巧妙的雕刻和设计,再被展示在人面前。”<br></h3> <h3>博物馆分为两个展区:红木馆与沉香馆,其中馆内展示的雕刻与绘画合二为一的大型版画----“老挝版清明上河图”让人印象深刻。同时,各式各样的木雕作品充满了创造力,艺术价值高超,另人们印象深刻。而说到当时创建博物馆的缘由,要从馆长皮西先生年少时说起。从小就对绘画感兴趣的他,在俄罗斯游学时期,偶然间一块有着老挝文化的木雕让他驻足,拿着哥哥资助的20美元将这块木雕收入囊中,最终,那块木雕成为了他的第一件藏品。<br></h3> <h3>展馆内的藏品非常丰富,工艺精湛,藏品之多、之美、之罕见,令人震撼!</h3> <h3>老挝古称寮国,因此老挝沉香又被称为寮香,虽然也是惠安系中的一大种类,然而,行家的的评价,老挝沉香远不如越南的沉香和柬埔寨沉香出名,老挝的沉香就和这个国家一样,给人的是一种安安静静与世无争的疏离感。</h3> <h3>整木雕刻,工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h3> <h3>参观红木沉香木博物馆,真可谓大开眼界、大饱眼福了!</h3> <h3>第二站是万荣。万荣是建立在公路两边的村镇。村镇边是美丽的南松河,是老挝很著名的旅游名县,也是世界著名的背包客圣地。万荣位于万象和琅勃拉邦主要城市之间,距琅勃拉邦有230多公里。山清水秀,民风纯朴,来到这里的中国人都称它为“小桂林”。<br></h3> <h3>南俄湖建于1969——1972年,是在南俄河拦山筑坝后形成的人工湖泊,面积约250平方公里,据说它是东南亚最大的人工湖泊。<br></h3> <h3>我们乘坐游船近距离感受南俄湖的魅力,在游船的栏杆边,欣赏缓缓流过的清澈湖水、四周郁郁葱葱的苍山,呼吸着沁人心脾的空气,感受湖水的波光粼粼。<br></h3> <h3>远远看去:山缠着水,水绕着山,钟灵毓秀,水碧山青,充分体现了老挝山林国家的特色。</h3> <h3>夕阳西下时,金色的阳光撒在湖面上,更是迷人。</h3> <h3>傍晚,南俄湖一侧的苏康布哩岛,风景这边独好。趁夕阳余晖,踏青翠堤岸,驻亭台小憩,凭栏沐湖风飒爽,眺远方波光粼粼,湖光山色如铺展开一卷山水画似的精彩夺目、惬意舒心……<br></h3> <h3>遊戈湖中望着郁郁葱葱的青山,波光粼粼的湖水,真有点天人合一的感觉。湖中除了登岛往来的少量遊船外别无其它航船的干扰,一切显得安然而纯净,这就是原生态的自然。</h3> <h3>安静纯然的南俄湖,不仅拥有群山环绕、森林郁郁的自然风光,也是东南亚最大的湖,如仙女一般纯净神圣,是老挝人心中的圣湖</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鸡蛋花</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角梅</h3></font></h3> <h3>进入坦江溶洞先要经过斜拉桥,去溶洞有人选择坐车,有人选择自驾卡丁车。</h3> <h3>坦江溶洞,万荣山水喀斯特地貌代表。130阶级,大家互相鼓励,上!<br></h3> <h3>美丽的万荣,除了山水秀丽,还有大量的溶洞。万荣以众多的岩洞而著名。静谧的南松河缓缓流过、神奇的喀斯特地貌、千奇百怪的岩洞,共同构成万荣绚丽的风光和青山绿水的田野。<br></h3> <h3>坦江溶洞与中国的溶洞相比,无论地貌,巧夺天工的钟乳石,对灯光的设计等都显得老挝的原始生态,缺乏溶洞值得称奇的特色。</h3> <h3>相比溶洞王国还是数中国溶洞之最。在坦江溶洞的山下有一泓泉水,清澈见底,留人驻足。小水池的水源来自于山脚的岩洞中。</h3> <h3>据说坦江溶洞在老挝上世纪的战争年间,曾是红色游击队的屯粮和宿营地。而这里离万荣的美军机场很近,可见老挝当年游击战争的艰辛。如今老挝发展旅游事业,将溶洞开发作为旅游项目,随着更多的溶洞发现,一定有更美,更传奇的溶洞等待世人的发现和青睐。<br></h3> <h3>在洞口平台上可以远眺整个万荣小镇风光。</h3> <p>好好记住现在的我们长什么样,因为两个小时后,我们就不是我们了。</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出发喽</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穿越在暴土扬尘的道路中</h3></font></h3> <h3>当看到我们开卡丁车的团友一个个灰头土脸、面容苍老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时,都互相笑了起来。驾驶卡丁车,就是睛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大呼够过瘾。相当佩服一起开卡丁车的团友,特别是两位女士,往返接近两个小时的颠簸和尘土,居然面不改色!<br></h3> <h3>万荣的卡丁车还是极度推荐大家去体验一下的,与别的地方卡丁车不同,这里没有轨道没有规则,想怎么开怎么开,爱怎么玩怎么玩,一会儿压泥坑一会儿欣赏风景一会儿和路边小娃say个hi~<br></h3> <h3>头一次开卡丁车过铁索桥,</h3><h3>头一次深度感受这样的老挝。。。。。。</h3><h3>大概两个小时左右,就到了泻湖。</h3><h3>泻湖没有很大,但是很清澈,毫无污染的清澈。</h3><h3>水是蓝色的,干净的让人迫不及待就想跳下去。</h3> <h3>万荣的兰色泻湖。 所谓兰色泻湖不过是一个高山之下森林之间的一个面积不大的深潭。水深不见底,颜色幽兰,成群的鱼儿在水中嬉戏,美丽又神秘 。<br></h3> <h3>蓝色泄湖由天然山泉水在原始村落中汇聚而成,是当地一个天然游泳池,湖旁边一棵大树的叉枝恰到好处地变成了跳台。<br></h3><h3><br></h3><h3>一棵大树,一汪池水,汇集了各国青年,欢闹嬉戏声不绝于耳。 <br></h3><h3>种入水动作出现,大多数都是直条条地入水,击起水花大片。</h3> <h3>犹豫不绝的时候,水池边会有英、中、韩三国语言的“跳”助威,当鼓起勇气跳水后,更是欢呼鼓掌声雷动。<br></h3><h3><br></h3><h3>开完车,吃完土,吹完风,跳玩水,瞬间感觉这才是和大自然融为一体。<br></h3> <h3>这个亭子就有趣了,它叫“发呆亭”。在当地是专门给男人休息的地方。</h3><h3>老挝是很女权的一个国家,这里的女人出来工作,男人在家带小孩买菜做饭,做晚饭没事儿了就会聚集在这个亭子里面,讨论讨论白菜多少钱一斤啊····今晚做什么菜啊·····你家女人赚多少钱啊······</h3><h3>现在这个阶段,在外面看到男性工作者,说明这个男人的思想是很前卫很开化很积极进取的。</h3> <h3>贫穷的老挝没有花车的接送,我们登上了嘟嘟车沿着乡间蜿蜒的小路颠簸前行,虽然尘土飞扬,但车上的人拉紧简易的扶手谈笑风生……<br></h3> <h3>我们很快来到了风景如画的南松河畔,踩着高低不平的卵石向长尾船走去,细长的长尾船只能容下两人,我们穿上救生衣一前一后坐在船中,当地的老挝船工撑着电动船舵随着一声声轰鸣声长尾船慢慢离开了码头,尖尖的得船头划破水面激起了人字形的两道浪花带着我们渐渐融入了这幅淡淡秀美的水墨画……</h3> <h3>南松河流水湍急,透明澄清,河水不深 河底的鹅卵石清晰可见。 两岸石山高耸,树木花草青青,泛舟河中,酷象中国阳朔风景, 不似仙境 胜似仙境。 </h3> <h3>漂流的长尾游艇因为有顺流 逆流的两个过程, 装有电动驱动。 船体薄如蝉翼 又窄又长,形如一道弯月。 稍欠平衡,就有翻船落水的遭遇,船工必须要高超的技术,正因为是有惊无险 ,才能获得最大的快感。</h3> <h3>长尾船拖着水带前行,那些简易的农舍,隐约在绿色中的尖顶、水边揺弋的绿色枝条缓缓后移,河面时而会出现一座座简易的木板吊桥人们拉着绳索摇晃在水面,友好的老挝民众站在桥上向我们挥手致意,异国情义无语地涌动在南松河畔……河面上载着世界各国的游人的长尾船来往穿行着,虽然人们互不相识,但总会微笑着扬起手臂相互挥手这些简单的动作打破了国界充满着欢快和友情。</h3> <h3>万荣四周环绕的喀斯特石峰,一条清澈安宁的南松河蜿蜒流淌。遥远梦想中的田园风光就在这里完美呈现。</h3> <h3>山峦之下,小船高速冲刺,激起浪花一片。风景如画 人在画中游。</h3> <h3>风景再美,好风景不能当饭吃。 当地贫穷的女人,在没膝的冷水摸鱼捞蝦,捕寻螺贝一类。 现实生活并不象风景一样美好。 我们向这些劳动妇女,投以尊敬之情。<br></h3> <h3>今天一天的万荣游,深刻的感受到在烦扰的世间,喧嚣的世界里,还有这么一块净土,不施粉黛,明净纯粹。 不管外界纷纷扰扰,依旧保留着自己原有的模样。 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毫无防备,冲着我们笑。对这里的所有人,都会用自己的清澈,毫无保留地去感化你,知道你觉得净化了心灵。<br></h3> <h3>前往琅勃拉邦因路不适合大巴车行驶,后续几天全程改成商务车旅行!</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沿途风景</h3></font></h3> <h3>第三站是古都琅勃拉邦。琅勃拉邦是一个精致的古香古色的小山城,位于湄公河畔群山环抱的谷地,是老挝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城镇,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里既是老挝的佛教中心,又有未褪尽的法属殖民色彩,它是矛盾的,又是兼容的,被公认为东南亚传统与殖民风格保存最为完好的城市,成为西方游客追求的浪漫之都,也是一座被时光遗忘的古都。</h3> <h3>光西瀑布是老挝最大的瀑布,是由一个大瀑布和山下多个小瀑布组成的多层宽广的瀑布群,瀑布总高100米,从石灰石山峰倾泻而下,在山下汇集成一个个水池,呈仙境般的碧蓝色,如梦如幻。瀑布周围森林茂密。郁郁葱葱,风景优美!<br></h3> <h3>这些年曾在各地看过很多瀑布,但都只是远观却不能近抚,而老挝瀑布不同的是你可以肆意亲近它、抚摸它,在最原始与纯真中拉近与自然的距离。</h3> <h3>光西瀑布:有老挝”黄龙”之称,内因其喀斯特地貌的原因,使得山泉水如海水一样湛蓝,一处高约200多米的瀑布直泻而下相当壮观。</h3> <h3>中国的九寨沟 和黄龙都有木板制成的步行棧道,供游人行走,直接水中玩耍是要受处罚的。 光西瀑布旅游景点的最大特点是人与瀑布可以亲密接触。 我们不过是勿勿而过的看客,而西方客人从早到晚都泡在清澈瀑布激流之中, 那种享受是难以形容的。</h3><h3> 中国的类似景点,无论从环境保护,还是游客安全,都是不允许游客与景物发生肢体亲密接触的。<br></h3> <h3>光西瀑布的壮观和美丽仅仅是它吸引全球游客的亮点之一, 它的最大的优势是重在参与,耳濡目染 ,水滑凝脂 亲身体验。 </h3><h3><br></h3><h3>寒冬腊月 佛教圣地,一股圣水清流从天而下, 洗尽人间铅华。让肉体和灵魂获得最大的满足。 看老外在水中嬉戏成为中国客人最热衷的节目之一, 人在画中,浪漫无穷。<br></h3> <h3>各级瀑布之间,有无数的瑶池过度。兼有中国四川九寨沟和黄龙的地质构造,十分引人入胜。</h3> <h3>沿着喀斯特地貌的石灰岩山坡奔腾而下的清泉水总的落差为200多米,形成的叠水或瀑布有十多级。形态各异,气象万千,最高的一级的落差达100米。 泡哮在深山老林之中, 无比壮观,刺激。</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晚上品尝炭烤火锅(老挝特色打边炉)看夕阳西下。</h3> <h3>早晨有两位团友去乘坐热气球了,热气球是万荣的神奇体验,清晨出发最佳,在空旷的草坪上开始升空,你会看到丘陵、河流、林地、草原,太阳慢慢照耀到每个地方,大地变换着色彩,画面令人浮想联翩。</h3> <h3>中国傣族君主的后裔管包伦是老挝的祖先,把管辖的老挝地区分封给七个儿子建立七个小国,其长子管罗获得地方最大取国名澜沧。十四世纪澜沧王国在琅勃拉邦建都,当时国王得其岳父柬埔寨国王所赠一尊高1.3米的勃拉邦金佛(意为“薄金佛”)作为其公主嫁的嫁妆,现作为国宝珍藏在博物馆,该城也由此更名琅勃拉邦(意为“勃拉邦佛之都”)。<br></h3> <h3>600年时间里琅勃拉邦一直作为老挝的首都而繁荣一时,直到1975年,老挝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废除了君主制度,确立了人民民主共和国才迁都万象,而琅勃拉邦仍然魅力依存,作为老挝小乘佛教的发源地与圣地,琅勃拉邦依然作为'王都','佛都'在老挝人心中仍然是'那空琅勃拉邦'--勃拉邦佛守护的神圣之城.</h3> <h3>1975年废除君主制后,王宫就被改建成琅勃拉邦国家博物馆。 皇宫前面有一座金碧辉煌的佛殿是大名鼎鼎的“勃拉邦寺”。没有围墙,没有山门,没有寺匾,单是一座佛殿就叫寺庙?这也是小乘佛教(上座佛教)与汉传佛教(大乘佛教)的区别之一。汉传佛寺再“因陋就简”也需要下面四个元素:一个封闭式的围墙院落,前面开个山门(象征僧俗分界线),再加上一座护持佛法的天王殿和一座供奉佛祖的大雄宝殿。而小乘佛教则不同,一座佛塔或者一座佛殿就可以单独成为一所寺庙。<br></h3> <h3>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西萨旺冯国王的雕像,这座雕像是在60年代俄罗斯的一位雕塑家的杰作。</h3> <h3>琅勃拉邦的皇宫小巧精致,没有泱泱大国的排场,只有实用主义的舒适和简洁。</h3> <h3>金碧辉煌的琅勃拉邦大皇宫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显现出一派庄严而神圣的气势。</h3> <h3>【香通寺】是琅勃拉邦城规模最宏伟、地位最崇高、保存最完好的寺庙。它与王宫紧密相连,是皇室所有重大仪式的举行地。大殿代表了经典的琅勃拉邦建筑风格,粗大的支柱上用黄金雕刻图案,墙上描绘着传奇君主的英雄事迹。<br></h3> <h3>【生命之树】壁画是香通寺的镇寺之宝,由彩色玻璃、老挝宝石、玛瑙、琉璃制作而成,色彩斑斓、熠熠生辉。这棵树上记载的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往生故事,将佛经故事诠释在一棵树的枝叶之间,玄妙无比。</h3> <h3>导游说,试试自己是否有佛缘,就往这个黑洞里面看看有几个佛像,最终测试的结果是,全都与佛无缘😆</h3> <h3>我们包租了一艘当地木船顺流而下,领略湄公河两岸风光。</h3><h3> 媚公河是一条跨国大河,发源于中国云南西北梅里雪山咆哮而下中国境内称为瀾沧江,全长4400公里 老挝境内有一千伍伯公里,历经缅甸 老挝 泰国 , 流入印度洋。因为地处热带 亚热带,雨水冲沛 江面宽阔,是一条国际黄金水道,也是流域国家心中的母亲河。<br></h3> <h3>品尝船上的老挝风味餐……<br></h3> <h3>还可以和船上的老挝美女、艺人共舞……</h3> <h3>两岸热带丛林密布 莽莽苍苍。极具原始特色。 老挝啤酒评为世界第三,真凭实据, 不是吹牛。 坐在船上 品尝老挝啤酒与美食。</h3> <h3>骑大象穿越原始丛林 在老挝,几乎没有人不喜欢大象。战争时期,训练有素的大象曾与老挝的战士们出生入死、众志成城地向入侵者发起猛攻,为国家的独立和自由立下赫赫战功。和平年代,大象会帮自己的主人料理繁重的体力活,成了老挝人民生活中的好帮手。性情温和,聪明可爱的大象,早已和善良的老挝人民形成了某种特殊的关系。大象,还是老挝的一个神圣象征。<br></h3> <h3>那突兀的一座凉亭,便是骑象处。登上凉亭,地板恰与大象背脊齐平,游客坐上靠椅式的象架,双脚自然下垂,或搁在象背上,前有保险木杆可以握扶,行进时虽有点摇晃,但晃一会儿也就习惯了。</h3> <h3>两人骑一象,一位驯像师坐在象颈上,吆喝指挥着大象前行,或下河或上坡,在林间慢悠悠地穿梭踱步,我们则高高在上,好似当了一回森林之王。</h3> <h3>骑上大象之后,热情的训象师叫我们把手机和照相机交给他,在我们骑大象穿越原始丛林的过程中,他为我们留下了一张张难忘的照片。</h3> <h3>骑着大象在原始丛林中穿行,尽情呼吸负离子。憨厚可爱的象队迈着笨拙的腿有次序地缓慢前行,起伏间时间似乎就此定格。<br></h3> <h3>与国内的旅游点,骑马或骑骆驼,骑个十几分钟、走上几百米的路程完全不同,在老挝骑大象的时间很长,我看了手表,整个骑大象穿越老挝原始丛林进行了40分钟。让我们游客充分体验了骑大象探秘森林的野趣。</h3> <h3>象宝们将大家带回出发地,也该美餐一顿了。这里免费提供很多甘蔗给游客们喂大象。大家开心的喂着,尽情的拍照!都很珍惜难得的与象宝亲密接触的机会。</h3> <h3>憨态可掬的幼象,只要喂它几根甘蔗,就任你拍照抚摸,甚至会主动用长鼻子向你讨要甘蔗,可爱极了。</h3> <h3>这是象区里唯一的一头公象,象牙已经被锯掉了,听导游说是为了防止大象互相打架伤害到对方才不得不锯掉象牙。</h3> <h3>骑完大象,我们还与大象近距离互动,我和同伴再次给它喂食,帮它沐浴,慰劳它一路走来的辛苦!大象也用它的长鼻子向我们示好,表达了它对我们诚挚的谢意!</h3> <h3>普西山:登顶锋高100米,欣赏琅勃拉邦标志性景观全景,位于老城区中心地带,两侧分别由湄公河和南坎河守护,该山为全城的宗教圣地,看日落的好景点。</h3> <h3>普西山的日落,像一个被训服了的猛虎,由狂燥到柔情似水,当柔软的阳光辐射到琅勃拉邦的水面,山上,屋顶,整一副静美和谐的画面呈现于眼前。</h3> <h3>每当夜幕降临,普西山上天边晚霞与湄公河的碧波交相辉映,河水蜿蜒、轻舟一叶,看湄公河上的夕阳无限好,这时的琅勃拉邦就像一位失意的少女,忧郁地坐在湄公河边,任凭时光偷摸着抚摸她沐浴后的光泽柔肤,又像是一位端详的老人般盘踞在普西山脚下,守望相助归来的老伴。</h3> <h3>日落洒下的金色光芒与湄公河交响辉映,构成了一副天然般美丽的画卷。 水面像镜子般承托出日的金辉,日的光芒也给湄公河添上了一层金色的面纱。两者的交相辉映使画面更加绚丽,照耀在这琅邦的大街小巷上如同为这个城市的昼夜更替献上一场表演。于是游客们在琅邦的各个角落卸下自己的疲惫,忘掉工作学习之中的劳累,尽情的欣赏琅邦的最美日落。<br></h3> <h3>日落最美的时刻就是那一个瞬间,瞬间过去,琅邦的日落也即将结束。</h3> <h3>“不游普西山,没到琅勃拉邦。”一定要登上普西山俯瞰古城全景、欣赏日落湄公河、享受小城生活的平和宁静。</h3> <h3>当太阳西沉最后一缕光线消失在湄公河的尽头时,小城呈现出了另一番景色。白天是宁静的庙宇世界,入夜后满街的纸灯笼发出柔和优雅的光芒,安静的夜市宛若梦幻中的童话世界。</h3> <h3>清晨布施是琅勃拉邦最美的一抹橙色霞光,而在这道霞光中慢慢苏醒的小城委婉而恬静,这里佛塔林立庙宇交错,世界没了喧闹唯有宁静。</h3><h3></h3> <h3>晨中小城格外静谧,太阳还没有将其唤醒,老挝人早早起床在昏黄的灯光中制作布施用的糯米饭,一天的生活就在氤氲的糯米香气中开始,清晨寂静安祥的街头,信徒们早早就等在僧侣经过的地方,或跪或坐。</h3> <h3>琅勃拉邦的布施闻名世界,这里全民笃信佛教,2 万多的人口中,有 200 多名僧人,他们一直靠清晨化缘来的食物充饥,并且每天为人们祈福。布施是老挝人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清晨六点准时开始,一列列身穿黄色袈裟的僧人赤足鱼贯着走上街头接受信众的布施。布施者安静地跪在地上,虔诚的将糯米饭或者水果放在每一个路过的僧人的钵盆里,直到最后一个僧人走过,布施才算结束。</h3> <h3>一张地垫,一筐糯米饭,一条斜披的围巾,一个静静的等待。僧侣们身着橙黄色僧袍,按照长幼排序,挎着钵盆从寺庙鱼贯而出,赤脚走在大街小巷,那道橙色为这座静谧的小城增添了亮丽而祥和的色彩。<br></h3> <h3>小小一簇的糯米团,寄托着多少人的信念,信徒们每天清晨通过布施,与佛祖进行着一次完美的,不染尘世的对话。</h3> <h3>乐善好施的民众,还有城心的和尚,一个有信仰的民族,无时无刻都比我们更能感知幸福。在这里,施与被施一样幸福。</h3> <h3>早市上,摊主几乎是女性,脸上带着平和亲切的浅浅微笑,讨价还价轻声细语,即使因价低不能成交,也会报以歉意的微笑,也许这就是琅勃拉邦早市与夜市的独特魅力。<br></h3> <h3>【织布村】是琅勃拉邦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琅勃拉邦最具艺术感觉的村子,自古也是最富庶的村子。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世代为皇宫贵族制作生活用具。</h3> <h3>老挝原生态的手工艺造纸非常有名,也是在市场上最常见的一种工艺品,包括纸画、纸灯罩、名信片、笔记本等很多种类,这种纸质艺术品的绘画内容多与佛教有关,极具老挝特色。<br></h3> <h3>走完织布村,我们就要离开琅布拉邦返回了。太多的恋恋不舍……<br></h3> <h3>再见了,琅勃拉邦!再见了,可爱的老挝!再见了,这个干净、平和、友好而又有诚信的国家!岁月静好,佛国安祥!感谢此次老挝之行带给我们的人生感悟⋯</h3> <h3>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美丽的风景。尽管世事繁杂,情怀依然;尽管辗转流离,脚步依然;尽管岁月沧桑,生命依然。守住记忆里的风景,每一天,不约而至,就是一种心情;每条路,寒来暑往,就是一道风景。 现代社会忙忙碌碌,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停下匆忙的脚步去享受人生。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充分的从另外一个角度去体现自我价值,充实自己的人生,时刻行走在路上⋯<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