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美丽的秦淮河

云飘

&nbsp; &nbsp; &nbsp; &nbsp;1992年的金秋的一个上午,一个学霸男和一个学渣女在双方亲人朋友的撮合下见面了!腼腆的学霸男很认真地介绍自己的点点滴滴,最后说自己高考发挥失常,志愿也没有填好,只好去了华东工学院电子工程专业,学校在南京。天真的学渣女一脸崇拜地听到这里立即对他产生了强烈的佩服之感和仰慕之情,高考失误还能去这么好的大学,学这么前端的专业啊,真了不起啊!这样的一段对白后,两个人渐渐地走到了一起,恋爱时学霸男常常对女朋友说:“南京是个好地方,我要带你去那里玩!”他的女朋友也甜蜜地回应着,憧憬着这个美好的愿望,直到变成他的老婆,他孩子的妈妈……一晃28年过去了,腼腆的小鲜肉变成了中年肥腻大叔,天真的学渣女变成了有皱纹的囧妈。2019年又是金秋,学霸大叔大学同学毕业三十聚会在南京举行,他决定带着老婆一同前行,去实现二十八年前许下的承诺,他们的女儿为这此为期四天的行程取名为“初恋之旅”!<div>&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南京,我们来了!</div> &nbsp; &nbsp; &nbsp; 南京,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这样的一块风水宝地,经历了六朝古都的沧桑洗礼,被留下了宝贵的人文旅游景观,十里秦淮的灯火阑珊、古色古香的夫子庙、南京传统民居聚集地老门东、孙中山先生陵墓所在地中山陵、古色古香的南京大学、充满浪漫气息的颐和路、久仰大名的南京长江大桥等等,还有那些哪怕高楼大厦灯火辉煌也不会遮挡住那些遗传且保存完好的传统文化,无不吸引着我……<br>&nbsp; &nbsp; &nbsp; &nbsp;南京的交通很方便,坐地铁一号线和二号线都可以到达。我们的第一站:秦淮河风景区!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秦淮河风景区地处南京城南,秦淮河东起东水关淮清桥秦淮水亭,越过文德桥,直到中华门城堡延伸直西水关的内秦淮河地带。 一千八百年以来,这里始终是南京最繁华的地方之一,美称"十里珠帘"。风景区以夫子庙为中心,具有明清风格、是庙市街景合一的文化、旅游、商业、服务等多功旅游胜地。走到这里,不光有美的享受,更会有悠久的历史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夫子庙首当成我们的第一站。</font></h3> &nbsp; &nbsp; &nbsp; &nbsp; 南京夫子庙是前庙后学的布局。孔庙、学宫与东侧的贡院(通过考试来取士的考场)组成三大文教古建筑群。古时候的孔庙有一定的布局形式。<br>&nbsp; &nbsp; &nbsp; &nbsp;一般前设照壁、棂星门和东西牌坊形成庙前广场,棂星门前设以半圆形水池,称为“泮池”。泮池是孔庙的特有形制,源自于周礼,而夫子庙凿秦淮河为泮池,是唯一利用天名河道作为泮池的遗例。岸北为石栏,有“天下文枢”牌坊,游人至此可凭栏小憩,浏览秦淮河风光。<br>夫子庙的大照壁位于秦淮河南岸,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全长110米,为中国照壁之最。 <h3><font color="#010101">中国照壁之最,利用秦淮河水作为泮池</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夜幕下的照壁更加有气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从照壁这一面看泮池和天下文枢牌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天下文枢牌坊下,人潮涌动,根本找不到拍它全景的地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过了牌坊就是灵星门了,我的中学湘乡一中是一所百年老校,它的校园里也有一座孔庙,孔庙前也的灵星门好象比这个还要气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湘乡一中的灵星门,是不是比上面的气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大成殿:进入中心庙院,中间一条笔直的石砌甬道通向大成殿前的坍墀,坍墀正中竖一尊青铜孔子塑像,高4.18米,重2.5吨,是全国最大的孔子青铜像。甬通两旁每尊高1.8米的孔子弟子中八位贤人汉白玉塑像分班侍立。巍峨庄严的大成殿,重檐飞翘,斗拱交错,龙吻脊中有双楷戏珠立雕,双重飞檐中海蓝色竖匾上三个金色大字“大成殿”,是姬鹏飞的手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巍峨庄严的大成殿主殿高16.22米,阔28.1米,深21.7米,重檐飞翘, 斗拱交错。殿内正中悬挂一幅全国最大的孔子画像,高6.5米,宽3.15米, 两侧有四亚圣颜回、曾参、孔仍、孟轲的汉白玉雕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四周墙壁展出38幅反映孔子生平事迹的巨幅彩石镶嵌壁画,大成殿内四周墙壁镶嵌38幅反映孔子生平事迹的壁画,又称《孔子圣迹图》。壁画,采用玉石,鸡血冻、寿山石、翡翠及黄金珠宝、罗钿等名品饰件以浮雕镶嵌造型,每幅画高2.5米,宽1.3米,计38幅,内有人物雕像408位,所雕人像及亭台楼阁、人文故事等,栩栩如生,非常传神,表述了孔子“万世师表”的典范形象。</font></h3> &nbsp; &nbsp; &nbsp; &nbsp;<br> <h3><font color="#010101">这里曾经是两层楼,楼上藏书,楼下教学,后来重修后成了三层楼,依然是气势磅礴的飞檐斗拱的建筑。现在里面是中国书院陈列馆和民间艺术大观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二楼的展厅里,以文字、图片、实物的形式展出了中国历代来丰富多彩的书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其实盒子里面是空的,没有正真的经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庙内的钟楼鼓楼遥相呼应。</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孔庙里的玉兔泉,传说中与北宋的秦桧有关,这只憨态可爱的兔子让人忍不住停下了脚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孔庙的东侧是江南贡院,它是夫子庙地区主要建筑群之一,秦淮河畔也因贡院、夫子庙的存在而一度繁荣起来,是中国最大的科举考场。其鼎盛时期仅考试的号舍就拥有20644间,加上官房、膳房、库房、杂役兵房等数百间,占地超过30万平方米,其规模之大、占地之广居全国各省贡院之冠,创造了古代科举考场中国之最。在江南贡院的基础上扩建为中国科举博物馆,是中国唯一反映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为内容的专业性博物馆,也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心、中国科举文化中心和中国科举文物收藏中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明远楼是贡院内楼宇之一,位于贡院中间,原是用来监视应试士子的行为和院落内执役员工有无传递关节的设施。“明远”是“慎终追远,明德归原”的意思。楼下南面曾悬楹联,系清康熙年间名士李渔所撰并题:“矩令若霜严,看多士俯伏低徊,群器尽息;襟期同月朗,喜此地江山人物,一览无余。”从联中也可看出明远楼设置的目的和作用。贡院的大门上悬有横额“明远楼”三个金字,外墙嵌《金陵贡院遗迹碑》,记述了贡院的兴衰历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现在这里是中国科举考试博物馆,与科举有关的各种铜人做得活灵活现。</font></h3> &nbsp; &nbsp; &nbsp; &nbsp;秦淮河两岸由无数座桥连起来,每座桥都有它的历史,有它独特的造型,静静流淌的河水、两岸的明清古建筑、屋前屋后的树木花草、大红的灯笼和各式各样的桥构成了一幅又一幅的秦淮河美图。<div>&nbsp; &nbsp; &nbsp; &nbsp;我脚下的桥叫“文德桥”,“文德”二字取自儒家思想“文章道德天下第一”。由于这座桥正处在地球的子午线上,所以每逢农历十一月十五日子时,皓月当空,水中月亮正好被这座桥分为东西两边各一半,这一奇观被称为“文德分月”,又称为“文德桥半边月”。这一自然奇景每年吸引无数的游人竞相观赏。</div> <h3><font color="#010101">明德桥的全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另一个方向看明德桥</font></h3> &nbsp; &nbsp; &nbsp; 秦淮河边充满着美丽的传说,有的是爱情故事,桃叶渡传说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和他的情人桃叶约会的地方,他专门为情人写下下面的诗,因为有了这个美丽的诗和美丽的传说,桃叶渡的名字就留下来了。<div>桃叶复桃叶,桃树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br>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br>桃叶复桃叶,渡江不待橹。风波了无常,没命江南渡。<br>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div>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白鹭洲公园是我见过的到的最美丽的江南风景,这是一个是自然山水、园林景观和桥梁巧妙结合体。它以水取胜,有水必然会有桥,整个白鹭洲公园最引人入胜的就是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桥,加起来一共有13座,他们宛如玉带,就像彩虹一样,将整个公园内的美景点缀的淋漓尽致。在明朝永乐年间是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家族的别墅,故称为徐太傅园或徐中山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请路人帮忙拍个合影,一般都是把我拍成大头短腿,惨不忍睹的,这一张算最正常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其实我是想要表现这个桥的名字的,但只有这一张!</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描述秦淮河的诗句太多了,刘禹锡的《乌衣巷》最有名: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可惜游客太多,乌衣巷正在维修,没有办法拍下它的照片(百度一张),王谢堂前人太多,只能给它一个大头照片,朱雀桥是看到了,不记得和它留影了。带着点小遗憾下次再来寻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夫子庙周边的商业街、小吃街和众多古城景点一样,崭新的仿古建筑,熙熙攘攘的游客,品种多样的土特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街上有好多银店,好多银匠坐在铺头认真地打着银首饰,原来这些银首饰是一刀一挫做出来的,我注脚看了很久,不过不好意思拍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街上也有这种没有新意的愿望树林</font></h3> “一城一河”是南京的两张文化名片,看完秦淮河,当然要来看城墙了。南京城墙保存相对完整,是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城市城墙。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胡阿祥说,“南京城墙对于南京城来说,应该就相当于故宫对于北京,秦始皇帝兵马俑对于西安,西湖对于杭州,龙门石窟对于洛阳等等。它是一个标志性的东西。南京明城墙始建于1366年,动员数十万民工、历时28年,形成由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垣组成的完整防御体系。人力、物力的投入相当惊人。”<div>&nbsp; &nbsp; &nbsp; &nbsp;著名的中华门,中华门是南京明城墙的十三座明代京城城门之一,原名聚宝门,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门,中国古代防御性建筑的杰出代表,在世界城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堡垒瓮城,其建筑规模仅次于通济门(现已不存),有“天下第一瓮城”之称。中华门布局严整、构造独特,是研究中国古代军事设施的重要实物资料,不论是在军事上、历史上、还是在文化上、城建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div> <h3><font color="#010101">据说“中华门”三个字是南京政府时期总统蒋介石亲笔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 因为到达时已是傍晚,我们没有进去参观这个伟大的工程了,度娘提供的图片,可以看到三座瓮城和四层券门。中华门前后有内外秦淮河径流横贯东西,南边交通连接长干桥,北边连接镇淮桥,是旧时南京老城南交通咽喉所在,以中华门为界的老门东与老门西自古便是江南繁华之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中华西门,我们从这个门穿越出城,城外又是一个什么样子呢,有点期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城外的秦淮河,叫外秦淮,感觉河水比城内的河水要清亮很多,人也少很多,走出中华门又是另一个天地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认真看了在百度上找到的民国十八年的航拍照片,上面的城内城外、内秦淮河外秦淮河、南边交通连接长干桥和北边连接镇淮桥清清楚楚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近距离依靠城墙,抚摸着饱经600多年风霜的砖头……由衷感谢当年的建设者们留下时间之碑,也感谢后来的专家学者拼命保护下来的南京的文化地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长干桥。</font></h3> 站在桥上,可以看到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大报恩是明成祖朱棣为纪念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而建,明永乐十年(1412年)于建初寺原址重建,历时达19年,耗费248.5万两白银,十万军役、民夫。大报恩寺施工极其考究,完全按照皇宫的标准来营建,金碧辉煌,昼夜通明。整个寺院规模极其宏大,有殿阁30多座、僧院148间、廊房118间、经房38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寺院,为百寺之首。<br>  大报恩寺琉璃宝塔高达78.2米,通体用琉璃烧制,塔内外置长明灯一百四十六盏,自建成至衰毁一直是中国最高的建筑,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位列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被当时西方人视为代表中国的标志性建筑,有“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之誉,被称为“天下第一塔”。&nbsp;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可惜大报恩寺被太平天国军付之一炬,世界第七大奇迹琉璃塔也毁灭在无情的战火中。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按当年的规模复制的一个玻璃塔,是在原地官遗址上新建轻质塔形保护建筑,与古塔是似而非。(该建筑采用四组钢管斜梁跨越遗址上空,地梁落脚点位于原来塔基遗址的外侧,既减少对遗址的扰动,又起到保护地宫的作用。不过为了传承历史记忆,最终还是将保护建筑做成了轻质的九层塔,其规模、形制、长细比与原塔近似,并定名为‘大报恩塔’。文字来自百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现代建筑学、材料学、光学下所呈现的大报恩塔在夜幕中,流光溢彩,美轮美奂,显示出塔新的生命力!</font></h3> &nbsp; &nbsp; &nbsp; 南京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中有如下的一扇拱门,这座拱门是用明代大报恩寺琉璃塔的一套备用构建复原而成,门券 上的形象为藏传佛教密宗所特有的法相装饰(六拏具),门顶端高举着神态威武的金翅大鹏鸟,两侧对称设置龙女、摩羯鱼、狮羊立兽、白象王等神像和神兽。据史料记载,在当年建造大报恩寺塔石共烧制的三套完整的塔身构建,一套用于施工,两套埋于地下,用于以后的维修。这座拱门就是当时备用两套中的一套。<br>&nbsp; &nbsp; &nbsp; &nbsp; 大报恩寺琉璃塔共有九层,塔上这样的拱门共有64套。由此可以想像当年的琉璃塔的雄伟壮丽。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从中华东门走回去,沿着城墙走,就到了南京著名的老门东了,老门东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因地处中华门以东,故称“门东”。它北起长乐路、南抵明城墙、东至江宁路,总占地面积约70万平方米,历史上一直是夫子庙的核心功能区域之一。早在三国时期,此处就有民居聚落出现。到了明朝,中华门与秦淮河沿线成为城市的经济中心,这里成为重要的商贸和手工业的集散地,呈现一派繁华的景象。清末以后,门东、门西等老城南地区逐渐成为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区域,集中体现了南京老城南传统民居的风貌。我们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是万家灯火了,匆匆走过,感觉这里的仿古建筑的房子很新,里面卖着特产、卖小吃,很热闹、很商业。</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所谓“十里秦淮”,我觉得一定是乘船夜泊才能体会得到,坐在画舫里欣赏秦淮河的绝美风光,听导游介绍着传说中的人和事,领略那充满浪漫色彩的秦淮八艳的风华绝代绰影,想象当年商女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情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画舫的速度太快,用手机没有办法拍下理想的照片,但”十里秦淮,六朝金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五洲“的感觉已经留在我脑海里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今天我不仅为南京悠久的历史、优美的秦淮何所震撼,也被它的美食深深吸引,感觉它的每一道小吃都好吃,小笼汤包、鸭血粉丝汤、板鸭……光临了著名的南京大排档、稻春林和无数个不记得名字的小吃摊,明天继续寻找它的美食。</font></h3>